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两个学说的抽象统一性初探

“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两个学说的抽象统一性初探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和要点:通过研究本文命题之中两者的异同,归纳出万物之间依于本源的共性,即抽象统一性;再将这抽象统一性还原到具体和抽象之间。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可以证明这也影响到了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那么中西方两种天人合一影响之下的审美观和文艺观,所体现的共性、差别分别是怎样的?本文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为论证“显隐说和隐秀说相似甚至可以互代”这命题是否成立、以及为何而成立,若成立则又可据此而求证、归纳出何种结论和启示?该统一性对于审美、现实而言有无价值?为此本文选取中国古代美学“隐秀”说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显隐”说展开比较研究。因为可证出本文命题之中的这两个学说,都受到了老庄之道的深刻影响,即两者及其许多审美原则都本于老庄之“道”,“道”是两者共有的思想内核、或曰逻辑起点,所以其本体论相近、抽象统一性相通;还可从审美原则、审美思路和表达方式等多方面求证两者的密切关联。其共有的思想内核,也决定了两者都具“万物一体”的境界,所用范畴、理论层次都具有形而上的及难以推论、阐释之特征。可证两者都是围绕着显—隐互动这个线索,即是本于显(显现、秀)—隐(隐蔽、遮蔽)二重性的共时而交互的运作而展开的,本文即是据此线索而在文本和理论、具体和本体、具象和抽象、现实与审美理想、现在和未来、在场和不在场之间,围绕命题设置立体参照系,展开中西古今比较、归纳。第一章重点探“隐秀”说的基本内涵及其所以产生的哲学美学文化资源。方法是避开《隐秀》的残篇之争,而到篇外去寻找“隐秀”说与《文心雕龙》全书、与魏晋人文精神及其与历史思想文化的关联,求证其与《原道》篇、与《易》之爻象、与玄学及言意之辨,以及与儒家、释家、老庄思想等所具有的密切关系,而探其文化底蕴。发现“隐秀”之“隐”的思维路向是:道隐→文要索隐→“隐秀”说之“隐”→归于“境玄”;据该学说之中将隐—秀互动“譬爻象之变互体”,又可证“隐”的审美思辨方式出于《易》;据“夫隐之为体……”,可证这是化用“玄珠”的典故而述为文之道,发现水、珠、道、文之关系是古代美学中暗含的线索,该典故的引用表明“隐秀”说有赞同“象罔”的审美把握方式的意向、蕴含着隐—秀互动的玄机。《隐秀》篇中已将“境”用于审美思维空间而评判,据“隐秀”说之流变和其空间的扩展演进,考察可见“义生文外”这演化成为“象外之象,景外之境”、“情在言外”……及欧阳修和梅尧臣等诗论,即据其融入的踪迹而验证了“隐秀”说是“意境”说之源的观点。在上述分析论述之中,联系了强调隐蔽和显现的“显隐”说的观点:宁要保持着黑暗的光明而不要单纯的一片光明、要求通过在场的显现出不在场的、在思想上将精神曲解为智能是决定性的误解、显现与隐蔽相互构成一个境域、境域是万物之本源等;通过比较而寻找到了两个学说的多方相通之处,其中的许多关系可使我们从中获取历史性的宝贵启示。第二章重点研究两个学说之中所都具有的“隐”的方面。因为可证这两者都以“道”为其逻辑起点,所以都以“有物混成”、“万物一体”为深层思想基础。“隐秀”之“隐”是远奥、不显示自身,分两个层面:第一是“隐之为体”为源点,第二个层面是,“秀”意呈示之余的“情在词外”、“复意为工”和“文外”所归之“隐”。论“隐”必从“秀”说起、论“秀”必探“隐”,亦惟有以“秀”来显示“隐”。“隐”似大海则“秀”如水上所露之冰山……“秀”不用逻辑判断却能尽意,却又必归为第二层次的“隐”,其关系为隐→秀→隐。这和推崇用诗性语言呈示“不在场”之“隐蔽”而获得澄明的思想方式、内涵相似。“隐秀”强调篇中是否存“隐”这是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隐”并非创作之晦涩而是蕴籍而味有余,这依赖着鉴赏、神思,且是能否突破天权决定论等禁锢的体现;而这与“遮蔽”、“不在场”的内涵及其互动性相似,都是未经揭示者、含不可言说之神秘。前者是“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而“显隐”说是“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隐”和“遮蔽”相通且源点相同,秀一隐、显现与隐蔽的纵深境域,从此中都可以获取逆向索求真理而启蔽的立体参照,这于文艺学建设有着启示价值。第三章兮析求证两个学说之中的诗性相通,即“隐秀”说之“秀”和“显隐”说之“澄明”在内涵、属性上的统一,这体现为中西方思接千载的诗性契合(第二章重点论隐、本章重点论秀和显)。本文创设了释“秀”的多层动态系统,这可使以往释“秀”的各种学说及争议都得其归宿,证明释“秀”为警句、修辞或风格的主张虽各有合理性但过于具体、实在化;释“秀”不应限于在场之显而要索“隐”启蔽,此为“隐秀”说的美学思想基础。可证这和“显隐”说追求诗和澄明的潜在逻辑相通。联系《原道》篇,广义之“文”含垂天丽象、地理山川和动植之文,这感应于天地之心、经人的神思而呈为狭义之文,这广狭义之文都呈现着“秀”,可证明人、文、秀三者互映而统一,“秀”是文之“秀”。据玄学等原理可证,言—意关系对应隐蔽—显现的关系,“隐秀”是意、言、象多重矛盾、有着递进关系的统一体系;“隐”引导着审美主体对“象”的期待、构思而探幽览胜;“隐”待“秀”而明,视“隐”为“体”、“秀”则是“用”,神用象通这和佛学触象而寄的教义有关,“秀”在万物一体之间基于“显”、是实现现实之“显”的前奏,但“显”却并不一定是“秀”;“象”比“形”更超越,所以言说上有万虑一交的难度。从珠玉潜水的隐之为体开始,至澜表方圆的“涟漪”之扩展、至“若远山之浮烟霭”,这中国古典风格的却和“显隐”说的“敞开”、“澄明”及真理的涌现,和世界(敞开性)与大地(遮蔽性)的冲突与斗争等揭示真理的“事件”,在属性、关系上有多重意义的相近;即存在真理的光辉涌现方式相似。也可综合求证两种理论的意向相通:秀—隐和澄明—隐蔽成对应关系,启示着人面对广域而启蔽;“秀”及其空间的生命意象,与澄明、人生、自然、诗性和艺术本源的思考,这和两者的艺术观、自然观和人生观都可以互释,在言说方式上都充满了生命化的图示,都以万物之美映现人生之秀而礼赞着天人合一;人是“秀”的承载者且还是索“隐”行为的发出者,但是秀、有、显却必归于隐、无、玄,所以必须超越经验和人生有限性而发出生命、真理之问,避免仅于在场之中而求真。第四章把隐—秀关系和显—隐关系联系起来研究,可见命题中的两者都是宗于“道”之生成与隐匿、围绕万物一体之间显—隐之变的关系而展开的(也即本文的总线索),这即是两者蕴含着的抽象统一性(对应副标题),其中呈现着保守和创新倾向间的一种张力。这关系又体现于“隐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隐以复意为工”、“有似变爻”、“文外重旨”及《文心雕龙》之中,这和“显隐”说的真理即是非真理、对于神庙和《鞋》的审美分析方式相似;而都据于“玄而玄”;归纳可见两者的文艺观、真理观和本体观,都试图体现万物一体之间变幻着的隐匿的遮蔽与彰显的升华;都强调不限于经验、事实,而于悖论中求索真理、在单一和复杂关系之中寻通变等,都思及本源而强调着突破有限、延及天道无限;这又也体现为两者的历史性特征,即动态性、开放性和不完满性。第五章考察两种理论其具体审美方式的相似性,归纳其潜在的思路。据有物混成、天道无限、以无为本的思想基础,而归纳出两者审美方式和思路的共性:都遵循直觉体验、强调超越的方式,其真理观的启示都是去蔽之后反归于隐,因精神不能曲解为智能而以语言和诗追求本真。研究可见两者的生成机制和背景有着共性,都面临着该如何消除哲学思维的僵化弊端的时代命题,汉代是长期独尊儒术造成的思想禁锢、西方则是长期把存在者当作存在所造成的局限;两者都强调不局限于具体的存在者而启蔽,都强调诗意之“境”的体验和索“隐”而启蔽之艰;既“隐”又“秀”和“隐以复意为工”、“情在词外曰隐”的肯定和否定,这和认为境域既澄明又遮蔽的分析方式相通。两者都有着人学精神,认为“秀”必归“隐”、人生苦短,人意识到“隐”而力求人生之“显”或“秀”,将文艺归结为人学,文艺不仅是解释美的方式且是真理的家园。在处世方式上推崇“诗意的栖居”,与“隐秀”说所诞生时以“归隐”完善有限人生之“秀”的世风意向相似;两者的表达策略有相似性,文之详略对应着显现和隐蔽,隐显异术与“句子结构不能为物的结构的模型提供标准”等意向性一致,都将文之详略、显隐联系和上升到了本源意义;虽奥非隐、反对雕琢的观点,与强调“让……存在”而超乎技术的境界意向相通;另还可以据“比显兴隐”分析诸多文本中的诗性与规则之间的张力、认识论和存在论之别,比喻之显有诗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兴”实为“隐”之为用、是主客互渗而和主—客关系式相异。研究所获启示及其价值:一、中西方两者思接千载的诗性契合、其抽象统一的根本原因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内核;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所隐含的哲学是存在论的故乡,寻道图强、天道必胜可启示着在新世纪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增强软实力,弘扬传统文明而走向世界对话。老庄学说影响了“显隐”说、后者又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哲学美学,文明的运行轨迹螺旋式上升而似回到了起点,理论学说超时空而展开往复的历史性对话、深刻影响异域文明,其机制奥妙且发人深思。二、命题中两者间存在客观上的巨大差异,但却本于天人合一而具有很多的抽象统一,这可启示我们以新视角和新思路分析文艺与文艺学现象,深化对文艺本质和特征的理解;中国新世纪的美学和文论如何借鉴而同时获得一种尺度和风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汲取两种理论的要义,本文联系现实构建了显隐互变论的框架,发现显—隐之变的表征是秩序、神思和形式的多重体系,通过语言、情感、虚拟、科技、教育、管理等视角证明了该构建对很多领域有着普遍性和显性价值。诸学科中若忽略索“隐”,必会诱使人们在寻求真理的途中、在实践上沉于当前在场的功利性之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说明和立意阐释
  • 二、切入路径
  • 三、研究现状考察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结论和启示
  • 第一章 "隐秀"说新探——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哲学美学资源考察
  • 第一节 考察蕴涵"隐秀"说的文本
  • 一、从《隐秀》篇的文本切入
  • 二、对残篇之争所取的基本方法
  • 三、部分与整体互见—"隐秀"在《文心雕龙》中的呈现
  • 四、阐释与局限——"隐秀"说研究现状简评
  • 第二节 形成"隐秀"说的文化底蕴
  • 一、历史背景
  • 二、"隐秀"说之"文"宗于《原道》
  • 三、"隐秀"和爻象——人文之元归于《易》
  • 四、儒释道等与"隐秀"说的诞生
  • 五、玄学及言意之辨的影响
  • 第三节 还原到历史长河—与"玄珠"及老庄思想的关系
  • 第四节 "文外"的审美向度与"三玄"的关联
  • 第五节 隔世回响——"隐秀"说之流变
  • 一、"境"的空间之"象"
  • 二、境域的扩展——从物色到景色及空间的演进
  • 第六节 "隐秀"说融入"意境"说的踪迹和历程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索"隐秀"说和"显隐"说之"隐"
  • 第一节 "隐"与道、文的基本关系
  • 第二节 借释"道"之《易》而释"隐"
  • 第三节 设"隐"为源点的深沉立意
  • 一、"隐之为体"对逆向透视方式的要求
  • 二、"隐之为体"但表达上却"虽奥非隐"
  • 三、隐—秀关系和《易》象的联系——有限和无限之间
  • 第四节 两个理论逻辑起点都宗于老庄之道
  • 第五节 隐、无、玄和遮蔽、不在场内涵相通
  • 一、"隐"和"遮蔽"都为"源点"
  • 二、两者思维路径有很大共性
  • 三、两者思维过程所设参照系有共性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秀"、澄明和自然、人生的统一性
  • 第一节 以往释"秀"的合理与局限考察
  • 一、析"秀"即"句"论的得失
  • 二、析"秀"即"篇"论的得失
  • 三、析"秀"是"形象"的观点
  • 四、寻找释"秀"的基本策略
  • 第二节 创设释"秀"的多层次系统
  • 第三节 论生命意象所映现之"秀"
  • 一、"隐秀"说理论本身的诗化表述
  • 二、对表达生命意象所用概念类型的分析
  • 第四节 人之"秀"和文之"秀"互映的发现
  • 一、人之"秀"和文之"秀"互彰
  • 二、"秀"即有限人生之礼赞
  • 三、两种理论对"天人合一"的礼赞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求证两者的抽象统一性:万物一体间的显—隐之变
  • 第一节 显—隐之变:天人合一之中的抽象统一性
  • 第二节 显—隐也是《文心雕龙》中的基本范畴
  • 第三节 求证两种理论共有的抽象统一性
  • 第四节 生命之问——秀、有、显和隐、无、玄相依
  • 第五节 "秀"之实现和人格完善——归隐—栖居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两者审美方式的共性研究
  • 第一节 "有物混成"——两者都遵循直觉体验的方式
  • 第二节 以无为本,强调超越
  • 第三节 去蔽之后反归于隐——真理观的启示
  • 第四节 索"隐"启蔽之艰和体验诗意之"境"的关系
  • 第五节 "隐以复意为工"是于悖论中求索
  • 第六节 "情在词外曰隐"的肯定和否定
  • 第七节 文之详略对应着显现和隐蔽
  • 一、以语言和诗追求本真——精神不能曲解为智能
  • 二、诗性与规则之间的选择
  • 三、"比显而兴隐"与显—隐和隐—秀相应
  • 四、比喻之显有诗性和理性两个层面
  • 五、"兴隐"的特性、方法和主—客关系式相异
  • 本章总结
  • 理论启示和结语
  • 一、研究本文命题所发现的两种理论相通的主要概括
  • 二、对两者抽象统一的外部机制和前提的研究
  • 三、两种理论的差异考察
  • 四、通过比较研究的新发现
  • 五、显隐渐变论的构想和现实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吴林伯先生与“《文心雕龙》学”[J]. 语文学刊 2019(06)
    • [2].论《文心雕龙》诗性批评中喻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化[J]. 中国韵文学刊 2019(04)
    • [3].《文心雕龙》中的“人化文评”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对话中的升华——《〈文心雕龙〉三十说》[J]. 安康学院学报 2019(06)
    • [5].文学批评原创理论的新收获:《〈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评介[J]. 品位经典 2019(11)
    • [6].《文心雕龙·时序》“润色鸿业”辨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7].《文心雕龙·物色》篇“情景交融”说新探[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8].虚实并重:《文心雕龙》的虚实观[J]. 文学教育(上) 2020(01)
    • [9].论字象与修辞——以《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札记》为例[J]. 当代修辞学 2020(01)
    • [10].互文·复调·创生——《文心雕龙》的异域重生[J]. 外国语言文学 2019(05)
    • [11].《文心雕龙》与刘师培文论的建构与变迁[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2].《文心雕龙·风骨》“端直”释义分析[J]. 职大学报 2020(01)
    • [13].从《文心雕龙》看刘勰之论说文标准[J]. 语文学刊 2020(01)
    • [14].阐释的记忆与技艺——《文心雕龙》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J]. 文学评论 2020(01)
    • [15].我与《文心雕龙》[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4)
    • [16].《文心雕龙》“受命”解[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0(01)
    • [17].中西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异同论[J]. 湖北社会科学 2020(02)
    • [18].《文心雕龙》刘向评议释证[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9].《文心雕龙》海外英译及其接受研究[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2)
    • [20].论本末思辨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建构[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1].《文心雕龙·书记》“书”之概念辨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20(04)
    • [22].谁最早关注、对校唐写本《文心雕龙》[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3].由《文心雕龙·论说》谈魏晋玄学致思相关问题[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07)
    • [24].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创构——以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为例[J]. 外语学刊 2020(04)
    • [25].《文心雕龙》:“文学自觉”时代的文论巅峰[J]. 语文学刊 2020(02)
    • [26].《文心雕龙》为文之“术”三境界分析[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7].《文心雕龙》中的隐喻思想探究[J]. 现代交际 2020(11)
    • [28].“错画”的秩序——《文心雕龙·原道》的“自然—历史”阐释及文明论意义[J]. 文艺争鸣 2020(06)
    • [29].《文心雕龙·时序》辨析[J]. 文化学刊 2020(07)
    • [30].《文心雕龙》骈文体制的变通[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标签:;  ;  ;  ;  ;  

    “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两个学说的抽象统一性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