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三大产业均有增长,第一产业增长呈趋缓上升之势,第二产业增长势头强劲,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三次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表现得非常突出。国家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使得东部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极佳机遇,农、工、服务业产业结构比例相对协调合理;而西部尤其是甘肃省三次产业中仍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基于重点发展战略为政策导向的区域非平衡发展更显严重。平凉市属于甘肃省东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区,是甘肃省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的地方,与全省具有一致性,在三次产业发展上,工业发展步伐不快,工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加工企业基本上是个空白,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技术含量低,效益不明显。进入21世纪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以及经济主体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同处西部的甘肃省和平凉市开始其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漫长之旅。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经典理论的发展脉络入手,以史为鉴,史论结合,以今为例进行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理论,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功能演进。以国内外研究的经典理论为主线,先从理论上探讨各种理论使用的范围条件,再以现实与之比对,寻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第二,产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及区域产业政策效应评价。从实证角度出发,对甘肃省和平凉市的产业结构变动现状进行分析,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观察平凉市产业结构实际发展状况,通过计量方法对平凉市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探寻政策上的得失利弊,以期寻找到一种可行的出路。第三,主导产业培育和选择。通过对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升华以及对经典理论的梳理,立足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主导产业培育的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情况对平凉市主导产业发展作出理性判断,提出对策建议。平凉市目前的苹果、肉牛、牧草和蔬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发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工业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以企业化、规模化经营为发展思路,最终走出“智慧的泥潭”。目前理论界在政策评估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进行政策评估对理论研究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政策制定是否合理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强相关性,在这一过程中政策评估扮演了关键角色。从这一角度研究地方政府政策输出的好坏,对理论研究也有很好的补充作用。鉴于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前的信息收集、政策执行、修正、评估、反馈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盲目性,需要给予理论上的指导,为此,通过数量关系研究,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分析得失,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政策输出中不必要的失误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给地方政府以有说服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