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迷走反射论文-何伟

耳迷走反射论文-何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耳迷走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灸疗法,耳针,耳-迷走反射,癫痫

耳迷走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1](2008)在《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激外耳道或耳甲区激活迷走神经耳支引起耳-心反射、耳-肺反射,类似于副交感紧张效应的临床报道很多。本课题前期的研究结果从形态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证实了耳甲到孤束核(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NTS)的纤维投射,电针耳甲还可以通过激活NTS神经元的放电来增强副交感的效应,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增强胃运动等。癫痫是一种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以反复发作性大脑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自美国FDA于1997年7月正式批准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stimulation,VNS)疗法作为12岁以上药物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癫痫的一种辅助疗法以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全世界范围患者所应用。虽然其作用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多数的观点认为VNS可能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投射到NTS的通路,然后通过NTS与脑内的广泛联系达到去同步化脑电,抑制癫痫的目的。已有研究提示,癫痫的发病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有关,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亢进,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低下。VNS则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增强副交感的效应而抑制癫痫。有研究报道在颈部运用经皮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取得疗效,而且经皮刺激迷走神经耳支支配的耳甲区也可以治疗癫痫,中医耳针治疗癫痫选穴也以耳甲区的穴位为主。由此,我们设想,耳针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发挥抑制癫痫的效应。本研究从行为学、电生理学等角度分别观察了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NTS神经元放电,硬膜外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影响,以及局部冷冻NTS对耳针抗癫痫效应的影响,和应用交感兴奋剂、拮抗剂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试图从耳-迷走反射的角度探讨耳针抑制癫痫的作用机制。一动物实验实验1耳针预处理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2只,体重300±28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1.2实验过程将动物分为3组。模型组(n=14)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60 mg/kg造成急性癫痫模型,后观察30 min大鼠行为学的表现,耳甲治疗组(n=15)和大椎治疗组(n=13)分别在造模前电针耳甲或“大椎”穴30 min,后立即腹腔注射PTZ,观察30 min大鼠行为学的表现。行为学表现根据Racine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1.3实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PTZ 40s左右出现癫痫发作,开始表现为小发作,如凝视,点头运动,双前肢抬起,阵挛等,1-2 min出现大发作,表现为后肢伸直,抽搐,跌倒伴翻滚,持续约9.5 s,PTZ后30 min内大鼠有1-2次大发作,多次小发作。与模型组比较,大椎治疗组和耳甲治疗组动物大发作潜伏期(即从腹腔注射PTZ到大鼠出现第一次大发作的时间)延长(P<0.05,P<0.01),行为学评分减少(P<0.05,P<0.01)。与大椎治疗组比较,除了在首次大发作持续时间上无显着差异(P>0.05),耳甲治疗组大发作潜伏期延长(P<0.01),行为学评分亦减少(P<0.01)。结果提示:针刺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癫痫发作,而且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大椎”穴的效应。实验2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放电和脑电图的影响2.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体重300±34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麻醉后仰卧,颈部正中切口,游离左侧迷走神经干1cm,将自制C型双极银质电极刺激端无张力地钩于迷走神经干上用以刺激迷走神经,缝合伤口。然后俯卧,将大鼠头部用耳棒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前囟前(A:1.0 mm,L:1.0 mm)和前囟后(A:-1.0 mm,L:1.0 mm)及NTS(A:-11.3~-14.3 mm,L:0~2.3 mm,H:4~7 mm)对应颅骨表面,用颅骨钻钻孔,暴露硬脑膜。双银球电极置于前囟前、后各一小孔内硬脑膜上用以记录EEG。显微镜下分离NTS对应处小孔硬脑膜和软脑膜,暴露小脑皮层,玻璃微电极(阻抗10-20 MQ)记录NTS神经元放电。手术完毕一小时待大鼠状态稳定后开始记录。用微推进器推进玻璃微电极寻找到自发放电的NTS神经元,上下调节推进器位置,至信噪比较大时停止推进。记录30 s背景放电,待细胞放电频率稳定后,给予耳甲刺激15 s,若细胞放电频率出现变化,确定为对耳甲刺激有反应神经元。在细胞放电频率稳定后,给予大鼠腹腔注射PTZ(40-60 mg/kg)造模,以造模后5 min内EEG出现高幅的癫痫波为造模成功。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刺激迷走神经(vagus nerve,VN)、耳甲腔、耳甲艇、耳尖、耳郭外缘中点、耳垂、“大椎”穴、“丰隆”穴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和EEG的变化。每一次操作在EEG恢复稳定后重复刺激程序,一只动物每组穴位刺激最多重复3次。刺激方法包括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EA)或手针刺激(manual acupuncture,MA)。TENS或EA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MA采用平补平泻,均匀捻转。针刺时间,30 s。2.3实验结果2.3.1造模前后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脑电图的同步变化造模前后共观察到31个细胞。造模后26个细胞放电频率降低(83.87%),3个细胞放电频率不变(9.68%),2个细胞放电频率增多(6.45%)。经统计学处理:NTS细胞放电频率造模前为9.48±0.76个/秒,造模后为4.69±0.36个/秒。其中26个放电频率降低的细胞,其放电频率的变化和脑电图的变化存在同步性,即在细胞放电频率降低时,EEG出现高幅癫痫波,当细胞放电频率增加时,EEG癫痫波消失或振幅降低。说明当NTS细胞放电频率减少时,动物癫痫发作,NTS细胞放电频率增多时,癫痫的发作消失或减少。这种同步变化在造模后1-3分钟之内开始出现,呈节律性变化,按EEG每出现一次癫痫波记为一次癫痫发作,最初发作3次/分,2秒/次,约7-10分钟内持续增多,在约15分钟后,呈基本有规律的变化,平均发作约6.21±0.48次/分,持续时间4.32±0.23秒/次,每分钟发作总的持续时间为26.83±2.25秒。2.3.2 TENS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TENS(n=31)后,放电频率从平均4.53±0.35个/秒增加到7.50±0.63个/秒,增加了2.97±0.18个/秒(P<0.01);刺激耳甲腔(n=29)后,放电频率从4.66±0.41个/秒增加到7.64±0.72个/秒,增加了2.98±0.14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32)后,放电频率从4.71±0.38个/秒增加到7.61±0.62个/秒,增加了2.90±0.15个/秒(P<0.01);刺激耳垂(n=28)后,放电频率从4.69±0.48个/秒增加到5.72±0.56个/秒,增加了1.03±0.08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6)后,放电频率从4.72±0.34个/秒增加到5.40±0.42个/秒,增加了0.68±0.04个/秒(P<0.05);刺激耳尖(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31个/秒增加到5.42±0.53个/秒,增加了0.83±0.05个/秒(P<0.05);刺激“大椎”(n=28)后,放电频率从4.67±0.34个/秒增加到5.23±0.28个/秒,增加了0.56±0.06个/秒(P<0.05);刺激“丰隆”(n=20)后,放电频率从4.82±0.49个/秒增加到5.08±0.38个/秒,增加了0.26±0.03个/秒(P>0.05)。结果:除了“丰隆”穴,TENS其他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 EA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VNS(n=26)后,放电频率从4.63±0.39个/秒增加到8.25±0.43个/秒,增加了3.62±0.25个/秒(P<0.01);刺激耳甲腔(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54个/秒增加到8.18±0.61个/秒,增加了3.59±0.34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27)后,放电频率从4.58±0.46个/秒增加到8.19±0.62个/秒,增加了3.61±0.14个/秒(P<0.01);刺激耳垂(n=24)后,放电频率从4.73±0.45个/秒增加到5.85±0.64个/秒,增加了1.12±0.09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2)后,放电频率从4.65±0.24个/秒增加到5.51±0.59个/秒,增加了0.86±0.07个/秒(P<0.01);刺激耳尖(n=25)后,放电频率从4.59±0.48个/秒增加到5.60±0.54个/秒,增加了1.01±0.09个/秒(P<0.01);刺激“大椎”(n=20)后,放电频率从4.65±0.34个/秒增加到5.31±0.32个/秒,增加了0.66±0.07个/秒(P<0.05);刺激“丰隆”(n=21)后,放电频率从4.56±0.49个/秒增加到4.91±0.55个/秒,增加了0.35±0.05个/秒(P>0.05)。结果,除了“丰隆”穴,电针其他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 MA对NTS放电频率影响的统计结果刺激耳甲腔(n=28)后,放电频率从4.68±0.46个/秒增加到8.52±0.74个/秒,增加了3.84±0.35个/秒(P<0.01);刺激耳甲艇(n=32)后,放电频率从4.72±0.57个/秒增加到8.53±0.75个/秒,增加了3.81±0.45个/秒(P<0.01);刺激耳垂(n=33)后,放电频率从4.61±0.43个/秒增加到6.00±0.52个/秒,增加了1.39±0.17个/秒(P<0.01);刺激耳郭外缘中点(n=29)后,放电频率从4.65±0.58个/秒增加到5.63±0.55个/秒,增加了0.98±0.12个/秒(P<0.01);刺激耳尖(n=26)后,放电频率从4.61±0.35个/秒增加到5.87±0.43个/秒,增加了1.21±0.15个/秒(P<0.01);刺激“大椎”(n=25)后,放电频率从4.62±0.59个/秒增加到5.33±0.37个/秒,增加了0.91±0.12个/秒(P<0.01);刺激“丰隆”(n=20)后,放电频率从4.65±0.30个/秒增加到5.15±0.59个/秒,增加了0.50±0.06个/秒(P<0.05)。结果,手针每个部位前后NTS放电频率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2.3.5不同针刺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对NTS神经元放电频率影响的比较同一刺激部位,不同方法刺激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差值比较:MA与TENS、E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与TEN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增加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比较,MA较TENS、EA显着,EA较TENS显着。同一刺激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前后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差值比较:VNS、耳甲腔、耳甲艇分别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NS、耳甲腔、耳甲艇两两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激VNS、耳甲腔、耳甲艇增加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较刺激其他部位的效应显着,而且与VNS相比无显着差异。2.3.6不同针刺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对EEG影响的比较同一刺激部位,不同方法刺激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MA与TENS、E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与TEN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抑制癫痫的效应比较,MA优于EA和TENS,EA优于TENS。同一刺激方法,不同部位刺激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VNS、耳甲腔、耳甲艇分别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NS、耳甲腔、耳甲艇叁者两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激VNS、耳甲腔、耳甲艇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刺激其他部位的效应。实验3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3.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4只,体重298±31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2实验过程3.2.1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12只,麻醉后俯卧。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暴露初级体感皮层(SI)(A:-3~-6 mm;L:4~6 mm:H:1.5 mm),用单根直径为50μ的金属微电极记录癫痫大鼠SI场电位(FPs),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垂、耳郭外缘中点、耳尖)30 s前后癫痫大鼠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3.2.2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影响(慢性实验)大鼠50只,根据外耳5个刺激部位分为5组,每组10只。手术前部分同3.2.1,将金属微电极推进至SI后,牙托水泥固定电极,动物清醒并恢复一周后,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min后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强度,1 mA;频率,20 Hz;脉宽,500μs;刺激30 s,间隔5 min,持续30 min。3.2.3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手术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大鼠12只,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用微电极推进器将两组微电极阵列(MEA)推进至NTS(电极类型:2×2)和SI(电极类型:2×8),分别记录NTS FPs和SI FPs,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s前后NTS FPs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同3.2.1。3.2.4微阵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表现、皮层场电位影响(慢性实验)大鼠50只,根据外耳5个刺激部位分为5组,每组10只。手术前部分同3.2.3,将MEA推进至SI(电极类型:2×8)后,牙托水泥固定电极,动物清醒并恢复一周后,分别观察5个部位耳针30 min后大鼠行为学表现和SI FPs的变化。电针刺激参数同3.2.2。3.3实验结果3.3.1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电针耳甲腔(n=14)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15±2.31秒减少到5.07±0.64秒,减少了21.08±2.06秒(P<0.01);电针耳甲艇(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98±2.17秒减少到4.97±0.43秒,减少了21.01±1.97秒(P<0.01);电针耳垂(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29±2.24秒减少到19.28±1.53秒,减少了7.01±0.82秒(P<0.01);电针耳郭外缘中点(n=11)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38±2.37秒减少到22.16±1.98秒,减少了4.02±0.35秒(P<0.01);电针耳尖(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41±2.23秒减少到19.78±1.62秒,减少了6.63±0.47秒(P<0.01)。每个部位电针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耳针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3.3.2单电极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耳针后行为学积分比较:电针耳甲腔、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后FPs记录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电针耳甲腔、电针耳甲艇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其它耳部的效应。3.3.3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孤束核场电位、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急性实验)电针耳甲腔(n=12)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94±2.12秒减少到4.91±0.37秒,减少了21.03±1.96秒(P<0.01);电针耳甲艇(n=13)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29±2.40秒减少到5.02±0.38秒,减少了21.27±2.01秒(P<0.01);电针耳垂(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42±3.01秒减少到19.20±2.02秒,减少了7.22±0.69秒(P<0.01);电针耳郭外缘中点(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6.61±3.12秒减少到21.60±2.05秒,减少了5.01±0.36秒(P<0.01);电针耳尖(n=10)后,发作持续时间从25.74±2.23秒减少到18.41±1.62秒,减少了6.93±0.52秒(P<0.01)。每个部位电针前后大鼠癫痫发作总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耳针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而且MEA记录显示癫痫大鼠NTS FPs与SI FPs电位振幅的变化同步。3.3.4微电极阵列记录耳针对癫痫大鼠行为学积分、皮层场电位的影响(慢性实验)耳针后行为学积分比较:电针耳甲腔组、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组与电针耳甲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后FPs记录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电针耳甲腔组、电针耳甲艇组分别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甲腔组与电针耳甲艇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耳甲抑制癫痫的效应优于电针其它耳部的效应。实验4物理冷冻孤束核对耳针抗癫痫效应的影响4.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体重300±30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双银球电极记录硬脑膜外EEG。沿大鼠项部正中切开皮肤,充分暴露闩部,并保持闩部水平。将U型管固定于微推进器,用微推器将U型管底部轻轻接触于孤束核在延髓投影区,即闩部区域。将冷冻至-8℃的防冻液用注射器匀速推进通过U型管,局部冷冻孤束核。观察冷冻孤束核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以及对耳针(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垂、耳郭外缘中点、耳尖)抑制癫痫EEG效应的影响。4.3结果造模前,孤束核冷冻前、冷冻时、及冷冻后EEG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PTZ造模后,同一刺激部位电针前后发作持续时间的差值比较:冷冻NTS中与冷冻NTS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撤除冷冻NTS 5 min后与冷冻NTS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冷冻NTS时,耳针抑制癫痫的效应减弱,撤除冷冻5min后,耳针抑制癫痫的效应恢复。说明NTS的功能受损削弱了耳针抗癫痫的效应。实验5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心得安对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5.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体重300±30g,清洁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2实验过程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计算机温度时间控制仪维持在37℃。双银球电极记录硬膜外EEG.。股静脉插管,以备静脉用药。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股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或心得安,观察药物对癫痫大鼠EEG的影响。5.3结果癫痫发作较少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加剧癫痫的发作;当癫痫发作频繁时静脉注射心得安,可以抑制癫痫的发作。二结论本项研究从行为学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了耳针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癫痫的发病表现为行为学发作和脑电图的高幅癫痫波,同时可能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衡。针刺特别是耳针能明显改善癫痫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TS的活动来增强副交感的功能从而去同步化脑电,最终抑制癫痫发作。刺激耳甲的急性抗癫痫效应与VNS的急性抗癫痫效应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且明显优于刺激其它部位的效应,可能与耳甲部分布有迷走神经耳支相关。这项研究从行为学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了耳针治疗癫痫的效应机制,不仅为耳针治疗癫痫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耳-迷走理论提供更丰富的依据。同时本研究发现癫痫大鼠NTS的放电频率与EEG癫痫波存在着时间上的同步变化的关系,物理冷冻NTS损削弱了耳针抑制癫痫脑电图的效应,说明NTS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结果为解释癫痫的发病机制和VNS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部分实验还进行了经皮电刺激(TENS)、电针(EA)、手针(MA)叁种刺激方法治疗癫痫大鼠的效应的比较,发现MA效果优于EA和TENS,EA效果优于TENS,说明不同刺激方法所产生的效应不同,这项研究结果为临床针灸治疗癫痫选用适宜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期刊2008-05-20)

梅志刚[2](2007)在《耳—迷走反射与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临床常见和好发疾病之一,针刺特别是耳针对糖尿病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的研究截至目前涉足较少,少数研究者认为耳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为主的脊髓节段性调节有关,而忽视了耳针可能激活了耳甲区迷走神经末梢与内脏神经末梢在脑干特别是“迷走复合体”的汇聚整合机制。支配外耳道和耳甲区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分布于体表浅层的唯一分支;孤束核处存在葡萄糖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并且耳针能够影响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上述事实让我们设想耳针降糖效应可能与耳-迷走神经系统反射机制有关。本研究从电生理学、形态学、生物化学叁个学科角度分别观察了耳针刺激对孤束核葡萄糖和胰岛素敏感神经的放电活动影响,耳与迷走初级中枢的神经突触联系,以及电针耳穴对正常与糖尿病状态下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试图从耳-迷走-胰岛素系统反射角度探讨耳针降糖效应的中枢脑干参与机制。1电生理实验:电针耳穴对孤束核葡萄糖、胰岛素敏感神经元胞外放电活动的影响1.1实验动物实验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51只,清洁级,体重200~220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53)。1.2实验步骤大鼠麻醉后,动物俯卧,将大鼠头部用耳棒固定于立体定位仪头部固定器上,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外纪录不同刺激对孤束核(NTS)神经元的放电影响,电极内充有2%滂胺天蓝溶液(电阻为10-20MΩ)实验开始后,通过微电极操作器控制,在NTS内探查神经元放电。实验探查到NTS细胞放电后,将其随机分为叁组,每组按如下顺序施加因素:①NTS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鉴别:颈动脉推注葡萄糖(浓度为15%,推注速度为0.25ml/min),观察孤束核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鉴别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类型(放电频率升高、降低、不变),如细胞放电频率发生变化,则待细胞恢复稳定放电频率状态,关闭叁通管葡萄糖端,打开生理盐水端开关,推注生理盐水(推注速度为0.25ml/min),继续观察细胞放电频率变化,如果所记录的神经元放电方式对生理盐水不出现反应变化(排除血压变化影响),而对葡萄糖有反应变化则认为是实验目标神经元,否则放弃统计(下同)。②NTS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鉴别及其对葡萄糖浓度升高的反应:颈动脉推注胰岛素(浓度为6IU/ml,推注速度同前),观察孤束核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鉴别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类型(放电频率升高、降低、不变),如细胞放电频率发生变化,则待细胞恢复稳定放电频率状态后,关闭叁通管胰岛素端,打开生理盐水端开关,推注生理盐水(推注速度同前),作空白对照。若细胞活动对胰岛素浓度升高敏感,则继续颈动脉注射葡萄糖(浓度为15%,推注速度同前),观察胰岛素反应神经元对葡萄糖的敏感性。③耳甲区穴位电针刺激对葡萄糖、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影响:耳甲区穴位(相当于人耳穴的胰腺、肾、肝胆等点)电刺激(参数:间隔:0.4s,持续时间:0.4ms,强度:2mA)每次电针刺激维持时间为30s,观察细胞放电活动的变化情况(频率变化,放电大小、有无变化),如果细胞放电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待细胞放电活动稳定后进一步分别监测颈动脉推注葡萄糖(浓度为15%)及胰岛素(6IU/ml)对该细胞放电活动的影响(速度同前),如果细胞放电活动发生反应,则待细胞放电活动稳定后继续推注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上述实验过程中,神经元反应变化类型鉴别:神经元放电频率比基础放电频率(或稳定状态放电频率)升高或者降低30%以上,则称为细胞活动兴奋或细胞活动抑制。1.3实验结果大鼠颈动脉推注葡萄糖,共观察了110个NTS神经元放电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推注葡萄糖后57个细胞(51.82%)放电频率无变化,有41个细胞(37.2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其中有两个细胞放电活动完全被抑制。放电频率的降低率为60.36±15.1%(均值±SD,下同),12个细胞(10.91%)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放电频率的增加率为56.78±9.24%。给大鼠颈动脉注射胰岛素,共记录81个NTS细胞放电变化情况,据统计有50个细胞(61.73%)放电频率无变化,27个细胞(33.33%)放电频率增加,上升率为47.34±11.24%,4个细胞(4.94%)放电频率减少,下降率为43.24±12.11%。其中27个兴奋反应细胞中有18个细胞对葡萄糖有抑制反应,9个细胞对葡萄糖无反应;4个对胰岛素抑制反应细胞中有2个对葡萄糖有兴奋反应,2个对葡萄糖无反应。电针大鼠耳甲穴位,共记录69个NTS细胞放电,统计结果显示针刺前后有32个细胞(46.38%)放电频率无变化,34个细胞(49.27%)针刺过程中或停针后放电频率增加,增加率为54.79±24.21%,此外3个细胞(4.35%)停针后放电频率减少,减少率为44.65±9.13%;其中34个对耳针起兴奋反应的细胞中有18个对输注葡萄糖呈现放电抑制反应,2个对葡萄糖有兴奋反应,14个对葡萄糖无反应;同样是上述34个对耳针起兴奋反应细胞中,有8个对输注胰岛素有兴奋反应,3个对胰岛素起抑制反应,23个对胰岛素无反应。输注葡萄糖组,所记录到的孤束核神经元起兴奋反应和抑制反应的潜伏期分别为15±6s和18±8s;输注胰岛素组,孤束核神经元起兴奋反应和抑制反应的潜伏期分别为16±7s和18±10s,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耳甲穴位,记录到的相关孤束核细胞兴奋反应的潜伏期为3±1s,相关神经元细胞起抑制反应的潜伏期为5±2s,且耳针实验中,37个反应细胞中有21个细胞呈现2-5min长时程的放电频率增加,其中有2例细胞由原来的静息状态突发为放电状态;3个抑制性反应细胞均呈长时程放电频率抑制。2形态学实验:HRP神经示踪法探讨耳甲区神经传入在低位脑干的投射联系2.1实验动物实验用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清洁级,体重200~220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84)。2.2实验步骤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40mg/kg)后,在其耳甲部用手术刀片横向划开一条长约2mm缝,向外耳道口方向分离缝内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针头向分离后的缝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30%,40μl),注射完毕,退针后,紧按缝口3-5min,每只大鼠两耳各注射3-5个点,注射点尽量分布于整个耳甲艇和耳甲腔。HRP注射后动物存活36-48h,动物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再次麻醉(30mg/kg)后,动脉灌流固定,次日取延髓部(闩上下2-3cm)冰冻切片,片厚30μm,裱于挂胶载玻片上风干以待呈色反应。经TMB呈色反应后,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脂封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2.3实验结果10只大鼠在耳甲区注射HRP后,经TMB反应呈色,除了在叁叉神经脊束核发现了标记细胞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其中孤束核处标记细胞多呈圆形或菱形,其胞浆充满了蓝黑色的颗粒,围绕细胞核的周围,其直径大小约20μm;迷走神经背核处标记细胞多为菱形或卵圆形,细胞大小较孤束核处标记细胞大,神经元突触标记明显,并且可见阳性纤维存在。此外在腹外侧网状核以及疑核等处也发现了阳性标记细胞,细胞呈圆形或菱形,直径大小约20-30μm。3生化实验:耳针刺激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耳针降糖的时间窗效应观察3.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150-220g,清洁级,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84)。室温(25±2)℃,维持12h/24h昼夜规律,饲料,自来水自由摄取,适应环境1周。3.2实验步骤3.2.1模型制作参照《药理学实验方法》,采用速发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动物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60mg/kg,溶于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2,0.1M)过滤除菌,冰浴操作,一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大鼠空腹血糖(采用美国强生Ⅱ型快速血糖仪),血糖高于15mmol/L定为DM模型制作成功。3.2.2实验分组正常饲养的大鼠随机分为叁组:A组高强度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1ms,强度10mA);B组低强度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C组低强度电针足叁里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另外叁组:D组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E组迷走切断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F组足叁里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3.2.3针刺处理过程上述各组大鼠电针处理刺激前用10%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g/kg),手术分离股动脉插管(吸入肝素湿润管周,下同)采血0.3-0.5ml,快速血糖仪测针刺前血糖水平,并离心取血浆待测胰岛素浓度。A组:将自制的电针耳豆用医用胶布粘贴至大鼠耳甲区穴位(耳甲艇或耳甲腔),正极置于耳甲腔面,负极置于耳甲背面正对正极耳豆处,正负极连接于刺激器,打开刺激器,电针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3-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B组:方法同A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分别于电针停止即刻、电针停止后10min、20min、30min抽取血样各0.3ml-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分别离心分离血浆后-78℃保存待测各次血浆胰岛素浓度。C组:参照华兴邦大鼠穴位图谱针刺大鼠后叁里(负极)及中脘穴(正极),正负极连接于刺激器,打开刺激器,电针30min停止,分别于电针停止即刻、电针停止后10min、20min、30min抽取血样各0.3ml-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分别离心分离血浆后-78℃保存待测各次血浆胰岛素浓度。D组:耳针方法参数同B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5ml,快速测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E组:电针前股动脉采血后,手术分离并切断大鼠右侧颈部迷走神经,余下电针处理同D组。F组:电针处理同C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5ml,快速测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3.2.4指标检测血糖浓度采用强生公司One-touch-Ⅱ型快速血糖仪及血糖试纸测量,检测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由美国BPB生物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说进行。3.3实验结果3.3.1不同强度的针刺对正常大鼠血糖水平影响分别采用10mA和2mA的强度电针耳甲区穴,对照组为2mA的电针足叁里穴位,结果显示10mA电针耳甲,血糖浓度针刺前为6.48±0.28mmol/L,针刺30min,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升高为7.70±0.38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高强度的电针耳穴非但不能降低血糖,而且使血糖浓度升高;2mA电针耳甲,血糖浓度由电针前7.23±0.15mmol/L下降至针后10min 6.43±0.19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低强度的电针耳穴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浓度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对照组电针足叁里穴,电针前血糖浓度为7.45±0.33mmol/L,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值为7.41±0.29mmol/L,血糖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3.2低强度电针耳穴与足叁里穴对正常大鼠血糖浓度的时间窗效应比较2mA耳针刺激正常大鼠30min,针刺前大鼠血糖浓度为7.23±0.15mmol/L,耳针30min停止,停针即刻血糖浓度下降至6.65±0.14mmol/L,与针刺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继续下降至最低值6.43±0.14mmol/L,与停针即刻浓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针后20min,血糖开始慢慢上升至6.84±0.14mmol/L,与停针10min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与停针即刻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停针后30min,血糖恢复至电针前水平,浓度为7.17±0.14mmol/L,与电针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mA电针刺激正常大鼠足叁里穴30min,针前血糖浓度为7.45±0.33mmol/L,电针30min停止,停针即刻血糖浓度为7.49±0.27mmol/L,与针刺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小幅度下降至7.41±0.29mmol/L,血糖浓度虽然下降但与停针即刻浓度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针后20min,血糖开始缓慢上升至7.43±0.27mmol/L,但与10min前比较无显着性变化;停针后30min,血糖浓度恢复至7.44±0.25mmol/L,与电针前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3.3不同穴位针刺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耳甲区穴位,针刺前正常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为44.65±2.95μmol/L,针刺后胰岛素浓度均值上升为50.06±3.88μmol/L,配对t检验,耳针前后胰岛素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针刺足叁里前胰岛素浓度为:48.63±3.79μmol/L,针刺后胰岛素浓度均值也上升至51.76±2.93μmol/L,配对t检验,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前后胰岛素浓度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3.3.4耳针刺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DM大鼠耳甲穴位,耳针前血糖浓度为17.33±0.60mmol/L,针刺后下降为16.58±0.63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迷切耳针组:右侧迷走神经切断后,2mA电针DM大鼠耳甲区穴位,针刺前大鼠血糖为17.57±0.80mmol/L,迷切耳针后血糖浓度升高为18.23±0.81mmol/L,配对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电针DM大鼠足叁里穴,针刺前大鼠血糖值为:17.69±0.79mmol/L,针刺后小幅度下降为17.59±0.82mmol/L,配对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3.3.5耳针刺激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耳甲区穴位,耳针前DM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0.66±2.15μmol/L,耳针后胰岛素浓度升高为58.49±2.44μmol/L,配对t检验,针刺前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迷切耳针组:右侧迷走神经切断后,2mA电针耳甲区穴位,针刺前DM大鼠胰岛素浓度为50.53±2.06μmol/L,耳针后小幅度下降为47.86±1.34μmol/L,配对t检验,针刺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针刺DM大鼠足叁里前胰岛素浓度为:46.32±1.86μmol/L,针刺后升高为51.79±2.23μmol/L,配对t检验,与针刺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本研究分别从电生理学、形态学、生物化学等实验角度探讨了电针耳穴降糖效应的中枢脑干参与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电针耳穴对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具有不同的效应:高强度的耳针升高血糖,而低强度的耳针则具有较好的降糖效应;与针刺足叁里相比较,低强度耳针对正常大鼠的血糖调节具有时间窗效应,耳针停止后10分钟血糖下降至最低,此后血糖缓慢恢复至耳针前水平。电针耳穴与足叁里穴均能升高正常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耳针组有极显着性意义,而足叁里组与针刺前比较,胰岛素升高无显着性意义。耳针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显着性降低血糖效应,这种效应可被迷走神经切断所阻断,上述实验说明耳针降糖效应可能与大鼠处于不同状态有关,耳针对血糖与血胰岛素的调节作用需要有完整的迷走神经支持。电生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孤束核处存在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电针耳甲区穴位能够激活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并且以葡萄糖抑制反应的细胞为主。形态学实验则运用HRP跨节段神经示踪法发现了耳甲区神经末梢与中枢脑干迷走初级中枢孤束核、迷走运动背核具有直接投射联系,这一结果颠覆了经典解剖学关于耳甲迷走分支只投射于叁叉神经脊束核的传统观念,为耳针激活了孤束核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继而升高胰岛素,降低血糖效应奠定了形态学理论基础,并为完善“耳-迷走-胰岛素系统反射”理论提供了组织学佐证。总之,本研究从功能学证实了耳甲区穴位电刺激对不同状态的大鼠血糖和胰岛素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耳针的效应产生可能与耳甲腔与迷走初级中枢特别是孤束核之间存在直接的纤维联系这一形态学基础有关;耳针的降糖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孤束核处的葡萄糖敏感神经元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的活动,特别是调节对葡萄糖起抑制反应的神经元活动而产生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7-05-01)

耳迷走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临床常见和好发疾病之一,针刺特别是耳针对糖尿病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的研究截至目前涉足较少,少数研究者认为耳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为主的脊髓节段性调节有关,而忽视了耳针可能激活了耳甲区迷走神经末梢与内脏神经末梢在脑干特别是“迷走复合体”的汇聚整合机制。支配外耳道和耳甲区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分布于体表浅层的唯一分支;孤束核处存在葡萄糖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并且耳针能够影响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上述事实让我们设想耳针降糖效应可能与耳-迷走神经系统反射机制有关。本研究从电生理学、形态学、生物化学叁个学科角度分别观察了耳针刺激对孤束核葡萄糖和胰岛素敏感神经的放电活动影响,耳与迷走初级中枢的神经突触联系,以及电针耳穴对正常与糖尿病状态下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试图从耳-迷走-胰岛素系统反射角度探讨耳针降糖效应的中枢脑干参与机制。1电生理实验:电针耳穴对孤束核葡萄糖、胰岛素敏感神经元胞外放电活动的影响1.1实验动物实验用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51只,清洁级,体重200~220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53)。1.2实验步骤大鼠麻醉后,动物俯卧,将大鼠头部用耳棒固定于立体定位仪头部固定器上,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外纪录不同刺激对孤束核(NTS)神经元的放电影响,电极内充有2%滂胺天蓝溶液(电阻为10-20MΩ)实验开始后,通过微电极操作器控制,在NTS内探查神经元放电。实验探查到NTS细胞放电后,将其随机分为叁组,每组按如下顺序施加因素:①NTS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鉴别:颈动脉推注葡萄糖(浓度为15%,推注速度为0.25ml/min),观察孤束核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鉴别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类型(放电频率升高、降低、不变),如细胞放电频率发生变化,则待细胞恢复稳定放电频率状态,关闭叁通管葡萄糖端,打开生理盐水端开关,推注生理盐水(推注速度为0.25ml/min),继续观察细胞放电频率变化,如果所记录的神经元放电方式对生理盐水不出现反应变化(排除血压变化影响),而对葡萄糖有反应变化则认为是实验目标神经元,否则放弃统计(下同)。②NTS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鉴别及其对葡萄糖浓度升高的反应:颈动脉推注胰岛素(浓度为6IU/ml,推注速度同前),观察孤束核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鉴别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类型(放电频率升高、降低、不变),如细胞放电频率发生变化,则待细胞恢复稳定放电频率状态后,关闭叁通管胰岛素端,打开生理盐水端开关,推注生理盐水(推注速度同前),作空白对照。若细胞活动对胰岛素浓度升高敏感,则继续颈动脉注射葡萄糖(浓度为15%,推注速度同前),观察胰岛素反应神经元对葡萄糖的敏感性。③耳甲区穴位电针刺激对葡萄糖、胰岛素反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影响:耳甲区穴位(相当于人耳穴的胰腺、肾、肝胆等点)电刺激(参数:间隔:0.4s,持续时间:0.4ms,强度:2mA)每次电针刺激维持时间为30s,观察细胞放电活动的变化情况(频率变化,放电大小、有无变化),如果细胞放电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待细胞放电活动稳定后进一步分别监测颈动脉推注葡萄糖(浓度为15%)及胰岛素(6IU/ml)对该细胞放电活动的影响(速度同前),如果细胞放电活动发生反应,则待细胞放电活动稳定后继续推注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上述实验过程中,神经元反应变化类型鉴别:神经元放电频率比基础放电频率(或稳定状态放电频率)升高或者降低30%以上,则称为细胞活动兴奋或细胞活动抑制。1.3实验结果大鼠颈动脉推注葡萄糖,共观察了110个NTS神经元放电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推注葡萄糖后57个细胞(51.82%)放电频率无变化,有41个细胞(37.27%)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其中有两个细胞放电活动完全被抑制。放电频率的降低率为60.36±15.1%(均值±SD,下同),12个细胞(10.91%)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放电频率的增加率为56.78±9.24%。给大鼠颈动脉注射胰岛素,共记录81个NTS细胞放电变化情况,据统计有50个细胞(61.73%)放电频率无变化,27个细胞(33.33%)放电频率增加,上升率为47.34±11.24%,4个细胞(4.94%)放电频率减少,下降率为43.24±12.11%。其中27个兴奋反应细胞中有18个细胞对葡萄糖有抑制反应,9个细胞对葡萄糖无反应;4个对胰岛素抑制反应细胞中有2个对葡萄糖有兴奋反应,2个对葡萄糖无反应。电针大鼠耳甲穴位,共记录69个NTS细胞放电,统计结果显示针刺前后有32个细胞(46.38%)放电频率无变化,34个细胞(49.27%)针刺过程中或停针后放电频率增加,增加率为54.79±24.21%,此外3个细胞(4.35%)停针后放电频率减少,减少率为44.65±9.13%;其中34个对耳针起兴奋反应的细胞中有18个对输注葡萄糖呈现放电抑制反应,2个对葡萄糖有兴奋反应,14个对葡萄糖无反应;同样是上述34个对耳针起兴奋反应细胞中,有8个对输注胰岛素有兴奋反应,3个对胰岛素起抑制反应,23个对胰岛素无反应。输注葡萄糖组,所记录到的孤束核神经元起兴奋反应和抑制反应的潜伏期分别为15±6s和18±8s;输注胰岛素组,孤束核神经元起兴奋反应和抑制反应的潜伏期分别为16±7s和18±10s,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耳甲穴位,记录到的相关孤束核细胞兴奋反应的潜伏期为3±1s,相关神经元细胞起抑制反应的潜伏期为5±2s,且耳针实验中,37个反应细胞中有21个细胞呈现2-5min长时程的放电频率增加,其中有2例细胞由原来的静息状态突发为放电状态;3个抑制性反应细胞均呈长时程放电频率抑制。2形态学实验:HRP神经示踪法探讨耳甲区神经传入在低位脑干的投射联系2.1实验动物实验用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清洁级,体重200~220g,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84)。2.2实验步骤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40mg/kg)后,在其耳甲部用手术刀片横向划开一条长约2mm缝,向外耳道口方向分离缝内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针头向分离后的缝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30%,40μl),注射完毕,退针后,紧按缝口3-5min,每只大鼠两耳各注射3-5个点,注射点尽量分布于整个耳甲艇和耳甲腔。HRP注射后动物存活36-48h,动物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再次麻醉(30mg/kg)后,动脉灌流固定,次日取延髓部(闩上下2-3cm)冰冻切片,片厚30μm,裱于挂胶载玻片上风干以待呈色反应。经TMB呈色反应后,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脂封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2.3实验结果10只大鼠在耳甲区注射HRP后,经TMB反应呈色,除了在叁叉神经脊束核发现了标记细胞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其中孤束核处标记细胞多呈圆形或菱形,其胞浆充满了蓝黑色的颗粒,围绕细胞核的周围,其直径大小约20μm;迷走神经背核处标记细胞多为菱形或卵圆形,细胞大小较孤束核处标记细胞大,神经元突触标记明显,并且可见阳性纤维存在。此外在腹外侧网状核以及疑核等处也发现了阳性标记细胞,细胞呈圆形或菱形,直径大小约20-30μm。3生化实验:耳针刺激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耳针降糖的时间窗效应观察3.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150-220g,清洁级,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A06-084)。室温(25±2)℃,维持12h/24h昼夜规律,饲料,自来水自由摄取,适应环境1周。3.2实验步骤3.2.1模型制作参照《药理学实验方法》,采用速发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动物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60mg/kg,溶于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2,0.1M)过滤除菌,冰浴操作,一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大鼠空腹血糖(采用美国强生Ⅱ型快速血糖仪),血糖高于15mmol/L定为DM模型制作成功。3.2.2实验分组正常饲养的大鼠随机分为叁组:A组高强度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1ms,强度10mA);B组低强度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C组低强度电针足叁里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另外叁组:D组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E组迷走切断耳针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F组足叁里组(刺激参数:波宽0.5ms,强度2mA)3.2.3针刺处理过程上述各组大鼠电针处理刺激前用10%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g/kg),手术分离股动脉插管(吸入肝素湿润管周,下同)采血0.3-0.5ml,快速血糖仪测针刺前血糖水平,并离心取血浆待测胰岛素浓度。A组:将自制的电针耳豆用医用胶布粘贴至大鼠耳甲区穴位(耳甲艇或耳甲腔),正极置于耳甲腔面,负极置于耳甲背面正对正极耳豆处,正负极连接于刺激器,打开刺激器,电针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3-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B组:方法同A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分别于电针停止即刻、电针停止后10min、20min、30min抽取血样各0.3ml-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分别离心分离血浆后-78℃保存待测各次血浆胰岛素浓度。C组:参照华兴邦大鼠穴位图谱针刺大鼠后叁里(负极)及中脘穴(正极),正负极连接于刺激器,打开刺激器,电针30min停止,分别于电针停止即刻、电针停止后10min、20min、30min抽取血样各0.3ml-0.5ml,快速测量血糖浓度,分别离心分离血浆后-78℃保存待测各次血浆胰岛素浓度。D组:耳针方法参数同B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5ml,快速测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E组:电针前股动脉采血后,手术分离并切断大鼠右侧颈部迷走神经,余下电针处理同D组。F组:电针处理同C组,电针刺激30min停止,10min后采血0.5ml,快速测血糖浓度,离心分离血浆-78℃保存待测胰岛素浓度。3.2.4指标检测血糖浓度采用强生公司One-touch-Ⅱ型快速血糖仪及血糖试纸测量,检测原理为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由美国BPB生物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说进行。3.3实验结果3.3.1不同强度的针刺对正常大鼠血糖水平影响分别采用10mA和2mA的强度电针耳甲区穴,对照组为2mA的电针足叁里穴位,结果显示10mA电针耳甲,血糖浓度针刺前为6.48±0.28mmol/L,针刺30min,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升高为7.70±0.38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高强度的电针耳穴非但不能降低血糖,而且使血糖浓度升高;2mA电针耳甲,血糖浓度由电针前7.23±0.15mmol/L下降至针后10min 6.43±0.19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低强度的电针耳穴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浓度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对照组电针足叁里穴,电针前血糖浓度为7.45±0.33mmol/L,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值为7.41±0.29mmol/L,血糖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3.2低强度电针耳穴与足叁里穴对正常大鼠血糖浓度的时间窗效应比较2mA耳针刺激正常大鼠30min,针刺前大鼠血糖浓度为7.23±0.15mmol/L,耳针30min停止,停针即刻血糖浓度下降至6.65±0.14mmol/L,与针刺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继续下降至最低值6.43±0.14mmol/L,与停针即刻浓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针后20min,血糖开始慢慢上升至6.84±0.14mmol/L,与停针10min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与停针即刻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停针后30min,血糖恢复至电针前水平,浓度为7.17±0.14mmol/L,与电针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mA电针刺激正常大鼠足叁里穴30min,针前血糖浓度为7.45±0.33mmol/L,电针30min停止,停针即刻血糖浓度为7.49±0.27mmol/L,与针刺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针后10min,血糖浓度小幅度下降至7.41±0.29mmol/L,血糖浓度虽然下降但与停针即刻浓度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针后20min,血糖开始缓慢上升至7.43±0.27mmol/L,但与10min前比较无显着性变化;停针后30min,血糖浓度恢复至7.44±0.25mmol/L,与电针前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3.3不同穴位针刺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耳甲区穴位,针刺前正常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为44.65±2.95μmol/L,针刺后胰岛素浓度均值上升为50.06±3.88μmol/L,配对t检验,耳针前后胰岛素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针刺足叁里前胰岛素浓度为:48.63±3.79μmol/L,针刺后胰岛素浓度均值也上升至51.76±2.93μmol/L,配对t检验,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前后胰岛素浓度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3.3.4耳针刺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DM大鼠耳甲穴位,耳针前血糖浓度为17.33±0.60mmol/L,针刺后下降为16.58±0.63mmol/L,配对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迷切耳针组:右侧迷走神经切断后,2mA电针DM大鼠耳甲区穴位,针刺前大鼠血糖为17.57±0.80mmol/L,迷切耳针后血糖浓度升高为18.23±0.81mmol/L,配对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电针DM大鼠足叁里穴,针刺前大鼠血糖值为:17.69±0.79mmol/L,针刺后小幅度下降为17.59±0.82mmol/L,配对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3.3.5耳针刺激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耳针组:2mA电针耳甲区穴位,耳针前DM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0.66±2.15μmol/L,耳针后胰岛素浓度升高为58.49±2.44μmol/L,配对t检验,针刺前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迷切耳针组:右侧迷走神经切断后,2mA电针耳甲区穴位,针刺前DM大鼠胰岛素浓度为50.53±2.06μmol/L,耳针后小幅度下降为47.86±1.34μmol/L,配对t检验,针刺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2mA针刺DM大鼠足叁里前胰岛素浓度为:46.32±1.86μmol/L,针刺后升高为51.79±2.23μmol/L,配对t检验,与针刺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本研究分别从电生理学、形态学、生物化学等实验角度探讨了电针耳穴降糖效应的中枢脑干参与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电针耳穴对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具有不同的效应:高强度的耳针升高血糖,而低强度的耳针则具有较好的降糖效应;与针刺足叁里相比较,低强度耳针对正常大鼠的血糖调节具有时间窗效应,耳针停止后10分钟血糖下降至最低,此后血糖缓慢恢复至耳针前水平。电针耳穴与足叁里穴均能升高正常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耳针组有极显着性意义,而足叁里组与针刺前比较,胰岛素升高无显着性意义。耳针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显着性降低血糖效应,这种效应可被迷走神经切断所阻断,上述实验说明耳针降糖效应可能与大鼠处于不同状态有关,耳针对血糖与血胰岛素的调节作用需要有完整的迷走神经支持。电生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孤束核处存在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电针耳甲区穴位能够激活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并且以葡萄糖抑制反应的细胞为主。形态学实验则运用HRP跨节段神经示踪法发现了耳甲区神经末梢与中枢脑干迷走初级中枢孤束核、迷走运动背核具有直接投射联系,这一结果颠覆了经典解剖学关于耳甲迷走分支只投射于叁叉神经脊束核的传统观念,为耳针激活了孤束核葡萄糖敏感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继而升高胰岛素,降低血糖效应奠定了形态学理论基础,并为完善“耳-迷走-胰岛素系统反射”理论提供了组织学佐证。总之,本研究从功能学证实了耳甲区穴位电刺激对不同状态的大鼠血糖和胰岛素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耳针的效应产生可能与耳甲腔与迷走初级中枢特别是孤束核之间存在直接的纤维联系这一形态学基础有关;耳针的降糖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孤束核处的葡萄糖敏感神经元和胰岛素敏感神经元的活动,特别是调节对葡萄糖起抑制反应的神经元活动而产生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耳迷走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1].何伟.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

[2].梅志刚.耳—迷走反射与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标签:;  ;  ;  ;  

耳迷走反射论文-何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