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辛安小学2660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改变课程结构,另一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探究性学习,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二、要鼓励学生勤学多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少年儿童天性好奇,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学习的轨道上来,让每个学生都养成想问题、问问题的习惯。培养探究能力,应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提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于我们教语文的教师来讲,“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再对课题进行推敲,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的中心和结构。课一开始就能设下悬念,可以吸引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读书,使他们的脑子积极、主动地围绕课题转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例如:学生接触《船长》这一课题后,教师先启发引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船长是谁?他指挥谁?”“他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情境,不但使学生思维活跃,还可以提出很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哈尔威船长指挥自救是下达了哪些命令?为什么要下达这些命令?结果怎样?”这样激发了求知欲不说,也为下一步教学找到了突破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扣题质疑要抓重点。
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启发诱导他们,给他们搭建发现、探究的平台让学,课堂上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去问。
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就要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在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的教学中,学习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老师和同学们这一部分时,我有意用极其普通的的语调朗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用课文中的语句,或用有表情的朗读来指出教师的不足。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朗读,有的抓住了重点词“紧紧”、“无论”、“深情”、“溢满眼眶”等词语朗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此时此刻师生间真挚的情感,进而积极主动地读书学习。在教学中通过这种师生换位的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转变,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四、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生生之间的交流,而不应是单一的教师和单个学生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多向讨论交流,这有助于学生在集体中互相交流情感和获取知识,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同时在解决问题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探究的喜悦。例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当学生弄懂了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把詹天佑勘测线路式的语言、行动和思想作为重点来描述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们兴趣十足,立刻拿出事先已搜集到的资料,各抒己见。最后学生们在各自的小组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汇报出不同的探究成功,说出各自的探究过程。接着通过充分交流与合作,明白了詹天佑下决心修筑好这条铁路,是为了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这样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了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在讨论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但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启发点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还让学生思维保持旺盛并围绕中心议题来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在交流中出现新问题,节外生了枝,教师就要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中心问题上来。否则由于学生思路突然分岔,加之时间太短,来不及组织内部语言,更谈不上别人的发言,合作学习就会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合作、自主探究,自由讨论、交流,充分发表看法、意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干事情需要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教师不处于核心地位,主要是启发、点拔、引导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人格,要有爱生之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权,保护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课堂上真正实现个体主动,群体互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课堂气氛活跃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