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与实证研究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工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都带来了严重威胁。生态的退化已在我国引起高度警觉,工业对区域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已成为环境管理的重点目标,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逐步上升为生态安全问题。生态安全研究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辨识的角度来分析与评价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环境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断。生态安全评价(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ESA)是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对各种风险下维持其健康的可持续能力的识别与判断。对工业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次提出工业生态安全概念,并在对我国工业污染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模型,从工业生态压力、工业生态状态和工业生态响应三方面筛选评价指标,尝试建立通用的工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义工业生态安全度,运用首次提出的熵值—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并对工业生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分别计算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价等级的分级标准。运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工业生态安全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实例计算。选择大连市工业2002年至2007年的发展现状为时间纵向评价案例,计算了大连近6年的工业生态安全度,其值分别为0.62263、0.65812、0.65608、0.70023、0.75787和0.76686,工业生态安全度波动上升,说明大连工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选择大连市、上海市、哈尔滨市等5个地区2003年的工业数据为空间横向评价案例,除哈尔滨属于临界安全状态外,其余4个地区的工业生态安全度均处于较安全状态。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再次对以上两个案例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熵值—综合指数评价法的科学性、优越性。本研究为我国今后工业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工作及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判断方法提供了合理、简便的技术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1.1 主要相关理论方法
  • 1.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生态安全理论
  • 1.1.3 生态安全评价及相关理论
  • 1.1.4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1.2.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2.3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2 工业生态安全
  • 2.1 工业生态安全的概念
  • 2.2 工业生态安全的特点
  • 3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2 工业生态安全PSR模型
  • 3.3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各指标因子说明
  • 3.3.2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 3.3.3 评价标准数据来源
  • 4 基于熵值—综合指数法的工业生态安全评价
  • 4.1 工业生态安全度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赋权方法
  • 4.2.2 熵权赋权法
  • 4.2.3 确定评价分级标准
  • 4.3 小结
  • 4.3.1 熵值—综合指数法的特点
  • 4.3.2 各层指标权重分析
  • 5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5.1 实证一:工业生态安度时间纵向比较评价
  • 5.1.1 大连市工业发展现状
  • 5.1.2 大连市工业生态安全度时间纵向比较评价
  • 5.2 实证二:工业生态安全度空间横向比较评价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业生态安全评价
  • 5.4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工业生态安全评价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