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洪闸加固工程第二、三工期合并实施的论证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黄一平[1](2020)在《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文波[2](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逯红梅[3](2017)在《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俄国铁路修建始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下半期俄国铁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俄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建立承租体系、成立铁路建设基金、发行国内债券、政府参股大型铁路公司等措施,直接或间接支持私有铁路企业,致使俄国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掀起两次铁路修建热潮。此外,俄国政府通过加强对私有铁路企业的监管力度、统一运价、收购亏损私有铁路企业,出资在边远地区修建重要战略和经济铁路、加强国有铁路管理等措施,强化国家铁路领导权。20世纪初俄国铁路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铁路长度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俄国铁路发展进程中资金、技术、人员都至关重要,外资在俄国铁路修建中作用巨大。铁路修建,促进商品流通、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俄国工业,尤其是冶金业、运输机器制造业、燃料工业崛起可谓居功甚伟。
唐国华[4](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秦岭[5](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王明礼[6](2011)在《国内大型施工项目综合评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大型施工项目综合评标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评标中引入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投标方案进行综合的评价,选择出既能满足大型施工项目建设要求又能尽量节约建设方投资的投标单位,使得建设项目的“性价比”最高。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价值工程综合评标的功能要素,并用强制确定法来确定投标方案中各个功能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计算投标方案的功能值,进而计算得到投标方案的功能系数。综合评标中不设置标底价格,在对投标方的投标报价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投标报价的上限,以确保中标方的投标报价不高于招标项目建设的社会平均成本,有效控制招标方的工程建设投资。在招标中不设置投标价的下限,但要在招标前对投标方进行严格的资格预审,并建立相应的工程履约保证制度,以确保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地实施。根据各个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实际情况,来计算各个投标方案的成本系数。最后,建立起以价值工程为基础的综合评标模型,并举例对新评标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论证。
徐新平[7](2011)在《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灌区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世界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我国灌区工程大部分始建于建国初期,由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低,配套不全,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渠系建筑物的材料性能和受力状态不断变化,加上管理运营不当,工程老化失修,致使病害发生、发展,功能下降,灌区的渠系建筑物不同程度地都出现了老化病害以及损害现象,部分工程设施已经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工程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灌区工程的老化病害以及损害及其带来的灌溉面积萎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家逐步加大了灌区加固改造与续建配套的投入力度,为灌区渠系建筑物老化病害以及损害治理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灌区加固改造与更新改造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为确保建设质量和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改造水平和效益、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必须对渠系建筑物的老化病害以及损害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修改与完善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指标体系。以前期研究为基础,针对各类渠系建筑物的不同特征,以水力影响因素和结构影响因素为准则,遵循评估体系的构造与灌区渠系建筑物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利用层次结构把一个复杂的结构分解成若干部件和构件的方法,修改和完善了各类渠系建筑物的安全鉴定指标体系。(2)修订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标准。针对不同的渠系建筑物,以安全鉴定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实测值的划分标准,结合灌区的具体情况,对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标准进行了修订。(3)建立三种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数学模型。运用专家评价法的原理,通过专家们对各类渠系建筑物运行状况的现场评定,建立专家评价法模型;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分别对灌区渠系建筑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安全鉴定。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根据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采用会商法,对灌区渠系建筑物进行最终的鉴定。(4)安全评估与分析。根据安全鉴定计算得到的鉴定结果,按照不同的渠系建筑物进行鉴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各类渠系建筑物统计内容划分为4个层次:功能状态、结构变形情况、结构破损情况、地基基础情况,得出灌区各类渠系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状况。(5)开发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选用WIN XP中文平台为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Basic6.0为前端开发工具,以桌面数据库系统Access2003为底层数据库平台,采用ADO技术访问操作数据库,以现今流行的面向对象方法为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出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包含了9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灌区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灌区建筑物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无损检测模块、安全鉴定模块、鉴定结果统计查询模块、建筑物基本情况统计模块、安全评估与分析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和帮助模块。(6)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的应用。以兴电灌区为例,对其总干渠上的“总干1#公路桥”进行安全鉴定计算。鉴定结果表明,软件系统在实现兴电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计算功能方面运行良好,专家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会商法用于计算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等级的鉴定是可行的。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易于维护,计算高效准确,从而实现了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季平[8](2011)在《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文中提出王化云(1908-199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人民治黄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在王化云40多年的治黄生涯中,他勤于学习和总结,勇于探索和实践,由一名非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当之无愧的治黄专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黄理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王化云在黄河治本之策上的艰辛探索,总结其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而从王化云的治河历程来展现新中国半个世纪来治理黄河波澜壮阔的历史。
汪峰[9](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郑鑫[10](2010)在《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分析及二期治理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四湖湖内治理工程是淮河流域东调南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南四湖洪水出路,有效降低南四湖洪水水位的关键工程。南四湖湖内治理工程,历经从建国以来的多次规划和治理实践,从早期的清苇方案,到后来的小湖腰扩大方案、大湖腰扩大方案、湖西新河方案等。湖腰扩大方案和湖西新河方案存在工程投资多,占用大量耕地的缺点,历年治理的经验证明不易实施。湖内浅槽治理方案是在清苇方案的基础上,随着对南四湖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发展而来的优化方案。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分为两期,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于1998年开始实施,2001年竣工。湖内浅槽工程一期的主要任务是清除湖内关键卡口段的苇草、树木、鱼塘、围堰、航道弃土等行洪障碍,按照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在南四湖湖内的南阳西、南阳东、下级湖开挖三条浅槽,以加快南四湖洪水下泄速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对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对一期工程效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二期治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方案比选的基础上确定二期工程治理方案,为南四湖综合治理及防洪标准提高到五十年一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流域下垫面条件、湖内工程条件和湖内现状情况基本一致的原则,将工程实施后的洪水作为典型洪水,工程实施前的洪水作为对比洪水,选取一期工程实施前、后若干次对比洪水和典型洪水,以洪水湖内水位变化规律、湖内传播时间、洪水落平历时、洪水水面比降作为对比指标,分析出南四湖湖内浅槽一期治理工程的效果。(2)通过对南四湖历次湖内工程规划治理方案过程的回顾、湖内浅槽一期治理工程的效果分析及对南四湖目前在防洪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南四湖湖内浅槽治理二期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结合一期工程,拟定不同设计参数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组合、对比、分析优化,确定出了湖内浅槽治理二期工程的最优方案。
二、泄洪闸加固工程第二、三工期合并实施的论证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泄洪闸加固工程第二、三工期合并实施的论证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3)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
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和不足 |
第1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五个阶段 |
1.1 俄国铁路修建的滥觞 |
1.1.1 铁路修建前俄国经济和交通状况 |
1.1.2.俄国铁路萌芽 |
1.2 俄国铁路修建开端 |
1.3 俄国铁路修建第一次热潮(19 世纪60年代中期—70 年代中期) |
1.3.1 19 世纪50年代—60 年代中期铁路修建 |
1.3.2 第一次铁路修建热潮 |
1.4 俄国铁路修建第二次热潮(19 世纪90年代) |
1.5 20 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俄国铁路修建小热潮 |
第2章 俄国铁路的修建模式 |
2.1“承租体系”修建模式 |
2.1.1 建设模式的争论 |
2.1.2 承租体系及其发展演化 |
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 |
2.2.1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特征 |
2.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规模 |
2.3 官资铁路修建模式 |
第3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资金保障 |
3.1 外资 |
3.1.1 国债 |
3.1.2 政府担保铁路公司债券 |
3.2 铁路基金及国内债券 |
3.3 几条重要铁路的资金来源 |
3.3.1 彼得堡—莫斯科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2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3 北方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第4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技术、物力及人力保障 |
4.1 铁路修建的技术保障 |
4.1.1 勘测与设计 |
4.1.2 路基及路面工程 |
4.2 铁路修建的设施保障 |
4.2.1 轨道生产与供应 |
4.2.2 机车生产与供应 |
4.2.3 车厢生产与供应 |
4.2.4 车站、机车库及修配厂 |
4.3 铁路修建的人力保障 |
4.3.1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 |
4.3.2 铁路工人 |
4.3.3 军人参与 |
第5章 俄国铁路网和重要铁路的修建 |
5.1 俄国铁路网 |
5.2 若干重要铁路的修建 |
5.2.1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修建 |
5.2.2 塔什干铁路修建 |
5.2.3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 |
5.2.4 北方铁路修建 |
5.2.5 莫斯科—喀山铁路修建 |
第6章 俄国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
6.1 铁路运输的组织 |
6.1.1 列车运行表 |
6.1.2 铁路信号、集中联锁和通讯 |
6.2 铁路运输的管理 |
6.2.1 对私有铁路企业的财政监督措施 |
6.2.2 运价改革 |
6.2.3 私有铁路国有化 |
6.2.4 国有铁路的组织管理 |
第7章 铁路修建对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7.1 铁路对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
7.1.1 铁路促进商品流通 |
7.1.2 铁路促进人口流动 |
7.2 铁路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7.2.1 冶金工业崛起 |
7.2.2 运输机器制造业勃兴 |
7.2.3 燃料工业崛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国内大型施工项目综合评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1 招投标制度 |
1.1.2 综合评标法的应用背景 |
1.1.3 综合评标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1.1.4 综合评标法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研究内容、路线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路线 |
1.2.3 研究意义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综合评标中引入价值工程方法 |
2.1 价值工程 |
2.1.1 价值工程的相关概念 |
2.1.2 价值工程活动的基本工作 |
2.2 价值工程引入到综合评标中的工作思路 |
2.2.1 应用价值工程综合评标的合理性 |
2.2.2 应用价值工程综合评标的基本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评价 |
3.1 整理功能要素 |
3.2 计算功能值 |
3.2.1 功能要素重要性系数的确定 |
3.2.2 功能值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本评价 |
4.1.清单工程量的自我审核 |
4.1.1 工程量清单 |
4.1.2 工程量清单的自我审核 |
4.2 投标报价的审核 |
4.2.1 投标报价审核的必要性 |
4.2.2 审核的具体内容 |
4.3 无标底招标评标的相关问题 |
4.3.1 无标底招标 |
4.3.2 无标底招标应完善的措施 |
4.3.3 基于数理统计理论的可接受投标报价上限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综合评标模型及举例 |
5.1 综合评标模型建立 |
5.1.1 功能系数的确定 |
5.1.2 成本系数的确定 |
5.1.3 价值评价指标 |
5.2 综合评标举例 |
5.2.1 招标工程概况 |
5.2.2 投标单位投标概况 |
5.2.3 实际评标情况 |
5.2.4 运用新模型的评标情况 |
5.2.5 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概述 |
1.2 灌区渠系建筑物的地位和作用 |
1.3 灌区渠系建筑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的必要性 |
1.5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国内外动态 |
1.6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
1.7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的拟突破的难点和研究创新 |
1.8.1 拟突破的难点 |
1.8.2 研究创新 |
1.9 本章小结 |
二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数学模型 |
2.1 安全鉴定指标体系的修改与完善 |
2.2 安全鉴定指标标准的修订 |
2.3 专家评价法 |
2.3.1 专家评价法的特点 |
2.3.2 专家评价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 |
2.3.3 专家评价法结果处理内容及结果处理 |
2.3.4 统计分析专家评价法的主要函数 |
2.4 层次分析法 |
2.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2.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1 模糊子集的基本概念 |
2.5.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原理 |
2.5.3 模糊综合评价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法步骤 |
2.6 会商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三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编程语言及数据库选择 |
3.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3.1.1 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
3.1.2 Visual Basic简介 |
3.1.3 Visual Basic的特点 |
3.2 数据库的选择 |
3.2.1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 |
3.2.2 Access的特点 |
3.2.3 Access与Visual Basic结合的特点 |
3.3 数据库访问接口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四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开发及设计 |
4.1 软件系统开发设想 |
4.2 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设计 |
4.2.1 面向对象软件系统设计的概念 |
4.2.2 面向对象设计 |
4.2.3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优点 |
4.3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 |
4.4 软件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4.1 软件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
4.4.2 软件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的需求分析 |
4.4.3 软件系统功能总体结构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
4.5.2 数据库的设计 |
4.5.3 数据库中表的设计 |
4.6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 |
4.6.1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的指导思想 |
4.6.2 软件系统主界面设计 |
4.6.3 其他界面设计 |
4.7 软件系统流程图 |
4.8 软件系统功能模块 |
4.9 软件系统打包制作、安装、运行环境要求和卸载 |
4.9.1 软件系统打包与安装 |
4.9.2 软件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
4.9.3 软件系统卸载 |
4.10 本章小结 |
五 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软件系统应用 |
5.1 兴电灌区概述 |
5.2 兴电灌区渠系建筑物现状调查 |
5.3 兴电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计算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六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8)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酝酿 |
第一节 应对大洪水威胁,采取宽河固堤的举措 |
第二节 探索黄河治本之策的准备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初步实施及受挫 |
第一节 提出蓄水拦沙方略,编制黄河综合规划 |
第二节 根治黄河的一次重大失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兴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再认识 |
第一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提出及具体措施 |
第二节 上拦下排方略的发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治本之策的成熟 |
第一节 黄河上中下游要统筹兼治 |
第二节 调水调沙方略的实施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王化云生涯系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分析及二期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资源的认识 |
1.3.2 国外水利工程研究进展 |
1.3.3 国内水利工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分析 |
2.1 南四湖自然概况 |
2.2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概况及效果分析技术方案概述 |
2.2.1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简介 |
2.2.2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的理论效果分析 |
2.2.3 一期工程实施后效果分析技术方案 |
2.3 洪水资料选取 |
2.3.1 水文站网分布 |
2.3.2 典型洪水和对比洪水 |
2.3.3 洪水资料的选取 |
2.4 洪水落平时间对照分析 |
2.4.1 上级湖洪水落平时间分析 |
2.4.2 下级湖洪水落平时间分析 |
2.5 洪水水面比降对照分析 |
2.5.1 上级湖洪水水面比降分析 |
2.5.2 下级湖水面比降分析 |
2.6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评价结论及建议 |
2.6.1 结论 |
2.6.2 存在问题 |
2.6.3 建议 |
第三章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二期治理方案研究 |
3.1 概况 |
3.1.1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概况 |
3.1.2 湖内治理工程防洪标准 |
3.1.3 湖内治理工程任务 |
3.2 湖内工程的规划、治理过程 |
3.2.1 历次规划设计情况 |
3.2.2 历次工程治理情况 |
3.3 南四湖湖内工程二期建设的必要性 |
3.3.1 流域社会经济现状 |
3.3.2 流域洪水及洪涝灾害 |
3.3.3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4 湖内浅槽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
3.4.1 流域洪水特性及洪涝灾害特点 |
3.4.2 南四湖阻水因素分析 |
3.4.3 历次规划中湖内治理方案 |
3.4.4 南四湖湖内浅槽一期工程评价 |
3.4.5 湖内浅槽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
3.5 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二期治理方案比选 |
3.5.1 南四湖洪水 |
3.5.2 方案比选 |
3.6 湖内浅槽工程的效益 |
3.6.1 减轻湖区洪涝灾害 |
3.6.2 减轻滨湖洼地洪涝灾害 |
3.6.3 减轻全流域大面积洪涝灾害 |
第四章 结语 |
4.1 南四湖湖内浅槽一期工程验证了浅槽方案的可行性 |
4.2 南四湖湖内浅槽二期工程是必要可行的 |
4.3 湖内二期治理工程方案 |
4.4 工程效益 |
4.5 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泄洪闸加固工程第二、三工期合并实施的论证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D]. 黄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 [3]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D]. 逯红梅. 吉林大学, 2017(09)
- [4]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5]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6]国内大型施工项目综合评标研究[D]. 王明礼. 长安大学, 2011(04)
- [7]灌区渠系建筑物安全鉴定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D]. 徐新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3)
- [8]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D]. 季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9]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10]南四湖湖内浅槽工程一期治理效果分析及二期治理方案研究[D]. 郑鑫.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