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佩,贾海琼,李飒飒,王莹,王莉莉[1](2022)在《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 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研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SES、SCSQ、ESCA、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 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 并且观察组GSE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分值显着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值显着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ESCA评分中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维度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GQOLI-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显着高于对照组(86.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并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
张德慧,门雪妍[2](2021)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很好地改善了患者临床各项生理指标,加强了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王黎明,王莹[3](2021)在《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相关代谢指标,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χ2=7.825,P=0.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分别为(25.37±4.55)μmol/L、(41.42±34.38)U/L、(61.18±30.66)U/L;对照组分别为(35.36±7.72)μmol/L、(63.46±25.28)U/L、(75.37±24.27)U/L,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tTBiL=7.051,tALT=3.267,tAST=2.295,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等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27.5%(χ2=7.031,P=0.008)。结论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王瑞婷,姜书娟[4](2021)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患者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SAS、SDS量表评分为(53.96±8.57)分和(58.72±9.13)分,焦虑、抑郁发生率为66.36%和59.09%;比较存在与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分度、确诊时间治疗信心、复发次数、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023,0.034;P<0.05)、受教育程度(OR=0.026,0.291;P<0.05)、家庭月收入(OR=677.223,237.936;P<0.05)、肝炎分度(OR=46.852,25.559;P<0.05)、确诊时间(OR=277.550,205.820;P<0.05)、治疗信心(OR=156.179,144.315;P<0.05)、复发次数(OR=0.004,0.004;P<0.05)均是影响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着降低,慢性肝炎问卷(CLDQ)评分较干预前显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分度、确诊时间及治疗信心是影响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
黄珍康,沈碧强,陈积[5](2021)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及干预后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150.35±11.66)分、生活质量评分(168.77±18.6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遵医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并促进其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应用价值较高。
林燕[6](2021)在《动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动态护理干预对行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0例,行动态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91.24±4.33)分,高于对照组的(88.69±5.93)分(P<0.05);心理状况(SDS与SAS)评分(40.39±5.61)、(40.44±6.44)分,低于对照组的(46.62±3.53)、(45.38±7.33)分(P<0.05);遵医行为各维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运用动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实现遵医行为有效改善,促进患者康复,让其对护理更满意。
吴雪,赵杰,李丽丽[7](2021)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肝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SF-36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AST水平高于参照组、TBiL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消除负性情绪,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同时还可改善肝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着,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朱芸华,夏莹[8](2021)在《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变化。结果研究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降低SAS和SDS评分,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这种护理理念可以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广泛应用。
马苓[9](2021)在《住院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筛查、转诊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范围流行,据估计2015年,全球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3.9%,2.57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定义为HBs Ag和/HBV DNA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1],但这部分病人中只有约10%被确诊,而在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病人中,仅5%实际接受规范治疗。我国乙肝感染者的诊治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中国有19%乙肝病人得到诊断,有约10%-11%的CHB患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2],其中仅1%-3%的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令人遗憾的是许多HBV感染者初次发现既被诊断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开展全民普查或高危人群的乙肝筛查可以发现更多需要治疗的病人,但需要耗费巨大的卫生资源,对于各国来说均是一件有挑战的工作。我国目前主要针对以下人群进行HBV筛查:献血员,婚检筛查,在进行有创检查、手术、输血前的住院病人。据卫生统计年鉴报道,我国2016年全年因各种病因住院病人总数约2.27亿,其中住院病人接受经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筛查人数巨大,如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从中可发现大量HBV感染者,遗憾的是这部分病人没有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和管理,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耽误患者病情。院内乙肝病人筛查、及时转诊,是发现需要治疗乙肝患者最经济、便捷的办法,并且额外的医疗投入小,但国内外这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从住院病人乙肝筛查为切入点,探索我国院内乙肝人群转诊、管理策略,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可行的模式。方法:统计2019年5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病人总数,筛查乙肝感染标志物人数,乙肝筛查率。应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发现初诊或未转诊的非肝病科HBs Ag(+)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协助完成转诊。结果:2019年5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医院总住院人次330,366人,乙肝感染标志物筛查总人次121,456人,总体筛查率36.76%,其中HBs Ag(+)总人数7,141人,阳性率5.88%;非肝病科住院人次323,558人,筛查HBs Ag人次118,401人,筛查率36.59%,肝病科住院人次6,808人,筛查HBs Ag人次3,055人,筛查率44.87%。由于院内肝病科乙肝病人已得到良好管理,所以我们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1,534名非肝病科HBs Ag(+)患者,对其转诊情况进行研究。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影响,其中有772名HBV感染者无法由肝病科医生进行健康教育,设置为未接受健康教育组;余下762名非肝病科HBV感染者在住院期间,有额外的肝病科医生进行一对一的乙肝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转诊,设置为健康教育组。首先,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方法,发现两组在年龄、性别、是否在内科相关科室住院的基线数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健康教育组,住院期间转诊率为40.3%(307/762),出院6-12个月后转诊率升高至61.3%(467/762);在未接受健康教育组,住院期间转诊率为38.3%(296/772),出院6-12个月后转诊率升高至46.6%(360/772);在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组转诊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0.3%vs.38.3%,c2=0.609,P=0.435);出院6-12个月后,两组转诊率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61.3%vs.46.6%,c2=33.142,P=0.001)。其次,我们将两组转诊成功患者进行汇总,按年龄段分为9组,分别为0-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90岁,我们发现不同年龄组之间转诊率高低存在统计学差异(c2=21.137,P<0.05),且两组转诊率较高组均在31-70岁组;与此同时,转诊成功与否与性别无关(c2=0.210,P=0.647)。非肝病科HBV感染者转诊率在内科相关科室及非内科相关科室间存在差异(c2=19.273,P<0.001);在男性患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50 U/L的患者转诊率更高(66.87%vs.51.57%,P=0.001)。结论:1.我院住院病人乙肝感染标志物筛查率为36.76%,HBV感染者转诊率偏低。2.肝病科医生对HBs Ag(+)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HBV感染者转诊率。3.非肝病科医生在提高HBV感染者肝病科转诊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秦榕,王辉,陈思瑾,黄芸,张志波,黄维康[10](2021)在《微信平台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应用微信平台干预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服药指导及随访,对照组给予纸质版健康宣教材料及电话随访,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护理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 1 临床评估 |
1.2.2. 2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 |
1.3.2 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 |
1.3.3 观察患者相关代谢指标 |
1.3.4 观察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相关代谢指标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5)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
3 讨论 |
(6)动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
2.2 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
2.3 遵医行为改善情况 |
2.4 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
3 讨论 |
(7)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
2.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
2.4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8)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健康教育: |
1.2.2 个体心理护理: |
1.2.3 集体心理护理: |
1.2.4 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发生率 |
2.2 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 |
2.3 护理干预后依从性 |
3 讨论 |
(9)住院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筛查、转诊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
2.2 中国在消灭乙肝方面所做努力 |
2.3 乙肝患者筛查、管理策略 |
2.4 乙肝患者进行转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
2.5 乙肝防控、诊治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 |
3.2 分组 |
3.2.1 健康教育组与未接受教育组基本资料 |
3.2.2 转诊成功亚组基本资料 |
3.3 主要研究内容 |
3.4 管理流程 |
3.5 人员责任分配 |
3.6 检测方法 |
3.7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乙肝筛查情况 |
4.1.1 我院乙肝总体筛查情况 |
4.1.2 各科室乙肝筛查情况 |
4.1.3 内科相关科室与非内科相关科室筛查情况 |
4.2 非肝病科HBV感染者转诊情况 |
4.3 影响非肝病科HBV感染者转诊因素 |
4.3.1 不同性别、年龄组转诊情况 |
4.3.2 内科相关科室住院与否对转诊率影响 |
4.3.3 ALT水平对转诊率影响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微信平台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赵晓佩,贾海琼,李飒飒,王莹,王莉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3)
- [2]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观察[J]. 张德慧,门雪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21)
- [3]全科医生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 王黎明,王莹. 中国校医, 2021(10)
- [4]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小组制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 王瑞婷,姜书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8)
- [5]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黄珍康,沈碧强,陈积.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7)
- [6]动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 林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3)
- [7]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J]. 吴雪,赵杰,李丽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S1)
- [8]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 朱芸华,夏莹. 心理月刊, 2021(13)
- [9]住院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筛查、转诊与管理[D]. 马苓.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微信平台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秦榕,王辉,陈思瑾,黄芸,张志波,黄维康. 云南医药,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