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分离与分析及控制杂合单株低育性基因Osfbox的功能研究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分离与分析及控制杂合单株低育性基因Osfbox的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创造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是研究目的基因功能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不仅破坏了插入位点的基因功能,而且因为7-DNA序列已知,使得被破坏的基因序列的分离相对简单和快捷。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还因其在水稻基因组中相对随机的分布规律,成熟的转化体系,稳定的后代遗传,简单的遗传背景,被广泛地用于水稻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T-DNA侧翼序列的分离对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应用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大量的T-DNA侧翼序列来分析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进而明晰农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机制;另一方面,根据侧翼序列提供的基因信息,我们可以广泛地开展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本研究中,我们采用PCR扩增对突变体的阳性情况进行了检测,利用TAIL-PCR的方法成功地分离T-DNA侧翼序列,分析了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了T-DNA插入位点序列的DNA物理特性和碱基组成特征。根据已有的侧翼序列,我们还开展了反向遗传学的研究,得到了一个杂合低育性的突变体,在细胞学水平观察了突变体败育的原因,并对控制突变性状的候选目标基因Osfbox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T-DNA上的GAL4/VP16基因区段为标记,对9024个转基因植株DNA进行了PCR扩增阳性检测,扩增结果表明7862为PCR阳性,阳性率为87.1%。2.利用TAIL-PCR的方法,本人成功的分离得到了5100条水稻T-DNA侧翼序列,其中2609条可以准确的定位在水稻基因组上,定位率为51.2%。联合课题组其它五位同学的侧翼序列,课题组共有侧翼序列30577条,定位率为51.5%。3.无论是从T-DNA标签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密度来看,T-DNA都偏爱于插入到水稻中长度较大的染色体上,且插入密度与染色体大小显著正相关(r=0.74,P<0.01)。在同一染色体上,T-DNA的分布更倾向于插入到远离着丝粒的染色体末端,且与染色体区段上的全长cDNA数目显著相关(r=0.70,P<0.01)。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极度地偏向于不插入到转座子相关序列中(SR=—34.0)。在水稻的基因区域中,我们发现T-DNA偏爱于插入到上游1kb区(SR=12.8)和下游500bp区(SR=10.3)而趋向于不插入到编码区(SR=—13.2).但在基因的编码区内,我们并没有发现T-DNA在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存在偏爱性(χ2=2.81,P=0.09)。4.T-DNA在不同“分子功能”的基因中同样也存在着分布的偏爱性(χ2=93.5,P<0.000001);偏向于插入到“Antioxidant”(SR=6.07)和“Catalytic”(SR=3.79)两类功能基因中,偏向于不插入到“Nutrient reservoir”,“Enzymeregulator”,“Transcription regulator”和“Ligand binding and carrier”(SR值介于—2.1到—3.8),而在其它的五类功能基因中基本上呈一种随机分布的状态。5.我们分析了本室和来源于其它三家研究单位的水稻T-DNA插入位点前后各1kb(共2001bp)序列(ISNS)的弯曲度的平均值,并以随机提取的2000条长度在2001bp的序列作为对照。弯曲度图的结果显示:随机序列的弯曲度值表现为杂乱的曲线。而本室提取的ISNS的弯曲度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序列的—200bp到200bp这一序列区间内弯曲度值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型变化,在—200和200位置为波谷。最大值波峰分别出现在约—10和10的位置,且在0,即T-DNA插入位点陡然的下降出现一个相对低值.在其它研究单位提取的ISNS中我们同样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6.对不同ISNS的GC含量分析后我们认为GC含量的高低不是T-DNA插入位点的主要特征。但对ISNS和随机提取序列的GC skew和TA skew分析发现:两组ISNS的GC与ZA skews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92).GC与TA skew曲线在插入位点位置出现交叉,且两种skew的值在插入位点都约为0;在-800到0的这段序列里,GC skew值表现为正值,且在-200到-100位置达到最大值,与之对应的是TA skew值为负值,但也是在同样位置达到最小值;在0-800区域内我们也发现了对应的结果,GC skew值表现为负值,TA skew值表现为正值,且在200到100位置碱基的分布出现极度的不均衡情况。在对照序列的结果中并没有发现这些特征。7.在我们的T-DNA插入群体中,同一插入位点的T-DNA串连重复普遍存在,正向重复,头对头反向重复和尾对尾反向重复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9.9%,10.5%和25.4%,40.9%的单株中至少存在着一种以上的串连重复形式;载体骨架序列带入到水稻基因组中的情况同样突出,左右边界带入的载体骨架序列单株比例分别达到了49.6%和29.7%。8.对一个T-DNA插入位点位于第六染色体上的f-box基因3’UTR内的突变体开展了反向遗传学的研究,发现T-DNA杂合单株表现为半不育,但T-DNA阴性和纯合单株均育性正常,类似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PCR扩增结果显示突变表型与T-DNA插入位点满足严格的共分离关系。目标基因被命名为Osfbox。9。Osfbox在TIGR中的编号为LOCOs06g06050,基因全长4441bp。KOME提供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信息(AK065478):cDNA的总长度为3723bp,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一个包含720个氨基酸的蛋白,在第15—63氨基酸位置存在一个F-box domain,390—469氨基酸位置为Cysteine-containing LRR profile结构域。10.细胞学观察结果发现雌雄配子发育的受阻共同导致了T-DNA杂合单株的低育性。我们在小孢子的四分体时期开始发现绒毡层的降解出现了滞后。大、均能通过减数分裂时期,但在随后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受阻,最(?)小孢子母细终导致败育。11.对10个典型的水稻籼粳品种的Osfbox基因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籼粳品种之间的碱基变异共有18处,其中12处发生在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的前648bp范围内。在基因的编码区,我们只发现了粳稻基因型存在2处缺失,导致两个位点粳稻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产生了3个串连谷氨酸和1个甘氨酸的缺失。12.全生育期表达谱芯片和RT-PCR结果显示Osfbox是一个组成型表达基因,在雌雄蕊中的表达量稍高。RT-PCR的结果还表明在三到八期幼穗中,四期的幼穗中Osfbox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尔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原位杂交的结果也显示直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四分体,Osfbox都有较强烈的表达,但液泡化花粉期后花药中基本检测不到基因的表达。13.Osfbox基因编码的蛋白专一地定位在细胞核中。

论文目录

  • 缩写名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水稻基因组研究
  • 1.1.1 水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注释
  • 1.1.2 基于时空表达模式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 1.1.3 基于突变体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 1.2 几种T-DNA插入侧翼序列的分离方法
  • 1.2.1 对热不对称交错PCR
  • 1.2.2 反向PCR
  • 1.2.3 质粒拯救
  • 1.3 主要的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研究单位及侧翼序列数据库介绍
  • 1.4 农杆菌介导的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和分布特征
  • 1.4.1 T-DNA在水稻中的整合结构和形式
  • 1.4.2 水稻中T-DNA插入位点分布和序列特征
  • 1.5 水稻杂种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1 亲本间的遗传分化与杂种不育的关系
  • 1.5.2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不育的细胞学基础
  • 1.5.3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型
  • 1.5.4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基因及广亲和基因的定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转基因植株的DNA抽提及PCR阳性检测
  • 3.2.2 转基因植株的T-DNA插入侧翼序列分离及测序
  • 3.2.3 T-DNA侧翼序列分析方法
  • 3.2.4 不同研究单位的水稻T-DNA侧翼序列的收集
  • 3.2.5 水稻各组织总RNA抽提,检测及反转录
  • 3.2.6 不同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3.2.7 不同基因型单株的育性考察和细胞学观察
  • 3.2.8 不同水稻籼粳品种的Osfbox基因序列比较
  • 3.2.9 组织原位杂交
  • 4.结果与分析
  • 4.1 T-DNA插入突变体库植株的PCR阳性检测
  • 4.2 T-DNA侧翼序列的分离
  • 4.3 侧翼序列的分析
  • 4.3.1 侧翼序列的分类
  • 4.3.2 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分布
  • 4.3.3 T-DNA在水稻各条染色体上的分布
  • 4.3.4 T-DNA在水稻基因组各区域中的分布
  • 4.3.5 T-DNA在水稻不同功能基因区域内的分布分析
  • 4.3.6 T-DNA插入位点附近的特殊一级序列结构
  • 4.3.7 T-DNA插入位点附近的弯曲度变化
  • 4.3.8 T-DNA插入位点附近的碱基组成
  • 4.4 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特性
  • 4.4.1 T-DNA的末端整合位点
  • 4.4.2 T-DNA与水稻基因组DNA的连接序列
  • 4.4.3 水稻基因组中的T-DNA重复构象
  • 4.4.4 转基因水稻中的T-DNA边界之外的载体骨架序列
  • 4.5 杂种低育性基因Osfbox的功能分析
  • 4.5.1 杂种低育性突变体的获得
  • 4.5.2 雌雄配子失活共同导致了杂种的低育性
  • 4.5.3 突变体中T-DNA插入在Osfbox基因3'UTR区域
  • 4.5.4 Osfbox基因是一个全生育期组成型表达的基因
  • 4.5.5 不同水稻品种中Osfbox基因的序列比较
  • 4.4.6 Osfbox基因的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内
  • 4.4.7 寻找与Osfbox蛋白互作的水稻Skp1蛋白编码基因
  • 5.讨论
  • 5.1 高效T-DNA侧翼序列分离体系的建立
  • 5.2 T-DNA标签在水稻基因组中的非随机分布
  • 5.3 T-DNA插入位点附近序列的弯曲度和碱基组成
  • 5.4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概况
  • 5.5 水稻基因组中T-DNA的复杂结构
  • 5.6 植物中已有的f-box基因功能报道
  • 5.7 Osfbox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探讨
  • 5.8 02Z15BG67的T-DNA杂合单株低育性的其它可能原因
  • 6.总结与展望
  • 附录:部分试验的详细步骤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分离与分析及控制杂合单株低育性基因Osfbox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