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临床研究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临床研究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性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实施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2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均告有效切除,但观察组32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手术切除;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040-02

Endoscopiccolorectaladenomassexpolypresectionofclinicalresearch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ofendoscopiccolorectaladenomassexpolypresectionmethodandeffect.MethodsSelectiveintofromJuly2016toFebruary2017treated64casesofcolorectaladenomasduringsexpolyp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USEStherandomnumbergrouping64patients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wogroups,observationgroup,all32patientsinendoscopicpolypsresectionofcolorectaladenomas,thecontrolgroupof32patientsweregivenroutinesurgical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differenceoperationcurativeeffectandprognosis.ResultsAftertreatmentwithdifferentoperationschemes,2setofcolorectaladenomassexpolypwaseffectivelyremoved,buttheobservationgroupof32casesofpatientswithoperationindexof32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betweengroups,P<0.05,is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Forcolorectaladenomassexpolypweretreatedbyendoscopicpolypectomy,treatmentwiththeexactclinicalcurativeeffect,caneffectivelystrengthentheprognosisinpatientswithrehabilitation,isworthpopularizingcomprehensiveapplication.

【Keywords】Colorectaladenomassexpolyp;Endoscopy;Surgicalresection;Effect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体是由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而诱发的隆起性病变,依据病理分型具体可划分为增生性、炎性、错构瘤性、腺瘤性等几大类型,其中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是发于腺上皮的良性肿瘤,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干预易诱发结直肠癌变情况。因此,针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息肉,一劳永逸的解决患者机体健康威胁,现实而必要[1]。但基于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性,合理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机体伤害,也是临床待考虑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为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适用的手术治疗方案,系统纳入了我院2016年7月以来接收的64例同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给予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及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并对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下的2组患者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64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术后送检确诊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临床主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血、腹泻、腹痛等症状,系统排除肠梗阻、炎性肠病史、非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肠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区间24~63岁,平均年龄(48.2±10.4)岁,其中单发息肉26例,多发息肉6例,共计39枚,息肉直径0.4~4cm,平均(1.7±0.9)cm。病理分型:管状腺瘤患者22例,绒毛状腺瘤8例,混合型腺瘤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25~65岁,平均年龄(49.3±11.2)岁,其中单发息肉25例,多发息肉7例,共41枚,息肉直径0.4~4cm,平均(1.8±0.7)cm。病理分型:管状腺瘤20例,绒毛状腺瘤9例,混合型腺瘤3例。2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32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8h禁食、禁水,全面清洁肠道,待肠道泻出物呈清水样、肠道准备充分之后,采用OlympusCV-170电子肠镜,进镜至回盲部,而后缓缓退镜实施全结直肠情况观察,明确了解患者病变息肉位置、大小、数量、性质、表面特征。实施病变息肉常规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后,予以视野调整,确保息肉充分暴露在术野范围内,依据腺瘤性息肉实际情况确定手术方案,对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息肉,可于内镜下直接采用热活检钳钳除或氩气刀进行灼除,带蒂病变者则能采取内镜下实施圈套器切除且组织铗夹闭创面,实际操作过程如下:先行基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以圈套器圈套住蒂部,以高频电切刀切除,对待病变位置较深、体积较大、处于结肠弯曲部息肉,应以针刀予以蒂部切断,再以组织铗夹闭残端创面,蒂部较粗者可采用尼龙绳套扎根部后实施电切,钛夹夹闭残端[2]。对待平坦无蒂病变息肉<2cm患者,可将正常黏膜、病变息肉作常规圈套器电切除;若患者息肉较大,则需以负压吸引病变息肉之后,再作圈套电切除。最后,以氩气电凝处理或止血夹闭合创面。术后,患者卧床休息l~3d,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照组32例患者均采用肛门拖出式切除术治疗,游离全结肠、直肠,盆腔游离直肠时尽量接近直肠壁,避免产生盆腔自主神经损伤,进而将直肠远端游离至肛提肌平面,待直肠上、中部离断之后,远端肠管采用7号线实施缝合,暂不打结以备牵拉所需。其后实施肛门消毒、充分扩肛,从肛门插入一环钳,夹住7号线将直肠缓缓向外拖出,翻出肛外,肛门外齿状线上方1cm位置以闭合器离断直肠,回纳复位直肠残端、肛管,实施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回肠贮袋长度10~15厘米,以33号管状吻合器经肛门实施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骶前置引流管经由腹壁引出,部分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3个月后实施造口还纳术[3]。2组患者术后均将切除组织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患者组织标本边缘有无癌组织浸润。术后适当补液、止血,术后1个月复查,全面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是否存在病变复发、残留情况。

1.3观察指标

综合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手术指标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对各项手术指标作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开展2组患者手术疗效差异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本研究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6.8±1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4.2±9.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0.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8)d;相比对照组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7.9±13.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4.2±12.3)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7±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7±1.4)d。综上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本研究2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出血、其他脏器损伤等严重手术不良症状。2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患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2%,组内未见死亡患者。相比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共出现手术伤口感染2例(6.24%),术后麻痹性肠梗阻1例(3.12%),吻合口瘘患者2例(6.24%),术后并发症发生总率15.60%,组内未见死亡患者;综上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等因素,均相应导致了胃肠道负担的加重,由此也诱发了诸多结直肠疾病,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即为主要结直肠疾病之一,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干预,则易诱发出血乃至癌变的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亟待合理重视[4]。以往临床针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治疗,多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方案治疗,但需注意开放性手术治疗易产生较大的手术创伤,患者预后恢复时间较久,且易出现相应较多的并发症情况。尤其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会导致患者较强的痛感,进而持续影响到患者的进食及康复水平[5]。因此,如何合理择取一类即可以安全切除息肉,又能切实促进患者预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手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综合关注。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过程中,对内镜诊疗技术的应用更加娴熟,通过依托电子结直肠镜预先分析患者病变形态,进而合理选择适宜的治疗操作方案,极大提升了治疗精准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机体损伤程度。比如针对病变深度未超出黏膜下层的息肉,均可在镜下完整切除,甚至是局限于黏膜层的结直肠早期癌也可在内镜下完成切除,极大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6]。当然,内镜手术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需综合考虑息肉形状、部位、有无结蒂组织、性质等因素,通过内镜综合分析病变息肉情况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患者治疗更具针对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32例患者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组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情况,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预后康复水平较好。由此,进一步表明了内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价值,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伟,许海尘,薛绮萍等.老年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178例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2015,20(2):106-108.

[2]顾秀梅.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5):36-37.

[3]王亚儒,李超敏.结直肠次全切回肠与中下段直肠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2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8):648.

[4]李锦,孔令斌,黄志诚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3):196-201.

[5]李雅琳,占强.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3):139.

[6]陈晓飞,周继勇,马伟华等.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腺瘤性息肉29例[J].肿瘤学杂志,2015,21(5):443-445.

标签:;  ;  ;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