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4003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单位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目的,同时满足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能的要求,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同时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实现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施工中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1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相应地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还有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说,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有计划的安全管理可以维护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只有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有了保障,才能够做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还有,实施安全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的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相对地较高。如果针对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实施行之有效的的安全管理措施,肯定能够帮助我国的建筑业的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大力地提升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以提高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是所有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律依据。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而言,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已经是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安全体制不健全进而引发各种问题。安全管理体制的落后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阶段的安全管理体制无法适用于彼阶段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体制与建筑业的现状脱轨,这就导致体制形同虚设,无法发挥规范行业发展的真正功用。
2.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制度层次上存在的问题,而安全管理技术的落后则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切实展开。安全管理技术落后是一种硬伤,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复杂,牵涉到诸多方面,不是一个管理者或是一个技术工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这其中需要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默契配合。安全管理技术在安保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一些大型的建筑机器若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即使管理人员再熟悉管理工作也无济于事。
2.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安排不合理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是十分庞大的工程,从物资材料的准备到管理人员的安排,每一步都影响着建筑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由于建筑工程任务复杂,条件艰巨,造成管理人员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安排是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安全管理这一工作,但人员冗余这一问题也是造成管理人员泛滥的原因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安排不当,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滞后,影响建筑工程的大局。在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施工地点,如果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缺少安全监督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给建筑业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在建筑项目开工前期,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环境,审计施工图纸,并加强施工图纸的交底工作。相关人员可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众多施工工程档案的了解,预估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工程施工的人员伤亡。另外,在工程施工期间,根据施工方案有序施工,避免赶进度或者施工任务落后现象,同时,加强施工工艺、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的管理,防止施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3.2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
据统计,在我国建筑工程中,高达80%以上安全问题均是施工不规范造成,因此,企业应加强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与施工技能培训,减少工作人员施工不规范现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社会的科技化,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越发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而工程建筑难度越来越高。以高层房屋建筑为例,房屋楼层越来越向高处发展,传统施工工艺与机械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所涉及到的机械越来越多,对施工工艺提出越来越高要求,而施工企业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农民工几乎占据基层施工人员的90%。对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良好,施工安全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3.3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监管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施工前期对项目方案可行性的监管,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或者施工中对施工过程是否规范化的监管,甚至在完工后期对施工各项数据的检测收尾,以及建筑后期的应用等都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保证各个工程都具备专业的安全监理人员,并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制度,保证工作人员规范施工,促进安全监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积极、认真完成。另外,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流动管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资金充裕,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设备齐全,进度良好。以此促进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后期工程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4加强监督力度
施工单位还应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实施有效的监督,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效果。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实施全过程有效监督,一旦发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问题,应立即向相关工作人员反应,并要求其能够尽快予以整改,避免对建筑工程造成更大的安全影响。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积极负责的态度,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最后,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对建筑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核验收,并参照安全管理目标来确定施工安全是否合格。此外,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对不同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对比,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为后续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结束语
安全是施工单位一切生产活动的首要标准,这是由于一旦施工单位疏于安全管理,就极有可能为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而这时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威胁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对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阻碍,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注意。
参考文献:
[1]顾春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与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109-110.
[2]李炳宾.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113-114.
[3]胡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2):244+248.
[4]刘恩军,王继红.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建材,2017(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