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共热解论文-朱广阔,朱锦娇,高英,朱跃钊,陈金铮

催化共热解论文-朱广阔,朱锦娇,高英,朱跃钊,陈金铮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共热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泥,松木屑,催化共热解,动力学模型

催化共热解论文文献综述

朱广阔,朱锦娇,高英,朱跃钊,陈金铮[1](2019)在《污泥与生物质催化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污泥、松木屑及其混合物进行催化共热解特性分析及动力学研究。使用Coats-Redfern法对热失重曲线进行模拟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污泥与松木屑催化共热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污泥与松木屑高温段有机物的降解;增加松木屑质量分数可有效减少固体残渣量,且松木屑质量分数为40%时,共热解的协同效应最佳;添加催化剂能够有效降低热解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并缩短反应时间;通过对热解特征值分析,添加CaO在城市污泥中质量分数为80%时使热解特征值D增大至10.94×10-7;添加催化剂使城市污泥与松木屑的低温段热解活化能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08期)

崔勇,王文亮,常建民[2](2019)在《热解温度对木质素与废旧橡胶催化共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解气质联用分析(Py-GC/MS)考查了热解温度对木质素与废旧橡胶催化共热解过程变化规律及产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废旧橡胶及其共混样品(m(木质素)∶m(废旧橡胶)=1∶1)的热解质量损失过程都分为3个阶段,热降解终温残炭量相近;共混样品最大热质量损失速率的峰值温度介于两种原料之间。Py-GC/MS结果表明,热裂解温度对共混样品热裂解产物组成及分布的影响显着;随着热裂解温度升高,热裂解产物的种类逐渐增多,热裂解产物内酚类和烃类物质相对峰面积显着增加,并且出现较高比例的芳香烃类物质。综合考虑热裂解产物总产率和目标产物产率,认为650~700℃是共混样品较适宜的热裂解温度区间。(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伏生[3](2019)在《基于TG-MS方法的核桃壳/神府煤的凹凸棒土催化共热解动力学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热解是实现煤与生物质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时的相互作用,导致共热解反应过程非常复杂,长期以来,对共热解协同作用及其反应产物调控机制等理论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核桃壳和神府煤为研究对象,以凹凸棒土为催化剂,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分析,研究了核桃壳和神府煤的共热解和催化共热解特性与动力学;采用热重-质谱方法,并结合纤维素和木质素为模型化合物的热解研究,探讨了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共热解过程中挥发性产物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协同反应特性与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对于煤与生物质高效共热解新技术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1)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研究。采用热重/微分热重方法,研究了核桃壳和神府煤的共热解特性与动力学。结果表明:核桃壳与神府煤的脱挥发分温度区间部分重迭,在300-50℃范围内,核桃壳/神府煤的共热解存在协同作用,导致挥发物产量增加。核桃壳的质量份数是决定协同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WS:SFC质量比为3:1和2:1,升温速率不低于20℃·min-1时,协同作用明显。(2)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的动力学研究。采用四种等转化率法(Friedman法、FWO法、KAS法和Starink法),计算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的表观活化能,采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计算分析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核桃壳/神府煤(3:1)在260-360℃共热解的表观活化能均值为278.20kJ·mol-1,260-340℃时的共热解过程符合叁维扩散(D3)机理。采用模型拟合法计算,得到的核桃壳/神府煤(3:1)热解表观活化能,数值上明显低于等转化率法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原因在于用模型拟合法计算活化能时,针对单一升温速率,而且预设反应机理,忽略了核桃壳和神府煤热解时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3)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的热重-质谱研究。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研究了核桃壳和神府煤单独热解,以及核桃壳/神府煤共热解过程中,水蒸气、二氧化碳、乙酸、呋喃、甲基呋喃和糠醛等挥发性产物生成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核桃壳:神府煤质量比为2:1,水蒸气、乙酸、呋喃、甲基呋喃和糠醛的生成量,与其它质量比的相比,均达到最高值;其中,乙酸的最大相对强度,是核桃壳单独热解时的3.9倍、神府煤单独热解时的7.5倍,300-500℃区间生成量为理论生成量的2.6倍,原因在于共热解协同作用促进水蒸气、乙酸、味喃、甲基味喃和糠醛的生成。(4)核桃壳和神府煤的催化共热解动力学研究。分别采用Friedman法、FWO法、KAS法和Starink法,以及Achar法和 Coats-Redfern法,研.究了凹凸棒:土对核桃壳和神府煤共热解活化能和机理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显着催化了核桃壳/神府煤(3:1)在380℃的共热解过程;凹凸棒土以质量比1:9添加到核桃壳/神府煤(3:1)中,导致260-380℃的表观活化能均值下降22 kj·mol-1;核桃壳/神府煤(3:1)在260-340℃仍然为叁维扩散(D3)机理,但380-500℃区间,催化共热解呈现二级反应(F2)机理。(5)凹凸棒土对核桃壳/神府煤共热解的催化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对比研究了以不同质量比添加凹凸棒土时,核桃壳和神府煤催化共热解的理论失重量与实验失重量大小关系;采用热重-质谱分析,比较了以不同质量比添加凹凸棒土时,挥发性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的作用受在凹凸棒土孔结构和表面结构影响,在催化剂作用下,380℃之前热解形成的乙酸、呋喃、甲基呋喃和糠醛等小分子产物数量,与无催化剂存时相比,成倍增加;380-500℃,乙酸、呋喃、糠醛的生成量减少,苯的生成量增加,其中,凹凸棒土与核桃壳/神府煤(3:1)的质量比为1:3时,苯的生成量最高。(6)核桃壳和神府煤的共热解机理研究。首先,核桃壳300℃之前热解产生的氢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诱导和促进神府煤的热解过程,包括:桥键和烷基侧链发生断裂、流动相脱挥发分、脂肪族基团热解,产生自由基碎片;与此同时,核桃壳300℃熔融得到的活性纤维素,断链解聚,以及木质素酚羟基分解,产生自由基碎片;最后,核桃壳和神府煤热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碎片,通过自由基稳定化,促进乙酸生成。(7)核桃壳/神府煤的催化共热解机理研究。凹凸棒土催化作用促进了共热解协同效果。首先,凹凸棒土硅轻基活性位和离子活性中心,催化核桃壳中活性纤维素断链解聚以及木质素分解,通过产生的氢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诱导和促进神府煤的热解过程;其次,核桃壳和神府煤热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碎片,受到凹凸棒土催化后,通过脱水、碎片化、缩合、脱羰基或脱羧基作用,形成呋喃和糠醛,部分呋喃和糠醛继续催化脱水、脱羧基和脱羰基形成轻质芳烃;最后,轻质芳烃中的甲苯和二甲苯,与乙酸、呋喃、甲基呋喃、糠醛,在凹凸棒土催化和高温作用下,发生二次反应,生成多环芳烃化合物,与煤热解产生的含芳环自由基,形成半焦。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焦油组分分级回收的“连续式梯级热解-分步回收”催化共热解新工艺。采用梯级热解工艺,可在200-380℃阶段,回收乙酸和呋喃类化合物等可凝性小分子化学品;380-500℃阶段,回收轻质芳烃;500℃后回收重质焦油。(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于冬雪,惠贺龙,何京东,李松庚[4](2019)在《塑料与蜡(重油)催化共热解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固体石蜡(WAX)分别作为塑料及重油的模型化合物,以HZSM-5为反应催化剂,通过热重实验进行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二者在热解行为上的相互作用;并结合固定床反应器对比研究单独热解及不同原料配比下共热解的产物分布,考察了共热解过程相互作用对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DPE与WAX共热解过程二者间相互作用增强,表现为促进反应物的热解失重,降低了原料的特征热分解温度及反应活化能,显着提高了热解油中C_(21-)轻油馏分及芳烃的选择性,而油中C_(21+)重油馏分的选择性及固体残渣产率均降低;而且随着共热解原料中WAX比例的增加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基于模型化合物水平初步验证了塑料与裂解重油共热解制备高品质轻质燃油工艺的可行性与技术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吴雷,周军,梁坤,张秋利,宋永辉[5](2018)在《成型压力对低变质粉煤微波催化共热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成型压力下低变质粉煤与二硫化钼微粉冷压而成的型煤进行微波共热解实验.通过对热解产物收率分析、固体产物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微观形貌(SEM)分析及红外光谱(FTIR)检测、液体产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以及气体产物组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成型压力对型煤微波催化共热解产物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大,液体产物收率呈先增大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在成型压力为7 MPa时,微波共热解所得液体产物收率达到28.4%(质量分数,下同),固体产物收率为64.0%,煤气收率为7.6%;所得煤气中CH_4,CO和H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5.34%,31.51%和22.19%,热值为15.14MJ/m~3;焦油中羟基、单核芳烃及脂肪族—CH_2和—CH_3结构含量较高,焦油呈轻质化态势.(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8年04期)

张慧钧[6](2018)在《煤与核桃壳催化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提高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率,同时拓宽天然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选取保德煤(BDC)与核桃壳(WS)作为研究对象,借助TG/DSC 1型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保德煤与核桃壳单独热解、混合共热解,以及添加高岭石或菱铁矿催化共热解的热解特性以及动力学参数,推导出共热解及催化共热解主要阶段的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对生物质和煤热转化利用的工业设计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采用5℃/min、10℃/min和15℃/min的升温速率对保德煤与核桃壳进行单独热解实验,发现升温速率对核桃壳与保德煤单独热解影响不大,且两者的热解阶段部分重迭,为共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固定升温速率为10℃/min,研究保德煤与核桃壳共热解特性,结果表明共热解第一阶段在250℃~400X℃,对应核桃壳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第二阶段400℃~500℃,主要为保德煤脱挥发分以及核桃壳木质素分解阶段。在不同掺混比下,即BDC/WS(1:1)、BDC/WS(1:2)、BDC/WS(1:3)和BDC/WS(1:4),通过对比共热解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发现保德煤与核桃壳共热解时存在协同作用,其中在BDC/WS(1:2)主要热解阶段作用较强。高岭石或菱铁矿的加入(负载量1wt%、5wt%、10wt%、15wt%)导致固体残渣量减少,说明高岭石或菱铁矿对共热解过程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生成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菱铁矿的催化效果比高岭石明显。利用微分法与积分法,分别对单独热解、混合共热解,以及催化共热解的主要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壳单独热解活化能低于保德煤单独热解活化能;共热解后两个主要阶段的活化能均低于保德煤与核桃壳单独热解时对应的活化能,进一步证实共热解时的协同作用,且BDC/WS(1:2)的保德煤热解阶段活化能最低;高岭石负载量为10 wt%、菱铁矿负载量为5 wt%时,相应的催化共热解活化能略低。动力学机理函数研究表明,主要热解阶段内,核桃壳单独热解遵循一维扩散Parobolic规律,保德煤属于叁维扩散;保德煤与核桃壳共热解仍符合Parobolic法则,一维扩散;催化共热解机理函数为叁维扩散Jander方程,说明高岭石或菱铁矿促进保德煤的热解,起到了阶段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司展[7](2018)在《生物质热解气与甲醇催化共裂解制备芳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快速热解是一种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有效手段。生物质经热解产生热解有机气,热解气经过冷凝即形成生物油。生物油成分复杂且含氧量高,导致了其具有酸度高、粘度大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通常需要对生物油进行催化转化以提高其品质。相较于生物油的催化提质工艺,直接对生物质热解气进行催化提质,能够在降低含氧量、提高烃类化合物含量的同时避免冷凝-再汽化过程中能耗的损失以及可能的二次反应。该文首先以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木质素热解过程中升温速率、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对木质素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木质素热解主要发生在150-700℃之间,热失重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加快,升温速率越高反应越剧烈。在热解初始阶段首先产生H2O和CO2,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中出现含有羟基、羟基和甲氧基等的芳香族氧化物,并释放出CH4和CO。Py-GC/MS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挥发性液体产物产率先升高后降低。通过混合不同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和酸碱性对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和孔结构能够调控产物分布,但催化热解在提高产物中芳烃产率上的作用不明显。针对生物质热解气的贫氢问题,该文以愈创木酚为木质素热解模型化合物,在热解气催化裂解过程中引入甲醇进行共裂解反应。甲醇的添加能够明显促进愈创木酚的转化并抑制积碳的生成。在所考察的HZSM-5、Al-MCM-41和γ-Al2O3叁种催化剂中,以γ-Al2O3催化愈创木酚/甲醇共裂解反应时,原料转化率和芳烃产率均最高。当甲醇与愈创木酚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400℃,W/F为166 g·h·mol-1,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愈创木酚转化率达100%,芳烃产率高达81.2%。共裂解反应中甲醇为体系供氢,通过氢转移及甲基化作用将酚类转化芳烃;同时,甲醇脱水反应生成的水亦可与积碳前驱体发生竞争吸附进而抑制积碳的产生。其他苯系物与甲醇共裂解结果表明,甲醇添加同样能够有效促进苯酚、苯甲醚以及混合酚转化为芳烃。以2-甲基呋喃为纤维素/半纤维素热解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 HZSM-5和γ-Al2O3催化2-甲基呋喃/甲醇共裂解反应特性。在使用HZSM-5为催化剂时,当2-甲基呋喃与甲醇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500℃,WHSV为2 h-1,反应时间为60 min时,2-甲基呋喃和甲醇的转化率分别为100.0%和94.6%,产物中芳烃产率为42.0%;以γ-A1203为催化剂,当2-甲基呋喃与甲醇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400℃,WHSV为2.5 h-1,反应时间为60 min时,2-甲基呋喃和甲醇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5.5%和98.0%,主要产物为芳烃和C5+环烯烃,产率分别为40.6%和56.8%。为进一步考察添加甲醇的催化共裂解反应在真实生物质热解气催化提质中的性能,该文向愈创木酚/甲醇催化共裂解体系中分别添加2-甲基呋喃和环戊酮。添加2-甲基呋喃、环戊酮后,愈创木酚转化率由100%分别降至90.3%、89.5%,产物中均出现C5+环烯烃且芳烃产率升高。2-甲基呋喃、环戊酮的添加能够使体系中的一部分甲醇与之反应,因此导致愈创木酚产率有所下降。在2-甲基呋喃/愈创木酚/甲醇、环戊酮/愈创木酚/甲醇催化共裂解反应体系中,甲醇是反应的关键因素,原料转化率和烃类产率随着甲醇用量的增大而升高。在真实生物质热解气与甲醇的催化共裂解反应中,甲醇添加能够明显提高木质素和玉米秸秆热解产物中芳烃的含量并降低催化热解过程中积碳的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迟永超[8](2017)在《纤维素和PP在(Al-)MCM-41介孔分子筛上的催化共热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催化快速热解是利用生物质能、获得有价值的生物油和化工产品的经济高效的技术之一。将生物质和富氢基质的塑料在沸石催化剂上共热解,是解决生物油含氧量高、热值低和酸性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论文研究了纤维素、聚丙烯(PP)以及两者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物(3:1,1:1,1:3),在MCM-41和Al-MCM-41两种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反应特性。采用TGA技术研究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失重过程,并分别采用Coats-Redfern法和等转化率法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表明,两种催化剂均大幅降低了PP的单独热解温度,PP的最大失重峰温度从458℃提前到340℃左右。并且催化剂大幅度降低了PP热解的活化能,PP热解的活化能从281-301 kJ/mol在MCM-41和Al-MCM-41下分别降低至92-114 kJ/mol和115-138 kJ/mol。共热解实验结果显示,MCM-41和Al-MCM-41使纤维素和PP热解温度区间重迭,并大幅降低了混合共热解的活化能,对于纤维素和PP的热解温度区段活化能在加入催化剂后的下降幅度均在100 kJ/mol以上,使其存在协同反应。采用Py-GC/MS方法,获得纤维素、PP以及两者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定温催化热解的主要产物分布。实验表明,催化剂的酸性、混合比例(有效碳氢比)和反应温度直接影响着产物的分布。MCM-41提高了纤维素以及混合物热解的呋喃产量,Al-MCM-41大幅提高纤维素以及混合物热解的烯烃和芳香烃产量,有效降低含氧化合物的含量。与PP混合热解较纤维素单独热解,呋喃等含氧化合物含量显着下降,而烯烃和芳香烃以及总烃类的产量显着提升。烯烃的最高收率在PP的最高掺入比例(C:PP=1:3)时达到,Al-MCM-41催化下为85.5%;而芳烃、呋喃的最高收率在纤维素的最高掺入比例(C:PP=3:1)时达到,Al-MCM-41催化下芳烃产率最高为28.8%,MCM-41催化下呋喃最高产率为27.8%。高温促进了催化共热解生成更多的芳香烃,和更少的羧酸,有利于减少产物的含氧量和降低pH值。较高的温度也促进了裂解生成小分子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酸性位上的脱氧和断链反应将氧化物转化成烃类,并在催化剂孔道内形成的烃池。纤维素生成芳香烃的主要路径是通过烃池进行芳构化,而和PP的共热解中芳香烃的主要生成机理为双烯加成反应。(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8-01)

张铭[9](2015)在《生物质与神府煤催化共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陕西省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率和有效利用陕南优势生物质资源,本文以神府煤(SFC)和核桃壳(WS)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行星球磨机上进行机械力化学改性以负载K2CO3、Na2CO3、CaO、MgO和Fe2O3等催化剂,研究SFC、WS和椰壳(CS)在TG/DSC1型同步热分析仪和固定床热解装置中的热解和催化共热解反应特性,采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分别计算了热解动力学,推导了热解和催化共热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FC、WS和CS在热解和催化热解的主要阶段,失重量迅速增大,DTG呈现较大失重速率峰。SFC与WS和CS分别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共热解特性分为两个阶段:生物质快速热解阶段、生物质缩合与SFC快速热解过程的复合阶段。其中,w(WS)/w(SFC)=2:1和负载K2CO3的w(CS)/w(SFC)=1:2共热解产生的协同效果最好。负载催化剂对热解过程有一定影响,以K2CO3、CaO和Fe2O3的催化效果较明显。在450℃之前WS和CS的快速热解过程基本结束,SFC、WS和CS在500℃时热解过程较剧烈,450~700℃先是SFC的快速热解阶段(370~600℃)与生物质的脱氢缩聚阶段(≥450℃)重迭;然后SFC进入脱氢缩聚阶段(≥600℃)与生物质的脱氢缩聚阶段复合。基于动力学分析,运用FWO方法和Kissinger方法计算热解和催化共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负载K2CO3、Na2CO3、CaO、MgO和Fe2O3会降低SFC、WS和CS的热解活化能,K2CO3对SFC作用效果最明显,活化能降低近70KJ/mol,其次是CaO。对于WS和CS的催化热解效果则刚好相反。结合32种热解动力学最概然机理函数分析与活化能计算,发现SFC、WS和CS热解机理符合Z-L-T方程,即叁维扩散模型;SFC以及负载K2CO3、CaO和MgO的SFC热解机理等符合Z-L-T方程,即叁维扩散模型,负载Na2CO3和Fe2O3的SFC热解机理属于Jander方程,即叁维扩散圆柱形模型。负载K2CO3和Na2CO3的WS和CS热解机理均属于叁维扩散模型,负载CaO和MgO和Fe2O3的WS和CS属于叁维扩散圆柱形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赵丹丹[10](2014)在《神府煤与葵花秆催化共热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煤与生物质共热解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并且可提高煤的转化利用率。本文以神府煤和陕北特色优势生物质资源葵花秆为原料,研究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共热解反应特性。首先对葵花秆单独热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然后在神府煤与葵花秆共热解实验的基础上,制备了以煤为载体的负载型铁系催化剂,分析了催化剂对神府煤与葵花秆共热解的影响规律。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研究了工艺条件(如:气氛,温度和气流量)对葵花秆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正交试验研究表明,葵花秆的最佳热解条件为:热解气氛为CO2、气流量为60mL/min、反应温度为600℃,热解焦油产率最高可达27.47%。利用GC-MS对热解焦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酮、酚、酸、醛、萘、苯等六类化合物,其中酚类物质含量高达46.58%。半焦的红外光谱及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表明,不同气氛下,热解半焦的表面官能团差异不大,半焦的平均孔径约为48.8nm。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CO2、H2和CH4气氛也参与了葵花秆的热解反应,其在热解过程中的转化率依次为36.9%、35.5%、24.5%。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研究了神府煤与葵花秆共热解特性。当神府煤与葵花秆在不同气氛下热解时,H2气氛下焦油产率最高。对H2气氛下不同比例的神府煤与葵花秆进行共热解,发现随着神府煤与葵花秆质量比的增加,共热解焦油产率基本呈降低趋势。当m神府煤:m葵花秆=4:6,气体流量为60mL/min,温度为600℃,升温速率为10℃/min,终温保持1h时,焦油产率最高为22.8%。在此条件下二者共热解具有加和效应。研究探讨了催化剂及其添加方式对神府煤与葵花秆共热解的影响,发现采用过量浸渍法使Fe(NO3)3负载在煤粉上,催化剂可提高二者共热解焦油产率,共热解呈现良好的协同效应。当添加6%Fe(NO3)3催化剂,m神府煤:m葵花秆=4:6,气体流量60mL/min时,热解温度600℃,升温速率10℃/min,终温停留1h时,共热解焦油产率最高为29.98%,比计算值高出7.76%。二者共热解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依据原煤、催化剂及共热解半焦的XRD分析和热解焦油组分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发现Fe(NO3)3在高温下分解成铁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铁氧化物能促使H2及生物质中的富氢物质解离出更多的H自由基,从而提高神府煤与葵花秆共热解的焦油收率,使二者产生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4-06-30)

催化共热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解气质联用分析(Py-GC/MS)考查了热解温度对木质素与废旧橡胶催化共热解过程变化规律及产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废旧橡胶及其共混样品(m(木质素)∶m(废旧橡胶)=1∶1)的热解质量损失过程都分为3个阶段,热降解终温残炭量相近;共混样品最大热质量损失速率的峰值温度介于两种原料之间。Py-GC/MS结果表明,热裂解温度对共混样品热裂解产物组成及分布的影响显着;随着热裂解温度升高,热裂解产物的种类逐渐增多,热裂解产物内酚类和烃类物质相对峰面积显着增加,并且出现较高比例的芳香烃类物质。综合考虑热裂解产物总产率和目标产物产率,认为650~700℃是共混样品较适宜的热裂解温度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共热解论文参考文献

[1].朱广阔,朱锦娇,高英,朱跃钊,陈金铮.污泥与生物质催化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印染助剂.2019

[2].崔勇,王文亮,常建民.热解温度对木质素与废旧橡胶催化共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3].杨伏生.基于TG-MS方法的核桃壳/神府煤的凹凸棒土催化共热解动力学及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4].于冬雪,惠贺龙,何京东,李松庚.塑料与蜡(重油)催化共热解相互作用研究[J].化工学报.2019

[5].吴雷,周军,梁坤,张秋利,宋永辉.成型压力对低变质粉煤微波催化共热解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8

[6].张慧钧.煤与核桃壳催化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7].司展.生物质热解气与甲醇催化共裂解制备芳烃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8].迟永超.纤维素和PP在(Al-)MCM-41介孔分子筛上的催化共热解[D].清华大学.2017

[9].张铭.生物质与神府煤催化共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

[10].赵丹丹.神府煤与葵花秆催化共热解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标签:;  ;  ;  ;  

催化共热解论文-朱广阔,朱锦娇,高英,朱跃钊,陈金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