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加仑色素分离、结构初步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黑加仑色素分离、结构初步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选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成熟期的黑加仑果实,考察其色素的提取工艺、纯化工艺及色素的稳定性,并对黑加仑色素的不同组分进行了分离及结构初步鉴定,对黑加仑色素中分离出的花色苷单体进行了稳定性研究。试验采用常规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析,最终确立溶剂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最佳条件如下:温度为50℃、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5、浸提液为1 %盐酸乙醇溶液、提取三次;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分析,最终确立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超声时间10min、超声功率应为200W、超声物料比1:4。通过比较,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提取率高、时间短。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黑加仑色素,在黑加仑色素液的浓度为800mg/L,流速控制在10mL/min时,树脂在120min内达到吸附饱和,其饱和吸附容量为0.0146g/m1。将该树脂循环使用5次后,色素收率均在85%以上。对黑加仑色素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色素在低温下避光存放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长期放置,但在长时间受热或日光直射时,稳定性显著下降。金属离子对该色素影响较大,其中Fe2+、Fe3+、Cu2+使色素稳定性下降,加入使色素颜色发生变化,而Al3+对其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氧化还原剂对黑加仑色素的影响的不大,抗坏血酸、蔗糖对黑加仑色素具有稳定、增色作用,但对抗坏血酸较敏感,故应在抗坏血酸浓度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黑加仑色素具有良好的护色作用;多聚磷酸钠等对该色素具有加速降解的作用。采用柱层析从黑加仑色素中分离出两部分红色组分,初步鉴定两部分分别为矢车菊-3-芸香糖苷(组分II)和飞燕草素-3-芸香糖苷(组分Ⅲ);采用柱层析从黑加仑色素中分离出少量的黄色组分(组分I),初步鉴定该组分为黄酮类物质,且其成分较为复杂。采用薄层层析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组分II和组分III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组分II对光照比较稳定;酸度强烈影响组分II的颜色和稳定性,组分II适合酸性条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稳定,色素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Fe2+、Fe3+、Cu2+、Zn2+使组分II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处消失,色素颜色发生变化;组分III对光照不稳定,光照36小时后色素降解,颜色消失;酸度同样强烈影响组分III的颜色和稳定性,组分III适合酸性条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稳定,色素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Fe2+、Fe3+、Cu2+、Zn2+使组分III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处消失,色素颜色发生变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花色苷
  • 1.1.1 花色苷的结构
  • 1.1.2 花色苷颜色
  • 1.1.3 花色苷的提取
  • 1.1.4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
  • 1.1.5 花色苷的结构鉴定方法
  • 1.1.6 花色苷的稳定性
  • 1.2 黑加仑色素
  • 1.2.1 黑加仑色素的营养价值
  • 1.2.2 黑加仑色素的组成
  • 1.2.3 黑加仑色素的稳定性
  • 1.2.4 黑加仑色素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
  • 2.2.2 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
  • 2.2.3 黑加仑色素纯化工艺研究
  • 2.2.4 黑加仑色素稳定性研究
  • 2.2.5 黑加仑色素分离与结构初步鉴定
  • 2.2.6 不同花色苷组分稳定性的研究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
  • 3.1.1 黑加仑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
  • 3.1.2 提取剂的选择
  • 3.1.3 浸提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单因素试验
  • 3.1.4 溶剂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 3.1.5 最佳提取次数的确定
  • 3.2 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
  • 3.2.1 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单因素实验
  • 3.2.2 超声波法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 3.3 黑加仑色素的纯化
  • 3.3.1 最佳大孔树脂的确定
  • 3.3.2 不同条件对黑加仑色素静态吸附的影响
  • 3.3.3 黑加仑色素的动态吸附及解吸
  • 3.4 黑加仑色素的稳定性
  • 3.4.1 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3.4.2 不同pH 值对黑加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5 黑加仑色素的分离与结构初步鉴定
  • 3.5.1 薄层层析
  • 3.5.2 柱层析
  • 3.5.3 组分分析
  • 3.6 不同花色苷组分的稳定性研究
  • 3.6.1 光照对不同花色苷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3.6.2 pH 值对不同花色苷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3.6.3 金属离子对不同花色苷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浸提法与超声波法提取黑加仑色素的比较
  • 4.2 大孔树脂在黑加仑色素纯化工艺中的应用
  • 4.3 黑加仑花色苷结构初步鉴定
  • 4.4 混合色素与花色苷单体稳定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枸杞色素微乳液的理化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3)
    • [2].花卉中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20(01)
    • [3].南瓜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J]. 食品工业 2019(11)
    • [4].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昆仑雪菊色素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3)
    • [5].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06)
    • [6].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靛蓝色素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6)
    • [7].微胶囊化橘皮色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5(05)
    •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与优化[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02)
    • [9].“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综述[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2)
    • [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23)
    • [11].爱不加色素[J]. 词刊 2010(09)
    • [12].高原湖泊佩枯措湖周土壤中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色素性质研究[J]. 高原农业 2019(06)
    • [13].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筛选鉴定与性质初探[J]. 中国调味品 2020(06)
    • [14].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化工 2020(03)
    • [15].探究“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教学[J]. 生物学教学 2014(12)
    • [1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拓展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6(08)
    • [17].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动态演示教具的制作和使用[J]. 生物学教学 2013(09)
    • [18].食品中10种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9].铜锤玉带草果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
    • [20].蔬菜中色素有效成分检测及提升卷烟抽吸品质应用研究[J]. 食品工业 2016(12)
    • [21].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稳定性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1)
    • [22].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提取紫薯色素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12)
    • [23].产蓝色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J]. 药物生物技术 2014(06)
    • [24].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概述[J]. 农技服务 2015(09)
    • [25].寻根问底之“异常”色素带[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02)
    • [26].色素会在哪儿?[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4(03)
    • [27].植物叶片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08)
    • [28].绿叶中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J]. 科学教育 2012(05)
    • [2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蓝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检验检疫科学 2008(05)
    • [30].色素辣椒真空脉动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20(10)

    标签:;  ;  ;  ;  ;  

    黑加仑色素分离、结构初步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