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不良环境如低温干旱盐渍,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干旱和半干旱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8%;其次,低温冷害是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长年发生的灾害;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大片的盐渍土壤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如何利用这些大面积的土地,提高农作物抗逆性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四倍体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改善环境、平原及山区发展圈养畜牧业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都能产生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能提高抗逆性,对西部大开发建设中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圈养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故本文通过四倍体刺槐根、茎、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再生体系,为转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d29A基因对干旱、盐碱、寒冷都有抗御功能,因此,本项研究拟进行克隆拟南芥rd29A抗逆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为植物抗逆基因转化提供可利用的基因。转rd29A基因的抗旱,抗盐、耐低温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必将对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种植区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转rd29A基因的抗非生物逆境林木和草类新品种的育成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美化带来可观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本实验的完成对于植物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根据GenBank 中已发表的rd29A 基因的c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PCR 引物设计时根据后续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需要,在上游引物一端加入一个BamHⅠ位点,在下游引物一端加入了Kpnl位点。通过RT- PCR 的方法从低温处理的拟南芥总RNA中扩增出rd29A基因的全长cDNA 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 中。经测序证明该片段与GenBank 上报道的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克隆载体用BamHI 和 KpnI 双酶切,获取rd29A基因,将其连接到中间载体pRT101,再以单酶切HindIII 消化,将其目的片断(rd29A 和CaMV35S)与表达载体pCAMBIA3301 在T4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 调控的rd29A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IADR3301,采用直接转化法将pCAMIADR3301 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为利用rd29A基因改良植物抗逆性奠定了物质基础。(2)以四倍体刺槐的半木质化嫩枝为外植体,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如幼嫩茎段、较老茎段、接触培养基的肥厚叶片、正常叶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杆菌介导rd29A启动子驱动otsB基因转化紫茉莉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6(03)
- [2].拟南芥启动子rd29A在长春花中的瞬时转化及功能鉴定[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9)
- [3].Rd29A启动子驱动AtCDPK1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11)
- [4].拟南芥rd29A的功能鉴定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5].拟南芥rd29A启动子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 [6].结缕草胁迫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克隆及功能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8)
- [7].rd29A和CaMV-35S启动子调控转AtDREB2A苜蓿耐碱性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9)
- [8].利用Cre/loxP系统和rd29A启动子构建诱导型植物标记基因删除载体[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5)
- [9].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A诱导ipt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01)
- [10].利用拟南芥rd29A启动子驱动AtNHX1基因提高烟草耐盐性[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4)
- [11].拟南芥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克隆及其功能鉴定[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4)
- [12].转P_(rd29A)-ipt基因对烟草根及侧芽生长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8)
- [13].2种启动子驱动下的VaCBF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05)
- [14].胁迫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S1)
- [15].拟南芥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克隆及活性检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6].拟南芥rd29A启动子在不同胁迫下GUS活性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 2019(05)
- [17].敲除AMP1基因可提高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增强拟南芥的抗旱能力[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