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地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精神文明也跟随着物质文明在高速的发展之中。以绿化美化城市为目的的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园林植物中对其的空间营造设计是核心内容,园林尽管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植物,通过四季的不断变化来实现园林植物的不同时序变化,通过不同的空间层次来营造出不同的动静变化,从而实现了绿化美化城市、增加园林景观的效果。因而对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同时,由于中国园林的造景一方面是自然风景的提炼、概括、典型化,另一方面又参悟于绘画的理论和技法而以山、水、花木和建筑创为三度空间的立体布局,因此传统园林空间必然是审美化的空间,也是人文化的空间,而非西方的理性化、数字化的认知性空间。传统园林审美化的空间,在空间营造上注重空间诗情画意的表达,在营造手法上讲求空间的体验性,在秉持非线性空间观的基础上讲求空间界定的模糊性。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手法;分析
1、传统园林的审美化空间理念
传统园林空间是被审美化的空间,突出表现在赋予园林空间以情感,寓情于景,从而让人在空间欣赏中能达到触景生情。园林审美化的空间在塑造时就不可能像西方园林那样布局严整、树木造型方正,而是一切顺应自然,做到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相融合,通过山水、建筑和树木的穿插、组织来形成一个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引发联想和想象,进而在精神层面上达到共鸣。
传统园林空间在设计思想上深受传统山水画理论的影响,园林空间布局上注重虚实相生,讲求留白的处理,达到以小见大的空间效果。传统园林的山水树木所构成的空间环境,不仅是一种可见可触的物质环境,更是蕴藉了深邃思想的精神环境,让人在咫尺之空间,彻悟寰宇之奥理。正是传统园林的审美化了的空间,它就能提供一种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式概述
2.1空间分隔
在园林景观营造当中,基于植物材料的合理运用针对园林空间进行有效分隔,可谓是最常用手段。就规则式园林而言,根据几何图形使用常见植物完成空间的合理划分,促使空间有序且明朗、整洁,在空间分隔中,绿篱的应用十分广泛且最为常见,科学运用不同高度与形式的绿篱能够起到多元化的空间分隔作用;针对自然式园林来说,通过植物材料的合理运用实现空间分隔,颇具较强随意性,不会受到任意几何图形的限制约束,基于成片、成丛的乔灌木植物运用将各个形态各一的空间互相隔离,加深空间层次,更具无穷意味。与此同时,在园林景观空间营造中,植物除了能够作为是独立的空间分隔手段以外,还能够全面结合建筑以及地形、水体等相关要素,广泛应在空间构图进程中,所起作用不容忽视。
2.2空间对比
在设计中,立足空间的明暗虚实对比以及开合收放对比等内容,可使景观呈现出感人且变化多端的艺术效果,促使空间颇具吸引力。植物本身可以形成良好的空间明暗对比。通过植物具体构成所形成的空间虚实对比主要是指立足多元化植物艺术实现对封闭式或者是开敞式等生动空间环境的优化搭配营造。在此注意,空间的虚实及明暗等普遍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此外,通过植物自身形貌特点或者是对应配置技巧能够形成十分丰富的空间对比成效,并使空间自身艺术感染力备受强化。
2.3空间穿插
在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为使园林拥有颇丰富变化的空间感觉,除实现分隔手段的应用让空间趋向多元化,还可采用空间流通与穿插方式进行营造。邻近空间相互间呈现出半掩半映及半敞半合的实际状态,空间相互之间的流通及连续,均会加深空间整体层次感,使得空间颇具深度。通常而言,在此过程中布局植物时应注重错落疏密,若是面对有景可借的位置,需将树木栽植的稀疏些,树冠位置应低于或者是高于一般视线,目的在于保持透视线,让园林空间景观相互间形成良好渗透。
2.4空间表现
有言之,“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这句话主要指的是幽深园林更具极强感染力,曲径通幽则说明曲折是达到幽深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合理运用能够将空间的深度及曲折程度更为全面的营造出来,比如说在竹林中穿行曲曲折折的小路,可让原本不是很大的园林空间呈现出深度感觉。除此之外,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形体及色彩等,则能够在空间上形成深度感觉,比如说遵循空气透视原理,进行植物合理搭配时,建议让远处植物色彩相对较淡些,使近处植物色彩趋于浓郁,使之对比真实空间更具强烈深度。
3、传统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
3.1空间的体验性
传统园林空间是情感化的空间,它需要人全心地投入其中,体验其间所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领悟空间所传递的内涵。传统空间在体验性上采取的手法往往是给空间预设一个主题,然后借助山水树木等组合表达出来。在主题的表述手段上,除了借助山水之外,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文学、绘画手法也参入其中。园林毕竟是由山水树木、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它终归是一种物境,不同于山水画、山水诗,因而往往需要诗画和匾额等手段来点睛,以提升园林空间的文化品格,从而增强园林的体验性。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兴建于康熙年间,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朝政的离宫别苑。山庄群山环抱,有丰富的山、水、林、泉等各种天然景观要素,但以水取胜。建筑体、空间与自然环境非常协调,自成天然之趣。尽管如此,为了提升空间的体验性,避暑山庄中仍有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松鹤清樾、曲水荷香等预设主题,它们一方面起到组织园林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引导、激发欣赏者对园林空间意境的体验。
3.2以小见大与非线性化空间思维
传统园林在空间思维上秉持的是非线性空间观,即追求以小见大,在有限空间内创作出无限大空间感来。纵观中国所有时期的园林,不论是规模有限的私家宅园,还是气势恢宏的皇家园囿,大都期望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空间的无限,然此种“无限”又区别于西方空间中的“无限”。中国传统园林中所追求的“无限”更多体现在空间感上面,是一种空间心理感觉,也正是如此,所以它才变化多端,在空间形态上更加多样和混沌,这也使得传统园林空间显现出流动性的空间特质。西方园林空间则与之大相径庭,往往是线性的,它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比例、对称、透视等理性原则支配下的产物,于是西方园林空间给人一种棱角分明的秩序感,它虽然也强调变化,但是所强调的是空间的明晰性,强化园林空间的客观尺度,在空间感觉上就必然呈现出静态的秩序性特点。
传统园林是通过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来达到空间的“无限感”的。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其实就是利用了人对空间体量的不同心理感受来实现的。先抑后扬就是很常用的手法之一,在传统园林中,往往入口处、重要的景点处并不是让你一下子看透,而且通过建筑屏蔽、植物遮挡等方式,让你从心理感受上对空间产生狭窄感,并对主体空间产生期待感,然后经过走道等过渡空间的引导,突然见到主体空间,形成豁然开朗的感觉,历经这样的先抑后扬处理,前后空间感受迥异,从而实现以小见大的空间感受。
另外,传统园林空间对虚空空间的利用也是以小见大实现的重要手法。园林中建筑门窗、梁枋以及各种虚空的界面都可以成为拓展园林空间大小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門窗的规整造型作为园林风景的取景框,可以实现框景的目的,结合人的游走和欣赏,从而让园林景观被门窗分隔成一个个画面,在视觉审美上丰富和扩充了园林空间的内涵。同样地,利用园林空间虚空地方将园外之景色引入到园内,形成借景的艺术效果,让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在视觉体量上用园外之景填补园内的虚空,在空间感受上实现了扩大园林空间的目的。这些框景、借景等手法,其实利用的就是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通过分隔中有透景、透景中有层次的手法,在原本景色的基础上增加了前景或中景,增加了原来景色的景深,从而让人感觉园林空间距离更加深邃,空间更大。
3.3流动的空间序列
传统园林空间是流动的,不是静观的对象,这就是所谓步随景移的体现。传统园林的空间多是闭合而内向,空间之间却并非静止,而且以一个流动的序列将空间演变为时空一体的园林环境。将这些闭合的园林空间联系在一起的手法就如同古人所言的“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发,前后呼应”,方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空间。园林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就是精心安排游历路线,如同作诗文那样,路线的空间被安排为起承转合那样有节奏,空间感受上要有开始、过渡、高潮和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从而让人产生别有意趣的空间体验。当然,园林空间序列的安排毕竟不同于写诗、做文章,还要考虑到具体的空间围合,如景墙的高矮、宽窄、漏透等,植被的遮挡和开敞等,地面铺贴的尺度大小等,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就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始终保持空间流动,园林时空一体为空间序列处理的最高原则。
3.4园林的声景空间
传统园林空间是全息的,它是可观、可游、可居、可留的场所,而不仅仅只是视觉观赏的对象,因此人的眼耳口鼻五官所及都是园林空间的范畴,其中声景就是最为典型的空间。声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山水、植物、建筑一样,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园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并渗透于物化的园林景观之中,可谓“声情并茂”,与古典园林的环境浑然一体,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绝妙交响曲。
传统园林中声景空间主要由风雨、水等自然环境构成,同时花鸟蝉鸣的动物之声也是声景营造的重要资源。这些不同声景能使人对同一空间产生不同的审美情绪,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发人们的审美遐思。对山水、植物和建筑围合的物化园林环境来说,声景更像是虚拟化的园林空间,它是对虚化园林空间的心理拓展和补充,也成为园林空间的有益延伸。
4、传统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的现代应用
现代景观设计发端于西方工业文明,是西方理性文化的产物,它强调空间的几何化,主要讲求空间的静观和视觉体验。这些过于理性的空间设计、线性的几何化的设计思路,虽然具有普适性的优点,但是在尊重景观地域文化、强调生态效应上仍有不足之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注重体验性,讲求流动性,能够在以小见大中拓展空间内涵,尤其是这种直觉化思维、非线性的空间价值观,对今天的景观设计在营造生态化的空间、追求土地最优效应上是有很大启发价值的,同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今天景观空间设计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5、实例分析
5.1项目概况
某工程,总用地面积为57253.94平方米,景观面积30384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依托超大人工湖泊,二期排屋以打造“加州悠然的阳光生活”为主题规划出精致优美的加州别墅住区公园。充分利用山地丰富的地势高差,由北至南分级而上,整个地块根据高差不同采用分区块组团构建的景观模式,四个组团独立完整自成一体,形成较为私密又丰富有趣的别墅住宅景观。
5.2设计原则
以符合后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化,领先与世的加州阳光风格城市住宅,营造一个宁静于心的环湖生活美地,缔造出新杭城中的新坐标。具体设计原则为,第一,富标志性,整体和谐的建筑群体;第二,绿地充足,日照充沛的住宅小区;第三,空间丰富,尺度宜人的居住环境;第四,人车分流,动静有别的清晰流线。
5.3营造方式
整个园区设计因地制宜,巧妙利用现有基地高差,从空间到细节精心推敲设计,力求打造一个独具异域风情,彰显生活品位的人居环境。
一,绿化景观设计。围墙外绿化,以规则灌木为主,通过列植方式种植紫荆、木芙蓉等冠幅较小,且有一定高度的小乔木软化装饰墙面i单元入口绿化,单元入口作为迎接业主回家的重要节点,绿化以多层次群落展开,同时运用鸡爪槭、红枫、果石榴等造型优美的树种点缀;邻里宅间绿化,作为平时散步游玩及回家必经的景观通道,绿化上以自然手法为主,选用不同的主调树种如樱花、紫薇、红枫等营造步移景异,时易景异的景观;庭院绿化,以满足居住功能需求,美化家园的原则,以大草坪为主在院角种植大树营造层次感。
二,车库景观设计。实例项目所处地型高差变化巨大,地下车库入口与私家庭院围墙形成高差4米的直壁挡墙,为了削弱过高的硬质挡墙带来的压迫感,采用叠层分级花坛结合灌木和攀爬植物来打破单调的外墙立面,此外地下车库入口打断了车库上部私家庭院的贯通性,在车库顶增设木通廊连通前庭后院,不但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变不利为有利为私家庭院增添了凭栏远眺的生活意境。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讲究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应栽的稀疏,树冠要高干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使空间景观能够互相渗透。园林植物以其柔和的线条和多变的造型。往往比其它的造园要素更加灵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丛竹,半树柳.夹径芳林,往往就能够造就空间之间含蓄而灵活多变的互相掩映与穿插、流通。
三,空间景观设计。为满足私家庭院空间的最大化,从而留给组团公共区域的空间极为有限,因此从每个组团的入口处开始利用丰富的基地高差形成空间多变的竖向体验;台阶与景墙不同的组合方式穿插出不同的空间效果;道路分布采用直线与曲线结合的方式,带来移步异景的视觉感受。局部公共空间放大,形成完整的休憨平台,其间点缀水景、花钵,结合加州风格的景墙,打造亲切舒适的公共花园。运用园林植物能够营造出园林空间的曲折与深度感;运用植物的色彩、形体等合理搭配,亦能产生空间上的深度感,例如运用空气透视的原理.配植时使远处的植物色彩淡些.近处的植物色彩浓些,就会带来比真实空间更为强烈的深度感。
6、结束语:
综上可知,采用科学方式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进行优化营造,指在呈现出经济美观且整洁实用的园林景观效果,对于城市建设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意义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赵爱华,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
[3]石卫国,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