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及其生态恢复研究

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及其生态恢复研究

论文摘要

过去20多年的恢复实践显示,恢复浅水湖泊清水状态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必须治本的观点,生态恢复是其核心内容。论文依托滇池“863”生态恢复示范工程,通过室内模拟、野外调查和工程实践研究了浅水湖泊的生态类型及如何进行浅水湖泊生态恢复。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不同生态类型湖泊的模拟实验,揭示出实验条件下水生植物生长与湖水、间隙水、沉积物营养盐浓度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变化规律;(2)研究了不同生态类型湖泊的生态特征差异;分析了草型、藻型湖区的生态特征差异及其指标体系;(3)提出了浅水湖泊五大阶段的生态演替模式,并划分出浅水湖泊的八大生态类型;(4)提出了一整套浅水湖泊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取得了清洁湖泥吹填技术恢复浅水湖泊直立陡岸带的初步成功。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浅水湖泊的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浅水湖泊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2 不同生态类型浅水湖泊的实验室模拟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 各模拟系统不同时期的表观特征
  • 2.3 上覆水中DO、pH、Eh、甲基橙碱度、酚酞碱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2.3.1 日变化
  • 2.3.2 季节变化
  • 2.4 上覆水中营养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分析
  • 2.4.1 日变化
  • 2.4.2 季节变化
  • 2.5 模拟系统间浮游植物的种类差异
  • 2.6 利用水质指标对模拟系统进行R型聚类分析
  • 2.7 沉积物及其间隙水营养盐特征研究
  • 43--P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7.1 间隙水中PO43--P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4+-N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2.7.2 间隙水NH4+-N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
  • 2.7.3 间隙水营养水平对上覆水的影响
  • 2.7.4 水生植物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 2.7.5 沉积物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8 本章结论
  • 3 不同生态环境环境状况浅水湖泊生态特征的调查研究
  • 3.1 太湖贡湖湾调查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调查样点设计与样品测定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云南滇池湖滨池塘调查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调查样点设计
  • 3.2.3 研究方法及水质测定
  • 3.2.4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4 滇池西岸两类典型湖区生态特征的差异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样点设计与样品测定
  • 4.2.1 样点设计
  • 4.2.2 样品的采集、测定
  • 4.3 水质特征对比
  • 4.4 沉积物特征对比
  • 4.4.1 沉积物含水率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2 沉积物孔隙度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3 沉积物烧失量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4 沉积物pH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5 沉积物Eh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N垂直分布特征对比'>4.4.6 沉积物NH4+-N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7 沉积物形态磷含量分布
  • 4.4.8 形态磷垂直分布特征对比
  • 4.4.9 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关系
  • 4.4.10 滇池西岸湖滨区样点水质数据聚类分析
  • 4.4.11 滇池西岸湖滨区样点沉积物数据聚类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5 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划分研究
  • 5.1 湖泊生态状态的演变
  • 5.1.1 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5.1.2 湖泊生态状态演变的机制
  • 5.1.3 湖泊生态演替实例
  • 5.1.4 湖泊生态状态的演变过程
  • 5.2 湖泊类型划分现状
  • 5.3 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划分
  • 5.3.1 划分原则
  • 5.3.2 划分依据
  • 5.3.3 生态类型划分
  • 5.3 不同浅水湖泊生态类型的特征
  • 5.4 生态类型划分对浅水湖泊生态恢复的指导
  • 5.4.1 判断湖泊生态状态
  • 5.4.2 指导物种选择
  • 5.4.3 指导恢复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滇池福保湾陡岸带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实践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研究区位置
  • 6.1.2 自然环境
  • 6.1.3 社会环境
  • 6.1.4 生态环境
  • 6.1.5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 6.2 生态恢复技术方案
  • 6.3 技术路线
  • 6.4 示范工程东II生态恢复区简介
  • 6.5 东II生态恢复区工程前后水质动态变化
  • 6.5.1 监测样点布设及监测频率
  • 6.5.2 数据处理
  • 6.5.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6.6 东II生态恢复区工程前后底泥理化指标的变化
  • 6.6.1 研究方法
  • 6.6.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6.7 滇池福保湾吹填修复区水下地形的演变研究
  • 6.7.1 研究方法
  • 6.7.2 不同时期地形特征
  • 6.7.3 吹填后工程区泥面高程变化及分析
  • 6.8 工程区水生植被恢复
  • 6.8.1 工程区水生植被恢复情况
  • 6.8.2 工程区沉水植被恢复的思考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浅水湖泊生态类型及其生态恢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