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的篇章衔接功能

象似性的篇章衔接功能

论文摘要

最早把衔接与连贯作为理论概念进行探讨的语言学家是韩礼德和哈桑,他们在《英语中的衔接》(1976)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认为语篇连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上下衔接,二是符合语域的要求。连贯作为一个术语被引入语言学已有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研究:如,Halliday和Hasan等从街接出发、Danes和Fries等从主位推进模式出发、de Beaugrande和Dressler等从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出发、van Dijk和Kintsch等从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和命题的角度出发、Widdowson等语言学家则考虑到参与者的相互作用和理解,从相邻对、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进行研究。此外,一些语言学家(Givón和张韧弦)还以重复为基础,对连贯程度做了深刻研究。尽管这些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都不能充分说明连贯处理的心理过程。本文认为连贯是一种广义的语义关系,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小句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衔接可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两种:显性衔接指篇章表层结构上的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语法手段与重复、同义、上义和搭配等词汇手段;隐性衔接指篇章深层结构上的认知衔接手段,它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过程密切相关,包括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认知语境推导等手段。20世纪40年代,美国符号学的创立者、著名哲学家皮尔斯区分了三种符号:象似符、标记符和象征符。三者因任意性程度的高低而彼此不同。近二十年来,认知功能语言学家挑战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提出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这种联系是有充分理据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这种自然关系叫做象似性。篇章连贯的实现不仅是显性衔接机制作用的结果,也受到隐性衔接机制的影响。显性衔接机制和隐性衔接机制是一个矛盾对立体,是研究篇章连贯的两种不同的视角,因此它们之间并非绝对对立,而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篇章的连贯。本文主要从篇章的深层结构出发,从映像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三个方面论述语言的象似性如何作用于篇章的连贯。映像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或外形与其所指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映像象似性可分为语音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语音象似性指的是语言形式(或者说语音)与其所指内容之间存在理据。篇章中的语音象似性不仅可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创造出新的意境,而且可以产生特殊的视听效果,达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视觉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的排版与其所表达的意思之间存在某种象似关系。视觉象似性使篇章在形式上更加新奇,在内容上更易理解。篇章中的拟象象似性指的是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可据的,也就是说,句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关系。在拟象象似性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种象似性在篇章连贯中的作用:顺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以及距离象似性。拟象象似性是沟通篇章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对篇章的衔接与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象似要假隐喻而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这一点正是它与映像象似、拟象象似有所区别的地方。隐喻象似将隐喻归于象似的范畴,从而使隐喻进入到语言符号理据性的研究领域,论文从象似的角度对隐喻的篇章连贯功能作了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TECHNICAL TERMS RELATED TO THE STUDY
  • 1.1 TEXT
  • 1.1.1 Beaugrande & Dressler's Definition of Text
  • 1.1.2 Halliday and Hasan's Definition of Text
  • 1.2 COHESION
  • 1.2.1 The Concept of Cohesion
  • 1.2.2 The Development of Cohesion
  • 1.3 COHERENCE
  • 1.4 ICONICITY
  • CHAPTER 2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OF RESEARCH
  • 2.1 DEVELOPMENT OF ICONICITY THEORY
  • 2.1.1 The Stage of Two Theories at a Deadlock
  • 2.1.2 The Stage of Saussure
  • 2.1.3 The Stage of Post-Saussure
  • 2.2 CLASSIFICATION OF ICONICITY
  • 2.2.1 Peirce’s Classification of Iconicity
  • 2.2.2 Haiman’s Classification of Iconicity
  • 2.2.3 Other Relevant Classification of Iconicity
  • 2.3 ICONICITY AS A COHESIVE DEVICE IN TEXT COHERENCE
  • CHAPTER 3 IMAGIC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3.1 ORAL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3.2 VISUAL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CHAPTER 4 DIAGRAMMATIC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1 SEQUENCE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1.1 Temporal Sequence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1.2 Logical Sequence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2 MARKEDNESS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3 QUANTITY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4.3.1 Coherent Function of Using Less Linguistic Signs
  • 4.3.2 Coherent Function of Using More Linguistic Signs
  • 4.4 DISTANCE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CHAPTER 5 METAPHOR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5.1 THE BASIC CONCEPT OF METAPHOR ICONICITY
  • 5.2 METAPHOR ICONICITY IN TEXT COHERENCE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认知语言学视域中隐喻的象似性及其教学意义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2].论网络语言象似性[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 [3].基于认知模式的位移句法象似性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 2019(01)
    • [4].象似性特征在儿童文学中的体现[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11)
    • [5].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语言中的数量音义象似性[J]. 海外英语 2015(14)
    • [6].诗学象似性视角下对鲍勃·迪伦60年代诗歌的情感解读[J]. 北方文学 2019(36)
    • [7].浅谈象似性在英汉双宾结构中的体现[J]. 语文学刊 2015(06)
    • [8].《越人歌》情感的诗学象似性解读[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6(04)
    • [9].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词汇学习[J]. 知音励志 2017(01)
    • [10].从象似性视角看微信语符[J]. 北方文学 2016(26)
    • [11].汉语中的句法象似性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24)
    • [12].商业译名的认知相似性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23)
    • [13].浅析商标的象似性修辞[J]. 明日风尚 2017(16)
    • [14].语言线性结构之象似性分析——以Middle Eastern Bazaar为例[J]. 青春岁月 2017(05)
    • [15].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多维认知研究[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7(04)
    • [16].《语言中的象似性》述评[J]. 南开语言学刊 2013(02)
    • [17].论广义象似性[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06)
    • [18].英汉语的顺序象似性:对比与翻译[J]. 东方翻译 2010(03)
    • [19].“情感、形式、意义”与诗学象似性的构建[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06)
    • [20].英汉政治演说中顺序象似性的认知对比分析——以习近平主席、奥巴马总统的政治演说为例[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21].讨论英文歌词象似性语言应用原则与科学性[J]. 现代交际 2015(11)
    • [22].英汉语言的数量音义象似性[J]. 黑河学院学报 2016(01)
    • [23].《黄帝内经》语篇顺序象似性与翻译的连贯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1)
    • [24].广义标点符号用法的象似性解释[J]. 信息化建设 2015(08)
    • [25].语音象似性探新[J]. 英语教师 2015(09)
    • [26].距离象似性与英语语言交际[J]. 语文学刊 2009(08)
    • [27].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6)
    • [28].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内涵[J]. 考试周刊 2010(21)
    • [29].汉英象似性研究的不足与出路[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02)
    • [30].浅论话语礼貌的距离象似性[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象似性的篇章衔接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