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以德夯苗寨为例

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以德夯苗寨为例

论文摘要

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被学者们广泛提倡。近年来,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减少民族乡村社区居民贫困现象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促使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不足,首先分析了国外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国外的社区参与建立在参与决策和规划的基础之上,继而产生利益分配。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作者提出了我国的社区参与应该从参与利益分配促进参与决策;同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了民族乡村社区的4个主要利益主体居民、游客、政府、企业以及他们对存在问题的感知。然后,对德夯苗寨进行了实证研究,实地研究中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关键人物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评估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的现状;2)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的意愿及有效性;3)地方政府及企业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4)游客对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感知及评价。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论证了我国民族乡村社区获益是参与旅游发展的初衷和原动力,社区参与应从参与利益分配开始。最后,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两个理论基础出发,针对政府、企业、居民、游客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途径以及需要构建的机制。本文以居民为主,结合游客、政府、企业较全面的考察了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际中,作者收集到的信息、学到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提出的建议都可以供其它类似的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发展作为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背景
  • 1.1 我国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概况
  • 1.2 规划和发展下民族地区乡村人口的现状
  • 1.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 1.4 湘西自治州旅游发展的现状
  • 1.5 小结
  • 2 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来源
  • 2.1 概念
  • 2.1.1 社区
  • 2.1.2 社区参与
  • 2.1.3 原真性
  • 2.1.4 商品化
  • 2.2 社区参与理论
  • 2.2.1 参与决策
  • 2.2.2 参与利益分配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3.1 国外相关研究
  • 3.1.1 社区旅游规划方法
  • 3.1.2 社区参与的方式
  • 3.1.3 社区参与决策的程度
  • 3.1.4 社区参与的限制因素
  • 3.2 国内相关研究
  • 3.2.1 社区参与内容及方式
  • 3.2.2 社区参与的限制性因素
  • 3.2.3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案例分析
  •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
  • 4 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方案
  • 4.1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4.1.1 研究的内容
  • 4.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4.2.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4.2.2 参与观察法
  • 4.2.3 关键人物访谈法
  • 4.2.4 问卷调查法
  • 4.2.4.1 居民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 4.2.4.2 游客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 4.3 研究总体设计
  • 5 研究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历程
  • 5.1 调查地点概况
  • 5.2 旅游业发展历程
  • 5.2.1 德夯苗寨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
  • 5.2.2 德夯旅游业的发展
  • 5.2.3 德夯旅游业出现的问题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社区居民参与调查结果
  • 6.1.1 社区居民人口特征
  • 6.1.2 社区居民工作的类型及收入情况
  • 6.1.2.1 社居民主要工作的类型及就业时间
  • 6.1.2.2 从事与商业相关工作的社区居民的收入情况
  • 6.1.2.3 社区居民在企业从事雇佣工作的类型及收入情况
  • 6.1.3 社区居民对旅游所带来利益的感知及评价
  • 6.1.4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意愿及形式
  • 6.1.5 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评价
  • 6.1.6 小结
  • 6.2 游客游览调查结果
  • 6.2.1 游客人口特征
  • 6.2.2 游客动机分析
  • 6.2.2.1 游客类型和结伴方式
  • 6.2.2.2 游客活动类型及游客对活动重要性评价
  • 6.2.3 游客体验分析
  • 6.2.3.1 游客停留时间及游客期望
  • 6.2.3.2 游客满意度
  • 6.2.3.3 游客对存在问题的评价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 6.2.4 小结
  • 7 对策及建议
  • 7.1 政府
  • 7.2 企业
  • 7.3 村民
  • 7.4 游客
  • 8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图5
  • 附图6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宜兴乡村社区教育为例[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2].强化四种意识 发展乡村社区教育[J]. 新农村 2020(05)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构农民乡村社区认同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13)
    • [4].《乡村社区教育组织引论》[J]. 终身教育研究 2020(04)
    • [5].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6].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社区能力建设为视角[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7].“经营”而非“打造”:来自近年来台湾乡村社区营造案例经验的反思[J]. 小城镇建设 2015(12)
    • [8].乡村社区空间形态与建设发展模式浅析[J]. 城乡建设 2015(08)
    • [9].“迁弃聚集”式乡村社区——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变迁中的过渡形态社区[J]. 学周刊 2015(07)
    • [10].沙坝村城镇化乡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2)
    • [11].乡村社区发展思想及实践指导[J]. 中国果树 2020(06)
    • [12].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大家谈(一) “发展提升型乡村社区”社工介入方略[J]. 中国社会工作 2019(07)
    • [13].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对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启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2)
    • [14].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对大陆乡村自组织发展的启示[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3)
    • [15].基于内生式发展的乡村社区营建模式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9)
    • [16].市场与国家关系中的乡村社区模式研究[J]. 农业考古 2014(06)
    • [17].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新路径——以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实践为例[J]. 理论探索 2015(03)
    • [18].乡村社区户外休闲空间及其要素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9)
    • [19].法国小镇颁布奇怪禁令[J]. 高中生之友 2020(11)
    • [20].乡村社区的建构[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2)
    • [21].新型综合性农协的发展路径探析——以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为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12)
    • [22].传统与现代:从乡村抗争看大都会乡村社会的文化特性[J].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20(01)
    • [23].乡村治理创新——基于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考察[J]. 行政论坛 2012(03)
    • [24].乡村社区建设不宜大跃进[J]. 村委主任 2012(06)
    • [25].乡村社区营造与当下中国建筑学的改良[J]. 建筑学报 2012(11)
    • [26].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创业的模式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7].认同感在传统乡村社区中的作用——以梅州丰顺县建桥围为例[J]. 美术大观 2010(09)
    • [28].协同设计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2)
    • [29].变革与复兴:1989年后波兰批判性艺术与乡村社区文化振兴[J]. 民族艺术 2020(03)
    • [30].乡村社区协商的组织模式构建[J]. 新疆农垦经济 2018(04)

    标签:;  ;  ;  

    民族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以德夯苗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