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氧化能力豆类的筛选及其黄酮类物质消化吸收效果的评价

高抗氧化能力豆类的筛选及其黄酮类物质消化吸收效果的评价

论文摘要

豆类是植物性食物中唯一能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富含较多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与维生素等。此外,豆种中还蕴涵着大量的如黄酮类、酚类等抗氧化物质,用不同的提取、加工方法能高效的释放出其中高含量的抗氧化物质。利用东北几种豆类研究和开发制定功能的抗氧化物质是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黄酮类和酚类物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东北几种主要豆类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抗氧化物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铁氰化钾还原等方法研究豆类的抗氧化性能,并对黑豆提取物的体外消化吸收效果的初步评价。其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以绿子叶黑豆,大红袍红小豆,花芸豆,白芸豆,合丰大豆,垦4大豆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提取其中的抗氧化物质,以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确定了最佳提取剂为酸化丙酮。其中黑豆中总黄酮含量高达2.1528 mg/g,高于其他几种豆类。红小豆中总酚类含量达到4.3418 mg/g,高于其他几种豆类。2.几种豆类均有一定的清除·OH、·O2-、·DPPH的能力和相应的还原能力。四种体外抗氧化性体系中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黑豆和红小豆的整体抗氧化能力大于其他几种豆类。除对·DPPH的清除能力外,黑豆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抗氧化物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3.黑豆及其豆浆提取物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黑豆和黑豆提取物对氨基肽酶活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小肠细胞中的酶可以使原来的以苷形式存在的黄酮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甙元(黄豆甙元、黄豆黄素及木黄酮)被吸收,而大分子的黄酮类物质(异黄酮苷、黄豆黄甙和染料木素)不能或很难被小肠细胞吸收或通过Caco-2细胞所形成的细胞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豆类的营养价值及特点
  • 1.2 豆类中植物化学物的营养价值及研究现状
  • 1.2.1 黄酮类物质及其研究现状
  • 1.2.2 总酚类物质及其研究
  • 1.2.3 其他植物化学物及其研究现状
  • 1.3 豆类植物化学物的提取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现状
  • 1.4.1 自由基
  • 1.4.2 植物化学物中抗氧化物质的种类
  • 1.4.3 植物化学物抗氧化作用的机制
  • 1.4.4 食品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及特点
  • 1.5 豆类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 1.6 食物的生物利用率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主要路线
  • 第二章 六种豆类中抗氧化物质的测定及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预处理
  • 2.2.2 样品的脱脂方法
  • 2.2.3 样品提取液的制备
  • 2.2.4 总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 2.2.5 总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6 豆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儿茶素标准曲线
  • 2.3.2 大蒜素标准曲线
  • 2.3.3 各种豆类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
  • 2.3.4 各种豆类的总酚类物质含量
  • 2.3.5 子叶和豆皮中总黄酮和总酚物质的测定
  • 2.4 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结果
  • 2.4.1 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2.4.2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2.4.3 对DPPH 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2.4.4 对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豆提取物中黄酮物质生物利用率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细胞整体性测定结果
  • 3.2.2 细胞悬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 3.2.3 黑豆提取物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黑豆及其豆浆提取物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体外消化对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酮类物质抗氧化研究进展[J].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8(02)
    • [2].保健品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20(12)
    • [3].果蔬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4].西番莲果皮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J].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1)
    • [5].红柄白鹃梅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02)
    • [6].新疆天山花楸黄酮类物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制[J]. 生物加工过程 2015(04)
    • [7].醇回流法提取苎麻根中黄酮类物质的优化[J]. 作物研究 2014(04)
    • [8].黄酮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合成生物学制造[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S1)
    • [9].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2)
    • [10].金银花中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0)
    • [11].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红花中的黄酮类物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2].洋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光谱实验室 2013(06)
    • [13].不同地区茶叶黄酮类物质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研究[J]. 广东化工 2014(07)
    • [14].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综述[J]. 中国乡村医药 2014(21)
    • [15].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芡实叶中黄酮类物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9)
    • [16].基于微波提取法的茼蒿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 [17].几种桑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J]. 中国蚕业 2009(04)
    • [18].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04)
    • [19].华南忍冬不同器官中黄酮类物质的定位与定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析[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4)
    • [20].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野生与栽培柴胡中黄酮类物质比较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11)
    • [21].~1HPLC法测定白子菜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7)
    • [22].枇杷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3(04)
    • [23].羟丙基-β-环糊精与五种黄酮类物质的包合作用[J]. 化学研究 2011(01)
    • [24].菠萝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 [25].红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不同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7)
    • [26].乙酸镁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黄酮类物质的促进研究[J]. 菌物学报 2017(08)
    • [27].荸荠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抑菌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6)
    • [28].薄荷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 [29].胡枝子中化学成分及黄酮类物质提取与分析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2)
    • [30].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22)

    标签:;  ;  ;  ;  

    高抗氧化能力豆类的筛选及其黄酮类物质消化吸收效果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