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绕流湍流仿真和系统特性识别

桥梁绕流湍流仿真和系统特性识别

论文摘要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978095),本文开展了桥梁绕流湍流仿真和系统特性识别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系统地阐述了工程中常用的湍流模型,总结了每种湍流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网格、Yplus值),为桥梁计算风工程湍流仿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分析了标准k -ε湍流模型和剪应力输运(Shear-Stress Transports,SST) k -ω模型的模型特征和计算要求,并分别采用它们识别了桥梁断面的颤振导数。研究表明,基于合理的计算域和网格划分,这两种湍流模型均能较准确地识别桥梁断面的大部分颤振导数,但在个别颤振导数识别上存在趋势性的差别,表明SST k -ω模型在识别桥梁颤振导数上优于标准k -ε模型。3)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宽高比为4的固定矩形断面绕流场,并对压力分布进行了主分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主分量与脉动压力RMS分布一致。基于上下第一主分量形状,可确定其分离剪切流中主漩涡的平均脱落位置。基于第一阶主坐标时程,可获得矩形断面绕流的涡脱频率。矩形断面上下表面的主漩涡脱落主导了上下表面的压力脉动特征。同时开展了断面压力第一主分量的雷诺数效应研究,这将有助于进行桥梁断面绕流的雷诺数效应研究。4)基于桥梁断面不同振幅下的强迫振动,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其绕流场,对各工况下断面压力第一主分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断面迎风侧区域的压力脉动强度明显大于其它区域。该区域的压力分布与振动幅值存在非线性关系,它可能是引起气动力非线性的原因。5)基于Volterra级数理论和CFD方法识别了薄平板非线性气动力系统的一阶核,建立了反映薄平板气动力系统特性的离散时间气动模型。研究表明,由所建立的模型能快速获得单频或广谱位移输入下的气动力响应。由一阶Volterra核建立的非线性气动力系统模型还不足识别平板非线性气动力和扑捉其非线性特征,但本文工作是识别桥梁断面非线性气动力和研究其非线性特征的一种有益尝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湍流及模拟湍流的方法
  • 1.2 线性自激力模型及不足
  • 1.3 PCA理论
  • 1.4 Volterra理论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计算风工程基本理论与实现
  • 2.1 前言
  • 2.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3.1 直接数值模拟
  • 2.3.2 大涡模拟
  • 2.3.3 雷诺平均法
  • 2.3.4 分离涡模拟
  • 2.3.5 湍流模型及其适用性
  • 2.4 边界条件和离散方程求解
  • 2.4.1 边界条件
  • 2.4.2 近壁处理
  • 2.4.3 空间和时间离散
  • 2.5 与动网格技术和压力数据采集相关的宏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两种湍流模型的桥梁颤振导数识别研究及比较
  • 3.1 前言
  • 3.2 强迫振动时域识别
  • 3.3 算列
  • 3.3.1 研究对象及计算域网格划分
  • 3.3.2 运动及边界条件
  • 3.3.3 流场比较
  • 3.3.4 气动导数识别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固定矩形断面湍流流动的主分量分析
  • 4.1 前言
  • 4.2 PCA理论
  • 4.2.1 构造协方差矩阵
  • 4.2.2 主分量矩阵
  • 4.2.3 主分量的选择及数据重构
  • 4.3 矩形断面数值计算
  • 4.3.1 网格划分及相关设置
  • 4.3.2 基本参数
  • 4.4 矩形断面主分量分析
  • 4.4.1 主分量贡献率
  • 4.4.2 主分量分析
  • 4.4.3 再附点位置
  • 4.4.4 主坐标时程及压力重构
  • 4.5 主分量的雷诺数效应分析
  • 4.5.1 计算工况设置
  • 4.5.2 雷诺数效应分析
  • 4.6 结论
  • 第5章 运动桥梁断面湍流流动的主分量分析
  • 5.1 前言
  • 5.2 强迫振动数值模拟
  • 5.3 压力系数比较
  • 5.4 主分量分析
  • 5.4.1 贡献率分析
  • 5.4.2 压力主分量分析
  • 5.4.4 主坐标时程
  • 5.5 结论
  • 第6章 Volterra理论与平板非线性气动力系统识别
  • 6.1 前言
  • 6.2 Volterra理论简介
  • 6.3 Volterra核的辨识理论
  • 6.4 平板非线性气动力系统识别
  • 6.4.1 单位脉冲激励的实现
  • 6.4.2 计算参数设置
  • 6.4.3 一阶核的识别
  • 6.4.5 非线性气动力模型的验证
  • 6.5 小结
  • 结论
  • 1 本文的创新点
  •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可压壁湍流中基本相干结构[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0(01)
    • [2].磁流体湍流中的结构和能量传输[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0(01)
    • [3].单颗粒旋转对气体湍流变动影响分析[J]. 电子制作 2016(22)
    • [4].湍流[J]. 美术观察 2017(06)
    • [5].水下湍流连续相位屏生成的仿真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7)
    • [6].《湍流》[J]. 朔方 2013(11)
    • [7].低雷诺数沟槽表面湍流/非湍流界面特性的实验研究[J]. 力学学报 2020(06)
    • [8].拉萨光学湍流探空测量与模式分析[J]. 光学学报 2020(06)
    • [9].邹文楠:以新视角探索湍流问题[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05)
    • [10].湍流[J]. 影像技术 2009(06)
    • [11].低速修正的可压缩求解器对湍流模拟精度的影响[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11)
    • [12].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铅铋流体湍流抖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5)
    • [13].西北高原地区光学湍流的观测与分析[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S1)
    • [14].典型地区高空大气光学湍流模拟研究[J]. 光学学报 2016(05)
    • [15].湍流与活水[J]. 意林(少年版) 2018(10)
    • [16].间歇湍流的分数阶动力学[J]. 物理学报 2014(07)
    • [17].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湍流信号的仿真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2(05)
    • [18].不同排列粗糙元对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9)
    • [19].基于湍流猝发结构的离心泵内沙粒运动规律研究[J]. 流体机械 2014(11)
    • [20].近地面大气光学湍流空间相关特性的实验研究[J]. 物理学报 2015(11)
    • [21].湍流风场与地震激励联合作用下的风力机结构动力学响应[J]. 振动与冲击 2015(21)
    • [22].绿洲灌溉对垂直湍流热通量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20(06)
    • [23].湍流信号分析中小波基的对比和选取[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4)
    • [24].大涡模拟与直接模拟研究稀疏气固两相湍流规律综述[J]. 工程力学 2009(11)
    • [25].稳定分层湍流的大涡模拟[J].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10)
    • [26].避开飞机前方的湍流[J]. 国际航空 2008(04)
    • [27].格栅湍流风场风参数变化规律的风洞试验研究[J]. 实验力学 2019(03)
    • [28].基于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离心泵内沙粒冲蚀角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5)
    • [29].管道流的激光湍流相屏模型[J]. 中国激光 2013(10)
    • [30].高雷诺数壁湍流的研究进展及挑战[J]. 力学进展 2020(00)

    标签:;  ;  ;  ;  ;  

    桥梁绕流湍流仿真和系统特性识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