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库区内河流水文情势发生了转变,库周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壅升、回水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流速变缓,水中夹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库区大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现象频发。位于三峡库区北岸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小江,其回水区水质污染加剧,年年暴发水华。小江流域是典型的叶形丘陵山地,山高谷深,坡耕地多,土壤侵蚀、流失严重,非点源污染成为小江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开展对小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研究,揭示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相关规律,对于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库区生态和谐以及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引入具有物理机制的SLURP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单元,考虑溶解态氮、磷在输移过程中的损失,借助GIS技术,分别建立了流域土地利用输出和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年负荷模型,构建了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同时,以RULSE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鉴于与吸附态负荷有关的流域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泥沙输移比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盲数来定义各因子的不确定性,构建了盲数理论与GIS下的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动态数学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用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所建模型,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1991~2007年不同类型溶解态、流域土壤流失产生的吸附态非点源氮磷的年输出量以及产生的负荷进行了不同来源和状态的时空分布模拟和定量估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流域出口1991~2007年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逐年变化明显,这与年际水文变化有关,非点源污染受径流量的变化影响显著。1991~2007年流域出口非点源氮磷平均年负荷分别为6039.51t/a和344.38t/a。流域出口氮磷负荷的年际变化受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大小影响显著。②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浦里河流域,尤其是上游流域,东河中下游,南河沿岸人口聚集区,1991~2007年内流域最高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模数分别为2.0t/km~2,0.12 t/km~2;该时段内流域最低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模数分别为0.662 t/km~2,0.037 t/km~2。③流域溶解态氮磷污染物与流域水文过程关系密切。多年平均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占流域出口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50%左右和20%左右,其中,土地利用输出和农村居民点总氮入河负荷贡献率分别为81.18%和18.82%;总磷入河负荷贡献率分别为89.58%和10.42%,土地利用输出氮磷负荷占有绝对优势。④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主要与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有关,而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与流域降雨径流量大小密切相关。多年平均吸附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占流域出口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50%左右和80%左右,而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来源主要是旱田及混合地、草地,二者氮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55%~60%和35%左右。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必要性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1.2 非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1.1.3 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及特点1.1.4 非点源污染的危害及现状1.2 国内外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现状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现状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现状1.2.3 非点源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方法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4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2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概况及其环境数据库的建立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2.1.2 地形地貌2.1.3 植被现状2.1.4 流域水系及河流形态2.1.5 流域气候气象概况2.1.6 流域水文特征2.1.7 流域土地资源2.2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2.2.1 流域人口行政2.2.2 流域经济概况2.3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2.3.1 流域面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2.3.2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分析2.4 流域环境数据库的构建2.4.1 基础数据准备2.4.2 环境数据库实现的方法2.4.3 环境数据库的实现3 SLURP与GIS下小江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3.1 SLURP水文模型3.1.1 SLURP水文模型及其特点3.1.2 SLURP模型结构和原理3.2 流域基础数据的输入与信息的提取3.2.1 SLURP模型主要数据输入3.2.2 流域信息提取结果3.2.3 流域历年径流模拟3.2.4 SLURP模型模拟效果评价3.2.5 SLURP模型模拟效果验证3.3 不同土地利用输出的溶解态非点源污染负荷3.3.1 土地输出溶解态污染物负荷模型的建立3.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溶解态氮磷输出浓度的确定3.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入河系数的确定3.3.4 不同土地利用输出溶解态氮磷负荷计算3.3.5 各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负荷源强3.3.6 各区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负荷源强3.3.7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输出氮磷污染负荷源强的空间分布3.4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负荷3.4.1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研究背景和来源3.4.2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建立3.4.3 排泄系数与产污系数的确定3.4.4 农村居民点污染负荷估算结果3.5 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3.5.1 流域土地利用和农村居民点输出污染物量的贡献率3.5.2 流域内各区县非点源污染溶解态氮磷来源及贡献率3.5.3 不同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3.5.4 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总负荷3.6 小江流域出口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3.7 小江流域历年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分析4 盲数理论与GIS下小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4.1 小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4.1.1 研究背景4.1.2 研究思路方法4.2 盲数及其运算法则4.2.1 盲数的基本概念4.2.2 盲数运算法则4.2.3 盲数均值计算4.3 流域吸附态氮、磷负荷动态模型4.3.1 年土壤侵蚀量和泥沙输出量的计算4.3.2 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模型4.3.3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算式4.5 基于GIS与盲信息下的流域污染负荷估算4.5.1 基于盲数理论的污染负荷动态模型4.5.2 流域多年平均现实土壤侵蚀量和多年平均现实输沙量的计算4.5.3 流域各年现实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计算4.5.4 流域多年平均潜在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计算4.5.5 流域各年潜在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计算4.5.6 流域各年土壤保持量的计算4.5.7 流域出口历年吸附态氮磷负荷的计算4.5.8 模型的验证4.6 小江流域出口历年吸附态氮磷负荷模拟结果分析5 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分析和预测5.1 流域出口历年非点源氮磷负荷5.1.1 流域非点源污染总负荷计算结果5.1.2 流域观测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推求5.1.3 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效果评价5.2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分析5.2.1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逐年变化分析5.2.2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类型构成分析5.2.3 不同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5.2.4 各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分析5.2.5 各区县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分析5.3 非点源氮磷污染预测的实现5.3.1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变化的影响因素5.3.2 非点源氮磷污染预测实现的必要条件5.3.3 未来基础数据的获取方法5.3.4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预测研究的不确定性方法5.3.5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预测的实现6 结论与展望6.1 主要研究结论6.2 研究的不足之处6.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8)
- [2].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3)
- [3].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的理化性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4)
- [4].长江上游小江流域降水趋势与泥石流侵蚀输沙量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01)
- [5].白龙江与小江泥石流流域地貌演化比较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01)
- [6].黔东南“小江契约文书”的地域性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1(10)
- [7].江西崇义县小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9)
- [8].典型岩溶断陷盆地耕地承载状况时空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2)
- [9].黔东南小江流域的林契及相关诉讼问题[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01)
- [10].三峡水库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与来源分析[J]. 水生态学杂志 2012(04)
- [11].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环境综合区划[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01)
- [12].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溶解态氮素污染模拟[J]. 重庆大学学报 2009(10)
- [13].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四纪泥石流发育特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标签:小江流域论文; 非点源污染负荷论文; 总氮论文; 总磷论文; 时空分布模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