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焰
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411228
【摘要】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8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牵引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4.24±1.57)天,护理满意度为92.50%。观察组的骨牵引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在临床上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的骨牵引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fractureoftibiaandfibula.Methods:Selectourhospital80casesoftibiaandfibulafracturepatientsasresearchsubjectsweretreatedlifeinFebruary2012--2015August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of40patients.Inwhichagroupofpatientstakingconventionalcareapproach,calledthecontrolgroup,theimplementation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anothergroup,calledtheobservationgroup.Then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skeletaltractiontimeandcaresatisfaction.Results:theaveragebonetractiontim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34.24±1.57)days,thenursingsatisfactionwas92.50%.Thetimeandnursing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fracturesofthetibiaandfibula,intheclinicalpracticetotakecomprehensivenursingcaneffectivelyreducethepatients'bonetractiontime,improvenursingsatisfaction,isworthyofextensivepromotion.
[Keywords]:Tibiaandfibula;fracture;clinicalnursing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目前该病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跟骨骨牵引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跟骨牵引时间较长,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胫腓骨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2月-2015年8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跨度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42.50±0.75)岁。
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跨度为(25-68)岁,平均年龄为(45.35±1.25)岁。
两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算,能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休息、预防感染以及输液等方面,较为基本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正常的康复环境。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述:
(1)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详细讲解跟骨牵引治疗术的治疗原理,具体的治疗方法、优点以及大致的治疗周期,使患者对疾病有具体的了解,并且要告知患者在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2)心理护理:护理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根据交流的结果,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鼓励、支持患者,并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且配合患者的家属,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使其可以用平和松弛的心态接受护理。
(3)日常护理:对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关护理,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叮嘱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日常饮水量,促进排尿,从而避免便秘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并且注意保暖,适时进行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骨牵引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表示均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X?检验。患者平均骨牵引时间的表示使用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平均骨牵引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2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6.57±2.98)天,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4.24±1.57)天。由此可见,观察组的平均骨牵引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治疗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0%-15%。一般性闭合复位法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跟骨骨折牵引固定术,能够有效提高骨折复位的满意度,而且优质的术后护理,对于术后骨折部位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忽略了患者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地提高,临床护理模式已经开始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处处体现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综合护理模式就是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3]。在健康教育方面,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通过对患者强调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在心理疏导方面,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护理的依从度[4]。
综合护理模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为现代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护理理念与方法,有效缩短了术后的牵引治疗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率,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5]。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观察组的平均骨牵引时间为(34.24±1.57)天,护理满意度为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在临床上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的骨牵引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1):2234-2236.
[2]王贻芳,范广丽,孙佳等.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58-60.
[3]张钟方.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50,153.
[4]孙文菊.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6-27.
[5]王丽君,王雅萍,杨美滋等.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J].中医正骨,2013,25(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