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拔牙窝自然愈合过程和拔牙后在拔牙窝内植入生物材料,防止拔后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实现拔牙位点的保存作用。方法选择比格犬12只,年龄平均8.7个月,体重平均8.8公斤,分为拔牙窝自然愈合组,拔除每只比格犬下颌第三前磨牙远中根,拔牙窝自然愈合和拔牙位点保存组,拔除每只比格犬下颌第四前磨牙远中根,拔牙窝内植入Bio-Collagen,表面移植游离腭黏膜瓣。分别于手术后第24小时、1周、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处死两只比格犬,制取双侧下颌骨标本进行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拔牙窝自然愈合组:拔牙后24小时和拔牙后一周,牙槽间隔呈尖嵴样,牙槽嵴已经开始吸收,组织学结果拔牙窝底部和侧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内有血管长入。拔牙后两周和拔牙后四周,拔牙后一周时硬骨板消失,与拔牙窝的界限不清,牙槽间隔消失。组织学结果破骨活跃,拔牙窝底部可见成排的成骨细胞和骨基质沉积。拔牙后八周和拔牙后十二周,八周时尚可见较淡的拔牙窝影像,至拔牙后十二周时拔牙窝影像模糊不清,密度与邻近骨密度接近。组织学结果拔牙窝顶形成两侧牙槽嵴相连的骨桥,完成拔牙窝的骨性封闭。拔牙位点保存组:拔牙后24小时和拔牙后一周,拔牙窝内密度介于拔牙位点自然愈合的拔牙窝和周围牙槽突之间,且均匀一致,牙槽嵴已经开始吸收。组织学结果拔牙窝内植入的Bio-Oss颗粒被凝血块所包围,拔牙窝底部和内侧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内有血管长入,成骨活跃。拔牙后两周和拔牙后四周,第四周时拔牙窝内密度与周围牙槽突接近,且较为均匀,牙槽间隔消失。组织学结果拔牙窝内植入的Bio-Oss颗粒和胶原混合物继续维持拔牙前的牙槽窝高度,可见大量的新生血管。拔牙后八周和拔牙后十二周,八周时拔牙窝影像模糊不清、骨密度接近周围牙槽突,组织学结果皮质骨致密,牙槽窝内为成熟的骨小梁,髓腔内富含血管。至拔牙后十二周时拔牙窝影像完全消失、骨密度与周围牙槽突完全一致,牙槽窝内骨组织成熟。结论1.发现拔牙窝愈合过程中两组牙槽窝顶端骨性封闭的时间差异。牙槽窝骨性封闭的时间与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吸收停止的时间基本吻合,推断骨性封闭是牙槽嵴吸收停止的组织学基础,并提出牙槽窝骨性封闭的概念。2.拔牙窝自然愈合组和位点保存组牙槽窝的新骨形成机制不同。拔牙窝自然愈合组需要吸收筛状板,打开骨髓腔,建立新骨形成的通道。而植入Bio-collagen后,引入引导骨再生的成骨机制,并不完全依赖于破骨活动吸收筛状板,就可建立新骨增生和沉积的通道。3.位点保存组在拔牙后2周既完成了骨性封闭,牙槽嵴吸收基本停止。此现象提示拔牙窝保存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建立牙槽窝骨性封闭,并依靠移植材料,在拔牙后骨吸收活跃期起到占位和引导骨再生的作用。4.位点保存组和拔牙窝自然愈合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拔牙位点保存治疗具备临床必要性。5.证实了Bio-Collagen保存拔牙位点的理想效果。植入后1周内舌侧牙槽嵴对其组织学反应提示:选择牙槽窝内的生物植入材料应当遵循拔牙位点保存的,谨慎的选择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