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是我国40种常用骨干中药材之一,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癌等,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也有很好疗效。为了科学合理地采收附子、减少其药用成分的损失,寻找更佳的附子种质资源,并拓宽其应用领域,综合开发和利用附子资源,本论文对附子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对不同时间采收的附子及相应的附片进行单位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的比较测试,以确定附子最佳的采收时间。2.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得到的野生附子和栽培附子附片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寻求更佳的附子种质资源,为附子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3.测定附子乙醇提取物、附子生物碱和非生物碱的除草活性,为附子在农业领域的利用奠定基础。研究内容与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记录不同采收时间所得附子的单位产量,并采用酸碱滴定法和HPLC,对不同采收时间所得附子及相应附片的总生物碱和乌头碱进行了含量测定,旨在对附子的最佳采收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15号采收附子产量最高,为109.10 g/㎡,附子和附片的总生物碱含量为10.680mg/g和4.422mg/g,附子和附片有毒生物碱乌头碱含量为0.041mg/g和0.0021mg/g。综合考虑附子产量、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含量和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三个因素,初步得出8月15号左右为附子的最佳采收时间。2.参照蔡宝昌等的新炮制方法,对野生附子和栽培附子分别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加工,并采用酸碱滴定法和HPLC,对野生附子和栽培附子以及其附片中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附子中所含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和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均比栽培附子中高,临床用药时要适当减少用量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栽培附子用药更安全。3.新法炮制与药典炮制都使附子的生物碱含量大幅度下降,但新法A和新法B加工后的附子,其生物碱的含量降低的幅度较低。这说明新法达到了既降低毒性,又减少内在成分损失之目的。初步证明新法炮制后的附子是安全的。传统的附子炮制方法,生物碱含量损失有的高达93%,因此,建议附子在炮制工艺上改革使用新方法来减少附子用药量。4.以黄瓜、小麦、油菜、黑麦草、紫花苜蓿、反枝苋等6种植物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附子乙醇提取物、附子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三部分的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三部分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尤其是附子生物碱的除草活性最高,在供试浓度为30 mg/ml、50mg/ml下,附子总生物碱对6种供试植物种子主根和主茎的抑制率均高于78%和90%。因此,对附子进行无公害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