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刘超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刘超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

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小组,对于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测,充分做好工程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将一些老化陈旧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换,确保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素质教育培训,使其保持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尽可能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使得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充足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1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

就维修性质来讲,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取得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措施。未来的维修将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维修已不仅是恢复工程机械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维修也是一种投资,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没有维修投资,固定资产就难以保证回报,难以扩大。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与施工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施工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密切相关。现阶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第二层级是工程项目部对设备的管理。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这两个机械设备管理层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种情况在小规模的施工中影响不大,但是遇到大规模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工程,这种管理方式就会对整个管理结构,以及管理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起到极大的负面作用。

2.2施工企业的机械管理能力相对较低

由于机械设备的所有者发生转变,施工企业在机械化施工中经常会采用租赁机械设备的方式。如果继续使用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必然会造成机械设备的管理能效降低,既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造成了影响,也不利于施工企业目标的实现。

2.3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目前,施工企业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机制以及决策机制上存在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并没有采用科学的决策制度,有时造成了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性能的发挥。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应用或是决策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这都造成了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决策性的问题。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管理人才的使用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很难制定出合适的人才选拔原则。

2.4设备养护制度存在问题

在工程整体结束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设备的保养要求对其进行保养,对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维修,所以在承接新的工程时设备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对其进行整修,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是非常重视机械的养护工作,也没有指定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工作,再加上操作人员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故障之后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所以使得机械的故障不断严重,这个问题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维护费用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在机械设备现场维护及管理工作中,良好的设备运行记录和完整的技术维修资料是维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参考,可以直接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真实的运行状态,对于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及维修措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并对其具体的实施细节明确罗列,完善机械设备使用及维护的责任制度,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保障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2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生存线,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要成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的工作职责,树立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天委派专业的设备保管员值班,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手册对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记录好设备当天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对主要的设备定制检修计划,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监督检修计划是否落实到位,参修人员是否符合要求,跟踪检查维修、保养后的设备使用周期,以及使用效果。这样将维修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了操作人员维护机械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受损程度,提高了维护与保养的效果。

3.3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并且需要制定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人们有法可依,时时刻刻约束着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否则,操作人员随便使用的话,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筑的施工进度。

4结束语

总之,只有认识到机械设备的维修对工程机械的重要性,并做好工程机械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维护保养工作,才会提高工程机械的设备完好率和作业效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确保安全施工、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长征,张晓玉.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研究[J].煤炭技术,2013年5期.

[2]付海楼,董聪.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25期.

标签:;  ;  ;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