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蒙古秘史》蒙古文原著早已失传,现存《元朝秘史》是特殊的蒙古语体。《蒙古秘史》实词和虚词都标有旁译。旁译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词义,还可以帮助人们学蒙古语。《蒙古秘史》不少词的含义和语法形式与现代蒙古语词汇有较大差异。旁译是准确理解这些词义最可靠的依据。《蒙古秘史》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细化,但对旁译研究,尤其对语法形式的旁译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蒙古秘史》人称代词中单个词的不同旁译,并探究规律,阐明意义。全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结束语和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概况,所需蓝本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具体介绍了《蒙古秘史》中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及其基本特征。第二章:统计《蒙古秘史》人称代词中单个词的不同旁译,并阐释了这些旁译中出现的汉字规律及含义。结束语:简单的总结了本论文的全部研究内容。最后:附表列出《蒙古秘史》人称代词旁译统计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蒙古秘史》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J]. 民族翻译 2014(02)
- [2].《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J]. 阴山学刊 2008(04)
- [3].从《蒙古秘史》看北方草原的民俗文化[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2)
- [4].在《蒙古秘史》和《集史》中体现的蒙古帝国初期的分封与特征[J]. 宋史研究论丛 2012(00)
- [5].中国《蒙古秘史》文学研究百年历程(1917—2017)[J]. 民族文学研究 2019(03)
- [6].《蒙古秘史》的文体特征——与中国历史散文及讲史说话相比较[J]. 东疆学刊 2012(01)
- [7].元代漢語“行”的語法意義及來源[J]. 文献语言学 2018(01)
- [8].《蒙古秘史》复合助词“有来”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6)
- [9].《蒙古秘史》的体例及散文体特征[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蒙古秘史》礼制、约孙、札橵和必力克关系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1)
- [11].《蒙古秘史》中的“招讨”之词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9)
- [12].《蒙古秘史》之结拜现象解析[J]. 作家 2013(22)
- [13].从《蒙古秘史》看古代草原民族的生态审美意识[J].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3)
- [14].《蒙古秘史》中的后置词“行”[J]. 汉字文化 2019(13)
- [15].从《蒙古秘史》看草原文化内涵[J]. 湖北农机化 2019(17)
- [16].《蒙古秘史》礼制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7].解析《蒙古秘史》的草原文化内涵[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6)
- [18].古代蒙古族史学史论纲[J]. 史学史研究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