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烧结剂论文-程科恺,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

助烧结剂论文-程科恺,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

导读:本文包含了助烧结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陶瓷膜支撑体,助烧结剂,纳米氧化铝,弯折强度

助烧结剂论文文献综述

程科恺,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1](2013)在《以纳米氧化铝为助烧结剂制备α-Al_2O_3陶瓷膜支撑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的烧结温度,采用溶剂热法在α-Al2O3(平均粒径为40μm)颗粒的表面制备一层纳米氧化铝涂层。采用SEM、TEM、万能材料测试仪、压汞仪等表征所得烧结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铝涂层均匀地分布在α-Al2O3颗粒表面,起到明显地助烧结作用。这种助烧结作用随纳米氧化铝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氧化铝颗粒"颈部"的增加作用较小。通过添加α-Al2O3(平均粒径为1μm)的氧化铝,能有效增加氧化铝颗粒的颈部半径。异丙醇铝:Al2O3(1μm,10 wt%;40μm,90 wt%)=1∶5(质量比),1650℃煅烧2 h,所得陶瓷膜支撑体的弯折强度为20.16 MPa,孔隙率为30.6%,孔径为6.6μm。(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3年10期)

尚俊玲,陈维平,刘城,李元元[2](2007)在《不同助烧结剂及造孔剂对SiC多孔陶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研究了不同助烧结剂Al2O3-Y2O3、Si以及不同造孔剂丙烯酰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对SiC多孔陶瓷形貌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相比较,Al2O3-Y2O3更有利于促进SiC的烧结;以Al2O3-Y2O3为助烧结剂的试样比以Si为助烧结剂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气孔率。(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工业》期刊2007年02期)

陆有军,陈宇红,吴澜尔[3](2006)在《以AlN和稀土氧化物为助烧结剂的液相烧结SiC陶瓷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lN和不同的R2O3(主要为La2O3和Y2O3)为助烧结剂,液相烧结制成SiC陶瓷,并研究了烧结助剂中AlN和稀土氧化物的组成及配比、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烧结体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N和R2O3形成液相,材料通过液相烧结机制致密化,与传统的固相烧结相比,液相烧结使SiC 陶瓷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其中质量分数为80%SiC和20%[AlN—R2O3]组成的烧结体,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500MPa和7MPa·m1/2。(本文来源于《2006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2006北京国际材料周”论文集》期刊2006-09-01)

杨大正,张跃,刘敏,葛昌纯[4](2004)在《ZrN+AlN+Y_2O_3复合助烧结剂对Si_3N_4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了ZrN+AlN助烧结剂与ZrN+AlN+ Y2O3助烧结剂对1800℃、25MPa下热压烧成Si3N4 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着重对ZrN+ AlN+Y2O3复合助烧结剂促进Si3N4陶瓷烧结的机理 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加ZrN+AlN+Y2O3助烧结 剂能明显促进Si3N4陶瓷的烧结,提高陶瓷强度,其相 对密度可达97.84%,常温弯曲强度为601.21MPa, 断裂韧性达8.9MPa·m1/2;而加ZrN+AlN助烧结剂 的Si3N4陶瓷未致密化。(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04年06期)

司文捷,苗赫濯[5](1996)在《高固相含量Si_3N_4浆料的研究(Ⅰ)──分散剂对Si_3N_4及助烧结剂胶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以制备适用于直接凝固注模成型(directcoagulationcasting,DCC)等胶态成型方法(colloidalprocessing)的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浆料为目的,研究了氮化硅及助烧结剂的胶体特性。研究采用Al(OH)3溶胶及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分别改善氮化硅及助烧结剂氧化铝和氧化钇的胶体特性,使氮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钇在水中具有相似的胶体特性,并在适用于DCC成型的pH值范围为9~10具有最大ESA值(ξ电位)。本文讨论了所用分散剂改善氮化硅及助烧结剂胶体特性的机理。(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助烧结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研究了不同助烧结剂Al2O3-Y2O3、Si以及不同造孔剂丙烯酰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对SiC多孔陶瓷形貌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相比较,Al2O3-Y2O3更有利于促进SiC的烧结;以Al2O3-Y2O3为助烧结剂的试样比以Si为助烧结剂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气孔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助烧结剂论文参考文献

[1].程科恺,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以纳米氧化铝为助烧结剂制备α-Al_2O_3陶瓷膜支撑体[J].中国陶瓷.2013

[2].尚俊玲,陈维平,刘城,李元元.不同助烧结剂及造孔剂对SiC多孔陶瓷的影响[J].中国陶瓷工业.2007

[3].陆有军,陈宇红,吴澜尔.以AlN和稀土氧化物为助烧结剂的液相烧结SiC陶瓷的力学性能[C].2006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2006北京国际材料周”论文集.2006

[4].杨大正,张跃,刘敏,葛昌纯.ZrN+AlN+Y_2O_3复合助烧结剂对Si_3N_4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J].耐火材料.2004

[5].司文捷,苗赫濯.高固相含量Si_3N_4浆料的研究(Ⅰ)──分散剂对Si_3N_4及助烧结剂胶体[J].硅酸盐学报.1996

标签:;  ;  ;  ;  

助烧结剂论文-程科恺,常启兵,汪永清,杨柯,周健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