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烯烃/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尚清[1](2021)在《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简称TPV)是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得到一类特殊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它是通过在低含量(<40%)的热塑性塑料中混入高含量(>50%)的橡胶及其交联剂等,在熔融共混过程中橡胶被剪切破碎同时原位地产生化学交联(硫化),形成大量的微纳米颗粒分散在塑料基体中,最终得到大量交联的橡胶微粒为分散相、少量热塑性塑料为连续相的橡塑两相共混物。TPV在常温下的物理性能和弹性类似热固性橡胶,在高温下可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工成型,使之作为一类容易加工、可多次回收利用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行业等应用领域逐步替代热固性硫化橡胶。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人们开始对TPV提出相态足够精细、高性能化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性能TPV制备和加工成为热塑性弹性体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关键在于相态精细。目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仍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消耗量最多的TPV,但人们对其微相形成(尤其是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的本质影响因素、微相结构调控以及性能优化、加工流变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为此,本论文研究了EPDM/PP 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形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动态硫化和加工改性对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相态精细化调控与性能优化、以及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等内容。其中,创新性工作与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在BIMSM/PP与BIIR/PA不同共混体系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交联动力学、破碎动力学与融并动力学之间关系,揭示了橡胶微粒形成的本质。结果发现,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粒子的形成,是橡胶破碎动力学、融并动力学与交联动力学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橡塑黏度比有密切关系。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小于1的BIMSM/PP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小,橡胶相破碎与交联匹配起主导作用,大于橡胶相的融并,则最终生成小尺寸的橡胶粒子,相态精细。而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接近于1的BIIR/PA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大,橡胶相破碎与交联不匹配,融并占主导,则最终生成大粒径的橡胶分散相,相态粗糙。这一结论为指导动态硫化调控精细相态制备高性能TPV提供了理论支撑。(2)通过选用两种不同PP分子量和三种不同交联体系与同一种EPDM进行正交动态硫化实验,揭示了EPDM/PP TPV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等微相结构形成的本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PDM纳米粒子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或橡塑两相界面张力)、EPDM交联速率和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低塑料相分子量和较低的橡胶相交联速率、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形成。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和EPDM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高塑料相分子量和较高橡胶相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形成。这些发现为TPV的微相结构精细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通过高速注射成型加工EPDM/PP TPV,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剪切作用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增大剪切速率不仅使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粒径明显减小;而且使更多PP晶体、PP链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发生在剪切方向上取向,还增加PP晶体中α和β晶型的结晶度。这些微相结构在各项异性上响应体现为:TPV在拉伸测试得到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剪切方向(注射方向)和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均增大,且两者在剪切方向上增幅更大。不仅如此,TPV在剪切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远高于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而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性能则相反。但剪切作用进一步增大会导致PP分子链降解,从而降低TPV所有性能。这些发现为加工调控TPV微相结构提供了方法指导。(4)研究了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工艺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优化TPV物理性能。通过热力学界面稳定铺展理论确定了EPDM/PP TPV的合适的界面包覆剂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简称POE)。采用高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改性工艺实现了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与热力学稳定分散,使TPV相态精细性能提高,这些结果得到了定量纳米力学表征以及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减小等实验和理论的验证;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界面包覆剂作用下,由于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下降,导致TPV中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粒径大幅较小,拉伸强度提高了46%左右、断裂伸长率提高了近40%、弹性模量和弹性明显改善。这一加工改性工艺为精细加工TPV和性能调控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新思路。(5)通过PP共混充稀EPDM/PP TPV设计不同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采用动态振荡扫描流变表征方法定量研究了TPV的微相结构与线性黏弹性、非线性黏弹性的响应关系,揭示了TPV在应变剪切流场下表现出弱应变过冲行为的屈服应力流体特性,它的屈服应力与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含量呈现指数关系。当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从网络结构向孤立分散状态变化时,TPV流变行为从弱应变过冲行为向应变稀化行为转变。此外,通过毛细管挤出流变研究发现,TPV的流动呈现拉伸变稀和剪切变稀的性质,且TPV中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对拉伸流场的响应比对剪切流场的要敏感。TPV的拉伸流动特性与熔体弹性主要受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的影响;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越是形成网络结构,TPV熔体拉伸应力或黏度越大、熔体弹性越显着。TPV的剪切流动行为主要受塑料相控制。这些结果为高性能TPV的加工提供指导。
李凌飞[2](2021)在《无机填料改性聚1-丁烯基高储能复合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超高的功率密度,微秒级充放电速率和循环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力及电子行业和民用领域。目前,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常被用作储能电容器的隔膜材料。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无机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较差,界面相互作用较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聚1-丁烯(PB-1)为基体,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不同系列复合膜材料。设计并研究了无机填料形貌尺寸和无机-有机界面对PB-1基复合膜材料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相应的介电机制,探讨极化特性与能量储存性能之间的关系。PB-1是多晶型聚合物,控制晶型类型和缩短转晶周期是解决薄膜加工问题的关键。通过控制溶解温度和引入聚丙烯有机相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无机相来制备PB-1基薄膜,优选结晶性能和介电性能良好的PB-1基薄膜的加工工艺。研究表明,PB-1溶液结晶过程中,130℃高温溶解更有利于PB-1溶液结晶体系内生成晶型II,晶型II向晶型I转晶周期为168 h。聚丙烯和MWCNTs均可作为异质成核剂,有效缩短PB-1的转晶周期。此外,与双向拉伸工艺相比,溶液流延法更容易实现无机粒子与PB-1基体的分散性问题。为了提高PB-1基体膜的介电常数,解决导电填料介电损耗大的问题,本论文选用MWCNTs作为填料,并在其表面进行多巴胺修饰形成聚多巴胺层(PDA)包覆的MWCNTs,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PDA修饰的MWCNTs/PB-1二元复合膜。MWCNTs的引入、PDA的修饰和不同填充量均会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当单独添加MWCNTs含量为0.67 vol.%时,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在1 k Hz测试频率下达到43.9,是PB-1膜的20倍,介电损耗为0.19。MWCNTs经过PDA包覆后,填充量为0.33 vol.%时制备的二元复合膜表现出最优的储能特性。当施加电场为320 MV·m-1时,有效储能密度为2.14 J·cm-3,充放电效率为93.0%。通过溶胶-凝胶-水热法设计合成锆钛酸钡(BZT)包覆的多壁碳纳米管(BZT-MWCNTs)纳米复合粒子,利用包覆聚多巴胺(PDA)进行表面修饰,将其与PB-1基体复合并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三元复合膜。通过BZT铁电相的电荷存储行为与MWCNTs导电相的电荷传输行为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善PB-1基复合膜的介电性能。在1 k Hz测试条件下,PDA修饰的10 vol.%BZT-0.5 vol.%MWCNTs/PB-1三元复合膜的介电常数为25.43,是PB-1的12.7倍,其介电损耗仅为0.0077。此外,在210 MV·m-1的弱电场下,该复合膜的最大储能密度可达4.57 J·cm-3,充放电效率为83.5%。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高介电常数的锆钛酸钡纳米纤维(BZT NF)和具有二维结构、高击穿场强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共同作为填料,与PB-1基体复合后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三元复合膜,在提高击穿场强和介电常数的同时,显着改善了PB-1基复合膜的储能特性。当BNNS含量为2.0 vol.%,BZT NF含量为2.5 vol.%,施加电场为440 MV·m-1时,该三元复合膜的有效储能密度高达7.34 J·cm-3,充放电效率为94.9%。
孙晓鹏[3](2021)在《聚乙烯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及其电绝缘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一批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正在我国陆续兴建。然而,国产聚乙烯基绝缘料低的电性能限制了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本文以聚乙烯(PE)为基料,采用预辐照-接枝技术和填充纳米粒子改性技术,以提升PE的电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预辐照-悬浮接枝技术合成了 PE接枝聚苯乙烯(PS)接枝共聚物(PES)。测试发现,PE/PES共混物中,PS侧链连接PE和PS微球,没有界面脱粘附发生。PES的加入抑制了空间电荷注入,且当PS含量为15 wt%时,PE/PES的直流击穿强度(Eb)最高可达408.5 kV/mm,是PE的1.45倍。(2)通过预辐照-熔融接枝技术制备得到PE接枝丙烯酸(AA)接枝共聚物(PEA),研究了未接枝极性单体对电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发现,聚丙烯酸(PAA)的加入显着抑制了空间电荷的积累,使Eb提高32.1%。未接枝的AA单体(含量为0.0195~0.1560 wt%)对空间电荷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能提升耐击穿性能。(3)研究了两种协助纳米粒子分散的方法,以实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得到具有优异电性能的纳米复合电介质绝缘材料。一是同官能化的聚合物熔融共混,先后将PES、PEA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引入到PE中,制备得到一系列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在PE/PES/PEA/SiO2中,SiO2达到纳米尺度的均匀分散。电性能测试表明PE/PES/PEA呈现显着增强的Eb,相比PE提高了 57.8%,且SiO2的引入,显着抑制材料内部的空间电荷积累。另一种方法是聚合物包覆改性纳米粒子,在SiO2表面包覆一层主要成分为PS的聚合物。电性能测试发现,0.5 wt%未改性的SiO2的引入提升材料的Eb,且有效抑制空间电荷积累。相比改性的SiO2,未改性的SiO2对电性能的提升作用更显着。TEM表明两种SiO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程度相近。电性能差异可能源于SiO2在纳米复合电介质中的分散位置不同,就工艺复杂程度和效果而言,同极性接枝共聚物熔融共混的方法更高效、更适合工业化生产。(4)探讨了氢化的聚苯乙烯-b-丁二烯-b-聚苯乙烯(SEBS)对PE和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BPE)及BPE/PES电性能的影响。SEBS增强了 BPE和PS的相容性且显着提高了 BPE/PES的柔韧性。电性能测试发现SEBS的引入对BPE的Eb影响不明显,但在BPE/PES/SEBS中随SEBS含量的增加,Eb明显降低。(5)研究了改性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分散定位在BPE/SEBS共混物中的BPE相或SEBS相对电性能的影响。h-BN经化学刻蚀、烷基化改性制备得A-BN。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A-BN成功定位分散在不同相中,A-BN分散在不同相对BPE/SEBS的力学、导热和热性能影响不大,但电性能测试发现A-BN定位分散在BPE相,比在SEBS相呈现更优越的耐高压直流击穿性能。
康成虎[4](2021)在《纳米三氧化二锑在PBT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及其对阻燃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对现有聚合物材料进行加工、改性研究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是开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重要的半结晶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电绝缘性能和耐湿、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其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器行业、汽车工业、机械设备行业、生物医学器件、光缆光纤包覆行业等。然而,纯PBT也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热变形温度低、阻燃性能较差等缺点。同时,其在燃烧时热释放速率较大,火焰传播速度较快且不易熄灭,释放出大量的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在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本文针对PBT在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纳米Sb2O3为无机颗粒,溴化聚苯乙烯(BPS)为阻燃添加剂,制备了不同填料状态下的Sb2O3/PBT二元复合材料以及纳米Sb2O3/BPS/PBT三元复合材料。借助模型法与显微图像法定量表征了复合材料中填料的分散与分布状态,并考察了填料分散状态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关系,阐述了分散机制与阻燃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机械球磨法,采用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KH-56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磷酸三聚氰胺(MP)改性剂,以单独改性与复配改性的方式对纳米Sb2O3颗粒进行表面修饰。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可以有效取代纳米颗粒表面羟基,避免颗粒之间形成氢键,当改性剂的含量为3wt%,在辛烷溶剂当中平均粒径与PDI分别为57 nm与0.21;阳离子改性剂CTAB通过电离出带正电的CTA+活性基团,以静电吸引作用吸附在带有负电荷的纳米Sb2O3颗粒表面;采用2wt%的CTAB(C2)与3wt%的KH-560(K3)复合改性的纳米Sb2O3颗粒(CM-Sb2O3)接枝率达到47.6%,颗粒之间形成较强的静电稳定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当通过MP进一步对CM-Sb2O3颗粒包覆时,KH-560发生开环反应,促使氨基基团接枝在颗粒表面,获得的纳米Sb2O3颗粒(CM@MP-Sb2O3)包覆层平均厚度约为5.2 nm,表面接枝率为73.2%。(2)通过球磨分散法与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纳米Sb2O3/PBT二元复合材料以及纳米Sb2O3/BPS/PBT三元复合材料,详细探讨了纳米颗粒的表面特性、形貌、粒径、填充量对PBT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特性。CM表面改性的纳米Sb2O3颗粒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当其含量为3wt%时,CM-Sb2O3/PB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9.6 MPa,结晶度为41.55%,两相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参数为15.5。当球磨时间分别为6 h、12 h和24h时,纳米Sb2O3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分别为100 nm,75 nm和55 nm。在相同质量分数的填料状态下,二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逐渐提高;对于纳米Sb2O3/BPS/PBT三元复合体系,当添加8wt%的BPS与3wt%的Sb2O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2.3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9.6 KJ/m2,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晶度,为43.85%。(3)通过组合Maxwell模型与Halpin-Tsai模型,对纳米Sb2O3在PBT基体中的分散参数(8进行系统表征。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显微图像进行二值化,测量并统计了颗粒间自由路径间距,对纳米Sb2O3的分散指数D进行计算。未改性纳米Sb2O3与C2、K3、CM、CM@MP改性的纳米Sb2O3填充的PBT复合材料的(8参数分别为0.20、0.70、0.80、1.50和1.30;当CM-Sb2O3含量为3wt%时,PBT基二元复合材料的分散度0.1与0.2分别为17.5%与23.2%,实际颗粒间距值与理论间距值相接近,并呈现出较好的分布特性;而球磨时间分别为6 h、12 h、24制备的纳米Sb2O3颗粒,随着粒径的降低,Sb2O3颗粒的表面能增强,颗粒之间的团聚趋势增强,其填充的PBT基二元复合材料的(8参数分别为0.36、0.30与0.20;在二元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不同含量的阻燃协效剂BPS时,对复合材料的(8参数影响较小,复合表面改性的CM-Sb2O3与CM@MP-Sb2O3填料在PBT基体当中具有较好的分布特性。(4)在定量表征纳米Sb2O3填料在PBT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的基础上,对PBT基三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产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分散性与阻燃性能之间的关系。将Sb2O3与BPS协同使用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CM-Sb2O3与CM@MP-Sb2O3填充的PBT基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状态,当BPS的含量为8wt%时,3wt%的CM-Sb2O3与CM@MP-Sb2O3填充的PBT基三元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分别为253.5、251.1 k W/m2,比纯PBT分别下降了78.8%与79.0%,总热释放量(THR)分别为88.5、98.7 MJ/m2,比纯PBT分别下降了61.3%与56.8%;对于填料分散性较好的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稀释可燃性气体、猝灭自由基、气相阻隔与催化炭化的效应,发挥出较好的长效阻燃效率,对实现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兼优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田波[5](2021)在《基于共混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及其木质素强化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PP)因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加工性能和可回收性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但是,常规PP因熔体强度低、表面极性低、抗冲击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它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木质素作为天然可再生和易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上含有大量活性基团,与PP共混制备复合材料,既减少了石油基塑料的使用,又降低了高性能生物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发成本,同时赋予PP功能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别以PP为基体,聚丁二烯胶乳(PB)和羧基丁腈橡胶乳液(xNBR)为增韧单元,丙烯酰胺(AM)为接枝改性剂,木质素磺酸盐(LS)为强化单元,添加抗氧剂,采用γ-射线辐照与熔融共混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有高性能PP/LS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PP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结构、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并通过界面相容作用、自由基俘获作用和熔体结构与松弛,揭示了木质素强化PP熔体的作用机制,主要如下:(1)通过加入胶乳粒子可以改善PP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聚丙烯酰胺(PAM)官能团通过氢键作用强化界面结合,使PP的冲击强度提高6.6倍,阻尼损耗因数减小,弹性增大,耐热性提高,对β晶的形成具有诱导作用。LS促进了极性xNBR胶乳粒子在PP基体中分散,LS极性基团与PAM极性接枝链间作用形成网络结构,界面结合增强,限制了PP分子链运动,模量E’和E"降低,损耗因子增大,耐热性大幅提高,最大热分解速率提高近60℃,OIT显着增大,结晶尺寸更加细小,晶粒增多,异相成核作用增强;极性增加使接触角降低,表面能增大。(2)因PB胶乳粒子与PP基体相互作用优于xNBR胶乳粒子,PP/PB和PP/PB/AM低频区域复数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角正切下降幅度、对频率依赖性的减小程度分别高于PP/xNBR和PP/xNBR/AM,并且PP/PB/AM共混物呈现类固态非末端流变行为。LS与 AM协效作用,促进xNBR胶乳粒子在PP基体中分散并形成异相网络结构,赋予PP共混物具有长链支化行为。(3)AM活性单体在PP基体中通过氢键在熔体中产生自相容的作用。AM的加入使胶乳粒子在PP基体分散稳定、界面结合增强及产生物理交联作用,熔体强度增大产生应变硬化使泡孔稳定,且泡孔径及形态趋于均匀,泡孔形态改善、壁厚变薄,稀释后仍具较理想的泡孔径和形态,有作为改性母粒发泡通用聚丙烯的潜力。而引入LS,体系界面结合进一步增强,显着的应变硬化现象使泡孔更加稳定,泡孔密度增加,泡孔平均直径减小,气泡比增加,发泡倍率达到了 44.44倍。(4)利用木质素表面活性剂、氢键和俘获自由基的作用,改善界面相容性的同时提高老化性能。LS的表面活性作用能改善xNBR胶乳的成膜性,辐射使xNBR与LS发生了接枝反应,经300℃加热PP共混物发生了亚胺化反应,并通过氢键的消失和重建改善了 PP共混物界面相容。PP辐射后产生过氧自由基,且在2周内过氧自由基仍具有较好活性;LS含量越多,自由基俘获能力越强,所需反应时间越长,进而提高老化性能。由于LS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增加了具有氢键相互作用的缔合物,在时间扫描、预剪切和周期应力作用下PP共混物的G’和G"之间的间距减小,熔体结构的松弛速度变快。综上所述,LS协同构建了长链支化行为的PP,促进了 PB和xNBR两种纳米胶乳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提高了 PP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表面极性、熔体强度和发泡性能等。通过LS强化PP为制备高性能生物质-塑料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诗留[6](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黄志强[7](2020)在《HDPE/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易加工、耐环境应力开裂(ESCR)性能、稳定的型坯和吹胀性能等优点,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食品生产容器、工业瓶等各类大、中、小型中空吹塑制品中,2017年全国高密度聚乙烯生产总量达到423.09万吨,2018年达438.92万吨,且每年总产量按照3.7%左右增长率增长。但其也有遇有机物溶胀、透气性能差、盛装烃类与有机溶剂物质时易渗漏等缺陷,所以,需要对其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功能性改性变成混合材料以拓宽其应用领域以满足对其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需要。本文以独山子石化公司牌号为HD5502GA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础树脂,以nano-MMT、改性nano-MMT(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XY-5)为填料,成核剂(HPN-210M,HPN-20E)、增韧剂(CZ-02)为助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HDPE/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并系统研究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透光性能、阻隔性能等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粒径分布、X射线衍射方法对层状nano-MMT、nano-CaCO3的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层间距等进行对比分析,确定nano-MMT为HDPE/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填料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nano-MMT吹塑成型专用料,并与纯HDPE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DPE/nano-MMT复合材料较纯HDPE料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最大分别提升4.03%、5.87%,但氧气阻隔性能没有提高。(3)探究了不同成核剂(HPN-210M、HPN-20E)对HDPE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当HDPE与HPN-210M质量比2000:1为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提升8.6%,抗冲击性能提升28.47%,阻隔性能提升13.24%;当HDPE与HPN-20E质量比2000:1时,其拉伸性能提升5.02%,抗冲击性能提升20.61%,当HDPE与HPN-20E质量比2000:2时,其阻隔性能提升 10.87%。(4)探究了增韧剂(CZ-02)对HDPE基体材料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当CZ-02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最优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较纯HDPE基体材料分别提高5.02%、31.47%。(5)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改性nano-MMT吹塑成型专用料,并以(3)中HPN-210M以及(4)中CZ-02比例为助剂,结果表明:改性nano-MMT作为填料并添加适量的成核剂、增韧剂的复合材料较nano-MMT作为填料的复合材料其相容性更好、少团聚,更易形成阻隔层,同时熔融、结晶温度升高,热稳定性能、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透光性能、阻隔性能提高。HDPE/改性nano-MMT复合材料较纯HDPE料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阻隔性能最大分别提升15.6%、5.37%、18.52%。
王崧合[8](2020)在《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烯烃,主要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二大类通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消费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全球年消费量达2亿吨,占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总消费量的5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18年消费量近6000万吨,占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60%以上。但是,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聚烯烃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过剩趋势,我国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问题,即通用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产品大量进口。高性能化不仅是聚烯烃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我国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必由之路。接枝改性是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与极性单体的接枝改性则是聚烯烃接枝改性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聚烯烃是疏水及化学惰性的,未经接枝改性的聚烯烃通常在粘合、涂漆、着色、共混和增强改性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聚烯烃的接枝改性研究一直是聚烯烃高性能化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聚合物接枝方法主要有熔融接枝法,溶液接枝法,固相接枝法。最常用的是熔融接枝法,该方法需要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接枝引发剂,造成聚合物交联或降解。并且,过氧化物残留与未接枝的单体共同造成接枝产物有色有味。固相接枝法可以部分克服熔融接枝法的不足,残留的过氧化物和未接枝的单体可以在接枝反应后被去除,但接枝反应必须在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接枝效率很低。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在寻求一种高效的固相接枝方法。本论文对聚合物固相接枝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固相接枝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在高于聚合物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的固相接枝反应。采用该方法,本论文成功对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品进行了接枝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选择性加热接枝法。以聚丙烯粉料为接枝聚合物,马来酸酐、乙烯基硅烷和乙烯基硅油为接枝单体,通过微波辐照制备出高性能功能化聚丙烯树脂。研究了接枝机理,探讨了接枝单体添加量,微波辐照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聚丙烯树脂在接枝前后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加热接枝法,是一种不需要引发剂,接枝温度高于聚合物熔点的固相接枝新方法。采用该方法首先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熔体强度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由于接枝反应发生在聚丙烯粉料表面及空隙中,未发生接枝反应的残余马来酸酐可以在接枝反应完成后通过水洗全部去除。新方法制备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含有大量β晶体,该接枝聚丙烯还具有韧性高的特点。因此,马来酸接枝聚丙烯是一种高性能极性聚丙烯树脂,具有无异味、刚韧性能和耐热性优异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马来酸酐中加入微量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在微波下可以提高接枝反应温度并使马来酸酐的接枝率提高,性能得到改善。得到的马来酸接枝聚丙烯可以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的马来酸钠影响了聚丙烯结晶行为,使聚丙烯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进一步提高,得到的高熔体强度极性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无色无味,并且具有与成核剂NA11改性聚丙烯类似的力学和热性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少量氯化钠还可使不容易吸收微波的不饱和硅烷接枝到聚丙烯分子链上,表明这种新接枝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2.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以新接枝方法制备得到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树脂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诱导树脂自组装,制备了一面超亲水、一面疏水的可用于集水及减少水蒸发的Janus薄膜。研究了薄膜具有超亲水性能的原因,发现了薄膜在集水和阻止水蒸发方面的优异性能,探讨了薄膜在水库和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3.超润湿聚丙烯表面的设计及制备。以表面有微孔的聚丙烯薄片为原材料,利用新固相接枝法制备了超亲水、超亲油、超双亲的聚丙烯表面。研究了接枝改性对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及聚丙烯表面微纳结构对表面浸润性的影响,分析了超浸润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单体的性质、微孔表面的毛细作用和毛细管内的微纳米结构共同赋予聚丙烯表面超润湿性能。通过将亲水单体(马来酸钠)或亲油单体(不饱和硅油)接枝到具有微孔表面的聚丙烯薄片上,不仅可以得到具有超亲水性能和超亲油性能的聚丙烯表面,还可通过同时接枝亲水亲油单体,制备具有超双亲性能的聚丙烯表面。实验还得到令人吃惊的结果,制备的超亲水聚丙烯表面可以用水性粘合剂(聚乙烯醇水溶液)粘合,粘接强度达到8Kpa。表明这种制备超浸润表面的新方法可能在涂料、印刷和粘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4.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及制备。以聚丙烯平板膜及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原料,制备了在常压下就有超高水/油通量的平板超滤膜,以及在压力测试条件下具有超高水通量的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改性超滤膜的稳定性,膜内微孔结构对膜浸润性的影响,以及接枝单体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水/油通量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聚丙烯平板超滤膜上接枝亲水性单体(马来酸钠)、亲油性单体(不饱和硅油)、同时接枝上述两种单体,可分别得到具有超高水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超高油通量聚丙烯平板超滤膜和超高水油通量的聚丙烯平板超滤膜。这三种超滤膜能显着提高水或者花生油、白油和三氯甲烷的通量。采用新接枝方法将马来酸钠接枝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上可使膜的水通量提高12倍。这是一种简单、高效制备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新方法。
陈陵翔[9](2020)在《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又称水滑石,LDH的结构及性质易被调整,LDH的层状结构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夹层主体,可以容纳多种有机客体阴离子,该方法可以用于LDH的改性。将功能性无机及有机阴离子引入层间,制备出功能性的LDH,进一步将其引入复合材料中,赋予材料各种性能,对拓展了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离子交换法过程中p H值的大小实现了ACVA阴离子插层量的调控。结果表明,柱撑LDH-ACVA插层量与溶液的p H密切相关且受插层客体量ACVA的影响,p H高低对插层量影响因素不同,在p H较高时,插层量主要受溶液电离程度的影响,相比在p H值较低的情况下,LDH层板间的作用力大小对插层量有较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当增加ACVA的量有利于插层量提升,插层客体用量和p H相比,p H对柱撑水滑石插层的影响更大。2.分别通过水热法及共沉淀法制备NO3-LDH及ACVA-LDH,并利用注塑释压发泡工艺制备PP/LDH发泡材料,探讨了LDH对PP发泡性能改善的因素。结果表明,在PP中添加LDH无机粉体,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成核能力,提高了初始结晶温度,有利于泡孔结构的稳定。LDH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PP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ACVA-LDH(LDH-2)的改善效果较NO3-LDH(LDH-1)样品优,这归因于LDH的成核能力、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比表面积及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综合结果。填充ACVA-LDH的发泡性能优良,泡孔密度可达6.361×106个/cm3,泡孔平均直径降至27.27μm。3.通过添加KH570(MPS)实现LDH表面有机化改性得到MPS-LDH,并通过模压发泡工艺得到EVA/LDH发泡材料。MPS-LDH的引入EVA/LDH复合材料热力学得到改善,其中以3phr MPS-LDH的EL-3为最优,在T0.8(℃)较未填充提高68.4℃,在T0.5(℃)较未填充提高13.4℃,复合材料的残碳量增加。适量的LDH添加量有助于复合材料储能模量的提升,减小复合材料损耗因子,提高了复合材料可发性。MPS-LDH可以作为非均相材料成核剂,以减少平均泡孔直径。通过添加MPS-LDH,改善了泡沫的泡孔结构均匀性,提高了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最高可至1.931×107。4.通过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DBS-LDH,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将DBS-LDH与Span60等助剂与EVA混合制备EVA复合流滴棚膜。DBS-LDH的引入可较好的改善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当DBS-LDH添加量为7phr时,与纯样相比,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佳可提高19.9%。单独添加DBS-LDH时,EVA复合棚膜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当DBS-LDH为3phr时,ΔT0.8较纯EVA提高67.2℃。DBS-LDH的引入棚膜流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当EVA复合棚膜中Span60为1.6phr、DBS-LDH为7phr时,棚膜的接触角可以从未改性前的68.5°降低为36.5°。DBS-LDH的填充降低了棚膜的紫外光的透过率,当DBS-LDH为9phr时(SEB9),棚膜在300nm处紫外透过率由纯样的73.5%降为6.9%。此外,适量的DBS-LDH可提高棚膜可见光的透过率,DBS-LDH为3phr时,透过率达到最高,为92.1%。5.将(E)-4-(2-羟基亚苄基氨基)苯甲酸(B)和(E)-4-(2-羟基亚苄基氨基)苯磺酸钠(C)成功的引入到插层前驱体NO3-LDH层间中,经过KH570(MPS)表面修饰得到新型紫外-抗老化材料MPS-B-LDH及MPS-C-LDH,改善了EV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显示,与纯B、C、NO3-LDH相比,MPS-B-LDH及MPS-C-LDH具有更好的紫外吸收能力。通过模压工艺制备LDH/EVA复合材料。使用TG的温度变化分析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随着MPS-B-LDH及MPS-C-LDH填充量逐渐升高,最高可达12.8℃。在MPS-B-LDH及MPS-C-LDH填充量分别为1%及3%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较纯EVA分别提升30.3%、20.5%。经MPS-B-LDH、MPS-C-LDH改性的复合材料紫外抗老化性能明显改善,经过10h加速老化后,力学性能分别降低9.1%、12.4%,相比与纯EVA(30.3%)具有较大提升。因此,所制备的新型MPS-B-LDH及MPS-C-LDH作为一种高效、有前途的防紫外线材料,在EVA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李灵通[10](2020)在《水滑石@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形貌结构与结晶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滑石(LDH)是一类新兴的环境友好型层状材料,归因其特殊的层状结构,LDH材料往往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通过采用特定的改性剂与适当的改性方法,改性后的LDH材料通常可以引入带有特殊功能的目标客体分子,从而能够改变LDH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因而在塑料、环保、医药等领域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当改性后的LDH材料作为纳米粒子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片层状的改性LDH纳米材料能够极大的改善其与聚合物材料的相容性,使其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材料中,形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从而提高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部分性能。因此,对聚合物/LDH复合材料的探索逐渐成为广大科研学者的研究的热点。聚丙烯(PP)是一种常见的通用塑料,自身有很多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PP材料也存在缺点,为了改善其劣势性能,可以将改性后的LDH材料与PP进行复配,进而制备PP/LDH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使其保留固有优点,还能改善其劣势性能。本文首先采用硼酸(H3BO3)为无机离子改性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无机改性LDH@石墨烯(GO)纳米杂化材料B-LDH@GO;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亚甲基丁二酸(ITA)的加成产物DOPO-ITA为有机离子改性剂,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有机改性LDH@GO纳米杂化材料DOPO-LDH@GO,并分别表征分析了所制备纳米杂化材料的形貌结构、性能和合成机理。进一步地以PP作为聚合物基体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分别制备了PP/B-LDH@GO和PP/DOPO-LDH@GO纳米复合材料,表征并分析了各类PP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热稳定性,结晶性能以及结晶动力学。本文通过针对上述工作的开展,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基于LDH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测试及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B-LDH@GO和DOPO-LDH@GO的中LDH片层的层间距离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由Bragg公式可以算出层间距分别扩大至1.08 nm和1.92 nm,并且仍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拉曼光谱(LRS)分析中,发现B-LDH@GO和DOPO-LDH@GO产生的特征官能团的清晰特征峰,可见目标阴离子被成功引入到LDH材料层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B-LDH@GO和DOPO-LDH@GO的表面明显粗糙,LDH片层和GO片层结合在一起,呈现一种层层堆叠的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两种杂化材料B-LDH@GO和DOPO-LDH@GO各自的片层间存在化学键作用力。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B-LDH@GO和DOPO-LDH@GO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残留量分别达到了61.1%和54.8%,这为B-LDH@GO和DOPO-LDH@GO材料的下一步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PP/LDH@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XRD的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制备的PP/B-LDH@GO纳米复合材料为剥离结构,而PP/DOPO-LDH@GO为插层结构。通过SEM图片观察到B-LDH@GO和DOPO-LDH@GO在PP基体中均有较好的分散,PP与这两种纳米粒子同时都具有较好的相容性。TGA结果表明,B-LDH@GO纳米粒子明显提高了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T5%,T30%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Tpeak降低,残留量增加,最高达到5.2%。DOPO-LDH@GO也降低了PP复合材料Tpeak,残留量增加,最高达到4.5%,T5%,T30%的降低可能归因于DOPO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较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结果表明B-LDH@GO的加入使结晶温度提高并促进了PP的异相成核作用,结晶度最高达到58.1%。而DOPO-LDH@GO的加入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但却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3)对PP/LDH@G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等温结晶、非等位结晶行为及其结晶动力学研究。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B-LDH@GO在PP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并且在PP的结晶过程中,纳米粒子起到了良好的异相成核作用。随着B-LDH@GO的添加量从2 wt%增加至8 wt%,P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逐渐加快,结晶时间不断缩短,这表明纳米粒子促进了PP的结晶过程。而适量的纳米粒子DOPO-LDH@GO在PP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会加快PP结晶速率,减少结晶时间,促进结晶过程,但当添加量超过4 wt%以后,DOPO-LDH@GO会阻碍分子链的运动,从而导致结晶速率下降。
二、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烯烃/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烯烃/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热塑性弹性体 |
1.2.2 热塑性硫化橡胶 |
1.2.3 动态硫化技术 |
1.3 TPV微观相态研究进展 |
1.3.1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形成机理 |
1.3.2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演变发展研究进展 |
1.3.3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3.4 TPV微相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
1.3.5 TPV加工性能与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
1.3.5.1 TPV流变响应表征方法 |
1.3.5.2 TPV流变性能影响因素 |
1.4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1.5.2 动态硫化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5.3 加工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性能优化 |
1.5.4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橡塑两相黏度表征 |
2.2.4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2.2.5 静态硫化曲线 |
2.3 橡胶交联动力学 |
2.4 橡胶相在交联过程中破碎与融并 |
2.5 橡胶微粒形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微相形成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3.2.2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3.2.3 橡塑两相表观黏度测试 |
3.2.4 橡塑快慢交联体系设计 |
3.2.5 样品制备与体系设计 |
3.2.6 溶胀法表征交联程度 |
3.2.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2.8 样品溶解实验 |
3.3 PP分子量与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的耦合影响 |
3.3.1 橡塑硫化体系的交联动力学 |
3.3.2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的影响 |
3.3.2.1 橡塑硫化体系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2.2 变形破碎理论计算EPDM/PH体系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3 临界毛细管破碎方程计算EPDM/PL体系中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4 橡胶粒子粒径 |
3.3.3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3.3.3.1 PP分子量的影响 |
3.3.3.2 EPDM交联动力学的影响 |
3.4 分子量和交联动力学耦合影响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微相结构表征 |
4.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4.2.3.3 偏光显微镜(POM) |
4.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5.1 拉伸性能测试 |
4.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4.3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响应关系 |
4.3.1 注射成型剪切速率的确定 |
4.3.2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的影响 |
4.3.2.1 剪切速率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破碎和排列取向的影响 |
4.3.2.2 剪切速率对TPV结晶结构、结晶度的影响 |
4.3.2.3 剪切速率对TPV中PP相取向的影响 |
4.3.3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纳米力学模量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5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弹性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6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相态加工调控与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5.2.2 样品制备 |
5.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5.2.4 动态振荡应变扫描 |
5.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5.2.5.1 拉伸性能测试 |
5.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5.3 强剪切作用和POE界面包覆对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1 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热力学不稳定现象 |
5.3.2 界面包覆剂的确定 |
5.3.3 POE界面包覆实验验证 |
5.3.4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5.3.5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TPV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PDM/PP TPV的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6.2.2 样品制备 |
6.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6.2.4 流变行为表征 |
6.2.4.1 动态振荡剪切扫描 |
6.2.4.2 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 |
6.2.5 流变方法分析 |
6.2.5.1 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 |
6.2.5.2 振荡频率扫描确定松弛时间谱 |
6.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在线性与非线性黏弹性上的响应 |
6.3.1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变化 |
6.3.2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动态黏弹性的响应关系 |
6.3.2.1 非线性黏弹性 |
6.3.2.2 线性黏弹性 |
6.3.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稳态流变行为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无机填料改性聚1-丁烯基高储能复合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聚合物电介质概述 |
1.2.1 电介质材料评价指标 |
1.2.2 聚合物电介质的分类 |
1.2.3 聚1-丁烯及其改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聚合物基复合薄膜 |
1.3.1 聚合物基复合膜的制备 |
1.3.2 聚合物基复合膜的理论模型 |
1.3.3 陶瓷粉体/聚合物基复合膜 |
1.3.4 导体/聚合物基复合膜 |
1.3.5 陶瓷粉体/导体/聚合物基复合膜 |
1.3.6 二维填料或/多层结构设计聚合物基复合膜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聚1-丁烯基膜的制备 |
2.2.2 PDA修饰的MWCNTs/PB-1 二元复合膜的制备 |
2.2.3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三元复合膜的制备 |
2.2.4 BNNS/BZT/PB-1 三元复合膜的制备 |
2.3 材料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3.1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2 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3章 聚1-丁烯基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
3.1 引言 |
3.2 溶解温度及陈化时间对PB-1 膜晶型的影响 |
3.2.1 溶解温度对PB-1 膜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3.2.2 陈化时间对PB-1 膜晶型转变的影响 |
3.3 聚丙烯的引入对PB-1 转晶周期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3.1 聚丙烯的引入对PB-1 转晶周期的影响 |
3.3.2 拉伸条件对PB-1 膜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3.3 聚丙烯含量对PB-1 膜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4 MWCNTs的引入对PB-1 转晶周期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3.4.1 MWCNTs的引入对PB-1 膜转晶周期的影响 |
3.4.2 MWCNTs的引入对PB-1 基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A修饰的MWCNTs/PB-1 二元复合膜的结构与储能性能 |
4.1 引言 |
4.2 MWCNTs/PB-1 二元复合膜的表征与性能研究 |
4.2.1 MWCNTs/PB-1 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 |
4.2.2 MWCNTs/PB-1 复合膜的DSC表征 |
4.2.3 MWCNTs/PB-1 复合膜的TGA和力学性能 |
4.2.4 MWCNTs/PB-1 复合膜的流变性能 |
4.2.5 MWCNTs/PB-1 复合膜的介电性能 |
4.3 PDA修饰的MWCNTs/PB-1 二元复合膜表征和性能研究 |
4.3.1 PDA包覆MWCNTs颗粒的结构 |
4.3.2 PDA包覆MWCNTs颗粒的形貌 |
4.3.3 PDA包覆程度对复合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4.3.4 MWCNTs-PDA填充量对复合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
4.3.5 MWCNTs-PDA填充量对复合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三元复合膜的结构与储能性能 |
5.1 引言 |
5.2 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BZT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形貌 |
5.3 BZT/PB-1 二元复合膜的表征和性能研究 |
5.3.1 BZT/PB-1 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 |
5.3.2 BZT/PB-1 复合膜的DSC表征 |
5.3.3 BZT/PB-1 复合膜的TGA和力学性能 |
5.3.4 BZT/PB-1 复合膜的流变性能 |
5.3.5 BZT/PB-1 复合膜的介电性能 |
5.4 BZT-MWCNTs复合纳米粉体的表征 |
5.4.1 BZT-MWCNTs复合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形貌 |
5.4.2 PDA修饰的BZT-MWCNTs复合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形貌 |
5.5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三元复合膜的性能研究 |
5.5.1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复合膜的形貌 |
5.5.2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复合膜的介电性能 |
5.5.3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三元复合膜介电机理 |
5.5.4 PDA修饰的BZT-MWCNTs/PB-1 三元复合膜的储能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BNNS/BZT/PB-1 三元复合膜的结构与储能性能 |
6.1 引言 |
6.2 BNNS和 BZT NF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6.2.1 BNNS的结构和形貌 |
6.2.2 BZT NF的结构和形貌 |
6.3 BNNS/PB-1 二元复合膜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6.3.1 BNNS/PB-1 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 |
6.3.2 BNNS/PB-1 复合膜的DSC表征 |
6.3.3 BNNS/PB-1 复合膜的导热和力学性能 |
6.3.4 BNNS/PB-1 复合膜的介电性能 |
6.4 BNNS/BZT/PB-1 三元复合膜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6.4.1 BNNS/BZT/PB-1 复合膜的结构和形貌 |
6.4.2 BNNS/BZT/PB-1 复合膜的介电性能 |
6.4.3 BNNS/BZT/PB-1 复合膜的储能性能 |
6.5 不同无机填料制备PB-1 基复合膜的储能性能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聚乙烯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及其电绝缘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压直流电缆的发展历程 |
1.2.1 OF电缆和MI电缆的发展和应用 |
1.2.2 挤包绝缘电缆的发展和应用 |
1.3 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绝缘材料面临的关键问题 |
1.4.1 介电强度 |
1.4.2 空间电荷积累 |
1.5 聚烯烃绝缘材料研究现状 |
1.5.1 共混改性 |
1.5.2 共聚合改性 |
1.5.3 接枝改性 |
1.5.4 填充纳米粒子改性 |
1.6 本工作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PE/PES的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PES的合成 |
2.2.3 PE/PES共混物的制备 |
2.2.4. PES的纯化 |
2.2.5 表征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PE和PE-g-PS的FTIR和~1H-NMR |
2.3.2 PE和纯化PE-g-PS的分子量分布 |
2.3.3 PE和PE/PES共混物的SEM图片 |
2.3.4 PE和PE/PES共混物的晶型和DSC测试 |
2.3.5. PE和PE/PE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2.3.6. PE和PE/PES共混物的空间电荷分布 |
2.3.7. PE和PE/PES共混物的直流击穿强度 |
2.3.8. PE和PE/PES共混物的介电性能 |
2.3.9. PE和PE/PES共混物的力学拉伸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熔融挤出接枝中未接枝的AA单体对电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PEA制备 |
3.2.3 PEA的纯化以及接枝率的确定 |
3.2.4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制备 |
3.2.5 PE/AA母料和PE/AA-X共混物的制备 |
3.2.6 测试表征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PE-g-AA的FTIR和~1H-NMR |
3.3.2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3.3.3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DSC测试 |
3.3.4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空间电荷分布 |
3.3.5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直流击穿强度 |
3.3.6 PE/PEA及PE/PE-g-AA共混物的介电性能 |
3.3.7 PE/PE-g-AA和PE/PEA共混物的表面形貌 |
3.3.8 不同加速迁移期的直流击穿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枝共聚物和纳米粒子协同作用提升聚乙烯的电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PE/SiO_2母料及其PE/SiO_2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4.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表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PE/SiO_2 MB的SEM图片 |
4.3.2 PE/SiO_2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直流击穿强度 |
4.3.3 PE及复合材料的SEM图片 |
4.3.4 PE及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4.3.5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TEM图和复合材料的FTIR谱图 |
4.3.6 PE及复合材料的DMA测试 |
4.3.7 PE及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 |
4.3.8 PE及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 |
4.3.9 PE及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 |
4.3.10 PE及复合材料的TGA和DSC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S包覆改性的SiO_2纳米粒子对PE/PES电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SiO_2的原位聚合包覆改性 |
5.2.3 SMPS的制备 |
5.2.4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5.2.5 表征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改性纳米粒子表征 |
5.3.2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DSC测试 |
5.3.3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流变性能 |
5.3.4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SEM观察 |
5.3.5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TEM观察 |
5.3.6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空间电荷分布 |
5.3.7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直流击穿强度 |
5.3.8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介电特性 |
5.3.9 PE/PES/SiO_2和PE/PES/p-SiO_2的TGA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EBS对BPE及BPE/PES的结构、力学、电性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BEP、BPE/SEBS以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制备 |
6.2.3 BPE/SEBS中刻蚀SEBS处理 |
6.2.4 表征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形貌观察 |
6.3.2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DSC测试 |
6.3.3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流变测试 |
6.3.4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结构 |
6.3.5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力学拉伸测试 |
6.3.6 BPE/SEBS及BPE/PES/SEBS共混物的直流击穿强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改性h-BN定位分散在BPE/SEBS不同相对电性能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与试剂 |
7.2.2 h-BN改性 |
7.2.3 SEBS/A-BN和BPE/A-BN母料制备 |
7.2.4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7.2.5 表征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改性h-BN结构表征 |
7.3.2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SEM观察 |
7.3.3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流变性能 |
7.3.4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WAXD测试 |
7.3.5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热性能测试 |
7.3.6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导热性能 |
7.3.7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拉伸性能测试 |
7.3.8 BPE-x/SEBS和BPE/SEBS-x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直流击穿强度 |
7.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纳米三氧化二锑在PBT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及其对阻燃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粒子及其表面改性研究概述 |
1.2.1 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特性概述 |
1.2.2 表面改性剂的概述与分类 |
1.2.3 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方法 |
1.2.4 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效果评价方法 |
1.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
1.3.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3.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1.3.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研究 |
1.3.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其它性能研究 |
1.3.5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性研究 |
1.3.6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纳米Sb_2O_3颗粒表面的吸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试样制备 |
2.2.4 纳米Sb_2O_3颗粒的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硬脂酸表面修饰纳米Sb_2O_3颗粒 |
2.3.2 钛酸酯偶联剂表面修饰纳米Sb_2O_3颗粒 |
2.3.3 KH-560 表面修饰纳米Sb_2O_3颗粒 |
2.3.4 阳离子改性剂CTAB表面修饰纳米Sb_2O_3颗粒 |
2.3.5 单一改性剂在纳米Sb_2O_3颗粒表面吸附机理 |
2.3.6 复合改性剂表面修饰纳米Sb_2O_3颗粒 |
2.3.7 复合改性剂在纳米Sb_2O_3颗粒表面吸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Sb_2O_3颗粒填充PBT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表面特性的纳米Sb_2O_3颗粒对PBT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粒径的纳米Sb_2O_3颗粒对PBT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纳米Sb_2O_3/BPS/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Sb_2O_3颗粒在PBT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定量评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散性定量表征方法 |
4.3.2 不同表面特性的纳米Sb_2O_3颗粒在PBT中的分散性定量评估 |
4.3.3 不同粒径的纳米Sb_2O_3颗粒在PBT中的分散性定量评估 |
4.3.4 纳米Sb_2O_3颗粒在PBT基三元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定量评估 |
4.3.5 混合体系分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Sb_2O_3颗粒填充的PBT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Sb_2O_3的表面特性对PBT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影响 |
5.3.2 纳米Sb_2O_3的粒径对PBT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影响 |
5.3.3 纳米Sb_2O_3颗粒填充的PBT基复合材料降解产物分析 |
5.3.4 PBT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分散状态下的阻燃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共混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及其木质素强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丙烯概述 |
1.3 功能化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
1.3.1 增韧聚丙烯 |
1.3.2 极性化聚丙烯 |
1.3.3 长链支化聚丙烯 |
1.4 木质素概述 |
1.5 木质素增强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
1.5.1 木质素/聚合物物理共混 |
1.5.2 木质素/聚合物反应共混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配方设计及制备方法 |
2.3.1 配方设计 |
2.3.2 制备方法 |
2.4 分析与表征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4.2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2.4.3 热稳定性评价(TGA) |
2.4.4 氧化诱导时间测定(OIT) |
2.4.5 表面特性评价(接触角法) |
2.4.6 微观结构的显微分析(SEM) |
2.4.7 结晶特性分析 |
2.4.8 表面形貌分析(AFM法) |
2.4.9 化学组成与结构分析(FTIR法) |
2.4.10 电子自旋共振(EPR)分析 |
2.4.11 流变性能分析 |
2.4.12 发泡性能评价 |
2.4.13 老化性能评价 |
3 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性能 |
3.2.1 力学性能 |
3.2.2 热降解行为 |
3.3 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构 |
3.3.1 表面结构 |
3.3.2 结晶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 |
4.1 引言 |
4.2 长链支化聚丙烯线性黏弹区判定 |
4.2.1 二元PP共混物线性黏弹响应 |
4.2.2 三元PP共混物线性黏弹响应 |
4.2.3 四元PP共混物线性黏弹响应 |
4.3 长链支化聚丙烯线性流变分析 |
4.3.1 二元PP共混物线性流变响应 |
4.3.2 三元PP共混物线性流变响应 |
4.3.3 四元PP共混物线性流变响应 |
4.4 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 |
4.4.1 三元PP共混物发泡性能分析 |
4.4.2 四元PP共混物发泡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木质素强化聚丙烯熔体的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界面相容作用 |
5.2.1红外光谱分析 |
5.2.2 变温红外光谱分析 |
5.3 自由基俘获作用 |
5.3.1 预辐照 |
5.3.2 反应共混分析 |
5.3.3 老化性能分析 |
5.4 熔体结构与松弛 |
5.4.1 熔体结构模型建立 |
5.4.2 时间扫描 |
5.4.3 预剪切 |
5.4.4 周期应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2.3 其他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HDPE/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基本性能 |
1.2.1 HDPE简介 |
1.2.2 HDPE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 |
1.2.2.1 塑料材料的阻隔原理 |
1.2.2.2 阻隔原理类型分类 |
1.2.3 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1.3 高密度聚乙烯增强增韧研究进展 |
1.3.1 增强增韧原理 |
1.3.2 HDPE增强增韧体系研究 |
1.4 聚合物/纳米无机物复合材料 |
1.4.1 聚合物/纳米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2 聚合物/纳米无机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1.5 高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5.1 国内研究进展 |
1.5.2 国外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纳米蒙脱土吹塑成型专用料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实施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HDPE/nano-MMT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层状纳米无机物的粒径分布 |
2.3.2 层状纳米无机物的XRD分析 |
2.3.3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微观形貌 |
2.3.4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5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热重分析 |
2.3.6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力学性能 |
2.3.7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透光性能 |
2.3.8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阻隔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DPE/成核剂、HDPE/增韧剂共混体系力学、阻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实施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HDPE成核剂(HPN-210M)增强实验 |
3.2.4 HDPE成核剂(HPN-20E)增强实验 |
3.2.5 HDPE增韧剂增强实验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力学性能分析 |
3.3.2 阻隔性能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DPE成核剂(HPN-210M)增强实验拉伸性能 |
3.4.2 HDPE成核剂(HPN-210M)增强实验抗冲击性能 |
3.4.3 HDPE成核剂(HPN-210M)增强实验阻隔性能 |
3.4.4 HDPE成核剂(HPN-20E)增强实验拉伸性能 |
3.4.5 HDPE成核剂(HPN-20E)增强实验抗冲击性能 |
3.4.6 HDPE成核剂(HPN-20E)增强实验阻隔性能 |
3.4.7 HDPE增韧剂(CZ-02)增强实验拉伸性能 |
3.4.8 HDPE增韧剂(CZ-02)增强实验抗冲击性能 |
3.4.9 HDPE增韧剂(CZ-02)增强实验阻隔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熔融共混法制备HDPE/改性纳米蒙脱土吹塑成型专用料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实施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HDPE/改性nano-MMT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层状纳米无机物的粒径分布 |
4.3.2 层状纳米无机物的XRD分析 |
4.3.3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微观形貌 |
4.3.4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红外光谱 |
4.3.5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差示扫描量热法 |
4.3.6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热重分析 |
4.3.7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力学性能 |
4.3.8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透光性能 |
4.3.9 HDPE/层状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阻隔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烯烃简介 |
1.1.1 聚乙烯树脂 |
1.1.2 聚丙烯树脂 |
1.2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 |
1.2.1 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意义 |
1.2.2 接枝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1.3 聚合物接枝方法研究进展 |
1.3.1 熔融接枝法 |
1.3.2 溶液接枝法 |
1.3.3 固相接枝法 |
1.3.4 悬浮接枝法 |
1.3.5 辐射接枝法 |
1.4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化学改性 |
1.4.2 物理改性 |
1.5 聚合物表面的超润湿和Janus膜材料 |
1.5.1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
1.5.2 超亲水材料研究进展 |
1.5.3 Janus膜材料研究进展 |
1.6 聚合物超滤膜研究进展 |
1.6.1 聚合物/聚合物超滤膜 |
1.6.2 聚合物/无机复合超滤膜 |
1.7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1.7.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制备功能聚丙烯树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接枝机理 |
2.3.2 选择性加热接枝法制备马来酸接枝聚丙烯(PP-g-MA) |
2.3.3 PP-g-MA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 |
2.3.4 马来酸钠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其结晶动力学 |
2.3.5 不饱和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Janus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Janus PP-g-NaMA薄膜形成过程 |
3.3.2 Janus PP-g-NaMA薄膜的超亲水机理研究 |
3.3.3 PP-g-NaMA薄膜在集水和减少水蒸发方面的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润湿可粘接聚丙烯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润湿表面的设计和制备及其润湿机理 |
4.3.2 超亲油及超双亲表面的设计和制备 |
4.3.3 超润湿表面在粘接方面的应用及其先进性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通量聚丙烯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测试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高水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2 超高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3 同时具有超高水油通量PP超滤膜的设计和制备 |
5.3.4 超滤膜稳定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LDH层状化合物的简介 |
1.1.1 LDH的简介 |
1.1.2 LDH结构和性质 |
1.1.3 LDH的制备方法 |
1.1.4 LDH的表征手段 |
1.1.5 LDH的应用 |
1.2 聚合物发泡材料 |
1.2.1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概述 |
1.2.2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成型过程 |
1.2.3 发泡材料改性研究 |
1.2.4 聚合物/纳米微发泡复合材料 |
1.2.4.1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发泡方式 |
1.2.4.2 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复合发泡体系中的作用 |
1.3 复合流滴材料 |
1.3.1 流滴剂的简介 |
1.3.2 无机纳米填料/复合流滴棚膜 |
1.4 紫外吸收复合材料 |
1.4.1 紫外吸收剂的简介 |
1.4.2 LDH/紫外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pH值对4,4'-偶氮(4-氰基戊酸)柱撑水滑石插层效果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 |
2.2.4 ACVA柱撑水滑石的制备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LDH样品XRD测试 |
2.3.2 LDH样品IR测试 |
2.3.3 LDH样品SEM测试 |
2.3.4 样品TG-DTG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EM分析 |
2.4.2 XRD分析 |
2.4.3 FT-IR分析 |
2.4.4 TG-DTG分析 |
2.4.5 离子交换示意图 |
2.5 本章小结 |
3.PP/LDH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水滑石的制备 |
3.2.4 PP/LDH复合发泡材料制备 |
3.3 材料表征方法 |
3.3.1 LDH样品XRD测试 |
3.3.2 LDH样品红外测试 |
3.3.3 热稳定性能测试 |
3.3.4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3.3.5 样品结晶行为测试 |
3.3.6 比表面积测试 |
3.3.7 断面扫描电镜测试 |
3.3.8 泡孔结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LDH样品XRD分析 |
3.4.2 LDH的 FT-IR分析 |
3.4.3 PP/LDH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3.4.4 PP/LDH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分析 |
3.4.5 PP/LDH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研究 |
3.4.6 LDH对 EPP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 |
3.4.7 LDH对 EPP泡孔结构及分布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EVA/LDH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LDH样品制备 |
4.2.4 EVA/LDH复合发泡材料制备 |
4.3 材料表征方法 |
4.3.1 样品XRD测试 |
4.3.2 样品红外测试 |
4.3.3 热稳定性能测试 |
4.3.4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4.3.5 断面扫描电镜测试 |
4.3.6 泡孔结构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XRD测试分析 |
4.4.2 IR分析 |
4.4.3 TG分析 |
4.4.4 LDH 在 EVA 中分散行为分析 |
4.4.5 LDH对 EVA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影响 |
4.4.6 LDH对 EVA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EVA/LDH复合材料流滴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LDH样品的制备 |
5.2.4 SDBS柱撑水滑石的制备 |
5.2.5 LDH/EVA复合流滴棚膜材料的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样品XRD分析 |
5.3.2 样品FT-IR分析 |
5.3.3 样品TG-DTG分析 |
5.3.4 样品力学性能测试 |
5.3.5 接触角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LDH样品XRD的表征 |
5.4.2 LDH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5.4.3 LDH复合材料红外性能分析 |
5.4.4 LD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5.4.5 LDH复合棚膜流滴性能分析 |
5.4.6 LDH/EVA复合棚膜透光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EVA/LDH复合材料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柱撑水滑石的合成 |
6.2.4 复合紫外吸收材料的制备 |
6.3 测试及表征 |
6.3.1 x射线衍射测试 |
6.3.2 FT-IR测试 |
6.3.3 TG-DTG分析 |
6.3.4 SEM分析 |
6.3.5 粉末样、样品膜的Uv测试 |
6.3.6 力学性能测试 |
6.3.7 紫外加速老化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柱撑水滑石的XRD分析 |
6.4.2 SEM分析 |
6.4.3 样品的FT-IR分析 |
6.4.4 复合材料热分解行为分析 |
6.4.5 柱撑LDH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
6.4.6 EVA复合材料的紫外吸收能力分析 |
6.4.7 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4.8 EVA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水滑石@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形貌结构与结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滑石材料简介 |
1.2.1 水滑石材料的结构 |
1.2.2 水滑石材料的性质 |
1.2.3 水滑石材料的应用 |
1.3 水滑石材料的制备 |
1.3.1 水滑石材料的合成 |
1.3.2 水滑石材料的改性 |
1.4 聚合物/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研究 |
1.4.1 聚合物/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结构 |
1.4.2 聚合物/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3 典型聚合物/水滑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1.5.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5.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LDH@G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B-LDH@GO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4 DOPO-LDH@GO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LDH@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PP/LDH@GO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LDH@GO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LDH@GO 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
4.3.2 非等温结晶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拟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四、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烯烃/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D]. 李尚清.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无机填料改性聚1-丁烯基高储能复合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D]. 李凌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聚乙烯基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及其电绝缘应用研究[D]. 孙晓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纳米三氧化二锑在PBT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及其对阻燃性能的影响[D]. 康成虎.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共混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及其木质素强化改性研究[D]. 田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7]HDPE/纳米无机粒子吹塑成型专用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黄志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选择性加热固相接枝法及其在聚丙烯功能化方面的应用[D]. 王崧合.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功能聚合物/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陵翔.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水滑石@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形貌结构与结晶行为研究[D]. 李灵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