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信息安全需求,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智能身份鉴别方法得到极大的关注。同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虹膜识别具有唯一性、稳定性、非侵犯性和不可伪造性等优势。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众多的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虹膜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四个部分。论文重点研究了虹膜识别的关键技术:虹膜图像的边界定位、特征提取和图像匹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针对经典虹膜定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虹膜图像灰度特征分布的改进算法。首先根据瞳孔的灰度值自动设定阈值对虹膜图像进行二值化,再对图像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灰度均值进行平滑处理,获取极小值坐标确定瞳孔内部的基准点,最后使用检测算子获取基准点四个方位的极值点作为边界点,从而实现虹膜的边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经典的虹膜定位算法相比,定位更准确、速度更快。其次,提出了基于虹膜局部区域提取纹理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充分利用了虹膜纹理丰富的区域,有效避开了眼睑和睫毛等物的干扰。鉴于虹膜的纹理特征具有方向性,采用Haar小波包进行特征提取时,只保留低频和垂直低频分量的特征向量进行二值编码。实验结果表明,编码的数据量大为减少,特征提取的速度明显提升。最后,针对由眼睛旋转所引起的匹配失真,采用了解决该问题的循环移位匹配算法。该算法采用Hamming距离分类器,通过虹膜编码的循环移位搜寻最小距离值作为最终匹配依据。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了匹配算法的最佳移位位数。上述算法以CASIA V1.0虹膜数据库为实验样本,在Matlab7.1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虹膜识别方法综合性能良好,效果理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多指标融合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方法[J]. 仪表技术 2019(03)
- [2].影响虹膜图像质量的关键问题研究[J]. 电气应用 2017(07)
- [3].基于眼底虹膜图像的身份特征优化识别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6(08)
- [4].基于双远心镜头的虹膜图像采集方法[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6(08)
- [5].单测度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 中国安防 2015(21)
- [6].基于霍夫变换的可见光虹膜图像定位[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7(05)
- [7].基于中医目诊的虹膜图像特征表示方法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1)
- [8].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综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4(06)
- [9].低质量虹膜图像识别方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20)
- [10].虹膜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1(13)
- [11].虹膜图像中的闭眼检测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9)
- [12].基于小波包分解的虹膜图像识别[J]. 科技广场 2011(07)
- [13].小波变换在虹膜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中的应用[J]. 通信技术 2009(02)
- [14].一种序列虹膜图像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1)
- [15].基于径向微分算子的虹膜图像分割[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6].级联型多测度可见光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 微处理机 2018(05)
- [17].基于人机交互的虹膜图像采集系统设计[J]. 中国安防 2014(17)
- [18].一种快速有效的虹膜图像预处理方法[J]. 图学学报 2012(04)
- [19].基于小波包分解的虹膜图像识别方法研究[J]. 科技通报 2012(08)
- [20].基于椭圆拟合的晃动虹膜图像的检测算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 [21].一种改进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算法[J].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03)
- [22].一种新颖的虹膜图像噪声检测方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12)
- [23].一种增强型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算法[J]. 光电子技术 2019(01)
- [24].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25].一种基于非局部正则化和可靠区域检测的虹膜图像去模糊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4(01)
- [26].虹膜图像预处理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0)
- [27].用于身份鉴别的虹膜图像预处理[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8].改进的虹膜图像定位分割算法[J]. 激光杂志 2015(05)
- [29].虹膜图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1(08)
- [30].受限条件下智能虹膜图像采集终端设计考虑[J]. 电子技术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