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浅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对

赵元富(泸州市打古中学四川泸州6460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9-038-02

新课标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然而,综观我们的课堂,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大多是对"技能"的追求远超于对"体验"的关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笔者认为,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是追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课堂,才是育人于"无声"的课堂。

一、体验后的劳动成果,充满生命力、多元放光

《劳动与技术》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老师往往以技术传授为第一目标,尤其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更是立竿见影。一节课尾声将至之时,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已然是硕果累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横空出世。但与此同时,不经意之间我们遗弃了本应该赋予学生的"价值观",使之变得模糊了。

的确,劳动成果的"生命"似乎是暗淡而又短暂的,稍纵即逝。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精美"作品只是课堂上的"附属品",只是我们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的短暂性"宠物"。课堂上学生或是兴趣所在--坚持到底,或是不得已而动之--草草了事;或是图一时所乐--半途弃之。以至于一旦课堂结束之后,那些所谓的"附属品"俨然成了一件件无人问津的"失宠品",被我们的学生随意丢在一边,更甚者成为教室里让人为之生厌的"垃圾品"--桌角下、讲台上、垃圾箩边,随处可见学生随之丢弃的"作品",教室可谓一片狼藉。作品不是"粉身碎骨"就是"高度残废",样子几乎全走了样,就是偶有幸存的那些`所谓的"精美作品",时过境迁,也被学生藏于角落无人问津。此"师者揪心,生者无意"之状况,有人不禁会感慨现在孩子的环保意识很差,任意丢弃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在劳动和技术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的思考:难道,这仅仅是孩子的环保意识出了问题吗?其实不然,在老师不遗余力教育下即使是环保意识很强的班级,也仍然无法改变那些失宠"作品"的命运--成为垃圾箩的"宠物",暗淡了原先的光芒,失去了制作的意义。这岂是一个环保能改变的呢?

凡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人所珍视。"而判断该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对事物投资的"情感"价值。试问,如果该"作品"只是"无情物",只是单一按着流程按部就班完成的一件手工制品,那么它本身的价值又何在?笔者认为,究其因是孩子缺少对"劳动成果"的认识,对其"价值"的一种忽视。让孩子重新赋予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价值",唯有"情感"的寄托,而"情感"为之有效的成长靠的是"体验"的累积。

1、审美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艺术"品味

在《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中涉及到有关制作的内容,其设计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把废旧东西通过巧手变成一件件可以欣赏的艺术品。然而,当废旧东西通过《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变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后的瞬间又被"打回原形"成为垃圾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失效,学生缺乏一种审美的"体验"。

2、探究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研究"色彩

探究性"体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个体或群体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来认识事物,探究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之中产生的一种满足和成功的感受。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我们在教学或实践操作过程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是农产品的种植中的"过早夭折"或"果实偏小"现象还是手工制作中"剪"或"折"的错误。关键是教师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选择"放任不管"或者"以言代行"还是"加以引导"。

3、创造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新"元素

《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于是乎,课堂就要打破传统的"唯书本"或"唯教师"观念,让学生追求一种创新的愉悦体验。

陶行知说:"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人。"在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尤显重要。

4、玩乐性"体验"--赋予劳动成果于"娱乐"效应

"玩乐"创造的轻松、欢快的气氛使后进学生摆脱紧张压抑的心情,轻松的学习。尤其会使后进学生较多地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劳动与技术》也崇尚我们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而有些"劳动成果"制作的本身意义就在于"玩"。

二、体验中的合作,呈现个性、兼和共性

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劳动与技术的课堂上尤显重要。"教育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活动。"笔者认为合作也是价值生命的体现,它的价值在于融入的是成功的体验、创新的体验。我们倡导的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一部分学生,更不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其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交换后就拥有多个的思想",在《劳动与技术》的课堂上,通过合作就可以实现"我有一种技能,你有一种技能,交互后就拥有多种技能"之态势。如果说技能劳动是为学生的个性而设,那么技能合作则是让学生可以个性与共性同舞,是特色与本色的起飞。

1、情感"体验"于制作过程中,直面沟通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中成功教育就是要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成功标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是发起者、参与者、受益者,他们将从中得到锻炼,获得许多宝贵的东西。但众所周知,学生本身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对于成功的"体验"也永远在极少数的同学身上流连忘返,也就更无法谈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了。因此就要进行交互式合作制作,采取三个一群,五个一簇,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这样的制作过程才有可能开展得生气勃勃。许多事实证明,处于同样境遇的人最容易沟通。同伴之间的心理距离最短,若能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收到情感"体验"效果。因为学生的操作不是处于独陷困境,而是在集体合作中商量进行。比如在《别致的小鞋》一课教学之中,鞋底比较难剪,可能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技术难题,而相比较而言,编织就显得轻松了,于是小组中可以进行难易分工。这样技术强的学生制作鞋底任务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技术能力差点的学生也能看到鞋子上的编织是由他们完成的,"成功"体验便也油然而生了。与此同时,合作制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劳动成果顺利完成时,学生相拥庆祝,这份成功传达着共同的快乐,这份成功里有着大家共同的快乐元素;而当劳动成果失败时,大家想方设法追究失败的原因,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或者使活动起死回生,或者不会那么轻易放弃,这对学生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共同情感"体验"的历程。

因此,让情感"体验"于合作制作中,便于学生沟通,在制作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体验",享受共同的"劳动价值"。

2、情感"体验"于成果展示中,展出个性

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在操作、设计能力方面常表现出超越教师想象的可喜情景。为此,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测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劳动与技术》中创造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创造的开展方式也是如此。譬如在教学中可结合学校主题活动进行实践操作。这既是对《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延续,也是检验学生将《劳动与技术》中所学技术进行运用实践的一次绝佳途径,而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能力。比如我在环保教育月期间,让学生发挥一技之长,规定在一个星期天内每人拿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而且又要体现"环保节能"的小制作,参加展评。最后,呈现的参展作品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女同学搜集家里的废布料--巧手绣挂件;利用白色泡膜--造"房子"……男同学利用废弃木料--造模型;运用火柴梗--完成"苗族姑娘挑水"贴画……展览桌上,琳琅满目的作品,令在场所有老师为之感叹。这一件件倾注学生智慧、极富创造力作品的个性展出,难道不正是对《劳动与技术》这"生命课堂"的有效见证与解读吗?学生不但从中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是个性的飞扬,更是为下次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总之,生命的课堂需要解读,深度的"体验"就是它的密码。只有以"儿童体验为圆点;以实践操作为特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社会生活为拓展点"的课堂,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贯穿的课堂,有生命的课堂。

标签:;  ;  ;  

浅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