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市兴华小学,519000)
摘要:学习困难学生是一群没有明显的躯体障碍和智力缺陷,但是在现实的学习任务中,他们的成绩却比正常的学生相对落后的群体。而执行功能与人类许多高级心理功能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研究表明,执行功能的三个子成分(抑制、刷新和转换)方面的缺陷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干预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生;特征;干预研究
引言:
通过前人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执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子成分:抑制、刷新和转换,而执行功能与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确切和肯定。显然,对学困生执行功能的探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趋势。从当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在对执行功能的性质不断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有关执行功能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认知成因的解释是当前该领域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学生认知加工机制及其发展意义。
1.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
1.1意志品质薄弱
主观上很多学生是很愿意努力学习的,也想通过努力获得老师、同学和妈妈的表扬,但就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害怕动脑筋独立的思考问题,没有吃苦的精神,上课时也不爱思考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的题干脆放弃,能偷懒则偷懒。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更是缺乏耐心与毅力,一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就干脆放弃,根本不想去主动地探索它,等待老师或同学给出答案,给出结论。
1.2学习动机不强
一般而言,个体存在某种动机之后,其就会在该动机的促使下从事某项活动,由此可见,动机在个体支配活动方面发挥着内在动力的作用。一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动机怎么样,也会对其学习效果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当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越强与在学习目的上越为明确时,则其在学习时的效率就会越高越为理想,且在持续性方面就更为好,相应的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更为理想。对于这个方面,教育心理学在其研究中就认为,学习动机在推进学习活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要想顺利进行与其学习动机有着直接的关系。
1.3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还与其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有关。这是由于采取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能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反之,则不利提升学习成绩。学困生学习现状有,学习没有具体详细的目标,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漠不关心,每天就是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侥幸心理。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自己不能积极有效地面对和去解决问题,不会主动自觉地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表面上他们很努力地在学习,学习成绩还是没有得到提高。
2.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策略研究
2.1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学习动机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大。事实上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许多学困生没能学习好,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存在学习的动机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学困生都曾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批评,或者是受到家长的责备,学习与不愉快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概率较高。学习动机能够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能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热情,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创设吸引学困生的课堂氛围,认真对待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同时,还要及时地告知家长并鼓励他们坚持这么做,从中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逐渐爱上学习。教师要善于与学困生谈心,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谈话的主题以“你很棒!你可以学好!”这样激励性的语言为主,从而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动机。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这也会增进他们的学习动机,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向学困生提供他们学习进步的效果反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做好制定学习目标方面的相应工作。这个方面具体来操作,首先,规划好长远目标,为学习注入动力支持,这也是坚持学习的需要。其次,在每节课上,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制定学习小目标,如在本节课需要学会哪些内容等,把学会的知识点能够梳理清楚,这对他们快速就能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非常有利,并使得其学习注意力实现集中起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得课堂效率能实现提升。
2.3培养学困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给予学困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其意识到要学会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该习惯极为重要。就学困生而言,其本身在学习基础方面就较为薄弱,在听课效果方面一般不会很理想,而通过进行课前提前预习,能了解新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这就可以避免出现盲目听课的现象,使得听课效率获得提升。所谓的课前预习,是使学生能明确哪些是学习重点所在,哪些方面是难点,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做好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预习是一个新的学习周期的开端,通过预习便于学困生能够提前了解到下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为提升学习效果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先向学困生提供学案,学案的电子稿要保存在电脑里,下一届的学生可以经过进一步修改后再循环使用。在学案中,明确标注出如何进行预习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一段时间以后,学困生自己就会逐渐发现,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这个学习习惯后,上课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思路,能够听得懂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进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学生获取的大部分知识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通过课堂听讲这个途径。在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困生学会高度集中其自身的注意力.多关注他们的表现,多提问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以此来帮助他们。学困生本身的认知能力较弱,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降低教学起点,给学困生砌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能够拾级而上,学习有了成功感,进而乐意学习。假设学困生在课前能够做到认真预习,则其就会梳理出相应的问题,之后带着这些问题听课,这对提升学习效果非常有利,便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当学困生体验到这种成功感之后,其往往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自己也受到老师的关心,对老师也就更加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自然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了保证学困生的听课效果,学困生本身在基础方面较差,在接受能力方面往往也较差,这里会出现一个误区,即教师们普遍会认为学困生无法正常参与很多学习活动。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学困生能否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作为老师方面给予正确设计和指导是关键。所以,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学困生,还需要有意识地重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形成认真听讲这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给他们提供展示学习效果的机会,这也便于老师对其学习效果及时跟进进行检查。
3.结束语
在促进学困生课堂良好学习表现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民主激励等方法,准确把握激励的时机,坚持正面积极的教育,最大可能的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学困生多欣赏、多表扬、多肯定、多指导、多亲近;少挑剔、少批评、少否定、少指责、少威严。让他们大胆充分地展示自己,体会到自信和自身的能量,更好的促进他们课堂的良好表现。
参考文献
[1]毕康松.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J].中华少年,2017(26):5.
[2]殷恒婵,潘家礼,刘敏,等.运动干预对学习困难、普通小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时程效益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