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var. glabriusculum)2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和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进行。研究内容:(1)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正常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蒸腾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及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黄柏的光合生理特性;以环剥再生的植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剥皮再生对黄柏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φPO)、作用光下的实际量子效率(φP’)、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影响;(2)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黄柏的光合同化物进行14C标记,探讨环剥对黄柏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对黄柏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测定表明,黄柏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生长中后期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为26μmol.m-2.s-1;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1∶00,为9.5mol.m-2.s-1;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正相关,呈平行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早晚高,中午低,呈“U”型曲线;黄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以早上10∶00最高,为3.6μmolCO2.mmol-1H2O,日平均为2.17μmolCO2.mmol-1H2O;黄柏叶片光能利用率(SUE)以早上8∶00和下午15∶00左右为最高,为3.12和3.44mmolCO2/mol photons;全天平均为2.171mmolCO2/mol photons;光响应曲线测定得出黄柏的光补偿点(LCP)为29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1491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1.8614μmol.m-2.s-1。初步研究表明黄柏属阳性C3植物。(2)通过剥皮再生对黄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研究得出:在剥皮后15d内,光合作用显著下降,第15d达到最低值3.75±1.24μmol.m-2.s-1,随后光合作用较迅速地恢复,至第20d恢复至10.87±1.201.24μmol.m-2.s-1,与剥皮后第1d无显著差异;剥皮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剥皮前蒸腾速率为5.89±0.37mol.m-2.s-1,剥皮后第1d就大幅下降至2.69±0.31mol.m-2.s-1,剥皮后第15d,蒸腾作用较第1d和第5d有显著提高,恢复到3.85±0.82mol.m-2.s-1,至第20d蒸腾作用恢复到剥皮前的正常水平;在整个剥皮再生过程中原初光化学反应的最大量子效率φPO除第15d显著降低外,其他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光下实际量子效率φP’在剥皮后的15d内明显下降,第20d在第15d的基础上有显著的升高,与光合速率在剥皮的先下降,再回升的结果一致;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剥皮后显著下降,至第15d达到最低值0.67±0.05,剥皮后第20dqP和φP’相对于第15d均显著增加,这与光合作用测定结果相吻合。光合和荧光参数都在剥皮后15天左右达到低谷,在剥后20天左右基本恢复。剥皮不仅直接截断了碳水化合物由枝叶向根系的转运,而且显著降低蒸腾作用,打破植株的水分平衡。剥皮后光合作用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原因,不是由于剥皮对光系统结构的破坏,而是由于光合产物对光合过程的反馈抑制造成的。一旦光合碳同化物向下运输的功能恢复,这种反馈抑制随即解除,光合、蒸腾作用就迅速恢复。(3)正常生长的2年生黄柏韧皮部14C—同化物的运输速率为43.2~57.5cm/h,平均50.2cm/h,说明树高为1.5~1.8m的2年生黄柏,其叶片合成的光合同化物3~4h后可运输到根部。(4)黄柏在环状剥皮后14C—同化物在韧皮部向下运输通道被阻断,随着新生韧皮部组织的形成,14C—同化物的向下运输在逐渐恢复,在11d出现的新生韧皮部组织中检测到了14C—同化物的存在,在15d,观察到新生韧皮部组织上下连通后,不仅在新生组织中检测到14C—同化物,在下剥口以下的韧皮部和根系中也出现了14C—同化物。证明在新生韧皮部连通后,14C—同化物在黄柏韧皮部的运输恢复。(5)未剥皮黄柏树冠不同部位叶片的同化物分配为:中部功能叶>上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在1~15d保持稳定状态;剥皮树从剥皮当天直到第15天,同化物的分配为上部功能叶>中部功能叶>下部功能叶。(6)未剥皮黄柏在标记1~15d时树皮和根系中均有14C—同化物,第1天的含量分别为11.3%和9.1%,以后基本呈一条直线,表明叶片制造的光合同化物呈稳定态通过韧皮部运输至根系。剥皮树主干有20cm长的树皮被剥去,从1~11d,只能在剥口上方检测到14C—同化物,新生皮和根系均未测到,说明主干韧皮部被剥离后,完全阻断了14C—同化物向下方韧皮部及根系的运输;第15天在新生韧皮部和根系开始检测到14C—同化物,表明新生韧皮部的输导组织将上下剥口连通,运输功能恢复。(7)剥口上方树皮的14C—同化物含量变化曲线呈S型,剥皮第2天同化物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在11d最低,15d时上升到第1天的水平;剥口下方树皮在11d以前,均无14C—同化物存在,直到15d,同化物含量高于剥口上方,低于新生韧皮部,但未能达到未剥皮树树皮的平均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旱作栽培条件下源库调控对冬小麦茎秆节间同化物转运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3)
- [2].~(14)C示踪同化物在柽柳和管花肉苁蓉寄生系统内的分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7)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荚皮同化物代谢及糖分积累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04)
- [4].初探木质部运输同化物的事实[J]. 农家参谋 2018(20)
- [5].小麦品种郑麦7698生育后期的光合性能及同化物运转特性[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3)
- [6].小麦灌浆期间贮藏性同化物运转、分配调控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01)
- [7].水稻同化物转运及其对逆境胁迫响应的机理[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02)
- [8].植物光合同化物韧皮部卸载途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4)
- [9].库源改变对新疆高产棉花~(14)C-同化物分配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1(02)
- [10].模拟氮沉降对两种草地植物氮同化物积累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3(04)
- [11].超级杂交稻光合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J]. 核农学报 2008(06)
- [12].有机无机肥长期定位配施对冬小麦~(13)C同化物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6(09)
- [13].果菜类蔬菜作物同化产物分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 [14].苹果果实套袋对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化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1(02)
- [15].光合同化物韧皮部卸载途径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6)
- [16].花后干旱条件下冬小麦顺序和非顺序衰老同化物积累及转运特性[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1)
- [17].水分亏缺对小麦穗部光合特性及花前~(14)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3(08)
- [18].两个高产海岛棉品种(系)产量形成期同化物积累分配特点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03)
- [19].钾水平对富士苹果果实膨大期~(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6)
- [20].不同灌溉上限对芥蓝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3)
- [21].不同穗型小麦小花生长发育及同化物分配变化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6)
- [22].肥力对冬小麦顺序和非顺序衰老茎同化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同化物代谢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03)
- [24].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中同化物的转移[J]. 科学通报 2011(30)
- [25].剪枝对山地茄子光合特性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2(04)
- [26].不同穗型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幼穗内同化物分配与穗粒数的关系[J]. 江西农业学报 2017(08)
- [27].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中后期穗部光合特性和~(14)C-同化物转运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01)
- [28].UV-B辐射对设施桃结果枝同化物转运和分配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3(01)
- [29].不同超级杂交稻组合期剑叶~(14)C-同化物的转运及分配与早衰关系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08(06)
- [30].施氮量对花后高温胁迫后小麦同化物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