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501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自我概念和情绪调节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致力于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方式和自我概念对人际交往困扰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及人际交往困扰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表达抑制策略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优于男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女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低于男生。(2)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差异显著,农村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大于城市学生。(3)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困扰得分中独生子女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4)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困扰年级差异显著。(5)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6)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对人际交往困扰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情绪调节方式
  • 2.1.1 情绪的定义
  • 2.1.2 情绪调节的内涵
  • 2.1.3 情绪调节方式的现状研究
  • 2.2 自我概念
  • 2.2.1 自我概念的内涵
  • 2.2.2 自我概念的结构
  • 2.2.3 自我概念的功能
  • 2.2.4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
  • 2.3 人际交往困扰
  • 2.3.1 人际交往的定义
  • 2.3.2 西方人际交往理论
  • 2.3.3 国内的人际交往理论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 2.3.4 人际交往有关的测评工具
  • 2.4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 2.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情绪调节方式的相关研究
  • 2.6 本研究的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构想
  • 3.1 研究意义
  • 3.1.1 理论意义
  • 3.1.2 现实意义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对象
  • 3.5 研究方法及工具
  • 3.5.1 Gross 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
  • 3.5.2 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
  • 3.5.3 人际关系诊断量表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差异比较
  • 4.1.1 性别、子女状况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影响
  • 4.1.2 年级、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影响
  • 4.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比较
  • 4.2.1 性别、子女状况因素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 4.2.2 年级、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 4.3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差异比较
  • 4.3.1 性别、子女状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影响
  • 4.3.2 年级、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影响
  • 4.4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相关
  • 4.4.1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困扰及其各维度的相关
  • 4.4.2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及其各维度的相关
  • 4.4.3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自我概念及其各维度的相关
  • 4.5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与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
  • 4.5.1 情绪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困扰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4.5.2 自我概念对人际交往困扰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4.5.3 自我概念对情绪调节方式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4.6 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图
  • 5 讨论
  • 5.1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基本情况与差异分析
  • 5.1.1 性别及年级差异
  • 5.1.2 家庭背景、子女状况差异
  • 5.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 5.2.1 性别及年级差异
  • 5.2.2 家庭背景、子女状况差异
  • 5.3 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基本情况与差异分析
  • 5.3.1 性别及年级差异
  • 5.3.2 家庭背景、子女状况差异
  • 5.4 人际交往困扰与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的关系
  • 6 研究结论
  • 7 研究启示
  •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困扰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