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

论文摘要

哈尼族传统民居是云南民居一种典型代表,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蕴含着宝贵的地方建造技术和经验,是研究云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线索。近年来,由于全球化单一模式的蔓延,传统的少数民族聚落民居面临着被全球化单一模式取代的威胁。本文选题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对于云南来说,传统聚落民居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无论是从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还是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作者在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箐口村进行大量实地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对云南少数民族哈尼聚居区民居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多角度的观察和比较,反映出哈尼民居从民居特征到营造文化的较为全面的内容,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研究。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影响民居再生发展的两大主导因素——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蘑菇房”传统民居再生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接着简要地梳理并探讨了蘑菇房民居文化发展的脉络,试图找出“蘑菇房”传统民居发展的历史关联及发展痕迹。文章为下文的论述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和核心。笔者不仅做为旁观者,对该村落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和自由深入的访谈,而且还一定程度地参与到箐口村的活动之中,以其挖掘、整理大量而切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传统聚落民居的有机更新的这种模式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和阻力,可能性和具体做法做了一定的探讨。文章最后总结箐口村的未来空间的构建,对此次尝试做一个总结,并倡导大家行动起来,用实践来推动传统聚落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并思考了本文研究尚存的一些问题,指出了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角度和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缘起一:传统聚落乡土建筑研究现状与传统建筑技艺的断层
  • 1.1.2 缘起二:当代地域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及再生动力的探索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聚落个案研究
  • 1.2.1 关于聚落个案研究概况
  • 1.2.2 研究对象----箐口村
  • 1.3 国内外以往研究尚存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框架
  • 1.4.3 对"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论述方法的思考
  • 1.5 研究方法
  • 1.5.1 田野调研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第二章 红河州哈尼族的人文地理与箐口村概况
  • 2.1 自然地理·梯田形貌
  • 2.2 族群迁徙·历史沿革
  • 2.3 宗教观念·经济变迁
  • 2.4 聚落分布·村落风貌
  • 2.5 箐口印象·整体概况
  • 2.5.1 走进箐口
  • 2.5.2 选择考察箐口村的原因
  • 2.5.3 箐口村典型性山地村寨聚落模式
  • 第三章 箐口村建筑空间类型解析
  • 3.1 箐口村山水格局——山、水、梯田、村落
  • 3.1.1 选址——依山就势
  • 3.1.2 布局——因地制宜
  • 3.1.3 村寨的小型聚落
  • 3.2 箐口村建筑空间类型研究
  • 3.2.1 箐口村的精神空间
  • 3.2.2 箐口村的世俗空间
  • 3.2.3 箐口村的居住空间
  • 3.2.4 箐口村的防御空间
  • 3.3 民间艺术
  • 3.3.1 生产生活用具
  • 3.3.2 民族服饰
  • 3.3.3 编织土布
  • 3.3.4 民族歌舞
  • 第四章 哈尼族"蘑菇房"传统民居再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建构思考
  • 4.1 "蘑菇房"传统民居再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1 环境的因素
  • 4.1.2 人文的因素
  • 4.2 "蘑菇房"传统民居再生发展的建构思考
  • 4.2.1 建构的内核
  • 4.2.2 乡土建筑建构解析——建造技术的利用
  • 4.2.3 乡土建筑建构解析——材料的合理选用
  • 4.2.4 乡土建筑建构解析——节点与细部处理
  • 4.2.5 乡土建筑建构解析——本土匠作经验的传承
  • 4.2.6 乡土建筑解构解析——人性化空间行为需要
  • 4.3 国内乡土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4.3.1 乡土语言的现代转换
  • 4.3.2 乡土村落外部空间的现代转换
  • 4.4 谢英俊乡村建筑实践
  • 4.5 无止桥的两岸实践
  • 第五章 哈尼箐口村的再生形成与未来空间的重构
  • 5.1 箐口村的再生形成与村落空间结构解析
  • 5.2 对箐口村居住空间与住居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 5.3 乡土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 5.3.1 从自然生态理念的新乡土地域建筑再生创作思路
  • 5.3.2 人文理念对新乡土地域建筑再生创作思路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6.2.1 本文尚存在问题
  • 6.2.2 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总汇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哈尼族医药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12)
    • [2].从女童教育问题到社会治贫逻辑——元江哈尼族聚居区那诺乡少数民族女童辍学问题调查研究[J]. 创造 2019(10)
    • [3].哈尼族丧葬舞蹈的缘起与文化功能[J]. 民族艺林 2020(01)
    • [4].哈尼族传统体育分类再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20(03)
    • [5].在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现状——以哈尼族的舞蹈发展现状为例[J]. 民族音乐 2020(03)
    • [6].清代中后期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20(04)
    • [7].哈尼族土司对梯田开发与保护的贡献[J]. 红河学院学报 2020(05)
    • [8].符号学视域下的哈尼族形象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20(05)
    • [9].作物、市场与社会关系——以A村哈尼族为例[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8(04)
    • [10].哈尼族医药的概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1)
    • [11].红河县哈尼族基督徒身份认同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8(03)
    • [12].哈尼族鼓舞的生命意蕴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6)
    • [13].浅析新媒体对哈尼族音乐传播的影响[J]. 中国报业 2016(24)
    • [14].论哈尼族“阿茨”歌唱观念的形成[J]. 民族音乐 2016(05)
    • [15].浅析哈尼族竹家具的传承与发展[J]. 竹子学报 2017(01)
    • [16].从“服色尚黑”论哈尼族的黑色崇拜[J]. 今日民族 2017(04)
    • [17].简论云南哈尼族舞蹈的美学内涵[J]. 黄河之声 2015(22)
    • [18].当代云南哈尼族妇女体育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3)
    • [19].浅谈哈尼族的服饰图案审美[J]. 大众文艺 2016(16)
    • [20].红河箐口旅游发展对哈尼族服饰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6)
    • [21].浅谈宁洱县的哈尼族服饰[J]. 民族音乐 2015(01)
    • [22].《哈尼族传统药物探究》和《哈尼族传统医疗技术考述》出版[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5(02)
    • [23].读两本“哈尼族传统医学”研究新作[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5(02)
    • [24].哈尼族鼓舞进入哈尼族地区高校的教学实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3)
    • [25].红河县哈尼族地鼓舞的风格特征[J]. 艺术品鉴 2016(06)
    • [26].劳作的哈尼族妇女[J]. 民族文学 2015(10)
    • [27].哈尼族情歌的风俗性研究[J]. 山花 2013(20)
    • [28].哈尼族[J]. 文明 2010(01)
    • [29].正月年(哈尼族)[J]. 民间文学(故事) 2010(02)
    • [30].哈尼族《啊聪从然从斗当噜》[J]. 广播歌选 2011(06)

    标签:;  ;  ;  ;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