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

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从篇章语言学视角进行译学词典研究,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篇章语言学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密切关系,以期促进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并推动翻译研究的进步。通过考察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如何应用及体现于译学词典研究的情况,试图揭示译学词典研编过程中的各种文本与语境制约因素。本文具体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译学词典的理解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译学词典作为语篇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意义与功能;第三,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研究,在讨论中融合了翻译学、语言学与词典学的相关理论,并在研究中采用个案分析、资料汇集、文本分析、例证、图表、比较研究等方法。关于译学词典的理解及其研究方法的问题,作者指出译学词典是涉及翻译研究领域术语、话题,并把这些术语、话题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编排解释,以供翻译理论研究等目的的专科词典。为研究需要,作者指出本文所主要探讨的综合性译学词典是能提供译学术语或话题并能对其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理论诠释的译学百科全书,而且这种类型的译学词典的条目与阐释通常语言一致。根据译学词典的特点,译学词典研究可以视为一门具有独立性质的学科。译学词典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应从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以便为译学词典研究指明新的研究方向并可引起学者的不同反响。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可以促进翻译研究和各相关学科的发展;而翻译研究和各相关学科的充分发展也会促进译学词典研究的迅速发展。为增强本文的说服力,采用三本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汉英·英汉翻译百科全书》,《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与《国际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作为个案分析。关于译学词典作为语篇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意义与功能的问题,作者在批判分析William Frawley的“词典语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译学词典语篇论”,指出在众多相关学科中,篇章语言学最适合用来诠释译学词典研究,为把篇章语言学引入译学词典学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由于篇章语言学强调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与各种动态因素,具有开放性、整合性与动态性的特点;而且必须满足以下七个语篇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与互文性(deBeaugrande and Dressler 1981:3),因此,篇章语言学视角更加开放、动态、系统地对译学词典进行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例如译学词典在篇章语言学视角下既可以看作编者与用户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语篇。篇章语言学还可以作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借助许多相关理论来诠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从而为译学词典研究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研究框架。在译学词典语篇框架之下,所有与译学词典相关的材料均可包容进来,许多边缘化的以及许多不被重视的材料因此得到关注,译学词典的话语权力也自然得到重新定位。关于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关系的问题,作者分别从意图性与译学词典研究、可接受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信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衔接性与连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互文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以及情境性与译学词典研究六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意图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就译学词典而言,意图性主要体现在译学词典编者研编词典时的态度。译学词典的研编是一个有意图、有目的的人类活动。也就是说,译学词典编撰不应看作只供查阅的工具书,还应看作译学词典的编者、文本、用户及其语境之间的互动行为。在译学词典编撰的过程中,译学词典编者有意或无意地操纵译学词典的编撰过程,以符合当时的文化环境与市场需要,并根据译学词典的服务对象来调整自己的研编意图。这是因为译学词典编撰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只有考虑用户需求、市场情况、编者素养与赞助人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编撰出更加实用的译学词典。通过分析可接受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就译学词典而言,可接受性主要体现在译学词典用户使用词典时的态度。由于这种态度主要与编撰意图、译学词典文本类型、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用户的期望程度有关,因此,为了实现译学词典的可接受性,译学词典编者应合理利用合作原则和社会认知方法,并从用户角度对译学词典进行类型划分。由于不同用户对译学词典的可接受性有不同的认识,既使同一用户,由于认知环境与使用情况不同,对译学词典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并非任何一部译学词典都能适用于所有的用户。另外,由于翻译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学科术语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特点,而社会认知方法以认知科学与原型理论为基础,以语用、交际功能为导向,强调术语概念的多义性、动态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因此为社会认知方法应用于译学词典中的译学术语研究提供了合理解释。通过分析信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信息性在本文中是指语篇所承载的信息性质,就译学词典而言,主要涉及译学词典的内容。由于译学词典主要是为翻译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查检所需知识,因此,为了满足译学词典用户的需求,其信息内容需要提供译学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的范畴、概念与术语,同时还需要实现以下四个标准:权威性、正确性、充分性和系统性。其中译学词典词条信息的系统性与双语词典有着很大差异,具体体现在:译学词典的用户对译学词典中词条的理解不应是选择性的,而应是整体性的。换句话说,只有对译学词典中词条释义信息整体把握准确,才能对这一词条彻底理解:而且词条也通常作为译学词典系统中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而非个体来看待。通过分析衔接性与连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就译学词典而言,衔接性主要体现在译学词典形式的一致性上。译学词典的词目编排一致,可帮助用户根据所需容易、快速、有选择地查检到他们所需要的翻译信息;另外,参指,进接阅读和文献选读在形式编排上也应该一致,以符合用户的心理表征。而译学词典的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其释义的连贯系统性上。具体而言,词条释义应该意义连贯一致,词条与词条之间也应该意义连贯一致。在某种意义上,译学词典词条释义的连贯性还应该理解为译学词典用户认知与心理过程的结果。通过分析互文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译学词典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译学词典研编的选材与阐释、传承与创新以及互参、近接阅读与文献使用等方面。译学词典文本与其它文本彼此相互参照,构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在译学词典研编的过程中,编者要注意选材与阐释应与编撰大纲密切相关,而且应注意对译学词典内容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对原有译学词典的传承反映了当代译学词典编者对传统翻译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创新也是译学词典研究发展的动力和根本。另外,译学词典的互参、近接阅读与文献使用是译学词典互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译学词典区别于双语词典的重要标志。比较而言,互参是建立译学词典篇内连贯的主要手段,近接阅读与文献使用是建立译学词典篇外连贯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情境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情境性在译学词典研究中主要体现在语境与译学词典研编的作用与反作用上。译学词典是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产物。译学词典作为系统收录译学领域的术语与话题的工具书,更能集中反映翻译活动和主体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译学词典因此可以看作译学词典语篇所展现的翻译知识、用户所具备的知识与外部社会文化语境互动的结果。译学词典既可以反映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也可以从侧面见证时代的变迁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研究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语境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与结果。因此,译学词典研究应置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中,强调译学词典研究的动态过程,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总之,基于对译学词典语篇的理解,通过结合语篇特征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探讨了译学词典如何编撰才能最大限度展现权威、系统、典型的译学知识以及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翻译以及相关领域用户的需求。本研究所得的结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会对译学词典研究与翻译研究有所贡献。本研究揭示了译学词典特征及其研究方法,探讨了译学词典研编过程的一些根本问题,讨论了译学词典研编的创新与继承的问题,这必定有助于提高翻译领域、词典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对译学词典研究的正确认识,提高译学词典的质量与使用效率,并进一步促进翻译研究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技术发展状况、语境复杂特征以及译学词典研究本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难以避免存在概念、方法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不足。因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建议。作者认为电脑辅助工具与语料库的广泛应用以及语境工具箱与前摄翻译研究方法必定会大大促进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Tables
  • List of Figures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0.1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 0.2 Scope of the Dissertation
  • 0.3 Rationale for the Dissertation
  • 0.4 Origin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
  • 0.5 Methodology
  • 0.6 Historical Review
  • 0.7 Preview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On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1.1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1.2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with Independent Nature
  • 1.3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Studies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 1.4 A Rationale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Encyclopedias as a Case Study
  • 1.5 Summary
  • Chapter Two The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as Text
  • 2.1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and the Seven Criteria of Textuality
  • 2.2 The Dictionary as Text
  • 2.3 The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as Text
  • 2.3.1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as Text
  • 2.3.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as Text
  • 2.3.3 Functions of the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as Text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Intentionality:The Compiler's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3.1 Interpretation of Intentionality
  • 3.2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as a Purposeful and Intentional Activity
  • 3.3 Compilers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as Mediators
  • 3.4 Compilers' Attitudes towards Entry Se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Acceptability:The User's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4.1 Interpretation of Acceptability
  • 4.2 Understanding Is Sorting Cognitive Models: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 4.3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Studie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Informativity:The Key Factor to the Quality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5.1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vity
  • 5.2 Basic Criteria for Informativity
  • 5.2.1 Accuracy
  • 5.2.2 Authority
  • 5.2.3 Adequacy
  • 5.2.4 Systematicness
  • 5.3 Summary
  • Chapter Six Cohesion and Coherence:The Consistency in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6.1 Interpretation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6.2 Consistency in Entry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 6.3 Consistency in Entry Interpretation
  • 6.4 Summary
  • Chapter Seven Intertextuality:The Relevance in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7.1 Interpre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 7.2 Relevance in th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Stage
  • 7.2.1 Relevance in the Analysis Stage
  • 7.2.2 Relevance in the Synthesis Stage
  • 7.3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7.3.1 Inheritance of Previous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7.3.2 Creation of New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7.4 Important Intertextual Markers in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7.5 Summary
  • Chapter Eight Situationality:The Context Affecting the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of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ies
  • 8.1 Interpretation of Situationality
  • 8.2 Influence of Context of Situation on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 8.3 Influence of Context of Culture on Translatological Dictionary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 8.4 Summary
  • Chapter Nine Conclusion
  • 9.1 Major Findings
  • 9.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9.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9.4 Summary
  • Not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