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绿洲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保持农业发展的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经济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激剧了人与自然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使绿洲农业的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处理好人、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确定影响农业发展稳定的制约因素,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论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建议。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提出研究思路。论文第二部分阐述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持。论文第三部分通过护(?)统计方法对新疆绿洲农业的发展与区域间差异状况进行分析。经分析得出:新疆的农业产值虽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区域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各地州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论文第四部分是研究新疆绿洲农业的稳定水平处于何种状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该部分结合绿洲农业发展的特点,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进行了论证。首先,在时间尺度上建立1985-2008年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采用模糊数学函数隶属法对稳定性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新疆绿洲农业总体的发展稳定性趋势是逐年提高。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处于稳定性较弱的阶段,农业发展能力有所欠缺;90年代中期到现今,农业是处于一个中等发展稳定阶段,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州的农业稳定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稳定性最好的是克拉玛依,最差的是和田地区,南疆农业的发展能力明显低于北疆地区。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农业稳定性程度较大的制约因子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因子和社会协调度。论文第五部分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给出转变观念,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外部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单产能力和提高土地质量等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简要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总体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绿洲"的概念
  • 2.1.2 稳定性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2.2 生态学理论概述
  • 2.2.3 系统学理论概论
  • 第三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和区域差异状况
  • 3.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特征及状况
  • 3.1.1 新疆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
  • 3.1.2 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状况
  • 3.1.3 新疆绿洲农业的结构变化状况
  • 3.1.4 新疆绿洲农业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
  • 3.2 新疆绿洲农业区域间的差异状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评价
  • 4.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原理和原则
  • 4.1.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原理
  • 4.1.2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指标原则
  • 4.2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 4.2.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评价指标构建
  • 4.2.2 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农业稳定评价方法
  • 4.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总体评价
  • 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2 隶属函数的确定
  • 4.3.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总体评价结果
  • 4.4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4.2 实证过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因子分析实证研究
  • 5.2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绿洲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转变思想,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 6.2 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 6.3 提高土地的单产能力和土地利用效率
  • 6.4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有效率
  • 6.5 防治耕地盐碱化,优化土壤质量
  • 6.6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农民和耕地资源矛盾
  • 6.7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南疆农村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15)
    • [2].“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玉米上的试验示范[J]. 吉林农业 2012(10)
    • [3].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获益的预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0)
    • [4].羞怯对攻击的影响:自尊稳定性和偏执的多重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 [5].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及其测定方法综述[J]. 饮料工业 2014(12)
    • [6].稳定性漫谈[J]. 力学与实践 2015(01)
    • [7].浅析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界 2020(09)
    • [8].一类广义Busemann-Petty问题的稳定性[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1)
    • [9].射击射箭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测试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20(04)
    • [10].稳定性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0)
    • [11].竞技体育中核心稳定性研究综述[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3)
    • [12].浅谈核心稳定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 2013(04)
    • [13].浅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J]. 计测技术 2013(S1)
    • [14].兽药稳定性研究的指导原则[J]. 兽医导刊 2011(10)
    • [15].对重大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的探讨[J]. 商业经济 2016(07)
    • [16].浅析影响乳化炸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J]. 能源与环境 2014(06)
    • [17].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教育 2015(02)
    • [18].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探讨[J]. 运动 2015(21)
    • [19].国内就业稳定性问题研究历程与文献述评[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20].连翘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6)
    • [21].对我国疫苗稳定性研究主要技术问题的思考[J]. 中国药事 2009(04)
    • [22].药品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机电信息 2017(11)
    • [23].具有时滞的小世界网络稳定性[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1)
    • [24].液压助力器稳定性方法的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4(05)
    • [25].人工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解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1)
    • [26].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 [27].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的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13)
    • [28].硫酸黏菌素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02)
    • [29].添加剂提高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 2016(03)
    • [30].石榴籽油稳定性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04)

    标签:;  ;  ;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