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的宗教视野

《呼啸山庄》的宗教视野

论文摘要

艾米莉·勃郎特已被公认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天才,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光辉的杰出作品。作品本身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以及作者本人的性格和才华,长期以来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的“思芬克斯”。本文通过对作品文本本身结构特点及复仇、自由、和爱情的深层分析,揭示了作者在《呼啸山庄》中所表现的对宗教的态度,对自然界中人性的思考。论文首先阐述了《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综述了一百多年来评论界对《呼啸山庄》由冷到热戏剧性的演变,以及各文学流派对该小说纷繁多姿的理解和阐释。引入本文要论证的宗教话题。由于社会及家庭背景会影响一个作家的创作,所以第一章先简单介绍了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社会背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特别介绍了这个时期的宗教状况;又介绍了艾米莉的生平。其中包括她所居住的英国约克郡的哈沃斯,她的牧师家庭,特别提到他的父亲,也叙述了她的性格特征以及才华。第二章从文本层面对《呼啸山庄》所表达的宗教视野进行了论述,从两层叙事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这个具有多层叙述者的文本。第一层叙述者是从耐莉和洛克伍德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作为基督徒的耐莉从小生活在呼啸山庄,后来成为管家,她亲身经历了两个山庄的许多事情。于是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按照基督教的价值观,向洛克伍德和读者讲述了主人公的故事。为当时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宗教上的认同感。洛克伍德负责将读者引入耐莉的叙事中,并对耐莉无法传达的信息缝隙进行补充,并交代故事的结局。他闯入呼啸山庄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或暂时逃离繁嚣的俗世。他认为呼啸山庄是个“避世者的天堂”,结果发现不是自己所想象。那里的风太强烈,感情太炽热,他独自会无法面对这个故事,所以引入叙述者耐莉。两位叙述者就象联系读者和故事的一座桥,又象一堵墙。减缓了呼啸山庄强劲的风,平衡了作者浓烈的感情。第二层叙述者是作者本身,虽然作者在文本中隐去了,但在两位叙述者的背后,我们可看到这位真正叙述者的侧面。通过对两代人的描述,对两代人的态度,可以看到作者内心对于宗教和自由意志及感情的矛盾。第三章从复仇,自由,爱三方面对宗教视野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对不公平反抗的复仇没有反思与忏悔,它通向的是无怨无悔的死亡,这是自然的力量。自由是西方价值观的中心,它呼唤着人的力量。人有从善的自由,也有从恶的自由。希刺克厉夫丧失了选择从善的自由,即选择了从恶的自由。为此他也付出代价,但却没有忏悔。爱情是每个时代的主题,但爱米莉的爱情是超越时代和秩序的。在叙事中的凯瑟林也是作为爱的存在。她拥有并挥霍了两种爱情:从小与希刺克厉夫建立起来的自然的爱,与代表文明温暖的林顿建立起来的社会性的爱。这两种爱纠缠着凯瑟林,最终她将自己的精神与身体分开给了两个人。作者对林顿的爱情表示尊重,但是通过凯瑟林和希刺克厉夫的爱情对白,我们看到他们的爱情更热烈,更激情。结论部分总结了作者在《呼啸山庄》中对宗教的观点,艾米莉是尊重基督教中爱的理念,反对假冒伪善的宗教。同时她看到了来自人本身自由意志的力量。宗教的理念与人本身自由意志的矛盾是作者内心的思索。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Socia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Life
  • 1.1 Victorian Age
  • 1.2 Emily Bronte's life and her writing
  • Chapter Two The Religious Vision of the Narrators
  • 2.1 The Exterior Layer of Narrators — Lockwood and Nelly
  • 2.2 The Real Narrator— the Writer's Attitude
  • Chapter Three Revenge,Freedom and Love—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gious Vision
  • 3.1 Revenge
  • 3.2 Freedom
  • 3.3 Love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呼啸山庄》的宗教视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