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涛杨耀洲侯宏理刘立平(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100-01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骨伤科软组织疼痛的临床新疗法。方法120例骨伤科软组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臭氧经皮注射:10ml浓度为30ug/ml的臭氧局部压痛点注射;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10ml封闭药液局部压痛点注射,药液配方为:0.2%利多卡因,0.01%维生素B12,0.025%地塞米松;观察记录两种疗法的见效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临床治愈时间,治疗组12±1.3天,对照组10±2.7天,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经皮注射疗效确定、操作方便,为治疗骨伤科软组织疼痛的较好临床新疗法。
【关键词】软组织疼痛臭氧经皮注射封闭疗法医用臭氧
软组织疼痛为骨伤科疾病的常见症状,2006年-2009年我们应用医用臭氧经皮注射治疗骨伤科软组织疼痛病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1资料
1.1临床资料本研究共120例,治疗组67例,男47例,女20例,年龄18~53岁,平均42岁;肌肉韧带损伤疼痛者23例,包括棘间、棘上、骶髂韧带损伤,半腱肌、半膜肌止点处拉伤,肩胛提肌损伤,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损伤,网球肘等;周围神经受卡压或牵拉疼痛者23例,包括梨状肌出口综合征、腰三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肌筋膜炎疼痛者21例,包括项背、肩背及腰背肌筋膜炎。对照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24~55岁,平均38岁;肌肉韧带损伤疼痛者15例,周围神经受卡压或牵拉疼痛者26例,肌筋膜炎疼痛者12例。
1.2病例纳入标准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及周围神经受卡压或牵拉等所致的软组织疼痛,局部压痛明确,无明显红热、肿胀者。
2方法
2.1分组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征求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同意,按就诊先后顺序对照随机数字表,与随机数字表奇数相对应的病例纳入对照组,与随机数字表偶数相对应的病例纳入治疗组。
2.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调节医用臭氧发生器,使臭氧浓度达到30ug/ml,用去针头注射器抽取10ml,抽取完毕后注射器立即倒置,防止臭氧泄漏;压痛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注射器安装穿刺针,压痛点处进针,进针达病变部位后,回抽无血、无液及无气即缓慢注射,注射过程中可改变穿刺方向即深度,以扩大臭氧治疗范围;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无菌纱布按压1~5分钟。根据疼痛缓解情况,每2-3天注射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疗法。封闭药液以生理盐水为溶媒10ml,利多卡因含0.2%,维生素B12含0.01%,地塞米松含0.025%,每周1-2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采用相应疗法的同时,均配合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物理疗法。
3结果
治疗期间因工作单位及家事而中断治疗者,治疗组5例,对照组3例。因原有合并内科疾病复发而放弃治疗者,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经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而放弃治疗者,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其余病例经1—2周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患病部位疼痛消失,肢体活动及行走时原疼痛部位无不适。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12±1.3天,对照组10±2.7天,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4.1作用机理痛觉由痛觉感受器感受外来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疼痛感受器为躯体游离神经末梢。伤害性刺激引起机体内产生止痛物质,以及提高致痛物质作用的过敏物质,其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伤害性刺激可为局部炎症、代谢产物、物理刺激等。局部炎症介质或直接降低痛觉感受器阈值,或间接产生痛觉过敏。周围神经的卡压、牵拉等物理刺激使毛细血管血流受阻而迟缓,导致神经血液循环障碍[1],最终将引起神经纤维过敏和自发放电。另外,局部缺血所引起的代谢产物堆积、无菌性炎症等化学因素可影响膜电位,引起异位放电,而产生疼痛。臭氧经皮注射对软组织疼痛具有以上疗效可能与臭氧的抗炎作用、氧化作用、营养作用、镇痛作用有关。
4.2毒副作用臭氧的毒性与其氧化特性有关,实验显示人或动物接触0.8~1.5mg/m3的臭氧2.75h或4d后,可发生一系列血液及血清学变化;在水溶液中,臭氧可分解成氧化氢,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在其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程中也有自由基产生,而且是臭氧产生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此外,臭氧同不饱和脂肪酸反应中,可引起广泛的组织损伤[2]。
4.3量效关系多大量的臭氧既能产生最佳的临床效果,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其毒副作用的发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4注意事项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软组织疼痛,其要求痛点定位明确,注射部位准确。
总之,医用臭氧经皮注射治疗骨伤科软组织疼痛,以其诸多优点,可推荐应用于治疗骨伤科软组织疼痛病症。
参考文献
[1]LundborgG,DahlinLB.Thepathophysiologyofnervecompression.HandClin,1992,8:215.
[2]尹学钧,董苍转.臭氧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4,21(5):22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