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考工记》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历史上对其所做的研究也很多,但大部分是作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来传注、考证。现代学者、特别是设计史学者对这部书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对《考工记》的国别、时代和身份等问题的忽视,使得很多的研究不得要领。因此,我们有必要花费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基础。对历史问题的研究有很多困难,历史的真相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甚至歪曲。《考工记》正属于这样的情况,甚至从东汉开始关于《考工记》的很多真相便在学者们的争论中变得模糊不清了。我们在文章中综合古今很多学者的观点,然后加以分析,认为《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田齐变法、富国强兵的产物,是在齐法家思想指导之下完成的,是齐法家治国政策在手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有了这样一个认识,我们便确立了《考工记》所处的具体历史和社会条件,对《考工记》的设计研究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设计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领域,与时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具有密切联系,对设计思想的探讨不能脱离历史现实。本文分六部分,分别为:第一章绪论,说明《考工记》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章分别通过讨论齐国的历史以及将《考工记》与《管子》作比较,来确定《考工记》的国别、时代、性质;第三章《考工记》的“法和”一体论,分别讨论“法”之原则与“和”之原则,两者亦刚亦柔,反映了齐法家的特殊背景。“法”又分为选材以法、制作以法和检验以法三部分,从制作过程上对设计严格控制,并对《考工记》的设计本原论、目标论和方法论就有指导意义;第四章《考工记》设计本源论,主要讨论两个问题:谁创造了设计?如何设计?从“智者创物”、“制器尚象”、“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方面展开,主要采用文献释读的方法,从文献角度讨论设计的起源;第五章《考工记》的设计目标论,分为两部分:功能之善和道德之善。这主要是指攻伐类的兵器与礼乐类的器各因其不同的使用目的其设计目标也有所区别,前者注重功能,而后者注重社会伦理道德,但是总体来说两者的目标都可以归结为“良”;第六章《考工记》设计中的科学方法,分别讨论《考工记》中模度的使用,对摩擦力的认识与抗磨损设计以及伏兔(轐)、当兔的使用与减震。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考工记》是田氏齐国变法图强、称霸诸侯的产物,所以特别重视功利性、务实性,是后世中国务实设计思想的开端,并巩固发展了国家控制重要手工业的传统,是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这种务实思想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设计的选材、制作以及检验上都特别强调“法”,不容半点差池;但是由于齐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法家思想不能在这里得到彻底的实施,而是融合了许多其他学派的理论,所以我们在《考工记》看到很多法家痕迹的同时还看到很多其他学派的蛛丝马迹。比如一方面强调功能,另一方面又注重礼制;一方面强调严格明确的“法”,另一方面又注重温和宽松的“和”,所有这些都开启了中国设计思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