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推广
作者: 孙明道
导师: 杨立社
关键词: 奶牛产业化,可持续发展,陕西省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奶业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逐步深入,对特色农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本论文针对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探索陕西省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共分八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第二部分:奶牛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主要介绍农业产业化内涵、产业链理论、产业周期理论等。 第三部分:陕西省奶牛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陕西省奶牛养殖状况、乳品加工等情况的总结,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国外奶牛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总结分析了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奶牛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及对陕西省奶牛业发展的启示。 第五部分: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分析。主要分析了陕西奶牛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部分: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与运营机制。提出了未来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模式、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 第七部分: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加快三个转变,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培育乳品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以发展养殖小区为主,积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奶牛良种率,促进奶牛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奶业发展补贴和风险规避制度;加强宣传,引导消费。 第八部分:结论。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奶牛产业发展动态
1.3.1 国外奶牛产业发展动态
1.3.2 国内奶牛产业发展动态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奶牛产业相关理论
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1.1 农业产业化内涵
2.1.2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 产业链理论
2.2.1 产业链的科学内涵
2.2.2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2.3 产业周期理论
2.3.1 产业发展周期
2.3.2 产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
第三章 陕西省奶牛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1 陕西省奶牛业发展现状
3.1.1 生产状况
3.1.2 乳品加工
3.2 陕西省奶牛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奶牛业产业链不完善
3.2.2 奶牛良种化程度低
3.2.3 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薄弱
3.2.4 优质饲草、饲料不足
3.2.5 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
3.2.6 有效需求不足
第四章 国外奶牛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4.1 国外奶牛产业发展趋势
4.1.1 发达国家奶业发展趋势平稳,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4.1.2 各国都致力于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
4.1.3 奶牛品种日益单一化、群体大型化
4.1.4 生产日渐规模化、信息化
4.1.5 奶牛协会逐步制度化、完善化
4.2 主要发达国家奶牛产业化发展的经验
4.2.1 美国
4.2.2 荷兰
4.3 国外奶牛产业化发展对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4.3.1 发挥政府在奶牛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4.3.2 依托科技单位和企业,改善奶牛业生产状况
4.3.3 发展规模化养殖,组织奶牛协会
4.3.4 开发多元化产品,开拓农村市场
第五章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分析
5.1 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的优势
5.1.1 地理条件优越
5.1.2 饲草饲料资源
5.1.3 奶牛种质资源
5.1.4 奶牛产业基础
5.1.5 政府政策支持
5.1.6 乳品企业发展情况
5.2 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的劣势
5.3 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5.3.1 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
5.3.2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增大
5.4 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所面对的威胁与挑战
5.4.1 国际市场的挑战
5.4.2 国内市场的挑战
第六章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6.1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6.2 陕西省奶牛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6.2.1 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带动模式
6.2.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公司+基地+农户)
6.2.3 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6.3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6.3.1 利益分配机制
6.3.2 运营约束机制
6.3.3 基本保障机制
6.3.4 宏观调控机制
6.4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6.4.1 政策支撑
6.4.2 技术支撑
6.4.3 市场支撑
6.4.4 资金支持
第七章 陕西省奶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7.1 要加快三个转变,实现奶牛业的内涵式增长
7.2 培育乳品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7.3 以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为主,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7.4 提高奶牛良种率,促进奶牛养殖业的结构调整
7.5 完善奶牛疾病防治体制建设,防范疫病危害
7.6 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7.7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奶业发展补贴和风险规避制度
7.8 加强宣传,引导消费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6
参考文献
- [1].蚌埠市奶牛养殖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的研究[D]. 张以保.安徽农业大学2015
- [2].中国有机奶牛优势区域研究[D]. 李焱.南京农业大学2015
- [3].阜新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D]. 于萌.延边大学2016
- [4].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瑶.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 [5].泰安市奶牛养殖模式研究[D]. 刘自杰.山东农业大学2009
- [6].酒泉市肃州区奶牛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王顺邦.甘肃农业大学2007
- [7].洛阳地区奶牛业发展研究[D]. 王成.河南农业大学2009
- [8].农户散养奶牛规模经济分析[D]. 朱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9].北方地区奶牛养殖小区组织模式及温热环境研究[D]. 耿如林.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10].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探讨[D]. 李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相关论文
- [1].奶牛养殖小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丛晓娣.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 [2].中国乳制品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D]. 段合敏.东南大学2006
- [3].奶牛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研究[D]. 张华琦.贵州大学2007
- [4].包头市奶牛业发展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彭波.内蒙古大学2007
- [5].奶牛养殖小区模式探讨[D]. 李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6].中国奶牛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研究[D]. 李宝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 [7].中国奶牛业发展研究[D]. 吴井峰.山东大学2005
- [8].规模奶牛场挤奶厅效能评估的研究[D]. 蒋刚.南京农业大学2005
- [9].中国奶牛养殖业研究[D]. 张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10].奶牛养殖小区经营模式与饲养管理技术研究[D]. 宋桂敏.中国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