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面论文-李伟,丁志峰,孙伟家

间断面论文-李伟,丁志峰,孙伟家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断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圈,地震光照成像法,间断面,青藏高原东南缘

间断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丁志峰,孙伟家[1](2019)在《利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演化等动力学问题以及该区域的深部孕震机理,本文使用位于该区域内的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的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采用地震光照成像法获取了岩石圈间断面的结构,并讨论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西薄东厚,其中:滇缅泰地块腾冲火山附近最薄,约为60 km,其较薄的岩石圈可能是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造成的;扬子地块岩石圈厚度从四川盆地向南逐渐减薄,特别是四川盆地下方最厚,可达190 km左右;滇缅泰地块腾冲火山下方150 km深度左右探测到明显的间断面,该间断面可能是腾冲火山原始岩浆源的位置即岩浆源。本研究所得结果 "印支地块与滇缅泰地块结构的连续性"进一步为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造成腾冲火山低速物质向东溢出的结论提供了地震学证据。此外,研究区域最北端的剖面显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内带在50—250 km深度范围及其上方地壳内存在明显的局部高速异常,其不均匀分布特征可能与二迭纪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底侵及中新生代以来多期次构造活动有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R.Q.Zhang,Y.Wu,Z.Y.Gao,Y.Y.V.Fu,L.Sun[2](2019)在《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上地幔间断面结构:腾冲板内火山起源和扬子克拉通西部岩石层拆沉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两个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的上地幔过渡带结构。结果显示,与红河断裂东侧地区相比,断裂以西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埋深均下沉。两个间断面的同时下沉可用过渡带上方的上地幔温度的横向变化来解释,推测红河断裂可能深至上地幔顶部,将印支和华南板块分开。红河断裂以西腾冲火山地区下方,其过渡带厚度接近于全球平均值,暗示该板内火山不是源于过渡带内停滞板片的脱水作用,而是与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在上地幔较浅深度发生的板内撕裂有关。在扬子克拉通西部地区,660-km间断面明显下沉,导致过渡带增厚达20km。这种增厚可能反映过渡带内存在岩石层拆沉残留,因而温度要低,而岩石层拆沉可能与上覆软流圈地幔的侧向流有关。此外,我们还发现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下方过渡带厚度基本接近于全球平均值。(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19年04期)

陈一方[3](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现今的构造活动被认为是正在进行中的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碰撞的结果。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隆升及其深部过程,是了解大陆碰撞变形与演化机理的关键。基于地质或地球物理观测的研究,众多地球科学家提出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不同的物理模型,主要可分为挤压增厚、构造挤出、下地壳流动、拆沉及地幔上涌、印度板块俯冲或双向俯冲等。近年来通过面波成像、接收函数反演或联合反演、地震环境噪声以及走时层析成像等方法探测表明,力学性质较软的高原内部速度偏低,具有克拉通属性的阿拉善与鄂尔多斯反之,表明东北部克拉通对青藏高原物质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但已有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岩石圈范围内的速度结构、间断面结构、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因研究尺度的限制、数据分布的不足或缺少绝对速度结构的支持尚难以满足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需求,所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变形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第四纪以来鄂尔多斯地体受上地幔东南方向的拖拽和青藏高原东北缘不断扩张的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运动。阿拉善地体在周缘大型断裂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整体缓慢向东运动,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地体会聚。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边界带是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其成因被认为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幔对流所致。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1739年平罗8级强震。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对理解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张的动力学模型及强震机理与预测极为关键,但目前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及其边界带区域的地震学观测资料相对较少,所以该区域深部地震学证据的获取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利用中国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及祁连台阵部分流动台站所记录数据,其观测时间分别为2013-2015和2016-2017年。台站覆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台间距为~35 km或~15 km。通过采用接收函数的叁维共转换点迭加技术,获取了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阿拉善块体以及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结构,试图进一步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和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间深部变形关系这两个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的工作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1)阿拉善块体的Moho面深度在45-50km之间,北祁连断裂和昆仑断裂之间的Moho深度为50?55 km,松潘甘孜块体内部地壳厚度为~70km。在雅布赖山以北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大约在100km的深度,从北至南到阿拉善块体南端LAB的深度逐渐从100km变深至150km。在祁连造山带的北边界下方LAB最深为~180km,而中祁连块体的岩石圈厚度明显小于东北缘地区的其他地块且只有~100km。同时,在北祁连断裂下方存在明显的莫霍面错断,龙首山断裂和北祁连断裂之间地壳厚度较薄且在龙首山北边的Moho面上方存在连续的正震相界面,中祁连的岩石圈已进入北祁连造山带下方。2)基于岩石圈间断面成像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造山带下方存在岩石圈范围内的被动俯冲及东北缘地区有局部地壳的缩短和增厚迹象,它们都是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运动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受到坚硬的阿拉善块体阻挡后的远端效应。这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3)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壳内间断面结构差异明显,位于两块体构造边界之间的银川河套盆地Moho深度大于两侧地块;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成层性好,壳内康拉德界面信息清晰可见;鄂尔多斯西边界以东60-70km范围内Moho间断面从东至西逐渐变深;以37.5°N为界,鄂尔多斯内部地壳厚度逐渐变深,康拉德界面逐渐变浅;鄂尔多斯地体北端康拉德界面强度明显低于其中部,下地壳厚度呈相反趋势。4)根据间断面成像证据进一步确定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分属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同时,我们猜测贺兰山以西70-80km范围内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北段均存在局部地壳发生增厚变形的可能性。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技术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间断面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已有的各向异性观测可知青藏高原东北缘有显着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各向异性强度较大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延迟时间高达0.4 s和1.6 s。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Ps转换震相的到时随反方位角有余弦变化特征,S波接收函数相比P波接收函数入射角更大,台站下方的射线路径更长,当其在各向异性较强的区域中传播时不同反方位角转换震相到时的延迟时间会更加明显。接收函数时深转换是将其转换震相到时归位于地下发生转换的界面深度,所以各向异性引起的不同反方位角到时偏差会直接影响对深度的判断。在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区域,S波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到时延迟引起的对深度成像的影响难以忽略不计。所以,如何避免地下介质中各向异性对接收函数成像的影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各向异性介质中S波接收函数走时校正的思路与过程,发展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校正方法,通过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下进行正演计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论述及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研究可知:5)我们发展的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的方法,成功的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对齐不同反方位角接收函数的Moho面和LAB的转换震相走时。6)各向异性走时校正能够加强单台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可追踪性,能量增强的迭后转换震相在时深转换后更利于对界面深度的识别与判断;在考虑叁维成像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对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胡锦锋[4](2019)在《地幔660-km间断面和D”间断面的精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幔转换带和D”层分别是联系上下地幔、核幔的纽带,对于认识整个地幔的组成与演化、板块深俯冲及地幔对流等地球深部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层析成像等结果显示,板块俯冲、地幔柱上涌等地幔对流过程在抵达转换带底部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部分板块可以继续俯冲进入下地幔,甚至最终抵达核幔边界的D”层,并可能与D”层的大低剪切波速省(LLSVPs)发生相互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相应区域存在的波速间断面,即660-km间断面和D”间断面的速度结构,为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性质等提供约束,进而加深对板块深俯冲及其动力学影响的认识。本文使用S-to-P(SdP)转换波来约束Izu-Bonin俯冲带下方660-km间断面的锐度等性质。获取的地震记录显示了 2个清晰的SdP震相,通过正演模型的拟合本文认为该区域的660-km间断面十分尖锐(~5 km厚),符合林伍德石分解为钙钛矿和镁方铁矿的相变。而在~720 km深处可能存在一个相对缓和(~20 km厚)的间断面,其成因可能是俯冲的玄武质洋壳下沉到该位置并发生石榴石到钙钛矿的相变。本文分析了采样自Perm Anomaly(俄罗斯下方的低剪切波速省)东部边缘的Scd和SKS-SKKS-SKKKS地震数据,找到了该区域D”间断面、各向异性和高速异常体共存的证据,验证了俯冲板块挤压低波速省的动力学模型。正演拟合的结果显示,D”间断面的深度位于核幔边界上方约250~300 km处,剪切波波速跃变达到2~3%,其矿物物理解释为在古俯冲板块存在的情况下钙钛矿到后钙钛矿的相变。结合区域俯冲历史,本文认为Perm Anomaly东缘的很可能受蒙古-鄂霍次克洋和古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深俯冲影响。综上,本文的观测结果至少在局部区域支持了板块的深俯冲,并揭示了俯冲板块与低波速省的相互作用伴随了 D”层的强烈挤压变形。(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伟[5](2019)在《利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不仅反映了现今地球深部的构造特征和相互关系,而且提供了深部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可靠信息和有效约束。岩石圈内部结构尤其是间断面结构是认识地球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关键途径之一,若能精细刻画这些间断面,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地幔对流、板块运动以及岩石圈演化等地球动力学过程。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的过渡带,地震活动频发,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间断面结构有助于认识该区域构造演化等动力学问题及该区域的深部孕震机理。本文使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项目的流动地震台站所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采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包络莫霍面的深度及地球岩石圈的厚度,并讨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云南地区(经度97~°~106~°范围内),在每一条剖面上,可以看出莫霍面的深度呈现西薄东厚的趋势,而继续向西到达扬子板块的西部莫霍面的深度则又呈减小的趋势;在南北方向上(从C剖面到A剖面),莫霍面深度由C剖面的30-40km逐渐变化到B剖面的40-50 km,A剖面的莫霍面同样处于40-50 km左右,在纬度25~°左右存在莫霍面深度的过渡带;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厚度西薄东厚,其中滇缅泰块体腾冲火山附近最薄,约为60 km,其较薄的岩石圈厚度可能是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造成的;扬子块体岩石圈厚度从四川盆地向南是逐渐减薄的,特别是四川盆地下方最厚,其岩石圈厚度可达190 km左右。滇缅泰块体腾冲火山下方150 km深度左右探测到明显间断面,其可能是腾冲火山原始岩浆源的位置即岩浆源。本研究印支块体与滇缅泰块体结构的连续性进一步为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造成了腾冲火山低速物质向东溢出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发现深度范围50-250 km的局部高速异常和复杂的间断面结构(剖面A)可能暗示此处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所在的位置,其上方不均匀分布的高速异常体可能是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岩浆以侵入岩和底侵岩的形式保存在不同的深度引起的,与后期区域构造活动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黄河[6](2019)在《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密集台阵接收函数研究上地幔间断面起伏》一文中研究指出410km间断面(‘410’)和660km间断面(‘660’)是上地幔中最主要的两个间断面,二者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受到上地幔‘410’间断面之上高、低速异常分布影响时,两个间断面的转换震相到时及深度会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该特征对于分析和推断研究区地幔热流、板片俯冲等动力学机制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位于青藏、阿拉善、华南以及鄂尔多斯几大块体汇聚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个块体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该区域深部结构十分复杂,长期伴随着剧烈的内部物质活动,其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全球范围上地幔间断面分布性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密集宽频带流动台阵收集到的大量波形资料,对该区域上地幔间断面分布性质展开进一步讨论。本研究主要利用喜马拉雅一期架设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的150个宽频带密集流动台站收集到的80000多条原始数据,采用接收函数格点迭加方法提取上地幔‘410’和‘660’间断面转换波到时,参考Iasp91全球一维模型、全球S波叁维模型和Crust1.0拼接得到的区域叁维模型的平均模型以及Lei和Zhao层析成像结果中的区域叁维模型,由射线追踪方法估算出了该区域的‘410’和‘660’间断面深度。重点结合前人层析成像手段得到的波速扰动结果,对该区域上地幔中的高低速异常以及大地幔楔(Big Mantle Wedge)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间断面产生的P410s和P660s转换震相到时较全球模型预测的值都滞后,P410s和P660s到时差比全球模型计算结果存在大约1s的延迟,地幔转换带(MTZ)较全球模型加厚。(2)研究结果中P410s和P660s到时的同步滞后和该区域叁维速度层析结果中发现的青藏高原物质东向运移形成的上地幔低速异常一致。(3)结合前人层析成像结果,本研究中‘660’间断面的明显下降及其导致的MTZ增厚,同层析成像结果提出的该区域可能存在大地幔楔模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但是受资料所限,无法对大地幔楔模型的具体形态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未来期望通过大量可靠的数据资料对该区域间断面分布性质开展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期刊2019-04-01)

柯讯[7](2019)在《首次发现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团队日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国际同行开展合作,首次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千米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科学(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26)

柯讯[8](2019)在《地幔间断面成因研究获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板块构造学说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石,刻画了岩石圈的基本运动学特征,而地幔对流理论则为理解板块运动规律提供了动力学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地幔对流模式的研究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分歧主要集中于全地幔对流和上下地幔分层对流两个模式。近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2-19)

黄河,沈旭章,刘旭宙[9](2018)在《利用密集台阵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间断面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地幔存在的410km(‘410’)和660km(‘660’)深度间断面是上地幔最主要的两个间断面间,其在全球不同区域埋藏深度和横向变化情况对于解释地幔对流模式、板块迁移特征及物质成分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10’间断面通常被视为(Mg,Fe)_2SiO_4从α相变到β相变的转换面,‘660’间断面则被视为γ-(Mg,Fe)_2SiO_4到钙钛矿和镁方铁矿的转换面。‘410’间断面在热柱幔区呈现正的克拉铂龙斜率而出现向下偏走趋势,反之,‘660’间断面在热柱幔区时向上偏走。因此,(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叁)——专题24:地幔和地核:结构、动力学、物质和化学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期刊2018-10-21)

李文兰,周元泽,崔清辉[10](2018)在《南海地区下方660 km间断面附近速度结构的地震学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南海受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向碰撞以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此外,菲律宾海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北向漂移和俯冲也可能影响其构造活动(姚伯初等,2004)。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密集台站记录的高质量波形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南海地区下方地幔转换带速度结构的重要保证(郑秀芬等, 2009)。由于地球内部存在速度和(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期刊2018-10-21)

间断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两个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的上地幔过渡带结构。结果显示,与红河断裂东侧地区相比,断裂以西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埋深均下沉。两个间断面的同时下沉可用过渡带上方的上地幔温度的横向变化来解释,推测红河断裂可能深至上地幔顶部,将印支和华南板块分开。红河断裂以西腾冲火山地区下方,其过渡带厚度接近于全球平均值,暗示该板内火山不是源于过渡带内停滞板片的脱水作用,而是与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在上地幔较浅深度发生的板内撕裂有关。在扬子克拉通西部地区,660-km间断面明显下沉,导致过渡带增厚达20km。这种增厚可能反映过渡带内存在岩石层拆沉残留,因而温度要低,而岩石层拆沉可能与上覆软流圈地幔的侧向流有关。此外,我们还发现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下方过渡带厚度基本接近于全球平均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断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丁志峰,孙伟家.利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震学报.2019

[2].R.Q.Zhang,Y.Wu,Z.Y.Gao,Y.Y.V.Fu,L.Sun.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南缘上地幔间断面结构:腾冲板内火山起源和扬子克拉通西部岩石层拆沉约束[J].世界地震译丛.2019

[3].陈一方.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9

[4].胡锦锋.地幔660-km间断面和D”间断面的精细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李伟.利用地震光照成像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间断面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6].黄河.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密集台阵接收函数研究上地幔间断面起伏[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9

[7].柯讯.首次发现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N].中国矿业报.2019

[8].柯讯.地幔间断面成因研究获进展[N].中国科学报.2019

[9].黄河,沈旭章,刘旭宙.利用密集台阵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间断面性质[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叁)——专题24:地幔和地核:结构、动力学、物质和化学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2018

[10].李文兰,周元泽,崔清辉.南海地区下方660km间断面附近速度结构的地震学探测[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2018

标签:;  ;  ;  ;  

间断面论文-李伟,丁志峰,孙伟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