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论文摘要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影响着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进而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构建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文化建设特别是如何实现政治文化转型,是比较政治学在当代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亦是本课题重点探讨的主题。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根本方法,辅之历史分析法、综合比较分析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境遇分析为切入点,对中国政治文化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前提,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探索了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内容及实现途径。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政治文化和转型的定义,并科学界定了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转型的涵义,分析了政治文化的内在结构,阐述了政治文化的功能,探讨了政治文化转型的方式,政治文化转型分为短时期激进式转型(即革命)和长时期渐变式转型(即改革)两种形式,而本文所研究的政治文化转型方式主要是改革式的政治文化转型。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基础条件和特征,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虽然存在一些积极因素,但必定带有时代的烙印、局限与不足,因而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也往往是两极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利和之弊的两重性,概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从传统的层面、从现代的层面和从现实的层面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性,探讨了其转型的目标:从民本理念走向以人为本、从家长本位走向民主政治、从人治思想走向法治思想、从集权观念走向分权观念、从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从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从追求激进观念走向寻求渐进观念。根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主要脉络,以科学的执政理念统领发展、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本文探索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实现途径,即调节公民的社会政治心理、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村民自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一) 政治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其转型方式
  • 1. 政治文化的含义与内在结构
  • 2. 政治文化的功能
  • 3. 政治文化转型的概念及其方式
  • (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研究方法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演变的历史境遇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条件及两重复性分析
  • 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基础条件和特征
  •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两重性分析
  • (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 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 2.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性和实现途径
  • (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性
  • 1. 社会经济基础性质的变化是其转型的根本原因
  • 2. 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利益群体的配置需求
  • 3. 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 (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 1. 从民本理念走向以人为本
  • 2. 从家长本位走向民主政治
  • 3. 从人治思想走向法治思想
  • 4. 从集权观念走向分权观念
  • 5. 从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
  • 6. 从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
  • 7. 从追求激进观念走向寻求渐进观念
  • (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主要脉络和实现途径
  • 1. 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主要脉络
  •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实现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消费空间扩张及现代化转型[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24)
    • [2].新时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转型的关系研究[J]. 南方论刊 2019(05)
    • [3].英国小册子论战中的现代政治转向及其启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9)
    • [4].中国五年规划的治理现代化转型[J]. 中国战略报告 2016(02)
    •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对我国文化的建设[J]. 明日风尚 2017(07)
    • [6].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开放[J]. 文理导航(上旬) 2019(06)
    • [7].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困境——《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札记[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10)
    • [8].新时期客家体育的现代化转型发展研究[J]. 运动精品 2018(04)
    • [9].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的路径研究[J]. 知识经济 2012(02)
    • [10].晚清民国时期长辛店古镇的现代化转型——基于“公共领域”的探讨[J]. 史志学刊 2018(03)
    • [11].市场监管现代化转型的几点思考[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9(11)
    • [12].文化自觉视阈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4)
    • [13].政府购买服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J]. 理论视野 2018(09)
    • [14].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初探[J]. 继续教育研究 2017(11)
    • [15].论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现代化转型[J]. 青年探索 2014(03)
    • [16].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内在机制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7].文明的道路:“礼失求诸野”[J]. 同舟共进 2009(03)
    • [18].地方警察行政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进路[J].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6)
    • [19].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制度模式探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10)
    • [20].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启示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 [21].晚清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J]. 财经研究 2014(06)
    • [22].社会现代化转型对社会资本的影响[J].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8)
    • [23].中国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的影响因素[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21)
    • [24].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J]. 世纪桥 2017(07)
    • [25].浅谈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J]. 商场现代化 2016(12)
    • [26].保险科技发展背景下的保险监管现代化转型[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10)
    • [27].中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演进脉络[J]. 人民论坛 2019(19)
    • [28].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5)
    • [29].论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科学论断的再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06)
    • [30].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县级财政农业支出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标签:;  ;  ;  ;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