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米仓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米仓山,转换带,科技论坛,地应力,公路学会,竖井施工,通风竖井,雅西,地温,运营管理
米仓山论文文献综述
王眉灵[1](2019)在《米仓山隧道为何能抢“C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初,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在四川举行,该论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主办,云集了全国隧道专家。此次论坛上,不仅开设了米仓山隧道专题论坛,参会的60余名“大咖”还从成都驱车数百公里,到川陕界参观米仓山隧道。$(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12-17)
姜照勇,王成武,曹锋[2](2019)在《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七里峡龙背石成因分析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峡峡谷发育于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主要岩性为绿灰色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生物灰岩薄层或透镜体。峡谷龙奥陶系上统宝塔组灰岩,发育龟裂纹构造,俗称龙背石。该组岩性及厚度比较稳定,龟裂纹特征清楚,易于识别。岩石学特征和层内构造分析表明,宝塔组灰岩为广阔的宁静内陆棚浅海沉积,龟裂纹构造的成因并非暴露地表、沉积物干燥收缩形成的收缩缝,而是在上覆层厚度不大的水—沉积物界面之下处于塑性和弱固结状态下,由于泥质胶体脱水和灰泥凝集,体积缩小而形成。(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3](2019)在《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米仓山早寒武世地层的物源区母岩,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主要来自东北汉南古陆和(或)西北摩天岭古陆(碧口地块)。然而,仙女洞组的岩相古地理等确定的物源方向并不支持。灰色泥岩和灰色灰岩,发育水平层理,沉积环境为泻湖;灰色厚层鲕粒灰岩等(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和鲕状交错层理)、沉积环境为鲕粒滩;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和砾屑灰岩等,发育滑塌构造,沉积环境为碳酸盐斜坡。区域古地理指示,沿福庆-正源-大两-杨坝-桥亭一线向北东方向,沉积水体逐渐变深,古地理由泻湖、鲕粒滩逐渐过渡为碳酸盐斜坡。交错层理恢复的古潮流指示,潮流主要为西北和西南方向。重矿物组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以花岗岩和变砂岩、泥岩为主。综合分析表明,仙女洞组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碧口地块和西南康滇古陆的花岗岩、变质砂岩和变质泥岩,且经历再旋回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彪,杨鑫[4](2019)在《嘉陵源头水 米仓山中茶》一文中研究指出摊凉、杀青、做形、干燥、提香……工人往来穿梭,设备有序运转,一片片新茶从流水线上滑落,茶香沁满整个车间……从3月至今,位于旺苍县叁江镇的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10万级无菌包装车间已连续运转150余天。“春茶上市以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米仓山(本文来源于《广元日报》期刊2019-08-21)
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5](2019)在《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氧同位素(δ~(18)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有机碳库(DOC)和海洋分层理论,结合不同古海洋微生物种属碳分馏特征,描述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和有机质生产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中获取的碳氧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原始性,对研究区古海洋环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δ~(13)C_(org)明显富集轻碳同位素(~(12)C)显示强烈的负异常,分布在-34.032‰~-29.537‰,属于L型无定形有机质,且更富集轻碳同位素;δ~(13)C_(carb)明显富集重碳同位素(~(13)C),分布在-1.21‰~3.64‰;氧同位素δ~(18)O分布在-8.94‰~-3.5‰;研究区南北部碳氧同位素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与南部西河乡剖面相比,北部宁强铁锁关和两河村剖面的碳同位素具较高的δ~(13)C_(org),偏正的δ~(13)C_(carb)和高的δ~(13)C_(carb-org),且δ~(13)C_(carb)与δ~(13)C_(org)呈明显的解耦关系而与δ~(13)C_(carb-org)线性相关;牛蹄塘组页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海侵过程中藻类、化能自养、甲烷细菌、甲烷氧化菌等特殊的古海洋微生物种属分布或活动强度与上升洋流、海洋分层的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韩瑀萱,冷希乔,严金秀,张睿[6](2019)在《米仓山特长隧道竖井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长深埋公路隧道通常采用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竖井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型式,其施工难度大、设备投入多、安全管理风险高。文章结合巴桃高速米仓山特长隧道深大竖井的建设案例,对环保区深大竖井的施工技术、施工配套设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米仓山特长隧道通风竖井采用短段掘进、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的混合作业法施工,施工配套设备主要包括井架、提升设备、钻孔设备和出碴设备等,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张睿,陶力铭,江俊杰,邓如勇[7](2019)在《米仓山隧道联络风道支护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米仓山地下风机房联络风道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资料,提出取消二次衬砌的支护优化方案,并采用大型数值计算软件对联络风道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联络风道开挖之后围岩的位移和应力变化,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及偏心距,论证了联络风道取消二衬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隧址区围岩较好时,可以进行喷锚支护并取消二次衬砌,同时增加原有设计的喷射混凝土厚度,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6期)
曾诗卉,赵志芳,陈琪[8](2019)在《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为给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个示范案例,本文以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米仓山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该地区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两期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分别圈定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人工因子)和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自然因子),监测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分析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换趋势为人工因子转自然因子,主要类型为耕地转林地。通过选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岩性坚硬度,坡度,水资源,气候降水和人文因素进行驱动力分析发现,米仓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推动下的人口减少是直接动因。该成果可为保护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刘德华,赵超,何宗强[9](2019)在《川陕四县区15部门携手保护米仓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刘德华 通讯员赵超 何宗强)3月29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宁强县以及四川省南江县、旺苍县检察机关、森林公安、水务部门和辖区内的保护区管委会等15个生态司法、执法部门齐聚旺苍县,经研讨达成《米仓山腹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意见》(下称《意见》)(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04-02)
唐协,林国进,何佳,安俊吉,周雄华[10](2019)在《米仓山隧道深大竖井建井新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目前公路行业面临的大直径竖井建设缺乏相关规范支撑和竖井主要采用复合式衬砌及单行掘砌作业带来的工序复杂、建井速度慢、缺乏相应施工机械配套和安全性较差等难题,通过吸收煤矿深大竖井主流支护与掘砌技术,结合公路运营情况考虑送风井与排风井分设或通过中隔墙合设的布置方式,在公路行业现有支护与掘砌技术的基础上,对米仓山隧道通风竖井进行多方案研究,最终选定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单井布置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安全快速地建成净直径9 m、深431.8 m的深大竖井。工程实践表明:1)在同等通风面积下双井工程量要小于单井工程量,但由于其配套施工设备造价高,单井造价要低于双井造价; 2)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在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优于复合式衬砌及掘砌单行作业方式,可作为公路深大竖井建井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大竖井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撑和为规范的修订积累经验。(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9年02期)
米仓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峡峡谷发育于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主要岩性为绿灰色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生物灰岩薄层或透镜体。峡谷龙奥陶系上统宝塔组灰岩,发育龟裂纹构造,俗称龙背石。该组岩性及厚度比较稳定,龟裂纹特征清楚,易于识别。岩石学特征和层内构造分析表明,宝塔组灰岩为广阔的宁静内陆棚浅海沉积,龟裂纹构造的成因并非暴露地表、沉积物干燥收缩形成的收缩缝,而是在上覆层厚度不大的水—沉积物界面之下处于塑性和弱固结状态下,由于泥质胶体脱水和灰泥凝集,体积缩小而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米仓山论文参考文献
[1].王眉灵.米仓山隧道为何能抢“C位”[N].四川日报.2019
[2].姜照勇,王成武,曹锋.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七里峡龙背石成因分析及地质意义[J].西部探矿工程.2019
[3].张英利,贾晓彤,王宗起,王坤明,陈木银.米仓山地区早寒武世仙女洞组古地理和沉积物源分析[J].地质学报.2019
[4].张彪,杨鑫.嘉陵源头水米仓山中茶[N].广元日报.2019
[5].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韩瑀萱,冷希乔,严金秀,张睿.米仓山特长隧道竖井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9
[7].张睿,陶力铭,江俊杰,邓如勇.米仓山隧道联络风道支护设计优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8].曾诗卉,赵志芳,陈琪.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9
[9].刘德华,赵超,何宗强.川陕四县区15部门携手保护米仓山[N].检察日报.2019
[10].唐协,林国进,何佳,安俊吉,周雄华.米仓山隧道深大竖井建井新法[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