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也是高考时卷中拉开分数段的一项内容。学生做题时感到难以把握,教师辅导时也感到棘手。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提高这一个试题的得分率呢?我就这几年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整体把握,注意筛选关键的语句
阅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独立地对某一部分进行分析评价,应整体把握,它的内涵是:
1.文章提示。
要看体裁。不同的文章表意的方针不同,采取的策略也不同。非文学类(实用性文章:社科类、科技类、文艺性散文)表意方针是追求直白,语意单一;文学类则含蓄多解。
2.话题范围。
看文章说的什么,对谁说。比如《病梅馆记》,文中写人们对梅的态度与梅的品质不同,他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牵扯进去,就超出了话题范围。
3.相关背景。
常言说:“知人论世,文以载道。”文章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和反映,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不了解背景,就做不到知人论世,也就把握不了文章主旨。如果硬要解读,那只能是歪曲。如巴金的《灯》,如果将灯象征为马克思主义是不对的;将灯象征光明也不能说正确的。(鲁迅《长明灯》就象征黑暗)因为巴金当时的文章是指人间的情(亲情、友情、爱),有这种情,人类才不会灭亡。所以,阅读理解缺少必要的背景,学生不好理解。
4.思路脉络。
一篇文章有一个感情基调,文学性的涉及的感情基调不准,就会做错。如李商隐的《锦瑟》,是悼亡诗,还是抒情诗,抑或是咏物诗?不结合背景,很难定论。
5.文题主旨。
高考中尽管有的没有直接考,但要明确。只有文章读懂,才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文章读懂,才能准确地提炼出所蕴含的信息;只有文章读懂,才能精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只有文章读懂,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细读文章要借露求藏,好的文章往往好在“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让读者在阅读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在“再创造”中去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趣,读、细读文章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精炼地概括其中心思想。
6.筛选关键语句(信息)。
负载主要信息的语句叫关键句。哪些是关键句?关键句有什么特点:
①标题。
标题一般是文章写作的对象,也可以是文章的中心观点。如果用修辞手法的话,标题是本体,内容就是喻体。因此,我们忽略了标题,就忽略了很重要的信息源。
②指示语。
文中专门告诉你文章对象的句子:告诉时间空间范围的叫时空指示语,告诉人际关系的叫社交指示语,告诉层次关系的叫语篇指示语。
③概括语(或句)。
揭示层次,指示文章内容的句子。
④情态语。
表情态基调的句子。如:“我想”、“我认为”、“我觉得”等等。这些词语与句子就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抓住了这些,我们就抓住了打开文章的一把金钥匙。
二、全面理解语句,确立理解方略。
1.互解律包括。
①同义互解。
一个意义在一文中,不同地方常用不同的语言说明,有互相阐释作用联系起来看就清楚了。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与最后“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就有互解作用
②对义互解。(文言文最为突出)
如.《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愤不启”句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诲人不倦之意,因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③联义互解。
即上下关联,文章一递一承。如《纪念刘和珍君》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其原因有三:大家爱读,社会责任,提醒世人。联系上下文就不难理解其义。
2.理解文意的方法。
①以文解文,又叫文章互解律。
就是从文章的上下文去寻找答案。
1994年高考题(第28题)现代文阅读,设计的一道题要求说明“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的比喻,这个答案只能从文中搜索信息,概括整理,若凭空杜撰或望文生义,是绝对不能得分的。
2001年的《门》的第2题问: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为什么“玻璃门根本不是门”?形式逻辑上说不过去。文章上句讲,“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下句又有“门的意义就是把隐秘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造成悬念。”一前一后说明了“玻璃门不是门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玻璃门不能隐藏秘密。这样,答案就出来了。可见,从文章本身搜索出信息,常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意。
②以事解文。
以事解文,就是根据相关的种种事实去解析文章,其中包括相关的具体事实和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也包括可以做为参照的相关文章。这种“事”有时在编书者的“提示”、“注解”中提供一些,有时则完全靠读者头脑中的资料仓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问,去查。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文章提到: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后,“身废名裂”。作者为什么把成语“身败名裂”改成了“身废名裂”?这就需要以事解文。
“身废名裂”是与李陵之祸有关。因为“废”就是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了宫刑。
又如:1991年高考题现代文阅读部分有一问: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这个答案所在是非常巧妙的,就看学生能否充分利用文内信息与文章的注释了。文章的副标题是这样的,“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在全文之后有一条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一1910)……”如果能聪明地把这两条信息集中在一起考虑,答案就出来了:“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
可见,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时代背景,以事解文对理解文章往往相当有帮助。
③以理解文
以理解文,顾名思义,就是要根据事之常理去理解语句意义。事有常理,如果理解文意不符合常理,那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如《项脊轩志》有“借书满架”,这“借”理解为借东西的借,有借书满架的吗?再说归有光是书香世家,能没有书吗?而且他从幼年就开始读书,能没有书吗?实际上,“借”是“积”的通假字,是“积书满架”。贾谊的《过秦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雄健的气势,为历代传诵的名篇。文章在篇末才揭示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以前教参上是这样理解的:因为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所以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这种因果关系的理解就很可疑。这篇文章用大量的事实,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施行残酷的统治,致使陈涉“一夫作难”,“天下云集响应”,秦的统治也在倾刻间土崩瓦解。所以正确的理解应是:攻和守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但秦却不施行仁义政策。这两种理解是有较大差别的,前者强调的重点是“攻守之势异也”,后者强调的重点是“仁义不施”。而这篇文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指出秦崩溃的原因就是不施仁义,给汉初统治者以警戒。
由此可见,从常理出发去理解文章,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且还可以发现一些文章的败笔,提高自己辨别正误的能力。
④以情解文
阅读文章,也要以己之情去理解作者之情。例如《雷雨》,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鲁侍萍就是不肯走:“老爷,还有事吗?”侍萍多少辛酸遭际的情感交织其中。不以情解文,“白发三千丈”,也就不可思议。
又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自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想尽方法带领学生走入文章的内容之中,深入在字里行间,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共振,为作品中的人物的悲苦而伤感,为他们的欢乐而高兴。只有做到体物动情,才能真正进入阅读的最高境界。
再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写到“我”回到父母家中,“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从一贫如洗的保姆家到大富大贵的亲生父母家,给“我”的感觉竟是“忸怩不安”,在父母家感觉却是“新客”,这种反常只能从情感上去理解。透过这个细节,正显现了“我”对大堰河的依恋之深,对保姆的挚爱之切。这正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综上所述,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情解文是联系思维的几种方式。在阅读过程中,从这些角度多加思考,形成思维的定势,每个同学在文章面前思维都会敏锐起来。
三、明辨层次,语意规范
层次划分:只有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才能划分清楚。依据如下:
1.内在因素。
①等次因素,文章看层次间是并列还是主从以及其他关系。
②序进因素,文章层次间是逻辑推进关系还是顺时延进关系以及事理、空间关系。
2.外在因素。
课下注解、文章补充材料,以及文中线索等就是划分层次的依据。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至少有8种分法,无一正确,顺序应是荔枝果——荔枝花——荔枝树(第十段虽短,却是一个内容)
现代文阅读题中这种类型的题越来越多,而得分率却很低。这就要求答题规范,它的标准是:
1.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概括性:内容要全面,层次要清晰,思路要明确,语句要简洁。
具体性:文章说的是什么,怎样说的,有没有特定内容。
2.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科学性:角度不能偏,层次不能混。说话要简洁有分寸。
倾向性:观点态度要鲜明,有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
四、熟悉材料类型,遵守分析的原则。
1.同理:材料的重新归纳加工。变形重组,比较异同。
2.因果分析:分析原因,推论结果。
3.规范:①理由的真实性与充足性的统一。
②推断中的逻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4.组织答案原则
①文章中有现成的词语、句子照抄过来即可。这种试题难度最低,是典型的照抄式。
②文章中没有现成的词语和句子时,摘取原文关键词语进行组合。这种试题中等难度,是典型的重组式。
③文中信息较为零散,没有现成的词语,学生自己要措辞。这种试题难度最高,是典型的自撰式。
以上仅是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点体会,很不成熟,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