论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论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1.关联理论翻译观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涉及到三方,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是必须经历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流活动[4]。首先,译者需仔细研读原文,准确把握语境,找到原文和语境的最佳关联,积极运用双语转换能力尽可能地将原文的内容、风格和语境进行模拟;然后,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能够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佳的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要使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有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为译文读者创造最佳关联。

2.调查问卷分析

该调查问卷的对象确定为安庆师范大学2018级英语师范专业1、2班,商务英语专业1、2班及合作班共150位学生。下面介绍问卷的情况。问卷内容主要是对习语的翻译。下面结合本次调查问卷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如Justmentioninghisex-wife’snamewaslikearedragtoabull.本句,其中likearedragtoabull(就像一块红布对牛那样)就是习语。这条习语出自西班牙的斗牛表演:斗牛使用大块红布引起牛的愤怒,挑衅牛向他进攻,比喻“肯定会使人生气的事”。按此分析,该译文则应为:只要提起他前妻的名字,他就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

习语来自民间,就必然会反映出五光十色的民间生活。但若译者不知道此习语的背景信息,可能就无法源语所要传达的信息。本次问卷中有些同学则准确将其译出,而有些则偏离源语信息,将其直译为“对他提起前妻就像在公牛前挥动红布一样”,这不但未理解其文化背景,也未达到最佳关联。还有同学将其译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也只能称作文化误读,难免有滥用俗语之嫌了。

各种语言都不乏用动物设喻的俗语,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英美民族和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说明问题。再如“大力如牛”,其英文对应则为“asstrongasahorse”。但不少同学却未考虑到英汉文化的不同之处,就出现了“bull,cow,cattle”等各种不同种类的牛,甚至有位同学将其译为“elephant”。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因为同学们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化了解不足,进而在目的语中未能达到最佳关联。

虽然英语俗语有很多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对应的谚语具有相似的意思,在翻译中有时可以替换。但在直接替换时也需注意语境,因为俗语背后蕴含了很深的文化因素,再加上语境因素的干扰,使其的引申义可能稍有差别,所以翻译中不能统统照搬对应的俗语,有时候则只能解释英语俗语的意思。总之,英语俗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翻译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准确表达谚语的意思,才能全面地理解谚语的深刻含义。

总之,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谈英语俗语的翻译,了解英语俗语的真正含义十分重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译出英语谚语的真正含义,又要保持它原有的形象,比喻及独特的表达手法,还应为中国读者所理解接受。特别是在套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时,更需注意一个“度”的问题。若不达到这个“度”,则中国读者无法理解其含义;若太过,则会显得不伦不类,使人难以接受。因此在翻译英语俗语时,掌握“度”的分寸犹为重要。

3.指导意义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依照理解、表达和校对这一套广为接受的步骤进行翻译活动;同时,关联的思想对教学和教师层面也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超出单维的语言层次,充分了解源语作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背景,尽量扩大和源语作者认知语境的共享,然后根据最佳关联原则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从源语文本提供交际线索的信息意图中通过推理探究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找出最佳关联,从而取得准确透彻理解原文的文化语境效果。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译入语文本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和阅读期待做出准确判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力图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使译入语文本最大程度向源语文本趋同的情况下,将原文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以求全面提高翻译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学生层面,应注重认知语境,准确理解明示正确理解原文和原作者意图;选择语言表达,力求最佳关联;重视校对反馈,做出恰当调整。第二,在教学和教师层面,除了对学生的要求外,关联理论在文化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体现在教学和教师层面。课程设计、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情况、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达成最佳关联,也是翻译教学的关注点。我们可从课程设计、教师行为和教学环境着手,将关联的思想运用于课程设计、教师行为和教学环境的实施和规范当中,形成各个层面的最佳关联,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Ernst-AugustGutt.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2]Sperber&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3]何再三,蒋学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译[J].湖南医科大学大学学报,2009,11(5):222.

[4]陶全胜.关联理论翻译观与应用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1):61

[5]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5(4)..

作者简介:吴羡(1989-),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论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