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行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行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马俊安祝云

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菏泽274200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下段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9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逆行交锁髓内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依据Neer功能恢复百分评分法作膝关节功能指标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优良率较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下段骨折;髓内钉;锁定钢板;效果

本文所选取的98例股骨下段骨折病患,均为我院骨科门诊住院患者,临床治疗中分别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种方法,并通过临床疗效的观察对比,进一步探讨了适宜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现将治疗路径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门诊2012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98例股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16岁-78岁,平均年龄(48.5±6.2)岁。骨折原因:车祸22例,摔伤11例,重物砸伤8例,高空坠落4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性病患22例,女性病患27例,年龄19岁-79岁,平均年龄(47.4±5.8)岁。骨折原因:车祸19例,摔伤14例,重物砸伤7例,高空坠落5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未合并其他骨折类型。排除严重器质性并发症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49例患者均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患者于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取仰卧体位,进行股骨踝外侧切口,经股外侧间隔并有效显露股外侧踝,于股骨中立位牵引机制下,自股外侧下骨膜区插入AO微创内固系统,并于近端作切口处理露出接骨板,以推压手法和撬拨手法进行骨块的初步复位。运用长松质骨螺钉一枚,把骨板紧密贴附临时固定于股骨外踝区,达到牵引复位的目的。进而行患者患肢力线测量,确认正常并同健肢大致等长的情况下,取一枚皮质骨螺钉把接骨板紧附内固于骨折近端。手术2h-4h后,展开患者患肢被动功能锻炼,锻炼时间以患者耐痛度作适当选择,在骨痂形成之前,忌完全负重。

1.2.2对照组:49例患者均以交锁髓内钉实施治疗,患者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取仰卧体位,于髌韧带内侧行6cm左右切口约至胫骨上1cm处。以牵开器把髌韧带及髌骨作牵引拉张,露出股骨踝间窝,骨锥自交叉韧带起点5mm区域进针,骨髓开孔之后作髓腔插入,将髓内钉以逆行态势插入髓腔超骨折线9cm左右,经定位器定位实施骨折近、远端锁定,分别锁锁钉两枚,用可吸收线捆绑固定骨折碎骨。检查固定完好度,手术2d-4d后,展开患肢被动功能训练。

1.3疗效评定标准

院后随访患者6-10个月,运用膝关节Neer功能恢复评分法,以患者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自评等指标为依据,作综合评价。运用Merchan评分标准,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共分为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优秀:患者骨折全面愈合,患肢功能、外形等均恢复完全。良好:患者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骨折复位情况欠缺全面。差:骨折愈合畸形抑或未愈合,出现功能障碍,局部存在痛感。优良率=优秀+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指标数据录入spss18.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以(±)方差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P<0.05,即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活动能力、范围、疼痛度、稳定性、自评等各项指标可见,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较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1,详见表1。

2.2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优良率为95.92%,相比对照组75.49%的整体优良率,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对比显著,详见表2。

2.3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其中术后感染患者1例,骨折畸形、不愈合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44%,其中术后感染患者2例,骨折畸形、不愈合患者5例,内固形物断裂患者4例。术后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3讨论

股骨下段骨折是受暴力能量所导致的严重骨创伤,多为不稳定性和粉碎性骨折,同时因股骨松质骨较多及骨髓腔较大,患者骨折之后极易出现周边软组织粘连和局部血肿情况,导致创伤面愈合困难或愈合畸形等情况,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既往临床中常用交锁髓内钉进行股骨下段骨折治疗,具有方便易操作等优势,但是在应用该方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相应不足,如扩髓过程中易发生髓内静脉伤害、静脉脂肪粒堵塞、异位骨化等问题。

近几年临床针对股骨下端骨折患者开始广泛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方法集合了AO点接触与微创等优势,在加压钢板及骨螺钉有限的接触背景下,可有效依托钢板及螺丝的固定成角对抗扭转里,便于患者的骨折复位愈合,最大化保证了骨膜完整性,成为临床治疗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全新内固定方法系统,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也表明了临床中针对股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运用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应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且便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保障,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筱茜.股骨骨折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对疗效影响的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

[2]肖胜添.老年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9)

[3]吴祖荣.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20例临床发现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5)

标签:;  ;  ;  

股骨下段骨折患者行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