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辉
(营口市西市区教研室,辽宁营口115000)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笔者认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师生之间的道德、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爱既不是“严爱”,也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在态度上和蔼、严肃,在行动上细心关怀。
2.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师生的互动与合作。
3.轻松的教学流程。保持好心情,才会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压力。
4.幽默的教学表达。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
二、教学与学习的和谐关系
新课改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1.用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目标指导课堂是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首先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按照课标,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是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学困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的;第三层次是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
2.创设兴趣贯穿课堂,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穿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1)灵活运用教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2)采用多样手段。平时教学中应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插图、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3)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教学时,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看、听听、想想、讲讲、做做等产生复合刺激,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人人参与。
3.练习进课堂,让学生有自主时间。练习进课堂是指将课后练习或作业有机地设计在教学环节中,既加强课堂训练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课上可供学生依赖的时间量有两个。一是教师实际教学所用的时间量;二是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的时间量。我们提倡“练习进课堂”。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即讲学生不懂的重要之处,讲有价值的规律之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华之处。其次,要做到“精练”,即练习富有针对性,选题富有典型性,训练富有阶梯性,形式富有多样性。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饶有兴趣和富有质量的练习,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三、教学文本与人本的和谐关系
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部分。数学学科的文本(教材)与人本(教师、学生)有机整合,是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同时萌发辩证思维,使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受到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间、知觉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渗透美育,如数学的抽象美、图形美、数学语言美、数形结合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知识、智能、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多种功能协调一致,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的发展。
2.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做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在教学要求上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不同的层次体现在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的各个方面,教学要求的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个方面,分别达到不同的程度。从“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生而熟,逐步至广、至深、至熟,使智力、能力、个性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