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论文题目: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黄勇

导师: 张志南

关键词: 小型底栖生物,海洋线虫,生态学,分类学,粒径谱,南黄海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2003年1月在南黄海鳀鱼越冬场22个站位所采集的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对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的环境、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YT)和粉砂质粘土(TY)为主,沉积物的粒级和组分影响着沉积物中有机质和叶绿素a的含量和分布。在南黄海沉积物表层(0-2cm)和次表层(2-5cm)中,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是0.399±0.179mg/kg和0.211±0.141mg/kg。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609±0.812mg/kg和0.959±0.581mg/kg。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是一致的,表明两者是同源的,即两者均由底栖藻类和由浮游藻类沉降而来。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5%±1.12%。对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有机质、含水量和黏土含量进行的Spearman’s相关分析表明,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 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Nematoda)、底栖桡足类(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介形类(Ostracoda)、双壳类(Bivalvia)、腹足类(Gastropoda)、腹毛虫(Gastrotricha)、动吻(Kinorhyncha)、涡虫(Turbellaria)、蛇尾(Ophiuroidea)螨类(Halacarida)、水螅虫(Hydrozoa)、端足类(Amphipoda)、异足类(Tanaidacea)和涟虫(Cumacea)等15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954±289ind/10cm~2,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为831±247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87.1%。底栖桡足类居第二位,丰度为42±27ind/10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4.4%。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是1054.2±491.0μg dwt/10cm~2和9487.8±4415.0μg dwt/10cm~2·a。文中对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与国内外其它海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的数值与国内其它海域的数值接近,处在同一个数量级。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1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

1.1 前言

1.2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

1.2.2 国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

2.1 前言

2.2 国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

2.3 国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

3 底栖生物粒径谱

3.1 粒径谱的概念和特征

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3 粒径谱研究的意义

4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海域、材料和方法

1 研究海域

2 取样方法

3 样品分选和记数

4 线虫的封片和测量

5 沉积环境因子的测定

6 统计分析和检验

6.1 多变量分析与检验

6.2 联系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6.3 群落多样性分析

6.4 分布/图形分析

第三章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和海洋线虫生态学的研究

1 沉积环境因子的分析

1.1 结果

1.1.1 水深与水温的变化趋势

1.1.2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类型

1.1.3 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有机质和含水量的分布

1.2 各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1.3 结论

2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2.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

2.1.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丰度

2.1.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生产量

2.2 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

2.2.1 垂直分布

2.2.2 水平分布

2.3 讨论

2.3.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2.3.2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2.3.3 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的比较

2.3.4 线虫与桡足类数量的比值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2.4 结论

3 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3.1 线虫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

3.2 线虫的空间分布

3.2.1 垂直分布

3.2.2 水平分布

3.3 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

3.4 线虫群落的年龄结构及性比

3.5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3.5.1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

3.5.2 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3.6 线虫群落的结构分析

3.7 讨论

3.7.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7.2 南黄海海洋线虫个体干重的估算

3.8 结论

第四章 南黄海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结构

2.1.1 Sheldon型生物粒径谱

2.1.2 生物量粒径谱

2.1.3 正态化生物粒径谱

2.2 粒径谱的应用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南黄海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

1 前言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

3 我国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现状

4 中国目前已公开发表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名录

5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

6 南黄海海洋线虫种名录

7 海洋线虫新属和新种的研究

8 Descriptinns of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

8.1 Introduction

8.2 Material and methods

8.3 New genus description

8.4 New species descriptions

参考文献

附录(南黄海线虫种名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6

参考文献

  •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 华尔.中国海洋大学2006
  • [2].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D]. 张艳.中国海洋大学2006
  • [3].青岛太平湾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D]. 刘海滨.中国海洋大学2007
  • [4].黄海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D]. 周百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

相关论文

  • [1].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研究[D]. 张均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
  • [2].潮间带纤毛虫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D]. 杜永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 [3].河口潮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D]. 袁兴中.华东师范大学2001
  • [4].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 王备新.南京农业大学2003
  • [5].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 蔡立哲.厦门大学2003
  • [6].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 张培玉.中国海洋大学2005
  • [7].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 熊金林.华中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  ;  ;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