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阜宁224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并实施相关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治疗优良率为87.00%,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明确诊断后,根据游离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63-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椎间盘破坏突出情况,将其分为游离、膨隆、突出、脱垂等类型,其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了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此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1.8±3.6)岁;其中体力劳动者43例,长期坐位工作者24例,腰椎外伤史12例,其他21例。纳入标准[1]:入院经腰椎X线、CT、MRI检查,腰椎正侧位平片显示腰椎侧弯、生理变曲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游离位于椎体后缘压迫硬膜囊,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手术禁忌证;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入组研究。本文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临床特点
全部患者患有不同程度腰痛、下肢麻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其中间歇性跛行25例,排尿困难36例,行走困难5例,腰椎压叩痛72例,伴放射痛40例,踝反射减弱50例,膝放射减弱91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93例。
1.3手术方法
麻醉后,患者选择俯卧垫枕、屈膝屈髋腹部悬空位,于腰椎后路中央切口,椎板开窗29例,去除棘突及基底中央开窗44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27例。术后尽可能将可切除的黄韧带去除,保护好神经根,探查神经根管,扩大根管。术后1~2d拔出引流管,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4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此疾病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腰腿疼痛,病程长、症状严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起因、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纠正错误认知,并邀请有治疗经验的患者现身说法,可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减轻对手术的疑虑。(2)术前3d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减少便秘、尿潴留发生风险。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教会患者及家属轴线翻身方法,并讲解床上功能锻炼的好处。术后8h禁食,6h禁饮。(3)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采用3人搬运法将患者移到病床上,保持其胸、腰椎、颈在同一轴线上。术后去枕平卧6h,每2h翻身1次,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轻身心不适感。协助患者翻身时,双手用力均匀,保持脊柱成直线,侧卧位与平卧位相互交替。(4)饮食护理。术后6d给予易消化、清淡、高纤维的半流质食物,待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食物,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加快创面修复。嘱咐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5)功能锻炼。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耐心解释锻炼方法、动作要领,并自身示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耐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屈伸运动;术后2d,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逐渐增加幅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3~4d接受腰背肌功能训练,提高腰部肌力,维持腰椎稳定性[2]。术后5~6d,加强双下肢肌肉力量;术后7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5评估指标
参考腰椎功能MacNab评定量表[3],优: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疼痛,无功能受限,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良: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偶发非神经性痛,能参加调整好的工作;可:临床症状、体现有所好转,仍为失业或残废状态;差:症状反复发作,持续神经根受损。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结果
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将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异位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单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游离黏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术后2~10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4周,优55例,良32例,可13例,治疗优良率为87.00%。随访6~20个月,平均随访(13.8±1.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多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遗传、不良习惯、受寒受潮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腰、颈、肩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为髓核及部分纤维环较大,位置不固定,部分游离间盘与硬膜囊黏连,突入硬膜内;也有的游离间盘位于硬膜囊后方。游离的椎间盘成分多为髓核,压迫神经根或炎性反应突破韧带,出现临床症状,多有腰腿疼痛史者,会加重疼痛,或伴有马尾神经损伤[4]。保守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欠佳,需及时接受收拾治疗。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单纯游离型可采用椎板间开窗,游离黏连型,采用切除全椎板,若术中发现间盘与影像不符,可考虑异位游离,应改为全椎板切除或扩大开窗范围。
老年患者机体器官组织处于衰退状态,身心深受能力差,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做好饮食、体位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从而加快康复速度,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本组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高达87.00%,未见复发病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世芬.骶管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774-774.
[2]张雪珍.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3(9):33-34.
[3]胡志海.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1(10):548-549.
[4]景成伟,许晓军,付勤等.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0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