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娜[1](2020)在《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的家国情怀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凝练和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的精神支撑,也是对我国国家发展理念高度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坚持习近平的“家国情怀”作为根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本质初心,就是要形成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社会核心价值共识。文章的问题域聚焦于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及影响,以习近平家国情怀的渊源及主要内容、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影响为文章基本框架,围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家与国思想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总结和阐述了习近平家国情怀的理论渊源及主要内容,创造性地阐释了习近平家与国的辩证法思想。在实践层面,分别从普通个人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阐明习近平践行家国情怀的路径,作为普通个人,习近平能够积极传承习家优良家风,做到尊老爱幼、求知善读,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生活中的习近平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典范。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能够从治国理政大局出发,将家国情怀变成了一种德治思想,一种责任伦理,更进一步上升为党的情怀,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已成为鼓舞中华儿女激起家国情怀的重要精神力量。当今,人们的思想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变化,如何正确看待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家国情怀?如何以理性思维的视角来看待家国情怀所发挥的作用?习近平不遗余力,身体力行,践行家国情怀的豪情对国家、政党、社会、公民个体的影响,为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范本。
石莹[2](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朱续荣[3](2020)在《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父母教子的依据,也是治家法则、管理家庭的标准,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古代社会进行道德教化的有效方式。传统家训文化发轫于封建时期,随着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家训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子治家,它往往被统治阶级赋予政治色彩及教化意义,用来约束社会成员行为和家庭伦理秩序,成为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及国家治理的法宝。从这一意义上讲,传统家训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剔除了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封建糟粕之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传统优秀家训文化中所蕴含的修身之本、齐家之要、处世之法、为政之道等德育内容,以及养正于蒙、以身作则、宽严相济、因材施教等德育方法,承载着培养道德修养,塑造人格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家庭不和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辩证地分析并准确地把握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的精髓要义,实现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优秀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塑造个体品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家风,实现家庭的和谐,弘扬;三是有利于厚植家国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与目的,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从厘定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入手,解析了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并系统回顾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大量传统家训文化经典及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读,归纳和总结出蕴涵于其中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实施方法。第四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评价和剖析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第五部分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和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尝试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阳新青[4](2020)在《德性伦理视域下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仕宦家训的涌现与拓展是宋代家训发展的突出特点。宋代仕宦家训产生于宋代礼教崩坏、道德沦丧等社会内外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之中,以及重建伦理纲常和恢复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之下;是宋代官僚大儒们为劝谕子孙而着的书面家训文献,通过教诫、训育的方式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其核心主题是引导子孙修己成人,强调修身养德,追求“善”的君子人格和“至善”的道德理想。在价值追求、核心理念等方面具有德性伦理向度,其实质都是以道德主体为本位,以德性养成为目的,着眼于“成人成德”问题,强调个体道德人格的养成与完善。宋代仕宦家训将个体德性养成置于道德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具体语境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本文从德性伦理的核心命题“德性养成”出发,基于麦金太尔从实践、整体性与传统三个维度对德性伦理的重新阐释,着眼于个体道德实践的内外统一性和道德生活的整体性,从个体德性的内在养成、社会化外达、集体性超越三个方面分析了宋代仕宦家训中处己、处人、处世等方面的德育内容。总体来讲,通过修身处己的教导,引导个体自主涵养德性;通过处世伦理的教导,使个体将德性外达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家国情怀的培养,使个体树立家庭、社会责任观与义务观,以实现个体德性养成和社会群体德性的整体提升。通过德育践履赋予道德思想以实际意义,是宋代仕宦家训发挥其道德教化作用的根本途径,而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的运用是其德育践履的必然要求。在德育原则上,立足于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个体将道德认知内化为稳定的道德人格。遵循早教、循序渐进、德智相辅、知行合一、爱教结合等以德性养成为目的性价值引导的德育原则。在德育方法上,强调道德培养与道德修养的内外联动。通过以境育人、引经据典、言传身教、法理相济等外在培养方法和自我德性修养,使家庭德育实现途径由外在道德教化向个体内在道德自觉转化。尽管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囿于封建社会的传统框架之下,且随着当代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其赖以作用的传统道德共同体逐渐解体。但在当前家庭德育的现实境阈及发展诉求下,其积极合理的部分对重塑当代家庭德育理念仍有一定启示意义:第一,以德性养成为实践归旨,关注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第二,以自我德性修养为实施导向,强调道德自觉和“体悟”;第三,立足个体生活的整体性,实现德性的“内成外达”;第四,注重德性践履,营造生活化的德育环境;第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德育过程的连续性。
张文杰[5](2019)在《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直就有尊崇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楷模以教导民众进而实现“德治天下”的传统和社会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注重选树道德模范和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表彰道德模范、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为提升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着眼于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遵循“理论探究—历史梳理—当下审视—实践构建”的逻辑路径。其中,“理论探究”主要是在总结概括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道德模范做基本概念的界定,并对其理论基础和社会功能进行总结归纳,为接下来的系统论述打好理论基础;“历史梳理”主要是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道德人物、近代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及其社会功能发挥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为当下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历史的对比和借鉴;“当下审视”主要是着眼于道德模范的时代性,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社会时代发展需求为背景,对我国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相关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描述,并以2007年开始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分析出影响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各种要素和存在的问题;“实践构建”是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符号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突出问题,提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实践体系。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则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起点上展望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广阔前景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
杨浩英[6](2019)在《习近平的道德教育观及其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高校大力育人成才、服务社会、完善发展的迫切需求。要破解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存在的问题,必须对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功能进行新的审视,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思想进行明确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道德教育观点,内涵丰富,结构严谨,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个体完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遵循和理论指南,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郑秀芹[7](2019)在《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家国同构的文化渊源,家庭是社会的微观体现,承担着抚养和更新社会成员的责任。家风是家庭与家族世代遵循的风尚,代表着一个家庭对生命价值、生活秩序、道德观念的理性认知与自觉遵循。优良家风作为家风中的优秀资源,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饱含思想教育资源,不断为社会和国家提供精神养料。优良家风能够影响个体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为明显。优良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品崇德、勤勉读书、亲仁济众、诚实守信、睦亲勤俭、治国安民等,能够推动高校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铸就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厚植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强化道德自律的行为养成。将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文化底蕴,增加受教育者对中国优良家风的认知程度。优良家风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促进受教育者对人文素养的学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内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随着经济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多种文化思潮与价值观相互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与道德水平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传入,我国价值观领域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征,不良信息会侵蚀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动摇大学生的精神意志,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衔接不到位。大学生外出求学,没有了家长的督促与关心,离开家庭,离开亲人,来到自己不熟悉的城市,身边环境发生变化,同伴群体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同时,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情况,有自己的主见,追求新奇,大学生思想容易出现内在矛盾和冲突,道德诚信缺失,个体意识和个人利益逐渐强化。此外,大学生处于成才的关键阶段,面对科研、就业压力,心理与生理、理想与现实之间容易出现矛盾,高校急需处理好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思想品德发展的关系,加强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优良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艰巨。优良家风在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上要坚持多样性的方法,从树立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创新方法,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融入合力,实现优良家风传承创新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在树立科学理念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对家风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课程、教材、抓典型事例,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同时,以优良家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最后,在学校管理和制度方面,有针对性的融入优良家风,建立家庭学校共育机制,实现融入长效机制。通过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协作的局势,以优良家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与持续进步。
高玉琪[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呼唤责任担当。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责任理论基础,传承中华传统责任思想精华,为责任意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当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建树与养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是培育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必然选择。从责任的概念释义出发,基于责任意识的现实审视,探索责任意识的行为养成方式,研究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相关问题。人与责任的关系渗透着人承担责任的依据、条件等内容,涉及人何以要负责、何以能负责、要负何种责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理论为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己任”、“仁者爱人”、“修齐治平”、“民胞物与”等思想精华为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近现代无数思想家对责任问题进行的哲学探究,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具有更广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高层次、高品质的生活追求,更精细、更关怀的社会建设,更优美、更健康的生态环境都需要全方位的责任担当,为此,必须认真审视当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探究其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研及数据整理分析,充分肯定了当代大学生在责任意识方面呈现出的积极向上的主流趋势,例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情怀、不断提升的公序意识及公益精神、逐渐增强的环境责任感,与此同时,也揭示出大学生在责任意识方面仍存在的某些淡化和缺失,例如责任认知的偏差、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脱离、责任行为的实用性及功利性倾向、生命意识和感恩意识的淡化等。究其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经济趋利性的社会环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迁、自我教育引导不足等。以问题入手,探究强化责任意识培育的对策,从培育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探究责任意识培育的具体路径,并着重强调道德责任教育须将知、情、意、行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现场情境创设等新方式进行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需要多方配合、多主体参与,以此起强化和加深作用,使大学生担当起国家社会发展的重任。
窦岩平[9](2017)在《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太行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坚韧不拔、战天斗地的“愚公移山”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抗击日寇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敢于胜利的“亮剑”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新时期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太行精神,既是地域的又是民族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处在国内和国际形势都深刻而广泛的变动时期,对于日渐崛起的中国,西方敌对势力抱有敌意,在经济上军事上限制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对中国搞意识形态渗透,妄图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腐败现象已经到了危及执政党生存的危险时期。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社会上存在不少追求功利、贪图享乐、精神懈怠、富裕即安、戾气暴走等精神问题,消极的、模糊的、懒庸的、低俗的甚至非常错误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使山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经济领域也受到影响,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困难增加,形势复杂。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中国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如何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使得太行精神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研究和弘扬太行精神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社会思潮的冲击、适应时代潮流、提振山西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精气神的动力源泉。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研究太行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太行精神的继承性和现实性,在分析太行精神理论基础上,确定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探讨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凝聚共同理想信念,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结合当今的世情、国情、党情、省情,说明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和弘扬的时代需要和重大意义,从而对选题的缘起、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章,通过对民族精神的界定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出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第三章,论述了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具体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分析了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以及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确定了新时期的太行精神是最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型的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具体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坚定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奋发有为、艰苦奋斗的四种精神,对太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和精神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行精神的人本价值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从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七章,探讨了结合新的形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太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的路径。具体从坚定中国道路、结合山西实际,汇集党政军民合力等路径,进行大力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从而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形成实效长效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初步构建太行精神的概念、内容、特征和理论核心体系。本文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省情,从总体上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作了全面分析;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太行山地区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文化等方面获取丰富营养,对太行精神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确定了新时期所要弘扬的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精神品质和主要特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太行精神的理论体系。二是结合当代实践阐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把太行精神中与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升华,以此来说明太行精神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并由此证明太行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的,是历久弥新的,永远不会过时的。研究为了实践,太行精神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古已有之。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度发展需要有新变化,面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面对党内和山西省内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和弘扬培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当今政治、经济形势,借助社会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找准太行精神的实践需求,持续不断对太行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山西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促进山西的能源经济转型、实现山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三是提出不断增强太行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本文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国防科技干部、大学生、青少年、广大群众、新兴阶层等不同人群,探索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太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具体对策研究。太行精神的研究是我们应对国际挑战和现实危机的一种必然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激发创业创新动力,激励昂扬奋进气质、汇集党政军民合力,形成实效长效机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培育和弘扬太行精神具有独特的实践应用价值。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当前实践来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太行精神的创新发展研究,丰富发展它的当代价值,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太行精神的大力弘扬,使太行精神真正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成为巩固山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新时期太行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文化道德氛围,构建良好的山西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着力推进山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梁嘉洺[10](2017)在《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家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基础;传统家风文化的发展到成熟,历经实践的考验,传承下来的都是值得我们弘扬和歌颂的文化精髓。传统家风文化融合了治家治国的思想,沉淀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传统家训家谱为载体,推进传统家风文化的现代转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文中选用以琅琊王氏家风作为经典案例,其意义在于与山东文化相映衬,同属于相同的地域血缘,为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提供现实支撑。传统家风文化在现代家庭中的传承遇到问题,针对社会、家庭结构的转型,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的缺失,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等现象,发现家风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探其原因,提出培育良好家风的路径和对策,促进优良家风的建设和弘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民族情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家风是连接家庭成员、社会和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优良家风必然促进党风清正、社会和谐。传统家风文化是时代变革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维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传统家风文化提供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不断被发扬光大,传统家风也要不断被赋予新内容,新内涵和新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要求在实践上落细落小,促进家风向上、党风清正,在实践中传承并弘扬,打造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特色。
二、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家国情怀的渊源及主要内容 |
一、习近平家国情怀的渊源 |
(一)习近平家国情怀的学理渊源 |
(二)习近平家国情怀的文化渊源 |
二、习近平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 |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
(二)习近平家国情怀的价值内涵 |
(三)习近平家与国的辩证法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 |
一、习近平将家国情怀落实到生活实践 |
(一)关爱家庭,以身作则 |
(二)求知善读,知行合一 |
(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
二、习近平将家国情怀转化成德治方略 |
(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
(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
三、习近平将家国情怀演化为责任伦理 |
(一)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 |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责任意识 |
(三)“构建多元责任主体”的社会治理格局 |
四、习近平将家国情怀上升为党的情怀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宿 |
(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承诺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
第三章 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影响 |
一、推动意识形态管理的与时俱进 |
(一)增强意识形态管理主体的“阵地意识” |
(二)促进意识形态管理客体“因势而新” |
二、净化了党内的政治生态 |
(一)优化了党内政治生态环境 |
(二)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表率意识 |
三、极大地激发了公民爱国主义情感 |
(一)增强公民家国意识 |
(二)进一步丰富了爱国主义情怀 |
四、全社会形成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
(一)家风家训的资源得到发掘和利用 |
(二)国学热不断升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家训文化及其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期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期 |
(三)传统家训文化的成熟期 |
(四)传统家训文化的鼎盛期 |
(五)传统家训文化的转型期 |
第二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概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
(一)修身之本 |
(二)齐家之要 |
(三)处世之法 |
(四)为政之道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
(一)养正于蒙 |
(二)以身作则 |
(三)宽严相济 |
(四)因材施教 |
(五)知行统一 |
第三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利于塑造“内圣外王”的个体道德人格 |
(二)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助于维系家族的稳定 |
(三)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益于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二)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 |
第四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培育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 |
(三)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益于学校德育的开展 |
(四)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社会风尚的提升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个人对德育思想的践履能力 |
(二)重视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
(三)优化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
(四)加强对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宣传和落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4)德性伦理视域下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当代家庭德育失范与家庭教育的政策导向 |
1.1.2 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1.1.3 宋代仕宦家训与德性伦理在德育归旨上的契合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德性 |
1.3.2 德性伦理 |
1.3.3 仕宦家训 |
1.3.4 德育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中国传统家训的研究 |
1.4.2 关于宋代家训的研究 |
1.4.3 关于宋代仕宦家训及其德育思想的研究 |
1.4.4 关于德性伦理的研究 |
1.4.5 相关研究的评价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宋代仕宦家训的产生与发展 |
2.1 宋代仕宦家训的产生背景 |
2.1.1 政局动荡与重塑礼法的统治需求 |
2.1.2 社会转型与家族宗法制度的内在诉求 |
2.1.3 儒学复兴与理学思想的理论奠基 |
2.1.4 家训文化积淀与崇文兴教的政策推动 |
2.2 宋代仕宦家训的发展历程 |
2.2.1 北宋仕宦家训的涌现 |
2.2.2 南宋仕宦家训的拓展 |
3 宋代仕宦家训的德性伦理向度 |
3.1 价值追求:至善 |
3.1.1 遵循内成至外达的道德修养之道 |
3.1.2 以“中庸”为道德实践原则 |
3.2 核心理念:德性 |
3.2.1 以德性养成为归旨的道德观 |
3.2.2 强调个体的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的整体性 |
3.2.3 以“仁、礼”为德性核心的价值标准 |
4 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内容 |
4.1 修身处己的人生哲学:个体德性的内在养成 |
4.1.1 立人立德的人生观 |
4.1.2 反躬自省的处己之心 |
4.1.3 格物致知的为己之学 |
4.2 仁爱为本的处世伦理:个体德性的社会化外达 |
4.2.1 亲亲·孝慈的人伦观 |
4.2.2 至诚至善的处世之道 |
4.3 义利分疏的家国情怀:个体德性的集体性超越 |
4.3.1 齐心并力的家庭责任观 |
4.3.2 尽忠职守的爱国精神 |
5 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践履 |
5.1 以德性养成为目的性价值引导的德育原则 |
5.1.1 及早施教,循序渐进 |
5.1.2 德智相辅,知行合一 |
5.1.3 爱教结合,宽严得当 |
5.1.4 民主公正,双向育人 |
5.2 由外在道德教化导向内在道德自觉的德育方法 |
5.2.1 外在道德教化 |
5.2.2 自我德性修养 |
6 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家庭德育的启示 |
6.1 实践归旨:着眼于德性养成,关注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
6.1.1 引导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道德心理特征 |
6.1.2 强调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化,涵养独立的道德人格 |
6.2 实施导向:以自我德性修养为导向,强调道德自觉和“体悟” |
6.2.1 注重道德培养与道德修养的内外联动 |
6.2.2 强调个体道德自觉和“体悟”,培养道德意志 |
6.3 教化途径:立足个体生活的整体性,实现德性的“内成外达” |
6.3.1 明确家庭德育的育人维度,完善德育内容 |
6.3.2 基于整体性视角,全面发挥家庭德育的功能 |
6.4 道德生活:注重德性践履,营造生活化的德育环境 |
6.4.1 强调德性践履,注重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引导 |
6.4.2 明晰德育环境的道德熏陶和价值引导作用 |
6.4.3 加强家庭德性氛围和道德精神面貌的建设 |
6.5 德育过程: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德育的连续性 |
6.5.1 德育原则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
6.5.2 妥善处理与协调家庭德育中的具体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1.3.2 习近平关于以德治国的重要论述 |
1.3.3 社会符号学理论 |
1.3.4 传播学理论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1.6 研究的方法 |
2 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概述 |
2.1 道德和道德模范 |
2.1.1 道德 |
2.1.2 道德模范 |
2.2 道德模范的类型和特征 |
2.3 道德模范的主要社会功能 |
2.3.1 社会道德发展的导向功能 |
2.3.2 社会道德文化的推广功能 |
2.3.3 社会道德目标的激励功能 |
2.3.4 社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化功能 |
2.4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实现机制 |
3 中国道德模范社会功能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及其当代启示 |
3.1.1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的社会功能 |
3.1.2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的当代启示 |
3.1.3 中国古代道德人物经典案例:孔子 |
3.2 中国近代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及其价值意义 |
3.2.1 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 |
3.2.2 革命道德及其模范人物的价值意义 |
3.2.3 革命道德模范人物:张思德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选树与功能发挥的实践历程 |
3.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选树与演变 |
3.3.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 |
3.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道德模范典型案例:雷锋 |
3.4 历史对比中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影响因素 |
4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现状 |
4.2 当前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4.2.1 道德模范选树的公开化、合理性存疑 |
4.2.2 道德模范宣传不深入、不平衡 |
4.2.3 道德模范网络媒介推广缺乏正向引导 |
4.2.4 道德模范后续保障和功能评价不到位 |
4.3 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宏观设计层面定位不准、重点模糊 |
4.3.2 具体实施阶段缺乏针对性举措 |
4.3.3 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
4.4 案例分析: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
4.4.1 活动概述 |
4.4.2 历届活动数据统计分析 |
4.4.3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社会功能发挥情况 |
4.4.4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综合评价与改革创新路径 |
5 构建实践导向的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体系 |
5.1 打造体现国民道德素质和时代需求的道德模范价值体系 |
5.1.1 发挥道德模范的多重符号属性与多重价值作用 |
5.1.2 整合政府主导、社会构建、大众参与的合力 |
5.2 营造个人有为、全民参与、社会保障的道德模范养成体系 |
5.2.1 调动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5.2.2 创建全民关注、广泛参与的生动场景 |
5.2.3 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的社会保障和回报机制 |
5.2.4 加强道德模范社会功能发挥薄弱环节建设 |
5.3 构建全面覆盖、典型突出、高度融合的道德模范传播体系 |
5.3.1 研究现代传播态势下的道德模范传播特征 |
5.3.2 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道德模范传播体系 |
5.3.3 “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形象构建与传播 |
5.4 完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道德模范示范体系 |
5.4.1 党员干部要争当道德模范 |
5.4.2 实现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示范体系的内在要求 |
5.4.3 完善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示范体系的重要意义 |
5.5 培育青年学生向模范看齐的道德模范引领体系 |
5.5.1 当代青年学生对于道德模范及其社会功能的基本认知 |
5.5.2 以道德模范引领青年学生需注意的问题 |
5.5.3 尊崇核心价值,培育青年学生道德模范引领体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京高校大学生榜样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6)习近平的道德教育观及其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的道德教育观概述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理想信念教育。 |
(三)党员干部作风教育。 |
(四)学校道德教育。 |
(五)家庭道德教育。 |
二、基于道德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角色功能之分析 |
(一)教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者,是先进思想文化的承继者和传播者。 |
(二)教师是理想信念的启蒙者和守护者,是国家、民族进步兴旺的推动者、建设者。 |
(三)教师是道德人格的生成者和培育者,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
(四)习近平的道德教育观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
(7)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优良家风概述 |
2.1.1 家风 |
2.1.2 优良家风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2.3 优良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1 优良家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优良家风提供了传播渠道 |
2.4 相关理论及思想 |
2.4.1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教育思想 |
2.4.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3 习近平的家风思想 |
3 优良家风的主要内容 |
3.1 以规为鉴,读书治学 |
3.2 诚实守信,重品崇德 |
3.3 克勤克俭,睦亲齐家 |
3.4 以和为贵,亲仁济众 |
3.5 以人为本,治国安民 |
4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4.1.1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需要 |
4.1.2 纠正不良家风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需要 |
4.1.3 涵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 |
4.1.4 优化优良家风传承路径的需要 |
4.2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4.2.1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新形势 |
4.2.2 契合优良家风现代传承新机遇 |
4.2.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4.2.4 大学生对优良家风具有心理认同基础 |
5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5.1 树立科学理念,强化思想基础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 |
5.1.2 加深高校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
5.1.3 增强大学生对优良家风的认知与理解 |
5.2 融入课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 |
5.2.1 深化优良家风课程建设 |
5.2.2 开展优良家风校本教材研究 |
5.2.3 挖掘优良家风中的典型模范 |
5.3 创新教育方法,提升融入的实效性 |
5.3.1 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发展 |
5.3.2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提升大学生践行能力 |
5.3.3 以新媒体为载体,构建高校网络公众平台 |
5.4 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
5.4.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和机制 |
5.4.2 建立家庭学校共育共治机制 |
5.4.3 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引领作用 |
5.5 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融入合力 |
5.5.1 营造学校优良家风育人环境 |
5.5.2 发挥家庭美德育人作用 |
5.5.3 弘扬社会优良风气育人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意识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与责任 |
一、人何以要负责:责任的含义及依据 |
二、人何以能负责:意志自由与人的责任 |
三、人要负何种责:责任的层次及类型 |
第二节 责任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 |
一、立足马克思主义责任理论基础 |
二、吸收中国传统责任伦理精华 |
三、借鉴西方责任理论及责任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价值意蕴 |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是新时代新使命的要求 |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 |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是塑造新时代优秀人才的要求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信息统计 |
三、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主流表现 |
二、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社会环境因素 |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学校教育因素 |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家庭责任因素 |
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教育因素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健全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机制 |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管理机制 |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培育的评价激励机制 |
三、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教育机制 |
第二节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内容 |
一、以社会认知教育提升大学生责任认识 |
二、以民族复兴使命激发大学生责任情感 |
三、以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责任意志 |
四、以道德品格培育引导大学生责任行为 |
第三节 注重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途径 |
一、在责任道德的课程教学中明晰道义担当 |
二、在主题交流组织活动中体验角色互换 |
三、在校园责任文化氛围中促进责任践履 |
四、在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担责能力 |
第四节 创新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 |
一、心理建设达成尽责共识 |
二、典型示范加深尽责意识 |
三、情境创设增强尽责作为 |
四、网络载体渗透尽责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太行精神概念的界定 |
2.1 民族精神的界说 |
2.1.1 康有为的“国魂”论 |
2.1.2 梁启超的“新民”论 |
2.1.3 李大钊的民族精神观 |
2.1.4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 |
2.1.5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精神 |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2.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2.2.2 太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
2.3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3.1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精神的基本内涵 |
2.3.2 新时期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2.4 太行精神的精神风貌 |
2.4.1 爱国主义精神是太行精神的核心精神 |
2.4.2 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2.4.3 革故鼎新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
2.4.4 太行精神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精神 |
2.5 太行精神的具体体现 |
2.5.1 申纪兰精神 |
2.5.2 大寨精神 |
2.5.3 红旗渠精神 |
2.5.4 锡崖沟精神 |
2.5.5 右玉精神 |
2.5.6 太旧精神 |
3 太行精神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原理 |
3.1.1 民族精神是凝聚民族团结、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基础 |
3.1.2 民族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
3.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3.2.1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3.2.2 太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立场的生动体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
3.3.1 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营养 |
3.3.2 文化自信是实现太行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 |
3.4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政治基础 |
3.4.1 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
3.4.2 中国共产党精神是太行精神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 |
3.5.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前提 |
3.5.2 人民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基础 |
4 太行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 |
4.1 太行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4.1.1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山西的早期传播 |
4.1.2 山西抗战战略地位确立的艰难过程 |
4.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
4.2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思想渊源 |
4.2.1 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 |
4.2.2 朱德的精神风范是太行精神的生动诠释 |
4.2.3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激励 |
4.3.1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4.3.2 毛泽东思想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理论基础 |
4.3.3 太行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
4.4 太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基因 |
4.4.1 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
4.4.2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太行精神的历史文化基础 |
4.4.3 太行精神是执政为民、厚生爱民的人文精神 |
4.4.4 太行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孕育了厚重的太行精神 |
4.5 山川山岳自然生态文化的双重影响 |
4.5.1 太行山的地域生态环境 |
4.5.2 太行山的雄奇险峻赋予太行人民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
4.5.3 太行山的坚实厚重造就太行人民坚强勇敢的地域性格 |
5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5.1 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 |
5.1.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
5.1.2 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5.1.3 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
5.1.4 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
5.2 太行精神的精神品质 |
5.2.1 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魂魄 |
5.2.2 执政为民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基石 |
5.2.3 奋发有为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气质 |
5.2.4 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传统 |
5.3 太行精神的主要特征 |
5.3.1 中国共产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
5.3.2 理想信念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
5.3.3 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 |
5.3.4 革命实践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
5.4 太行精神的人本分析 |
5.4.1 太行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
5.4.2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尊严 |
5.4.3 太行精神体现了人民的力量 |
5.5 太行精神的价值取向 |
5.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太行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 |
5.5.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太行精神的主导价值取向 |
5.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是太行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 |
5.5.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太行精神的目标价值取向 |
6 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
6.1 太行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6.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多样价值观 |
6.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太行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
6.2 太行精神与提升公民道德建设 |
6.2.1 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6.2.2 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6.2.3 把太行精神融入公民道德建设 |
6.3 太行精神与构建山西政治人文生态环境 |
6.3.1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政治灵魂 |
6.3.2 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是太行精神的强大基础 |
6.3.3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优秀品格 |
6.3.4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特质 |
6.4 太行精神与加强山西地方政府治理 |
6.4.1 地方政府治理的内涵 |
6.4.2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的偏失 |
6.4.3 山西地方政府治理“四种危险”的化解路径 |
6.5 太行精神与加快山西能源经济转型 |
6.5.1 加快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
6.5.2 加快山西经济方式全面创新 |
6.5.3 加快山西经济模式合作开放 |
6.6 太行精神与贯彻山西绿色发展 |
6.6.1 太行精神对山西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实践推动 |
6.6.2 建设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厚重、生态文明的山西新城镇 |
7 弘扬和传承太行精神的主要途径 |
7.1 坚持中国道路,凝聚共同理想信念 |
7.1.1 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7.1.2 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
7.1.3 太行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实现 |
7.2 结合山西发展,激发创业创新动力 |
7.2.1 创新发展农业新产业 |
7.2.2 创新发展工业新型化 |
7.2.3 创新发展服务新商贸 |
7.2.4 创新发展文化新形象 |
7.3 抓好群体教育,汇集党政军民合力 |
7.3.1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 |
7.3.2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7.3.3 提升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幸福感 |
7.4 营造社会心理,激励昂扬奋进气质 |
7.4.1 典型时期社会心理状况分析 |
7.4.2 倡导三严三实、昂扬奋进的社会心理 |
7.4.3 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家风 |
7.5 多种措施并举,形成实效长效机制 |
7.5.1 拓展太行抗战革命历史展览 |
7.5.2 丰富传统媒体和加强现代网络宣传太行精神 |
7.5.3 将太行精神融入各级党校教育 |
7.5.4 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
7.5.5 开展太行精神主题公益实践活动 |
7.5.6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活力 |
7.5.7 深化太行精神理论研究,打造山西学术精品工程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 |
二、家庭、家训、家谱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教育思想 |
二、周恩来的家庭教育观 |
三、习近平的家风思想 |
第二章 传统家风文化内容、特征、规范功能与传承机制 |
第一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主要内容 |
一、修身思想 |
二、齐家思想 |
三、治国思想 |
第二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特征 |
一、实践性 |
二、多样性 |
三、传承性 |
第三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规范功能 |
一、指引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第四节 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机制 |
一、传承的内在机制 |
二、传承的外部机制 |
第三章 经典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琅琊王氏家族家风的主要内容 |
一、孝守为先 |
二、以信为守 以行达信 |
三、做官之道 |
第二节 琅琊王氏家族家风的启发 |
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
二、信是立身处世的原则 |
三、为官清正廉洁 |
第四章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家风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变迁及家庭结构的转变 |
二、家庭代际危机和自身教育的缺位 |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传统家风的现代转化问题 |
一、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
二、传统家风文化现代转化的依据 |
第三节 社会各方齐抓共建完善家风规范 |
一、发挥社会对家风建设的主导作用 |
二、强化家庭教育对家风建设的主体作用 |
三、重视学校对家风建设的教育作用 |
四、加强大众传媒对家风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 |
第五章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的理论基础 |
一、传统家风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传统家风文化相互辉映 |
一、借鉴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传统家风文化传承 |
二、推进传统家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第三节 优良家风促进党风清正 |
一、优良家风助推党风建设 |
二、家风向善促进党风清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及影响研究[D]. 刘海娜. 大理大学, 2020(05)
-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 朱续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德性伦理视域下宋代仕宦家训的德育思想研究[D]. 阳新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与实践体系研究[D]. 张文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6]习近平的道德教育观及其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 杨浩英. 文教资料, 2019(26)
- [7]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郑秀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 高玉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太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窦岩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传统家风文化的传承及当代启示[D]. 梁嘉洺. 青岛科技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