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化学史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万子雯[1](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化学发展史如实的记载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变化过程,同时化学史也是各位科学家们坚持不放弃努力发现研究的结晶。随着化学学科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实施,愈来越多的化学老师慢慢开始喜欢把化学历史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中,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和达到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初中的学生刚好停留在人生价值观念正在渐渐形成的阶段,在我们开始进行初中化学历史课程时融入这些科学历史内容不但能够促进和培养我们学生的社会主义科学精神、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化学历史等知识,还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们的化学历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一次挫折性的教育和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从课程体制的改革、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三个方面来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其中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并且通过针对性地整合相关文献,来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的现状。第二章对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进行分析。简述了化学史在化学教材中的地位,从呈现形式、呈现类型、呈现详略、呈现栏目四个维度统计了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并分别对这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第三章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进行现状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分别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情况不佳以及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1)教师知识储备不足;(2)教师课时紧张,无法融入化学史;(3)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第四章是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对策。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五章是融入化学史内容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九年级教科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并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得出教学实践结论。第六章从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化学习题以及课外活动这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提出了相应建议。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化学的发展史在化学教学中的融入正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傅彤[2](2021)在《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史记载了化学科学的基本形成与发展,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是对高中生进行“素养为本”教育的重要资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2020年,我国教育部将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出一系列调整,其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基于化学史素材的课堂教学,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沿着化学历史的发展脉络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促进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形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由此看来,基于化学史教育对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本人通过查阅关于“化学史”、“化学核心素养”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状况,确定以HPS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从“学生学习化学史的态度”、“学生了解化学史的方式和意愿”、“学生对化学史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观点”、“学生对化学史知识的掌握”等四个维度,了解本人所在实习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对化学史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访谈法了解高一年级化学教师对化学史的教学态度、实施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采集的数据,总结归纳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史融入高中课堂的现状。根据实际调查结果的现状分析,以新课程标准为纲领性文件,依据新课标中关于化学史的教学建议,参考国内外基于化学史教学策略和案例设计的相关研究,总结归纳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史内容,提出了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思路。以实习学校的两个班级为样本,采用控制变量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检测教学实践效果。根据教学实践收集到的数据对比、以及调查结果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升、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变。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本人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此进行的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传授了化学知识,而且对其科学观的形成、个人能力的发展,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一线教师课堂引入化学史教学提供参考。
莫宇锋[3](2021)在《科学本质视角下高中化学史内容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国际研究的热点。随着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内容是呈现科学本质的重要素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本研究试图以科学本质为视角,探索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呈现了哪些科学本质以及如何呈现。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比较当前科学教育领域和化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确定了科学本质的九项要素:“暂时性”、“创造性”、“社会性”、“群体性”、“使用仪器”、“实证性”、“使用模型”、“推论性”、“科学争论”,并进一步建构了化学史的分析模型,涉及三个维度:化学史呈现的九项科学本质要素、化学史的两种表述方式(史实和史论)以及化学史在教材中的四种教学功能(理解知识、拓展阅读、问题思考、活动探究),选取了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现行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内容,采用了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从整体上对呈现科学本质的化学史进行分析,找出能够有效呈现科学本质的化学史教材内容,以期为我国化学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发现:(1)三国化学教材对科学本质各要素的分布都不均衡,主要呈现科学本质的“暂时性”、“实证性”、“推论性”和“创造性”要素,相对忽视“科学争论”和“使用仪器”要素。(2)三国化学教材对科学本质的表征效果不一,美国教材相对呈现较好,通过平衡史实和史论的内容,描述较多的化学史轶事并设计相关化学史问题来表征科学本质,国内教材主要通过描述化学知识不断演变的史实以及化学发展动因的史论来表征科学本质,日本教材通过描述较全面的化学发展史实来表征科学本质。最后,本研究对国内教材中化学史的编写与编排提供了一些建议。
尹明月[4](2021)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史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科学史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正式被颁布实施,2020年对其进行修订,随着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越发逐渐认识到,化学史教育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新课标中提出从五个维度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明确建议利用化学史素材来进行教学。化学史中记录着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蕴含丰富的人文知识,所以运用化学史实来组织教学,是实现化学知识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已有的化学史教学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究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化学史教学的文献,在结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认了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以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为研究对象,针对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编排状况,梳理分析了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化学史内容,从化学史的涉及的内容分类、知识的呈现方式、栏目设置以及史料内容的编排等四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梳理,发现新教材中的化学史内容较旧版教材有所增加,说明新教材在编排上愈发重视化学史的作用。为了了解目前化学史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现状,以黄石市市区的三所不同等级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发现化学史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为改善化学史融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相应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建议,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应用于化学史教学,选取化学史素材的注意事项,建立相对完善的化学史素材库,方便教师进行素材选取;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五线合一”式的化学史教学模式。以“五线合一”式教学模式为指导,从完善教学案例设计的角度出发,选取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两个教学内容,即《分散系及其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赵爽[5](2020)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科学史教育在世界科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今科学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科学史是联系科学家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唯一桥梁,学习科学史有助于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获得科学、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全面理解。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完善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向学生展现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内容,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又能了解当今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利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本项研究中,笔者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内容从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化学史进行统计及分析入手,分别从化学史呈现的内容、形式、详略、栏目和章节覆盖率等五个方面进行统计,为教师在选择化学史教学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其次,对所实习学校20名教师和843名学生进行化学史渗透情况的现状调查,从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对化学史功能的认识、学习途径和教学情况等维度进行调查,并对5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化学史教育在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所调查的现状和问题,尝试采用HPS和IHV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实践了拉瓦锡与“燃素说”、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金属的化学性质三个课例,在实践前后利用VANSK量表测验学生对科学本质观的认识情况,并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访谈,数据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经笔者研究可得,化学必修教材中化学史内容大多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主要描述了科学研究结果和研究价值,化学史内容的章节覆盖率可达到79.17%,由此可表明人教版化学教材对化学史较为重视。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化学史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史内容十分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渗透化学史;同时教师也认可化学史的教育价值,但由于课时紧张,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不明显,并且大多数教师不知道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化学史教育,导致在课堂中渗透较少。利用历史(History)、哲学(Philosophy)、社会学(Sociology)融入科学教学的模式,简称“HPS”模式和互动历史小品(Interactive Historical Vignettes),简称“IHV”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测试与分析发现,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了初步的影响,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既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又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一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农华贞[6](2020)在《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基本规律和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化学发展史。化学史不仅记载着化学发展、演变的进程,还彰显着化学家对科学的严谨、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由此化学史可为化学教学提供良好的情境素材。然而在运用化学史的教学提问过程中,学生回应教师提问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是教师的提问未能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中学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论文从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回应问题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运用化学史教学时设计驱动性问题链的重要性;通过查阅国外、国内化学史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如何在化学史情境里设计具有驱动性的问题链,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化学史的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模型,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具体教学案例,以驱动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化学史内容的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问题链的不断思考,促进对课堂核心知识的理解,最终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为了了解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现状,本论文从史料兴趣、史料认知、史料获取、史料学习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教师运用化学史的情况进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老师或学生对化学史知之甚少,但学生对化学史很感兴趣,教师也认为在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学实践的研究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支撑,在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三个理论的指导下,本人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总结出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教学设计,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是化学史资料的收集;(2)是化学史素材的整合;(3)是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4)是教学目标的确立。2.将化学史与驱动性问题链有机结合,提出了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教学设计模型。3.基于此模型,对高一化学教材中的分散系及其分类以及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4.从听课教师的评价、访谈学生、学生测试成绩三个方面对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化学史的驱动性问题链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知识构建,能为一线教师展开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论文最后对论文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王伟[7](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8](2020)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落实“素养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内容再造暨征稿启事》文中认为随着课改的推进,中学教育已经进入"素养为本"时代。"素养为本"教育,加强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旨在使学生在学好基础课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擅长、兴趣和发展规划选修。随着考改的深入,"3+3"和"3+1+2"高考方案正在逐步推开,使得选学选考成为高中教育的主体。应该说,无论是课改还是考改,其用意都在于
贾萍萍[9](2020)在《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化学史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化学史蕴含的科学精神,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高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奠定基础。本研究是在着力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主旨下,调查海南省目前初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化学史教学的现状,提出在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并根据教学策略设计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应用于实际课堂,对比对照班级分析在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教学效果,并得出具体结论,提出可行建议。具体来说,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查阅并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国内外核心素养和化学史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与任务,指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科学史、化学史、核心素养以及化学核心素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对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史教学和核心素养的看法以及化学史教学面临的困难,为后面提出教学策略做准备。第四部分是通过分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和核心素养的内容与联系,提出在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第五步部分是选取“质量守恒定律”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两个课题,根据教学策略进行化学史教学设计并实施于课堂,然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得出在初中化学课堂进行化学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宏微结合和证据推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臧东勉,钟美玲,章日超[10](2019)在《化学史在普通化学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文中指出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化学教育本着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原则。大学普通化学是理学、工学专业必修课,将化学史与普通化学紧密联系,在传授学生系统性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同时,利用化学史的特殊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化学史在普通化学的教育价值及必要性的分析,对化学史在普通化学中的应用模式提出具体实现方式,为我国大学普通化学及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石和应用参考。
二、浅谈化学史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化学史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1.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2.3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
1.2.4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
1.2.5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基于化学史教育价值的研究 |
1.3.2 基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的相关研究 |
1.3.3 基于教材分析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2.1 化学史在化学教科书中的地位 |
2.2 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的统计 |
2.3 统计结果分析 |
2.3.1 化学史内容呈现形式分析 |
2.3.2 化学史呈现类型分析 |
2.3.3 化学史呈现详略分析 |
2.3.4 化学史呈现栏目分析 |
2.4 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的作用分析 |
2.4.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2.4.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4.3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
2.4.4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
2.4.5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章 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方法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 |
3.3.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1 学生对化学课的喜欢情况 |
3.4.2 学生对化学史的了解情况 |
3.4.3 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情况 |
3.4.4 学生对化学史知识的功能认识 |
3.4.5 学生对化学史内容融入的必要性认识 |
3.5 访谈记录与结果分析 |
3.5.1 学生访谈 |
3.5.2 教师访谈 |
3.6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对策 |
4.1 教师方面 |
4.1.1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 |
4.1.2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
4.1.3 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 |
4.2 教科书方面 |
4.2.1 丰富教科书中化学史内容 |
4.2.2 体现化学史内容的教育价值 |
4.2.3 加入我国化学家和女性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
第五章 融入化学史内容的教学实践 |
5.1 实验对象 |
5.2 实验设计 |
5.3 教学案例设计 |
5.3.1 教学案例设计1 |
5.3.2 教学案例设计2 |
5.4 教学实践课后访谈分析 |
5.5 教学实践结论 |
第六章 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建议 |
6.1 课堂教学建议 |
6.2 化学实验建议 |
6.3 化学习题建议 |
6.4 课外活动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的调查(学生)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化学史教育研究现状 |
2.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3.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HPS理论 |
2.有意义学习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化学史 |
2.化学核心素养 |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史融入高中课堂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材料 |
1.学生调查问卷及分析 |
2.教师访谈记录及分析 |
四、化学史在课标和教材中的呈现 |
(一)课标中关于化学史的教学建议 |
(二)高一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分析 |
五、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一)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原则 |
(二)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策略 |
(三)基于化学史的课堂教学案例 |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设计 |
2.《电离》教案设计 |
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设计 |
(四)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
1.成绩统计对比及分析 |
2.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六、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学生调查问卷Ⅰ |
附录B 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学生调查问卷Ⅱ |
致谢 |
(3)科学本质视角下高中化学史内容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本质 |
2.1.2 化学史 |
2.2 教材中科学本质的分析研究 |
2.2.1 以量化方法为主的研究 |
2.2.2 以定性方法为主的研究 |
2.3 教材中化学史的分析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模型 |
3.4 研究过程 |
3.5 研究工具 |
3.6 样本的选取和处理 |
3.6.1 样本的选取 |
3.6.2 样本的处理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化学史全部主题的定量分析 |
4.1.1 科学本质要素维度的定量分析 |
4.1.2 表述方式维度的定量分析 |
4.1.3 教学功能维度的定量分析 |
4.2 化学史同一主题的定性分析 |
4.2.1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定性分析 |
4.2.2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的定性分析 |
4.2.3 “合成氨”的定性分析 |
4.2.4 “苯结构的提出”的定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史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化学教育达成的共识 |
1.1.2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有助于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化学史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化学史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史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2 化学史教学 |
2.1.3 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景学习理论 |
2.2.3 问题学习理论 |
3 化学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分析 |
3.1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中化学史内容分析 |
3.1.1 调查概况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 化学史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
3.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3.2.2 学生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3 教师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4 调查结果总结 |
4 化学史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
4.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4.2 筛选合适的化学史素材 |
4.2.1 保证史料的真实科学性 |
4.2.2 遵循史料与内容的适度性 |
4.2.3 挖掘深刻典型的史料素材 |
4.2.4 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
4.3 广泛而深入的收集史料,建立素材库 |
4.4 建立化学史教学模式 |
4.4.1 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 |
4.4.2 “五线合一”式化学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
5 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设计 |
5.1 案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教学设计 |
5.1.1 教学内容分析 |
5.1.2 学情分析 |
5.1.3 教学目标 |
5.1.4 教学重难点 |
5.1.5 教学过程 |
5.1.6 教学反思 |
5.2 案例二——《分散系及其分类》化学教学设计 |
5.2.1 教学内容分析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教学目标 |
5.2.4 教学重难点 |
5.2.5 教学过程 |
5.2.6 教学反思 |
6 研究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史融入现状调查(教师) |
附录2 高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化学史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落实新课程标准 |
1.3.2 提高教学质量 |
1.3.3 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
第2章 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史 |
2.1.2 科学本质观 |
2.1.3 渗透 |
2.1.4 教学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HPS”教学理论 |
2.2.2 “IHV”教学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情境主义教学观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第3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3.1 教材样本的选择 |
3.2 新课标对化学史的要求 |
3.3 化学史内容统计的维度 |
3.4 化学史内容的统计结果 |
3.5 统计结果分析 |
3.5.1 化学史类型的分析 |
3.5.2 化学史形式的分析 |
3.5.3 化学史详略的分析 |
3.5.4 化学史栏目的分析 |
3.5.5 化学史章节覆盖率的分析 |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的目的 |
4.1.2 问卷的设计 |
4.1.3 调查的对象 |
4.2 学生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4.2.1 学生的基本情况 |
4.2.2 化学史功能的认识情况 |
4.2.3 学习化学史的途径与障碍 |
4.2.4 渗透化学史的建议 |
4.3 教师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4.3.1 教师的基本情况 |
4.3.2 化学史功能的认识情况 |
4.3.3 化学史渗透情况 |
4.3.4 教材中化学史的评价及意见 |
4.4 教师访谈记录 |
第5章 化学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过程 |
5.2.1 前测试题的设计及测试 |
5.2.2 编写教学设计 |
5.2.3 教学实施 |
5.2.4 后测问卷设计及测试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学生成绩初步分析 |
5.3.2 前后测试题的统计分析 |
5.3.3 学生访谈记录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化学史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化学史的研究进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3.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现状及教师运用化学史情况访谈分析 |
3.1 高一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 教师访谈 |
4.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
4.1 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前期工作 |
4.2 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教学设计模型 |
4.3 教学设计案例一 |
4.4 教学设计案例二 |
4.5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5.研究结论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高一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现状的调查 |
附录二:关于高中化学史教学现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教学实践案例一 |
附录四:教学实践案例二 |
附录五:教学实践案例一课后测试题 |
附录六:教学实践案例二课后测试题 |
致谢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核心素养现状研究 |
1.2.2 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化学史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化学史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标对化学史教学的要求 |
1.3.2 化学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利于落实核心素养 |
1.3.3 对目前初中化学史教学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和启发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行动研究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史和化学史 |
2.1.2 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启发式教学理论 |
2.2.3 发现学习理论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史的内容分析及教学现状 |
3.1 中考试题中的化学史分析 |
3.2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化学史 |
3.2.1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地位 |
3.2.2 化学史在教材中的呈现及涉及到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3.3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调查现状及分析 |
3.3.1 调查目的 |
3.3.2 调查概况 |
3.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
4.1 避免化学史教学误区 |
4.1.1 避免化学史实随意选取 |
4.1.2 避免教育功能取向狭隘 |
4.2 设计素养化化学史教学目标 |
4.3 确定化学史素材的选取原则 |
4.3.1 匹配性原则 |
4.3.2 科学性原则 |
4.3.3 适度性原则 |
4.3.4 典型性原则 |
4.3.5 发展性原则 |
4.4 明确化学史的应用策略 |
4.4.1 多种导入式应用策略 |
4.4.2 历史重现式应用策略 |
4.4.3 引导探究式应用策略 |
4.4.4 局部分散式应用策略 |
第五章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
5.1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 |
5.1.1 选题原因 |
5.1.2 教学目标 |
5.1.3 化学史实分析 |
5.1.4 教学流程 |
5.1.5 教学过程 |
5.1.6 教学反思 |
5.2 二氧化碳的教学 |
5.2.1 选题原因 |
5.2.2 教学目标 |
5.2.3 化学史实分析 |
5.2.4 教学流程 |
5.2.5 教学过程 |
5.2.6 教学反思 |
5.3 对教学案例的总结和思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化学史内容 |
附录2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现状的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3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现状的调查(教师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10)化学史在普通化学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史对普通化学的教育价值和必要性 |
1.1 化学史是培养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必需内容 |
1.2 化学史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2 化学史应用于普通化学教学的具体方式 |
2.1 以化学史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 |
2.2 以化学史促进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和积极性 |
3 结束语 |
四、浅谈化学史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中学为例[D]. 万子雯.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化学史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D]. 傅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科学本质视角下高中化学史内容分析研究[D]. 莫宇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史教学设计研究[D]. 尹明月. 湖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D]. 赵爽.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6]基于化学史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农华贞.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落实“素养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内容再造暨征稿启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0(08)
- [9]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D]. 贾萍萍.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化学史在普通化学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 臧东勉,钟美玲,章日超.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